正在阅读:

建筑如何与城市共处?一次跨域世代和地域的探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建筑如何与城市共处?一次跨域世代和地域的探讨

Archigram成员丹尼斯·克朗普顿认为,现在的年轻建筑师处于一个有太多理论性束缚的时代,一方面现在做事很容易,但同时当下所处的环境又很无聊,没有机会犯错。

香港M+博物馆收藏的Archigram设计稿。来源:Metalocus

记者 | 实习生 胡辰

编辑 | 林子人

“M+寰游 x PSA:Archigram城市论坛”日前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本次论坛是第13届上海双年展第二阶段“生态联盟”的首场活动,同时也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2013年起启动的“建筑与城市”计划的延伸。“建筑与城市”曾开展一系列研究项目并举办多场展览,探讨未来城市的多种可能。

论坛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播放有关英国先锋建筑团体Archigram的影片《Archigram 1967》和多媒体投影作品《Archigram歌剧》,回顾它过往的发展进程和理念,并邀请其成员彼得·库克、丹尼斯·克朗普顿、大卫·格林和迈克·韦伯就这两部影片开展讨论。随后,五位中国建筑师李涵、张永和、刘家琨、马岩松和孟岩从Archigram的作品和概念出发,谈论自身的建筑实践,对建筑与城市、未来与科技的关系展开探讨,并与Archigram成员进行线上对谈。

活动现场建筑师合影

何为Archigram:既前瞻未来也回应现实

建筑电讯学派(Archigram,1960-1974)创立于1960年,是以英国建筑大师彼得·库克为核心形成的先锋建筑组织。他们的作品涉及对未来建筑和都市的构想,着重探讨建筑如何与瞬息万变的都市生活、科技和流行文化对话。Archigram成员倾向于以充满科技感的设计语言,既前瞻未来也积极回应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未来主义和反权威主义的色彩。这一系列具有革新性的理念曾影响了一代建筑师,而他们也纷纷在当下成长为建筑领域的中流砥柱。

Archigram曾经探讨的一系列话题在今天仍然延续:城市与自然、城市与建筑、过往建筑形式的演变和延续、城市与人的关系、技术如何改变建筑。Archigram曾提出“介入城市”的概念,以可移动的金属仓住宅作为基本单元,建立可拆卸组装的移动社区,并以此插接到城市混凝土的结构中。建筑设计师、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孟岩提出的“堆叠城市”概念与近期的一系列实践与“介入城市”的理念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主题演讲中他介绍了自己在深圳福[+]计划中的城上造城项目,它成功地将城中村叠加到城市中既有的购物中心之上,以期在现代城市的基础上创造一层新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他认为传统片区改造的办法是推倒重来,但基于现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城市体量,这种做法已不再适合现在的城市改建。因此如何让新与旧共生,让新的建筑像插件一样插入到老的社区中便是他思考的出发点。他认为深圳的城市中心几乎可以代表中国所有的CBD模式,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编写新的空间叙事,在一个无趣的城市环境中产生一些有惊喜的社会和文化的交织,以激活新的可能性,是年轻建筑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Archigram的“行走城市”设计图

孟岩提及,人们普遍认为深圳是一个只有100年的城市,但是,它实际已经拥有超过1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内容必须被城市建筑设计纳入在内。“过去与当下对我来说时间是延续的,在Archigram的视觉呈现里面,传统其实和今天是共存的,历史是今天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属于过去。因此我们所尝试的更多的是一种介入。我们非常希望这样的一个城市的模式能够按照其原有的轨迹野蛮生长,但同时是又有新的介入。” 

西方的建筑时常关注生态、环保、绿色等概念,而东方更重视“自然”,后者更多包含着社会、文化和情感的角度。曾被评为“2009年全球建筑界最具创造力10人之一”的建筑设计师马岩松认为,中国的山水城市不只嫁接在中国的传统之上,它也是我们处于现代主义末期的当下,重新审视工业文明,实现与人和自然的对话。在于南京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城市实验中,他将城市中心放入一个村庄,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得以被南方的山水意境包围,居住、办公、商业就此有了山水的背景,宏大的城市尺度空间与人体尺度的院落、树木、村庄相融合。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山水城市的理念不只停留在形象层面——不只是文化和美学,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在中国北方,马岩松将哈尔滨大剧院设计成匍匐的姿态,让其与周边的水平地景连续起来,与湿地和自然相连成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设计最终被ArchDaily评为“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的“最佳文化类建筑”。

马岩松认为中国城市的建造是非常现实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尝试进入到一种超现实的现实,促成当代建筑与传统画景融合,让自然向城市中延伸,两者在现实中发生碰撞。还原传统山水意境的同时,也往往在其中加入现代的科技手段。在谈及新技术与建筑的关系时,迈克·韦伯认为关键是如何用好技术去确保人和建筑的互动,而不是用技术去做美学上看上去很好看的建筑——技术实际是我们的帮手。

马岩松设计的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

建筑师需要犯错和非理性,拥有改变城市的勇气

在论坛的最后一部分,跨越世代和地域的八位建筑师就“建筑与其所处时代的互动”展开讨论。彼得·库克回溯了其最初创立Archigram的初衷,他提到,1968年是非常喧嚣的一年,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应对如此的社会动荡,于是就有了Archigram。孟岩提及,在Archigram诞生的1960年代,英国社会存在普遍的动荡,文化的各个领域相互之间似乎在彼此作战,在那样的背景下,Archigram陆续提出“插入城市”、“行走城市”的概念,这可以说是当时具体的文化语境中新元素、新系统和现实的碰撞,并最终呈现出建筑的力量。

Archigram的作品大多充满先锋性,注重建筑的实验性质,它涉及对于遥远未来的设想,其中大部分至今仍然没有落地。马岩松提到,他认为建筑某种程度上代表一种张力,一种爆炸和破坏,它甚至是对既有秩序的挑战。他自己过往的很多想法也是并不能实践的,但他非常珍视表达这些理想的机会,不希望过早脱离学生时代以及与传统英雄时代的建筑师之间的联系。Archigram成员丹尼斯·克朗普顿认为,现在的年轻建筑师处于一个有太多理论性束缚的时代,一方面现在做事很容易,但同时当下所处的环境又很无聊,没有机会犯错。彼得库克曾在采访中提到,在他的青年时代,许多学生都保持着顽痴之心,而现在学生整体都小心翼翼的。在1980年代的时候有一些非理性的繁荣存在,他希望能够重新识别出这些非理性的东西,给建筑以新的生命力。

孟岩提及Archigram对他的影响时说到,“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手法,而是它把技术、人文、社会以及建筑师的责任整合在了一起。我觉得Archigram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对社会有抱负,对城市有理想,对人充满了关爱,对建筑的未来充满着乐观,并拥有改变城市的勇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建筑如何与城市共处?一次跨域世代和地域的探讨

Archigram成员丹尼斯·克朗普顿认为,现在的年轻建筑师处于一个有太多理论性束缚的时代,一方面现在做事很容易,但同时当下所处的环境又很无聊,没有机会犯错。

香港M+博物馆收藏的Archigram设计稿。来源:Metalocus

记者 | 实习生 胡辰

编辑 | 林子人

“M+寰游 x PSA:Archigram城市论坛”日前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本次论坛是第13届上海双年展第二阶段“生态联盟”的首场活动,同时也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2013年起启动的“建筑与城市”计划的延伸。“建筑与城市”曾开展一系列研究项目并举办多场展览,探讨未来城市的多种可能。

论坛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播放有关英国先锋建筑团体Archigram的影片《Archigram 1967》和多媒体投影作品《Archigram歌剧》,回顾它过往的发展进程和理念,并邀请其成员彼得·库克、丹尼斯·克朗普顿、大卫·格林和迈克·韦伯就这两部影片开展讨论。随后,五位中国建筑师李涵、张永和、刘家琨、马岩松和孟岩从Archigram的作品和概念出发,谈论自身的建筑实践,对建筑与城市、未来与科技的关系展开探讨,并与Archigram成员进行线上对谈。

活动现场建筑师合影

何为Archigram:既前瞻未来也回应现实

建筑电讯学派(Archigram,1960-1974)创立于1960年,是以英国建筑大师彼得·库克为核心形成的先锋建筑组织。他们的作品涉及对未来建筑和都市的构想,着重探讨建筑如何与瞬息万变的都市生活、科技和流行文化对话。Archigram成员倾向于以充满科技感的设计语言,既前瞻未来也积极回应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未来主义和反权威主义的色彩。这一系列具有革新性的理念曾影响了一代建筑师,而他们也纷纷在当下成长为建筑领域的中流砥柱。

Archigram曾经探讨的一系列话题在今天仍然延续:城市与自然、城市与建筑、过往建筑形式的演变和延续、城市与人的关系、技术如何改变建筑。Archigram曾提出“介入城市”的概念,以可移动的金属仓住宅作为基本单元,建立可拆卸组装的移动社区,并以此插接到城市混凝土的结构中。建筑设计师、Urbanus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孟岩提出的“堆叠城市”概念与近期的一系列实践与“介入城市”的理念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主题演讲中他介绍了自己在深圳福[+]计划中的城上造城项目,它成功地将城中村叠加到城市中既有的购物中心之上,以期在现代城市的基础上创造一层新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他认为传统片区改造的办法是推倒重来,但基于现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城市体量,这种做法已不再适合现在的城市改建。因此如何让新与旧共生,让新的建筑像插件一样插入到老的社区中便是他思考的出发点。他认为深圳的城市中心几乎可以代表中国所有的CBD模式,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编写新的空间叙事,在一个无趣的城市环境中产生一些有惊喜的社会和文化的交织,以激活新的可能性,是年轻建筑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Archigram的“行走城市”设计图

孟岩提及,人们普遍认为深圳是一个只有100年的城市,但是,它实际已经拥有超过1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内容必须被城市建筑设计纳入在内。“过去与当下对我来说时间是延续的,在Archigram的视觉呈现里面,传统其实和今天是共存的,历史是今天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属于过去。因此我们所尝试的更多的是一种介入。我们非常希望这样的一个城市的模式能够按照其原有的轨迹野蛮生长,但同时是又有新的介入。” 

西方的建筑时常关注生态、环保、绿色等概念,而东方更重视“自然”,后者更多包含着社会、文化和情感的角度。曾被评为“2009年全球建筑界最具创造力10人之一”的建筑设计师马岩松认为,中国的山水城市不只嫁接在中国的传统之上,它也是我们处于现代主义末期的当下,重新审视工业文明,实现与人和自然的对话。在于南京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城市实验中,他将城市中心放入一个村庄,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得以被南方的山水意境包围,居住、办公、商业就此有了山水的背景,宏大的城市尺度空间与人体尺度的院落、树木、村庄相融合。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山水城市的理念不只停留在形象层面——不只是文化和美学,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在中国北方,马岩松将哈尔滨大剧院设计成匍匐的姿态,让其与周边的水平地景连续起来,与湿地和自然相连成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这一设计最终被ArchDaily评为“2015年世界最佳建筑”的“最佳文化类建筑”。

马岩松认为中国城市的建造是非常现实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尝试进入到一种超现实的现实,促成当代建筑与传统画景融合,让自然向城市中延伸,两者在现实中发生碰撞。还原传统山水意境的同时,也往往在其中加入现代的科技手段。在谈及新技术与建筑的关系时,迈克·韦伯认为关键是如何用好技术去确保人和建筑的互动,而不是用技术去做美学上看上去很好看的建筑——技术实际是我们的帮手。

马岩松设计的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

建筑师需要犯错和非理性,拥有改变城市的勇气

在论坛的最后一部分,跨越世代和地域的八位建筑师就“建筑与其所处时代的互动”展开讨论。彼得·库克回溯了其最初创立Archigram的初衷,他提到,1968年是非常喧嚣的一年,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应对如此的社会动荡,于是就有了Archigram。孟岩提及,在Archigram诞生的1960年代,英国社会存在普遍的动荡,文化的各个领域相互之间似乎在彼此作战,在那样的背景下,Archigram陆续提出“插入城市”、“行走城市”的概念,这可以说是当时具体的文化语境中新元素、新系统和现实的碰撞,并最终呈现出建筑的力量。

Archigram的作品大多充满先锋性,注重建筑的实验性质,它涉及对于遥远未来的设想,其中大部分至今仍然没有落地。马岩松提到,他认为建筑某种程度上代表一种张力,一种爆炸和破坏,它甚至是对既有秩序的挑战。他自己过往的很多想法也是并不能实践的,但他非常珍视表达这些理想的机会,不希望过早脱离学生时代以及与传统英雄时代的建筑师之间的联系。Archigram成员丹尼斯·克朗普顿认为,现在的年轻建筑师处于一个有太多理论性束缚的时代,一方面现在做事很容易,但同时当下所处的环境又很无聊,没有机会犯错。彼得库克曾在采访中提到,在他的青年时代,许多学生都保持着顽痴之心,而现在学生整体都小心翼翼的。在1980年代的时候有一些非理性的繁荣存在,他希望能够重新识别出这些非理性的东西,给建筑以新的生命力。

孟岩提及Archigram对他的影响时说到,“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手法,而是它把技术、人文、社会以及建筑师的责任整合在了一起。我觉得Archigram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对社会有抱负,对城市有理想,对人充满了关爱,对建筑的未来充满着乐观,并拥有改变城市的勇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