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司研究室 曲奇
贾国龙再一次对资本松口。
曾经放言“西贝不差钱,也永远不准备上市”的贾国龙近期表示,西贝已经决定上市,目前正在寻找合适的时间和资本。
从抗拒资本到接受资本,疫情让贾国龙知道西贝的的实力没那么强。爱折腾的他5年7次试水快餐行业,屡战屡败。眼下,即将敲开资本市场大门的贾国龙还没为西贝找到第二增长点,上市可以解决贾国龙的部分烦恼,也可能让其更为焦虑。
贾国龙对资本松口,“永不上市”的西北决定上市
有一些企业凭借自己的现金流就可以过得很好,比如老干妈、农夫山泉、哇哈哈。这里面农夫山泉已经在香港上市,老干妈和哇哈哈的二代接班人也多次传出上市意愿。
今年疫情之前,西贝也是一家现金流良好的企业。不是资本不想投,而是贾国龙不想要,资本投不进去。
贾国龙也不是没想过上市,2012年贾国龙接受沃顿知识在线采访时提到,根据相关监管要求上市需要提供三年的规范报表,公司从2012年开始编制规范的财务报表,希望在2015年能够实现上市。西贝也曾经接受过资本投资,后来贾国龙觉得跟资本打交道让人头疼,很快就进行了股份回购。
2018年海底捞上市后,很多资本马上找到贾国龙,询问西贝上市的事情。那时,贾国龙为断了资本的念想放出豪言:“西贝不差钱,也永远不准备上市。”
然而,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贾国龙认识到,自己和西贝的实力没那么强。餐饮是现金流行业,平时很少跟银行打交道的贾国龙,大面积停业了才发现现金根本不够。
西贝在全国拥有2万多名员工,正常营收是2000万元/天,受疫情影响营业额直接缩水到200万元/天。贾国龙对外透露,西贝一个月光工资就要发1.56亿元,停三个月就要发接近6亿工资。
2月初,贾国龙率先向社会诉苦,他说:“西贝春节前后营收损失在7-8亿元之间,如果疫情状况持续下去,西贝账上资金撑不过三个月。”
头部餐饮公司西贝撑不过3个月的话题,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北京市金融局得知西贝的困境后,将西贝列入第一批重点支持企业名单,国内的三十多家银行旗下的七八十家分行、支行信贷部门陆续主动找到西贝沟通融资支持,部分西贝原有的融资合作银行还表示要为其争取行内优惠政策,一起共渡难关。
贾国龙诉苦一周后,西贝就收到了浦发银行1.2亿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此外,西贝还获得了阿里旗下饿了么和口碑的支持——一次性预付5000万元的餐券。
然而,这个阶段依旧是西贝在挑资本。危机暂缓后,贾国龙表示,“现在找我们的也很多,但我们现在不谈。我们没那么急,等恢复营业了再说吧。”
今年以来,多家餐饮企业陆续上市,1月网红酸菜鱼“太二”母公司九毛九香港上市;7月老字号同庆楼A股上市;10月巴比馒头A股上市;11月百盛中国回港二次上市。
近期,贾国龙再次松口,“受疫情触动,我觉得资本也是一种力量,一种能量,还是要正确认识资本,所以我们就改了口了,我们不会再说得那么绝对,如果有合适的时机,还是会让资本投资我们,还是会上市。”
21岁退学做生意,爱折腾的贾国龙做海鲜曾亏百万
贾国龙此前对资本的抗拒,也是因为他创业30多年来,靠着家里支持起家,最艰难的时候也只是靠银行抵押贷款渡过了危机。
1988年5月,21岁的贾国龙从大连退学回到内蒙临河老家后,决定做点生意。于是母亲和姐姐就把所有的5500元存款都给了贾国龙,这就是他创业最初的资金。拿着这笔钱,贾国龙从石家庄倒卖一些小商品到内蒙老家,并利用价格差赚到了第一桶金。
1988年10月,贾国龙在临河开了一家小咖啡馆。但咖啡馆开了三个月就被改成了黄土坡风味小吃店,因为贾国龙在银川逛夜市时发现,羊肉泡馍等小吃卖得非常火。
1989年,靠着小吃店赚来的钱,贾国龙又开了一家酒吧,然而酒吧一步步被当地人吃成了砂锅面片馆。酒卖的不多,砂锅面皮反而卖得最好,无意间成了当地最火的餐厅。接着1991年,贾国龙又在临河开了家1500平方米的火锅店。
九十年代初,贾国龙已成为临河的餐饮大亨。
那时,临河已经满足不了贾国龙。1996年机缘巧合下,贾国龙来到深圳,跟人合伙经营一家海鲜酒楼。但好运不常在,海鲜酒楼九个月就亏了110多万,完全做不下去,贾国龙和妻子张丽平就从深圳撤回了内蒙。
这是贾国龙做生意后遇到的一大危机,贾国龙后来回忆说,“我当时认为,人生已经达到了债务负担最大的极限了。”贾国龙通过抵押家人、亲戚、同学、老师、朋友、职工的一摞子房产证,从银行贷款100万。接着在临河又开了一个两层楼高、3000多平米的美食广场,一楼卖小吃,二楼卖川式火锅,一开业就非常火爆。
1999年,贾国龙又折腾去了北京,在临河驻京办事处承包了“金翠宫海鲜大酒楼”,结果四个月赔了100多万。于是,贾国龙将海鲜撤掉,换成了莜面、羊肉,以西北菜为主才把店救活。2000年,这家店的利润有300多万。
之后,贾国龙在北京的生意越做越好,2002年在六里桥开了西贝莜面村首店。2014年随着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西贝莜面村快速扩张。
贾国龙的创业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爱折腾的人,从咖啡、酒吧、小吃、火锅、海鲜,到最后的西北菜,贾国龙折腾了多种餐饮形式,最终将主营西北菜的西贝复制到全国。
五年七战屡败屡战,西贝的新故事不性感
2018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4.27万亿,其中,西北菜市场规模0.16万亿,占比3.7%,在所有餐饮细分领域里大概排在第十位。
根据西贝官方数据,西贝集团2018年营收56亿,在西北菜市场中占比仅有3.3%,与九毛九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基本吻合。第二名的九毛九和第三名的北疆饭店占比分别只有0.8%和0.4%。
接近1700亿规模的西北菜虽然是一个大市场,然而这个市场过于分散,贾国龙用了32年才将市占率提高到3.3%。这些年来,西贝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却不太顺利。
2015年,贾国龙表示,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贝推成国际大品牌。自此,西贝前后在快餐领域做了7次探索,却屡战屡败。
2015到2017年间,西贝先后推出西贝燕麦工坊、西贝燕麦面、麦香村三个项目,其中西贝燕麦面和麦香村纷纷承载着贾国龙“4年1000家店面”的愿望,却都在开店3个月后,因数据不理想惨遭关停。
接着西贝在2018年推出超级肉夹馍、2019年推出西贝酸奶屋,2020年推出主打现炒下饭菜的“弓长张”项目。不过,贾国龙近期在活动上表示,超级肉夹馍将在今年内全部关停,西贝酸奶屋北京首店也计划关掉,原本打算年内开店100家的弓长张也已放弃,全力发展“贾国龙功夫菜”项目。
西贝内部将“贾国龙功夫菜”中央厨房定为未来十年的核心项目,总投资预计达20亿元。然而,刚刚开始发展的贾国龙功夫菜也遭到了不少顾客吐槽,“真的无法好评,太贵了,味道又是那么一般。一份红烧肉卖到90多,我是吃不起了。是加热菜吗?真的不明白在搞什么菜系。”
贾国龙功夫菜未来的前景还很难说,只是过去6次尝试,西贝似乎在错误的方向上做了过多的努力,方向错了结果总不会太好。
反观西北菜第二的九毛九,2015年找到了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太二酸菜鱼。2018年酸菜鱼市场规模123亿,相比西北菜小了很多,但太二却成为了酸菜鱼里的海底捞,不少顾客反映太二的门店经常要排好久的队。今年上半年,在主品牌九毛九收入大幅缩水时,太二收入6.7亿,同比增长24.9%,成为营收主力。
2016年,贾国龙曾表示西贝的目标是冲击十万家门店。截至2020年7月,西贝在全国共有379家门店,相比5月末的386家还少了7家。
已经在香港上市的呷哺呷哺和九毛九,2019年营收分别为60.3亿和26.9亿,截至12月8日,市值分别为190亿港元和272亿港元。
西贝无疑是一家优秀的餐饮企业,收入基本与呷哺呷哺持平,是九毛九的2倍。但贾国龙面对的问题是,西贝迟迟没找到新增长点。西贝不会缺投资方,只是想获得更高的估值,还需要找到更性感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