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夏洛克·福尔摩斯与有毒的男子气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夏洛克·福尔摩斯与有毒的男子气概

格外冷漠、缺乏情感、对别人总是残忍拒绝、嘲笑或是讥讽……这些有毒男子气概的经典标志在《神探夏洛克》和《基本演绎法》中俯拾皆是。

图片来源:OSTILL is Franck Camhi/Shutterstock.com

夏洛克·福尔摩斯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侦探形象。年轻的苏格兰医生阿瑟·柯南·道尔于1892年把这位侦探带入了公众视野,从那以后,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批新的有关夏洛克·福尔摩斯的舞台剧、电视剧、电影或图书作品与观众见面。

2010年,以全新视角诠释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突然登上了英国电视荧屏。这位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的当代版夏洛克吸粉无数,让小说原著的销量上涨了53%。观众认为康伯巴奇的性感形象颇具魅力。没过多久,美国版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基本演绎法》也于2012年开播。

两版电视剧中,夏洛克的才华和推理技巧都无与伦比。尽管我非常喜欢这两部剧集,但剧中夏洛克所表现出的没礼貌、爱生气、喜欢蔑视他人、强烈的控制欲以及潜在的暴力倾向等性格特点让我倍感惊讶。在我眼中,夏洛克是个有毒的男人。没有读过原著的我好奇他的这些特质究竟来自何处,于是我决定翻开书一探究竟。

一张由Sidney Paget于1904年创作的早期福尔摩斯素描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维多利亚时期的男子气概

在早期案件《波西米亚丑闻》中,柯南·道尔描写了福尔摩斯看待女人的角度:

“对于他那理性、严谨和沉着冷静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在我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推理和观察机器。他从未谈起柔软细腻的热烈感情,即便有,也只是对它们进行讥讽和嘲弄。”

这是书中极其罕见的对福尔摩斯性格的描写之一,这一段意在表明男性的才华完全仰仗于他的“无情”。这与维多利亚时期“强身派基督教”(muscular Christianity)所传达的理念恰好吻合:即健康而肌肉发达的男性化身体能让人拥有健康的头脑,且“男子气概”凌驾于社会阶层和性别之上。

尽管“有毒的男子气概”一词颇具当今时代气息,但这个概念其实在过去早已成型。研究人员把“有毒的男子气概”定义为一种通过控制欲、暴力倾向以及情感上的冷漠和疏离来展示自己男性性别角色的行为。此外,具有这种特质的人一般会非常好斗,或者渴望自己成为唯一的信息来源——他们希望自己在各个领域都保证绝对正确。唐纳德·特朗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福尔摩斯显然与特朗普大相径庭。首先,福尔摩斯是个天才,而且他的所作所为跟特朗普的毒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但其中有些细节是能对上号的。这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很多相关特点都能在原著小说中找到:柯南·道尔创作《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时候,正是“男子气概”受到公开推崇的时期。

尽管如此,当我需要以流行文化中的有毒男子气概为主题完成一个章节的写作时,我马上就想到了《神探夏洛克》和《基本演绎法》,并打算把它们用作典型案例。在我看来,还没有人在学术研究中探索过这个领域,但我感觉它就在屏幕上,触手可及。

《神探夏洛克》剧照 图片来源:BBC

柯南·道尔本人把福尔摩斯描述成一台机器,有些学者指出,情感方面的缺失让他变得格格不入,像机器人般僵化。但由于近期的电视改编都是对夏洛克·福尔摩斯在当代背景下的重新诠释,所以原著小说中“机器人般”的特质也得到了优化升级。

可以这么说,他糟糕的社交能力和喜欢挖苦嘲笑别人的特质都得到了喜剧化的处理:毕竟,他得让观众产生好感。在BBC出品的《神探夏洛克》中,他称自己为一名“反社会者”(sociopath),华生还得替他“近似于艾斯伯格综合征”(borderline Asperger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的所作所为向人道歉——与我在前文提到的一样,这些情节让他拥有了更多“人性”。

但这样的言语和如此“纸上谈兵式”的剖析改编容易引起争议,因为首先,真正的反社会者绝对不会这样称呼自己——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这些改编让我不禁想象,一个失去了侦探天赋的福尔摩斯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我开始分析福尔摩斯那些可能会被解读为“有毒”的行事特征:格外冷漠、缺乏情感、对别人总是残忍拒绝、嘲笑或是讥讽。

夏洛克·福尔摩斯真的有毒吗?

以上便是有毒男子气概的一些经典标志,它们在《神探夏洛克》和《基本演绎法》中俯拾皆是,前者比后者明显更多。举个例子,《神夏》中的福尔摩斯经常会让身边的人“闭嘴”,好让他能专注思考,当然,有时候也单纯是因为他觉得他们烦人。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讥讽警方的机会,并且坚持自己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当别人表现平庸时,他就会生气:“神啊,你那小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空空如也吧!”虽然天才人群都有一种优越感,但这个版本中的夏洛克之所以“有毒”,是因为他自诩独一无二,极具创造力,而且能解答每个人的问题,其他人都不得不遭到他的打压。

《基本演绎法》海报  图片来源:CBS

《基本演绎法》则塑造了一个略有不同,但“毒性较小”的福尔摩斯。这部剧里,他是一个学究气十足的英国人,热衷于纠正别人的语法错误,推翻其他侦探的成果,并且蔑视女人和男人。这部剧里的福尔摩斯相对更有自知之明,但他也同样傲慢而专横:“华生,我比我遇到过的每个人都要聪明,我知道这么说不好,但这是事实。”

“有毒的男子气概”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的人认为这样的特质能帮助某些男性发挥优势,展现才华。而夏洛克·福尔摩斯可以说正是有史以来公认的最伟大的侦探。

在这个背景下,福尔摩斯性格中的有毒元素并没有在剧集中受到进一步的质疑,这让我有些失望。虽然他跟许多“有毒”的男性不同,并没有真正表现出暴力倾向,他身边的人物——尤其是华生——也会指出他的不当举止,但他的聪明才智依然是通过那种“有毒的男子气概”体现出来的,他的形象也因此变得性感有魅力。我认为这相当有问题,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之下——因为今时今日,我们在当权男性身上看到的“毒”已经太多了。

本文作者Ashley Morgan是卡迪夫城市大学学者,主要研究男子气概。

(翻译:黄婧思)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Sherlock Holmes and the case of toxic masculinity: what is behind the detective’s appea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夏洛克·福尔摩斯与有毒的男子气概

格外冷漠、缺乏情感、对别人总是残忍拒绝、嘲笑或是讥讽……这些有毒男子气概的经典标志在《神探夏洛克》和《基本演绎法》中俯拾皆是。

图片来源:OSTILL is Franck Camhi/Shutterstock.com

夏洛克·福尔摩斯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侦探形象。年轻的苏格兰医生阿瑟·柯南·道尔于1892年把这位侦探带入了公众视野,从那以后,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批新的有关夏洛克·福尔摩斯的舞台剧、电视剧、电影或图书作品与观众见面。

2010年,以全新视角诠释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突然登上了英国电视荧屏。这位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的当代版夏洛克吸粉无数,让小说原著的销量上涨了53%。观众认为康伯巴奇的性感形象颇具魅力。没过多久,美国版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基本演绎法》也于2012年开播。

两版电视剧中,夏洛克的才华和推理技巧都无与伦比。尽管我非常喜欢这两部剧集,但剧中夏洛克所表现出的没礼貌、爱生气、喜欢蔑视他人、强烈的控制欲以及潜在的暴力倾向等性格特点让我倍感惊讶。在我眼中,夏洛克是个有毒的男人。没有读过原著的我好奇他的这些特质究竟来自何处,于是我决定翻开书一探究竟。

一张由Sidney Paget于1904年创作的早期福尔摩斯素描  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维多利亚时期的男子气概

在早期案件《波西米亚丑闻》中,柯南·道尔描写了福尔摩斯看待女人的角度:

“对于他那理性、严谨和沉着冷静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在我眼里,他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推理和观察机器。他从未谈起柔软细腻的热烈感情,即便有,也只是对它们进行讥讽和嘲弄。”

这是书中极其罕见的对福尔摩斯性格的描写之一,这一段意在表明男性的才华完全仰仗于他的“无情”。这与维多利亚时期“强身派基督教”(muscular Christianity)所传达的理念恰好吻合:即健康而肌肉发达的男性化身体能让人拥有健康的头脑,且“男子气概”凌驾于社会阶层和性别之上。

尽管“有毒的男子气概”一词颇具当今时代气息,但这个概念其实在过去早已成型。研究人员把“有毒的男子气概”定义为一种通过控制欲、暴力倾向以及情感上的冷漠和疏离来展示自己男性性别角色的行为。此外,具有这种特质的人一般会非常好斗,或者渴望自己成为唯一的信息来源——他们希望自己在各个领域都保证绝对正确。唐纳德·特朗普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福尔摩斯显然与特朗普大相径庭。首先,福尔摩斯是个天才,而且他的所作所为跟特朗普的毒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但其中有些细节是能对上号的。这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很多相关特点都能在原著小说中找到:柯南·道尔创作《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时候,正是“男子气概”受到公开推崇的时期。

尽管如此,当我需要以流行文化中的有毒男子气概为主题完成一个章节的写作时,我马上就想到了《神探夏洛克》和《基本演绎法》,并打算把它们用作典型案例。在我看来,还没有人在学术研究中探索过这个领域,但我感觉它就在屏幕上,触手可及。

《神探夏洛克》剧照 图片来源:BBC

柯南·道尔本人把福尔摩斯描述成一台机器,有些学者指出,情感方面的缺失让他变得格格不入,像机器人般僵化。但由于近期的电视改编都是对夏洛克·福尔摩斯在当代背景下的重新诠释,所以原著小说中“机器人般”的特质也得到了优化升级。

可以这么说,他糟糕的社交能力和喜欢挖苦嘲笑别人的特质都得到了喜剧化的处理:毕竟,他得让观众产生好感。在BBC出品的《神探夏洛克》中,他称自己为一名“反社会者”(sociopath),华生还得替他“近似于艾斯伯格综合征”(borderline Aspergers,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具有与孤独症同样的社会交往障碍,局限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活动方式)的所作所为向人道歉——与我在前文提到的一样,这些情节让他拥有了更多“人性”。

但这样的言语和如此“纸上谈兵式”的剖析改编容易引起争议,因为首先,真正的反社会者绝对不会这样称呼自己——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这些改编让我不禁想象,一个失去了侦探天赋的福尔摩斯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我开始分析福尔摩斯那些可能会被解读为“有毒”的行事特征:格外冷漠、缺乏情感、对别人总是残忍拒绝、嘲笑或是讥讽。

夏洛克·福尔摩斯真的有毒吗?

以上便是有毒男子气概的一些经典标志,它们在《神探夏洛克》和《基本演绎法》中俯拾皆是,前者比后者明显更多。举个例子,《神夏》中的福尔摩斯经常会让身边的人“闭嘴”,好让他能专注思考,当然,有时候也单纯是因为他觉得他们烦人。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讥讽警方的机会,并且坚持自己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当别人表现平庸时,他就会生气:“神啊,你那小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空空如也吧!”虽然天才人群都有一种优越感,但这个版本中的夏洛克之所以“有毒”,是因为他自诩独一无二,极具创造力,而且能解答每个人的问题,其他人都不得不遭到他的打压。

《基本演绎法》海报  图片来源:CBS

《基本演绎法》则塑造了一个略有不同,但“毒性较小”的福尔摩斯。这部剧里,他是一个学究气十足的英国人,热衷于纠正别人的语法错误,推翻其他侦探的成果,并且蔑视女人和男人。这部剧里的福尔摩斯相对更有自知之明,但他也同样傲慢而专横:“华生,我比我遇到过的每个人都要聪明,我知道这么说不好,但这是事实。”

“有毒的男子气概”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的人认为这样的特质能帮助某些男性发挥优势,展现才华。而夏洛克·福尔摩斯可以说正是有史以来公认的最伟大的侦探。

在这个背景下,福尔摩斯性格中的有毒元素并没有在剧集中受到进一步的质疑,这让我有些失望。虽然他跟许多“有毒”的男性不同,并没有真正表现出暴力倾向,他身边的人物——尤其是华生——也会指出他的不当举止,但他的聪明才智依然是通过那种“有毒的男子气概”体现出来的,他的形象也因此变得性感有魅力。我认为这相当有问题,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背景之下——因为今时今日,我们在当权男性身上看到的“毒”已经太多了。

本文作者Ashley Morgan是卡迪夫城市大学学者,主要研究男子气概。

(翻译:黄婧思)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Sherlock Holmes and the case of toxic masculinity: what is behind the detective’s appeal?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