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杀死”那个发声的女网文作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杀死”那个发声的女网文作家

到底是谁在挑起性别对立?

文|橙雨伞公益  念青

如果不是从头到尾全程围观了整个“围剿事件”,可能我会像大部分人一样,不知道这件事发生过,更无从知晓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在事件几乎结束后,几个当事人已经把相关微博都删除,“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好像一切喧嚣从未发生。

但是,从仍在零星发酵的“鸡毛”来看,你会发现,在这场争论中,除了被隐掉姓名的“被吐槽者”,几乎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柳岩2.0?

事件起源于一位女网文作者1月3日的一条微博。

注:因当事人意愿,文章中省去其笔名。

她在微博上吐槽,自己前段时间在参加网络作者大会的时候,因为和同路的一位男作者和女作者拼车,被现场的几个男作者开起了“黄色笑话”,她告诉自己不要“小题大做”,于是就忍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又有男作者借题发挥,对女作者本人进行了言语上的骚扰。

她连用了三个“你们都是垃圾”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也正是这个“都”字,引起了一些男士的不满。

首先是同为网文作者的@流浪的蛤蟆 跳出来质疑:为什么一个我和我朋友圈的人都没听说过的女作者在这里攻击“全体男性”?

因为原博没有点名道姓,@流浪的蛤蟆 开始不断要求当事人公布这些人的名字。

之后,《赘婿》的原作者@愤怒的香蕉 也加入了争论,他表示虽然理解女作者是受害者,但认为点出那些起哄的人并不会被网暴,不愿意公布才是在“保护垃圾”,更会连累其他男作者。

上面两则言论还算是“温和”的了,更多人加入这场争论的方式堪称“简单粗暴”。

女作者遭到了各方围剿,“太敏感了开不起玩笑”“蹭流量”“恰女拳饭”“煽动性别对立”“仙人跳”“地图炮”“无差别恐怖攻击”等帽子开始一顶顶被戴在了她头上。

起初,女作者针对“不点名就是造谣”的言论,也会不断解释自己想规避更大的麻烦,例如:

说出了名字,我是否会被这些人说是造谣?

如果被对方的拥护者大规模攻击,你们是否会帮我怼回去?

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你们是否会继续要录音等证据?

就算有录音,我会不会被骂是不怀好意?

这些答案其实显而易见,毕竟有太多前车之鉴可说了。但这仍然挡不住部分男性为了自证清白的“焦躁感”和觉得被“无差别攻击了”的委屈。

于是事情开始失控,那场网络大会的名字、合照甚至与会者信息都陆续被曝光,参与这场争论的各方粉丝也没闲着,开始@相关参会人,不少网文作者都不得不自证清白,有的也不忘踩几脚爆料者。

一切纷争都最终都指向了最早发声的受害者。最终的结果是,女作者顶不住压力开始道歉,并且“尚未谈妥的合作也纷纷取消”,为了证明自己发声并不是用来蹭流量和“恰女拳饭”,女作者还捐款3万来自证清白。

所以,整件事总结一下,就是一个遭遇了言语性骚扰的女作者吐槽了一个群体现象,却被各方势力围剿,没有收到任何道歉不说,自己还被泼了一身脏水,事业也因此受到影响。

在无休止的牵扯和对峙中,反而是那些“起哄的”、骚扰女性的人,轻飘飘躲过去了。

她不点名,就是“保护垃圾”、扩大打击面?

我们再梳理整个事件的时候,会很容易发现,我们要讨伐的对象,其实并不只是几个具体的男性,而是以“讲黄色笑话”为代表的性骚扰文化。

但一些人偏要单拎出“你们都是垃圾”这句话,来指责当事人扩大攻击范围,并拉出“全体男作者”,制造了更大范围的“敌对”,最终导致了事件的失焦。

这次事件之所以引起争议,除了部分男作者的“委屈”外,还因为,女作者所吐槽的事件,对大部分女性来说都太有代入感了。

这种性骚扰文化是非常普遍的,而正如周玄毅所说,这种吐槽指向的是结构性的问题,已经“给个体留足了面子”。

虽然压迫是结构性的,但是反抗是个人性的。

要求吐槽群体现象的人指出具体姓名,来让其他人不受牵连,这个要求显然是不公平的。这等于把火力集中到具体的反抗个体身上。

这必然会增加批评的成本。不指名道姓尚且被各方围剿,过去也不是没有人站出来实名举报,但结果呢?以后再想抗议,也会因为高消耗的维权成本闭嘴。

批评一种现象,没有理由承担这样巨大的精力和精神成本。

把个体对群体的指责对号入座到自己身上,其实相当于跳出来把自己主动置于“对立面”上。不着急对号入座的男性,从来不会被当作“敌人”。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证清白的权力。在这个事件中,一些被@的男作者确实无辜。但如果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则更不该站在对立面,而是和受害人站在一起,和这种行为割席,对这种现象发出抗议。

图/《82年生的金智英》

我们理解部分男性的感受,正如英国作家格雷森·佩里在《男性的衰落》中所写的:

进步的男人心怀困惑。他们想做正确的事,却觉得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被千禧一代恶劣的男性行为搞臭了。我那一代的男人经常觉得自己要不断为同胞道歉,仿佛要在脖子上挂上“我不是强奸犯”的告示牌才能外出。我不止一次听男人说他们走在黑灯瞎火的街道上时,要用些尴尬的方法避免独行女人害怕,比如停下脚步或改变路线。“我不是强奸犯,真的!”

所以,我们一起抵抗的是施暴者和恶劣的行为,那为什么最后受害者要形成对立,互相攻击呢?

到底是谁在挑起性别对立?

虽然各方在几天前已经快速收拾了“战场”,清空相关博文,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不久前,微博管理员以“挑动群体对立情绪”为由,对@猫撞 等博主进行了禁言处理。但在被处理的账号中,多是为女作者发声的,而最开始将矛盾引向“全体男作者”的@流浪的蛤蟆 等男作者,却不在列表中。

而这些主动跳出来把自己放在“对立面”的男性,最喜欢说的就是“她挑起了性别对立”。

“性别对立”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没有性别对立的年代,大概是要追溯到封建社会,那时候讲究三从四德,女子守规矩,普遍温和良顺。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女性不断争取自己的权益,发声越来越多。与之相伴而来的,是进步的女性与不愿改变现状的男性之间的观念冲突。

所以,所谓的“男女对立”局面就形成了,男性认为社会已经很平等了,你再说话就是要求特权,就是挑起对立。

复旦大学社会学的沈奕斐教授在盘点去年社会的性别关键词时提到,有一种声音认为,2020年是“性别元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热点事件,更多地听到女性的声音,可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你会发现,去年也是讨论“性别对立”声音特别大的一年。

她发现,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已经在尽可能地保持平衡和客观,但总有人跳出来说,你是在挑起性别对立。

图/《她说·女性人生瞬间》

相信很多人都深有同感,“性别对立”这个词是一把锋利得再好用不过的武器,以至于话题只要与女性相关,就有人说你这是在搞性别对立。

你谈男女同工不同酬,他们说你是性别对立,你谈女性生育的艰难,他们说你挑起性别对立。

很多时候,女性不过是在陈述客观事实罢了,但是一些人习惯了用二元对立的思维看问题——只要别人观点和我不同,就一定是在搞性别对立。

但事实上,“性别对立”真的已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了吗?

就拿杨笠这件事来说,凤凰网娱乐曾在去年12月28日发起了有关“你如何看待脱口秀演员杨笠遭举报?”的调查,有六万多人参与。结果显示,七成男性用户表示没有被冒犯。

也就是说,因为互联网普遍存在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大部分没有发声的人,其实是被提出“性别对立”的人捆绑了,互联网呈现出来的,是那小部分人的愤怒。而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人的话语空间会越来越小。

“她挑起了性别对立”这句话,其实就是变相让女性闭嘴,增加女性的发声成本。只要男女尚不平等,女性不停止为自己争取权益,这个词就不会消失。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底的报告,性别平等可能还需要99.5年。也就是说,性别对立也许还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争论的焦点之一。

但抛开对立的思维,互相理解,弥补裂痕才会让大家活得都更加自由。

退一万步说,如果不能真正共情,最起码先尊重女性说话的权利吧。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新浪微博

3.5k
  • 小米汽车:3月28日晚7点举行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
  • 微博:发布时政有害信息,“铁头惩恶扬善”等账号被禁言、关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杀死”那个发声的女网文作家

到底是谁在挑起性别对立?

文|橙雨伞公益  念青

如果不是从头到尾全程围观了整个“围剿事件”,可能我会像大部分人一样,不知道这件事发生过,更无从知晓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在事件几乎结束后,几个当事人已经把相关微博都删除,“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好像一切喧嚣从未发生。

但是,从仍在零星发酵的“鸡毛”来看,你会发现,在这场争论中,除了被隐掉姓名的“被吐槽者”,几乎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柳岩2.0?

事件起源于一位女网文作者1月3日的一条微博。

注:因当事人意愿,文章中省去其笔名。

她在微博上吐槽,自己前段时间在参加网络作者大会的时候,因为和同路的一位男作者和女作者拼车,被现场的几个男作者开起了“黄色笑话”,她告诉自己不要“小题大做”,于是就忍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又有男作者借题发挥,对女作者本人进行了言语上的骚扰。

她连用了三个“你们都是垃圾”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也正是这个“都”字,引起了一些男士的不满。

首先是同为网文作者的@流浪的蛤蟆 跳出来质疑:为什么一个我和我朋友圈的人都没听说过的女作者在这里攻击“全体男性”?

因为原博没有点名道姓,@流浪的蛤蟆 开始不断要求当事人公布这些人的名字。

之后,《赘婿》的原作者@愤怒的香蕉 也加入了争论,他表示虽然理解女作者是受害者,但认为点出那些起哄的人并不会被网暴,不愿意公布才是在“保护垃圾”,更会连累其他男作者。

上面两则言论还算是“温和”的了,更多人加入这场争论的方式堪称“简单粗暴”。

女作者遭到了各方围剿,“太敏感了开不起玩笑”“蹭流量”“恰女拳饭”“煽动性别对立”“仙人跳”“地图炮”“无差别恐怖攻击”等帽子开始一顶顶被戴在了她头上。

起初,女作者针对“不点名就是造谣”的言论,也会不断解释自己想规避更大的麻烦,例如:

说出了名字,我是否会被这些人说是造谣?

如果被对方的拥护者大规模攻击,你们是否会帮我怼回去?

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你们是否会继续要录音等证据?

就算有录音,我会不会被骂是不怀好意?

这些答案其实显而易见,毕竟有太多前车之鉴可说了。但这仍然挡不住部分男性为了自证清白的“焦躁感”和觉得被“无差别攻击了”的委屈。

于是事情开始失控,那场网络大会的名字、合照甚至与会者信息都陆续被曝光,参与这场争论的各方粉丝也没闲着,开始@相关参会人,不少网文作者都不得不自证清白,有的也不忘踩几脚爆料者。

一切纷争都最终都指向了最早发声的受害者。最终的结果是,女作者顶不住压力开始道歉,并且“尚未谈妥的合作也纷纷取消”,为了证明自己发声并不是用来蹭流量和“恰女拳饭”,女作者还捐款3万来自证清白。

所以,整件事总结一下,就是一个遭遇了言语性骚扰的女作者吐槽了一个群体现象,却被各方势力围剿,没有收到任何道歉不说,自己还被泼了一身脏水,事业也因此受到影响。

在无休止的牵扯和对峙中,反而是那些“起哄的”、骚扰女性的人,轻飘飘躲过去了。

她不点名,就是“保护垃圾”、扩大打击面?

我们再梳理整个事件的时候,会很容易发现,我们要讨伐的对象,其实并不只是几个具体的男性,而是以“讲黄色笑话”为代表的性骚扰文化。

但一些人偏要单拎出“你们都是垃圾”这句话,来指责当事人扩大攻击范围,并拉出“全体男作者”,制造了更大范围的“敌对”,最终导致了事件的失焦。

这次事件之所以引起争议,除了部分男作者的“委屈”外,还因为,女作者所吐槽的事件,对大部分女性来说都太有代入感了。

这种性骚扰文化是非常普遍的,而正如周玄毅所说,这种吐槽指向的是结构性的问题,已经“给个体留足了面子”。

虽然压迫是结构性的,但是反抗是个人性的。

要求吐槽群体现象的人指出具体姓名,来让其他人不受牵连,这个要求显然是不公平的。这等于把火力集中到具体的反抗个体身上。

这必然会增加批评的成本。不指名道姓尚且被各方围剿,过去也不是没有人站出来实名举报,但结果呢?以后再想抗议,也会因为高消耗的维权成本闭嘴。

批评一种现象,没有理由承担这样巨大的精力和精神成本。

把个体对群体的指责对号入座到自己身上,其实相当于跳出来把自己主动置于“对立面”上。不着急对号入座的男性,从来不会被当作“敌人”。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证清白的权力。在这个事件中,一些被@的男作者确实无辜。但如果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则更不该站在对立面,而是和受害人站在一起,和这种行为割席,对这种现象发出抗议。

图/《82年生的金智英》

我们理解部分男性的感受,正如英国作家格雷森·佩里在《男性的衰落》中所写的:

进步的男人心怀困惑。他们想做正确的事,却觉得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被千禧一代恶劣的男性行为搞臭了。我那一代的男人经常觉得自己要不断为同胞道歉,仿佛要在脖子上挂上“我不是强奸犯”的告示牌才能外出。我不止一次听男人说他们走在黑灯瞎火的街道上时,要用些尴尬的方法避免独行女人害怕,比如停下脚步或改变路线。“我不是强奸犯,真的!”

所以,我们一起抵抗的是施暴者和恶劣的行为,那为什么最后受害者要形成对立,互相攻击呢?

到底是谁在挑起性别对立?

虽然各方在几天前已经快速收拾了“战场”,清空相关博文,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不久前,微博管理员以“挑动群体对立情绪”为由,对@猫撞 等博主进行了禁言处理。但在被处理的账号中,多是为女作者发声的,而最开始将矛盾引向“全体男作者”的@流浪的蛤蟆 等男作者,却不在列表中。

而这些主动跳出来把自己放在“对立面”的男性,最喜欢说的就是“她挑起了性别对立”。

“性别对立”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没有性别对立的年代,大概是要追溯到封建社会,那时候讲究三从四德,女子守规矩,普遍温和良顺。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女性不断争取自己的权益,发声越来越多。与之相伴而来的,是进步的女性与不愿改变现状的男性之间的观念冲突。

所以,所谓的“男女对立”局面就形成了,男性认为社会已经很平等了,你再说话就是要求特权,就是挑起对立。

复旦大学社会学的沈奕斐教授在盘点去年社会的性别关键词时提到,有一种声音认为,2020年是“性别元年”,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热点事件,更多地听到女性的声音,可是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你会发现,去年也是讨论“性别对立”声音特别大的一年。

她发现,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已经在尽可能地保持平衡和客观,但总有人跳出来说,你是在挑起性别对立。

图/《她说·女性人生瞬间》

相信很多人都深有同感,“性别对立”这个词是一把锋利得再好用不过的武器,以至于话题只要与女性相关,就有人说你这是在搞性别对立。

你谈男女同工不同酬,他们说你是性别对立,你谈女性生育的艰难,他们说你挑起性别对立。

很多时候,女性不过是在陈述客观事实罢了,但是一些人习惯了用二元对立的思维看问题——只要别人观点和我不同,就一定是在搞性别对立。

但事实上,“性别对立”真的已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了吗?

就拿杨笠这件事来说,凤凰网娱乐曾在去年12月28日发起了有关“你如何看待脱口秀演员杨笠遭举报?”的调查,有六万多人参与。结果显示,七成男性用户表示没有被冒犯。

也就是说,因为互联网普遍存在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大部分没有发声的人,其实是被提出“性别对立”的人捆绑了,互联网呈现出来的,是那小部分人的愤怒。而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人的话语空间会越来越小。

“她挑起了性别对立”这句话,其实就是变相让女性闭嘴,增加女性的发声成本。只要男女尚不平等,女性不停止为自己争取权益,这个词就不会消失。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底的报告,性别平等可能还需要99.5年。也就是说,性别对立也许还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争论的焦点之一。

但抛开对立的思维,互相理解,弥补裂痕才会让大家活得都更加自由。

退一万步说,如果不能真正共情,最起码先尊重女性说话的权利吧。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