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他们用装置艺术告诉你什么是超立方体、波粒二象性和薛定谔的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他们用装置艺术告诉你什么是超立方体、波粒二象性和薛定谔的猫

“美丽科学”是非营利组织Makeplus发起的科学、艺术跨界项目,旨在“用艺术的手法表达科学,用视觉化的语言阐释深刻原理”。

来源:Makeplus

学过量子力学的人都知道,光既有波动特性,又有粒子特性,这被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身为工业设计师的曹雨晨一直是个理论物理爱好者,量子力学中的这一理论让她着迷,又让她跃跃欲试地想要把如此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自己手中的设计。她想到的方法,是做7个等比例缩小的正方体盒子,在盒子里交错绘上象征着波动和粒子的图案,在盒子的左右两面安上镜子,并将盒子排列成一个循环嵌套空间。

站在大盒子的一端向小盒子的那一端凝视,波纹和粒子图案交织在一起,缩小,聚拢在视线尽头。

曹雨晨的装置作品。图片来源:Makeplus

装置艺术家何为觉得,“薛定谔的猫”简直就是物理学家的存在主义哲思。

如果没有揭开盒子进行观察,薛定谔的猫就永远处于同时是死与活的状态。就如心学大儒王阳明所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她以此为灵感的作品名为《醒月》,是一个脑电波互动装置。体验者头戴Neurosky耳机,它通过前额和耳后的两个接触点探测体验者的脑波。当体验者注意力集中时,电脑屏幕上就会缓缓显现出一轮满月或月相变化图,其后又随着注意力涣散而消失。月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人的意识。

何为的脑电波互动装置《醒月》。图片来源:Makeplus

很多人通过《星际穿越》知道了超立方体的概念——它是一个处于四维空间的立方体,有8个三位表面。而对我们来说,超立方体的不可想象性,在于我们无法阐释它如何表达时间。

同济大学数字媒体系大四学生元滚滚给出的答案,是一本时空之书:打开书,书中是三维的立体网格,从左向右看,网格中一个个小圆片组成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八字形图案;从右往左看,网格中呈现的,则是月相变化——一个在三维空间里的日月星辰,时光流转。

元滚滚手工制作的作品《时空之书》。图片来源:Makeplus

这是2月28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美丽科学·天文”成果汇报展览会中展出的其中3件作品。“美丽科学”是非营利组织Makeplus发起的科学、艺术跨界项目,旨在“用艺术的手法表达科学,用视觉化的语言阐释深刻原理”。“美丽科学·天文”工作坊从2015年12月启动,9位入选艺术家在印度学者Jaya Ramchandani、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左文文博士和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韡的指导下,将自己理解的天文学知识融入艺术创作中。

在Makeplus创始人、艺术策划师Sophia看来,这就是艺术和科学跨界的完美例子。当她在2013年创办Makeplus的时候,她的想法就是帮助艺术界人士和科学界人士搭上勾、相互合作,“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事情不仅和设计师和艺术家有关系,两边都很有意愿交流。”

“每一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思考方法和一套独特的‘词汇’,而我们则为各个领域重建通往沟通的‘巴别塔’,让有想法的艺术家与科学家进行跨界,创造出新的潮流。”Makeplus的团队是这样定义自己的。

作者刘庆向参观者展示星系大碰撞全息装置影像交互作品。图片来源:Makeplus

这里的“我们”,包括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他们当中有电商项目经理、前欧莱雅陈列设计师、公务员……一群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在被Sophia“忽悠”进组织后,策划组织了各种不同主题的讲座、工作坊、线上线下读书会,让不同背景的人在这个平台上相遇,激起头脑风暴。

Sophia印象最深的一次跨界合作,是2013年举办黑客马拉松时的一支团队:团队中的5个人来自完全不同的领域,有程序员、策展人,甚至还有一位催眠师。但就是这么一支貌似不搭调的团队,做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装置艺术作品——在房间中布置使用脑电波启动的灯具,当人在房间里时,他可以通过情绪影响房间的灯光效果。

“跨界的意义就是打破固有的思维,因为在你自己的行业里,你肯定会有瓶颈。”Sophia说,“假如说设计师和科学家交换思维模式做事,是不是会有什么有意思的效果?这个就是跨界不叫有意思的地方。所以说跨界在于相互交流方法论、科研成果、思维模式。”

2015年,Makeplus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此前的诸多活动为组织积累的不少人气与资源,团队核心成员从最初的四五个人发展至十几个人,还有了七八个行业顾问和遍布全球的志愿者,和一笔可以支持团队中的小伙伴开展独立项目的经费。除了每月1-2次的活动外,还有一个采编小组探访全球各地有趣的跨界项目案例。

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感性又浪漫的文艺青年和理性又严谨的理工人士完全是两种不来电的人呀,如何促成他们之间的跨界合作?“艺术家和科学家确实都有各自的骄傲。科学家会说,你们艺术家在搞些什么,艺术家会说你们科学家都是些死板的人,完全无法沟通。但其实真的接触科学家,他们都很幽默的。他们很开放,而且脑洞很大,他们会想到一些很异想天开的东西。同样设计师也很愿意去接触一些物理理论、新型软件。他们会觉得,你是怎么想到的?太牛逼了!”Sophia说。

Makeplus在过去一年里做了19场跨界采访。那些跨界项目负责人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往往十分简单直接:open your mind(打开心胸)就好了,和对方做朋友,喝杯啤酒就好了。Sophia发现,实现艺术和科学的跨界,其实事关人与人的沟通,“我了解你在干嘛,你了解我在干嘛,就好了”。

而这些跨界项目激荡出的奇思妙想在Makeplus于2015年末举办的“Mix跨界派对”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将现实与虚拟屏幕无缝对接的魔术师宋磊、引领中国创客运动的“新车间”创客空间创始人李大维、积极探索用科技表达创作理念的新锐艺术家刘佳玉……

“美丽科学·天文”工作坊告一段落,Makeplus的团队成员许静表示,下一个“美丽科学”项目主题会是植物。除此之外,Makeplus在新的一年里还有许多更大的目标,比如正式注册机构、成立创意基金支持跨界项目、建立专业人士交流的社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他们用装置艺术告诉你什么是超立方体、波粒二象性和薛定谔的猫

“美丽科学”是非营利组织Makeplus发起的科学、艺术跨界项目,旨在“用艺术的手法表达科学,用视觉化的语言阐释深刻原理”。

来源:Makeplus

学过量子力学的人都知道,光既有波动特性,又有粒子特性,这被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身为工业设计师的曹雨晨一直是个理论物理爱好者,量子力学中的这一理论让她着迷,又让她跃跃欲试地想要把如此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自己手中的设计。她想到的方法,是做7个等比例缩小的正方体盒子,在盒子里交错绘上象征着波动和粒子的图案,在盒子的左右两面安上镜子,并将盒子排列成一个循环嵌套空间。

站在大盒子的一端向小盒子的那一端凝视,波纹和粒子图案交织在一起,缩小,聚拢在视线尽头。

曹雨晨的装置作品。图片来源:Makeplus

装置艺术家何为觉得,“薛定谔的猫”简直就是物理学家的存在主义哲思。

如果没有揭开盒子进行观察,薛定谔的猫就永远处于同时是死与活的状态。就如心学大儒王阳明所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她以此为灵感的作品名为《醒月》,是一个脑电波互动装置。体验者头戴Neurosky耳机,它通过前额和耳后的两个接触点探测体验者的脑波。当体验者注意力集中时,电脑屏幕上就会缓缓显现出一轮满月或月相变化图,其后又随着注意力涣散而消失。月的存在与否,取决于人的意识。

何为的脑电波互动装置《醒月》。图片来源:Makeplus

很多人通过《星际穿越》知道了超立方体的概念——它是一个处于四维空间的立方体,有8个三位表面。而对我们来说,超立方体的不可想象性,在于我们无法阐释它如何表达时间。

同济大学数字媒体系大四学生元滚滚给出的答案,是一本时空之书:打开书,书中是三维的立体网格,从左向右看,网格中一个个小圆片组成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八字形图案;从右往左看,网格中呈现的,则是月相变化——一个在三维空间里的日月星辰,时光流转。

元滚滚手工制作的作品《时空之书》。图片来源:Makeplus

这是2月28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美丽科学·天文”成果汇报展览会中展出的其中3件作品。“美丽科学”是非营利组织Makeplus发起的科学、艺术跨界项目,旨在“用艺术的手法表达科学,用视觉化的语言阐释深刻原理”。“美丽科学·天文”工作坊从2015年12月启动,9位入选艺术家在印度学者Jaya Ramchandani、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左文文博士和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韡的指导下,将自己理解的天文学知识融入艺术创作中。

在Makeplus创始人、艺术策划师Sophia看来,这就是艺术和科学跨界的完美例子。当她在2013年创办Makeplus的时候,她的想法就是帮助艺术界人士和科学界人士搭上勾、相互合作,“后来我们发现这个事情不仅和设计师和艺术家有关系,两边都很有意愿交流。”

“每一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思考方法和一套独特的‘词汇’,而我们则为各个领域重建通往沟通的‘巴别塔’,让有想法的艺术家与科学家进行跨界,创造出新的潮流。”Makeplus的团队是这样定义自己的。

作者刘庆向参观者展示星系大碰撞全息装置影像交互作品。图片来源:Makeplus

这里的“我们”,包括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他们当中有电商项目经理、前欧莱雅陈列设计师、公务员……一群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在被Sophia“忽悠”进组织后,策划组织了各种不同主题的讲座、工作坊、线上线下读书会,让不同背景的人在这个平台上相遇,激起头脑风暴。

Sophia印象最深的一次跨界合作,是2013年举办黑客马拉松时的一支团队:团队中的5个人来自完全不同的领域,有程序员、策展人,甚至还有一位催眠师。但就是这么一支貌似不搭调的团队,做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装置艺术作品——在房间中布置使用脑电波启动的灯具,当人在房间里时,他可以通过情绪影响房间的灯光效果。

“跨界的意义就是打破固有的思维,因为在你自己的行业里,你肯定会有瓶颈。”Sophia说,“假如说设计师和科学家交换思维模式做事,是不是会有什么有意思的效果?这个就是跨界不叫有意思的地方。所以说跨界在于相互交流方法论、科研成果、思维模式。”

2015年,Makeplus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此前的诸多活动为组织积累的不少人气与资源,团队核心成员从最初的四五个人发展至十几个人,还有了七八个行业顾问和遍布全球的志愿者,和一笔可以支持团队中的小伙伴开展独立项目的经费。除了每月1-2次的活动外,还有一个采编小组探访全球各地有趣的跨界项目案例。

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感性又浪漫的文艺青年和理性又严谨的理工人士完全是两种不来电的人呀,如何促成他们之间的跨界合作?“艺术家和科学家确实都有各自的骄傲。科学家会说,你们艺术家在搞些什么,艺术家会说你们科学家都是些死板的人,完全无法沟通。但其实真的接触科学家,他们都很幽默的。他们很开放,而且脑洞很大,他们会想到一些很异想天开的东西。同样设计师也很愿意去接触一些物理理论、新型软件。他们会觉得,你是怎么想到的?太牛逼了!”Sophia说。

Makeplus在过去一年里做了19场跨界采访。那些跨界项目负责人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往往十分简单直接:open your mind(打开心胸)就好了,和对方做朋友,喝杯啤酒就好了。Sophia发现,实现艺术和科学的跨界,其实事关人与人的沟通,“我了解你在干嘛,你了解我在干嘛,就好了”。

而这些跨界项目激荡出的奇思妙想在Makeplus于2015年末举办的“Mix跨界派对”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有将现实与虚拟屏幕无缝对接的魔术师宋磊、引领中国创客运动的“新车间”创客空间创始人李大维、积极探索用科技表达创作理念的新锐艺术家刘佳玉……

“美丽科学·天文”工作坊告一段落,Makeplus的团队成员许静表示,下一个“美丽科学”项目主题会是植物。除此之外,Makeplus在新的一年里还有许多更大的目标,比如正式注册机构、成立创意基金支持跨界项目、建立专业人士交流的社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