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领英CEO捐出价值1400万美元股票 这是激励员工的正确姿势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领英CEO捐出价值1400万美元股票 这是激励员工的正确姿势吗

公司应当只为正确的理由给予员工股票期权,比如为了加速公司成长用更多的手段激励员工,或者当竞争对手以给予股票期权的方式来挖角时。

来源:Google

当公司股价狂跌的时候你该如何鼓舞员工稳定军心?领英的答案是,给员工更多的股票吧。

Re/code报道,领英CEO杰夫·韦纳尔没有于3月2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高管2016年薪酬计划档案,因为他决定将自己的年度股票福利贡献给员工。“在杰夫自己的要求下,他没有得到今年的公司股票份额。他让薪酬委员会将原本属于他的股票份额投放到了员工股票池里。”领英发言人Hani Durzy告诉Re/code。

一位熟悉领英内部事务的人士透露,韦纳尔捐出的公司股票份额大约价值1400万美元。韦纳尔在之前一年里获得了大约价值13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份额。

这一举动被视作领英股票暴跌之后的安抚之举。自2月初领英公布财报以来,公司股价在一日之内暴跌43%,市值蒸发了100亿美元。在上周的领英全体大会上,韦纳尔表示:“我们仍然是财报公布前一天的那家公司,我仍然是财报公布前一天的那个CEO,你们仍然是财报公布前一天的那支团队。最重要的是,就创造经济机会而言,我们有相同的使命、眼界和目标。这些一点都没有变。”

话虽这样说,但领英的确感受到投资者越来越无法容忍财务表现疲软的高市值科技公司。韦纳尔担心手下员工跳槽去硅谷其他更有竞争力的公司,他选择捐出股票也毫不奇怪了。

韦纳尔并不是唯一在公司危急时刻采用股票激励策略的企业高管。2015年,Twitter的用户量增长显著减缓,公司股价不断下跌,重新担任CEO的杰克·多西在宣布裁员336人之后,又发推文声明将捐出自己所持公司股票的1/3投入员工股票池,该部分股票约占Twitter总股本1%,价值约2.14亿美元。

实际上,股票期权一直是吸引、激励、挽留员工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方法。诸多硅谷科技公司的爆发式增长让成千上万的持股员工一夜暴富,更是增加了股票期权的诱惑力。

公司通常的做法是,为员工预留的一部分股份(即期权池),这部分股份即使分配出去,也不能立即兑现,通常需要员工在这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获得,在那之后员工可以自行处理这部分股权。股票期权的授予,因此是吸引员工长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得力助手。

对员工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公司无疑是那些推行全员持股计划的公司。《哈佛商业评论》一篇文章指出,那些只为高管提供持股计划的公司在长期来看注定会蒙受损失,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只要方法得当,广泛持股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离职率,帮助公司吸引更好的员工、获得更好的效益。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苹果于2015年10月宣布全员持股计划。此前,苹果只对高管开放股票期权计划,普通员工只能通过公司员工股票购买计划折价购买公司股票。新计划推出后,所有员工(包括零售部门与AppleCare部门员工)都将免费获得股票期权,在为苹果工作3年后方能兑现。

在国内,对员工如此慷慨的公司包括奇酷和乐视。

2015年11月18日,乐视全体员工收到《全员激励计划正式启动》的邮件。邮件称,乐视将拿出原始总股本的50%作为股权激励给与员工,且原则上无需出资购买。今年1月15日,乐视首批股权激励授予仪式在北京举办,23名员工代表成为首批股权激励授予对象。

2015年12月9日,奇酷CEO周宏祎通过内部邮件宣布360奇酷启动员工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权占授予员工总股权的60%,无需个人购买,剩下的40%为业绩优秀员工再次授予预留。

《哈佛商业评论》指出,广泛持股计划的成功推行需要做到以下4点:很高比例的员工(通常是大多数全职员工)必须持股;员工认为他们的持股能够带来更加光明的财务前景;公司的管理条例、政策必须维护强化该计划;员工本人必须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所有者。最重要的是,该计划一旦推行,管理层必须鼓励普通员工享有并履行他们的权利。

但股票期权一定是好的员工激励方式吗?Inc撰稿人Graham Winfrey认为,公司必须只为正确的理由给予员工股票期权,比如为了加速成长用更多的手段激励员工,或者当竞争对手以给予股票期权的方式来挖角时。

而对还未步入正轨的创业公司而言,股票期权计划还需三思而行。

当公司羽翼未丰时,公司前景并不明朗,股票期权对员工来说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相比虚无缥缈的未来承诺,许多员工更希望能够提高薪水,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实际上,怡安翰威特的调研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推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比例正在下降。“这就好像是用彩票来当做薪水支付给员工一样。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现金。”斯坦福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Dirk Jenter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领英

650
  • LinkedIn网络中断后恢复正常
  • AI搅动就业市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领英CEO捐出价值1400万美元股票 这是激励员工的正确姿势吗

公司应当只为正确的理由给予员工股票期权,比如为了加速公司成长用更多的手段激励员工,或者当竞争对手以给予股票期权的方式来挖角时。

来源:Google

当公司股价狂跌的时候你该如何鼓舞员工稳定军心?领英的答案是,给员工更多的股票吧。

Re/code报道,领英CEO杰夫·韦纳尔没有于3月2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高管2016年薪酬计划档案,因为他决定将自己的年度股票福利贡献给员工。“在杰夫自己的要求下,他没有得到今年的公司股票份额。他让薪酬委员会将原本属于他的股票份额投放到了员工股票池里。”领英发言人Hani Durzy告诉Re/code。

一位熟悉领英内部事务的人士透露,韦纳尔捐出的公司股票份额大约价值1400万美元。韦纳尔在之前一年里获得了大约价值13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份额。

这一举动被视作领英股票暴跌之后的安抚之举。自2月初领英公布财报以来,公司股价在一日之内暴跌43%,市值蒸发了100亿美元。在上周的领英全体大会上,韦纳尔表示:“我们仍然是财报公布前一天的那家公司,我仍然是财报公布前一天的那个CEO,你们仍然是财报公布前一天的那支团队。最重要的是,就创造经济机会而言,我们有相同的使命、眼界和目标。这些一点都没有变。”

话虽这样说,但领英的确感受到投资者越来越无法容忍财务表现疲软的高市值科技公司。韦纳尔担心手下员工跳槽去硅谷其他更有竞争力的公司,他选择捐出股票也毫不奇怪了。

韦纳尔并不是唯一在公司危急时刻采用股票激励策略的企业高管。2015年,Twitter的用户量增长显著减缓,公司股价不断下跌,重新担任CEO的杰克·多西在宣布裁员336人之后,又发推文声明将捐出自己所持公司股票的1/3投入员工股票池,该部分股票约占Twitter总股本1%,价值约2.14亿美元。

实际上,股票期权一直是吸引、激励、挽留员工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方法。诸多硅谷科技公司的爆发式增长让成千上万的持股员工一夜暴富,更是增加了股票期权的诱惑力。

公司通常的做法是,为员工预留的一部分股份(即期权池),这部分股份即使分配出去,也不能立即兑现,通常需要员工在这家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获得,在那之后员工可以自行处理这部分股权。股票期权的授予,因此是吸引员工长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得力助手。

对员工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公司无疑是那些推行全员持股计划的公司。《哈佛商业评论》一篇文章指出,那些只为高管提供持股计划的公司在长期来看注定会蒙受损失,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只要方法得当,广泛持股将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离职率,帮助公司吸引更好的员工、获得更好的效益。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苹果于2015年10月宣布全员持股计划。此前,苹果只对高管开放股票期权计划,普通员工只能通过公司员工股票购买计划折价购买公司股票。新计划推出后,所有员工(包括零售部门与AppleCare部门员工)都将免费获得股票期权,在为苹果工作3年后方能兑现。

在国内,对员工如此慷慨的公司包括奇酷和乐视。

2015年11月18日,乐视全体员工收到《全员激励计划正式启动》的邮件。邮件称,乐视将拿出原始总股本的50%作为股权激励给与员工,且原则上无需出资购买。今年1月15日,乐视首批股权激励授予仪式在北京举办,23名员工代表成为首批股权激励授予对象。

2015年12月9日,奇酷CEO周宏祎通过内部邮件宣布360奇酷启动员工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权占授予员工总股权的60%,无需个人购买,剩下的40%为业绩优秀员工再次授予预留。

《哈佛商业评论》指出,广泛持股计划的成功推行需要做到以下4点:很高比例的员工(通常是大多数全职员工)必须持股;员工认为他们的持股能够带来更加光明的财务前景;公司的管理条例、政策必须维护强化该计划;员工本人必须切实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所有者。最重要的是,该计划一旦推行,管理层必须鼓励普通员工享有并履行他们的权利。

但股票期权一定是好的员工激励方式吗?Inc撰稿人Graham Winfrey认为,公司必须只为正确的理由给予员工股票期权,比如为了加速成长用更多的手段激励员工,或者当竞争对手以给予股票期权的方式来挖角时。

而对还未步入正轨的创业公司而言,股票期权计划还需三思而行。

当公司羽翼未丰时,公司前景并不明朗,股票期权对员工来说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相比虚无缥缈的未来承诺,许多员工更希望能够提高薪水,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实际上,怡安翰威特的调研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推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比例正在下降。“这就好像是用彩票来当做薪水支付给员工一样。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现金。”斯坦福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Dirk Jenter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