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生日过到普天同庆,全民“祝寿”的汽车品牌,这个世界上除了宝马似乎也是没sei了。昨晚,我的微信真真的被宝马的百年庆典刷了一整晚,然而这次吴佩频道不打算在朋友圈凑这个热闹。
——————————
缪俊,《名车志》主编
吴佩:我听说M2一到中国就给缪老师安排了一台车做KOL试驾。这个车我也开过,很中肯的说,是一辆非常有趣的车子。“驾驶乐趣”在宝马的品牌权重还真是蛮大的!
缪俊:驾驶乐趣对宝马来说意味着灵魂,人不能没有灵魂,汽车当然也不行。
缪俊:我个人觉得,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未来无论宝马品牌如何发展,制造的什么样的新车型,驾驶乐趣始终都应该是凌驾于其他任何产品特征之上的,这样才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宝马。
吴佩:哈哈那缪老师说几辆你心中原汁原味的宝马吧,得是“老家伙”啊,说3台吧。
缪俊:这个好纠结!因为宝马历史上有太多的令人景仰的经典车型,非要我挑3台最喜欢的老爷车,那我就列出二战前后的3台吧。
缪俊:328——迷恋328是因为在宝马历史上,它是一款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传奇车型,更因为它能够代表宝马这个品牌一贯的运动精髓——更轻、更好操控、快。
缪俊:507——我心目中颜值最高的宝马,虽然市场销售惨淡,反而成为全球经典车收藏家们的梦寐以求的稀罕之物。
缪俊:Isetta——严格来说,Isetta并不能代表宝马的品牌精神,但如果没有这款可爱小车,我们现在很有可能就见不到宝马品牌,享受不到宝马带来的驾驶乐趣。
——————————
崔珺,《车主之友》主编
吴佩:主要是想听一听阅车无数的崔老师,如何看待过去100年里BMW的产品风格?
崔珺:又一家进入100年历史的汽车品牌,同时又是一家德国企业。BMW三个字母对于很多人来说就代表了运动、性能。这也是这家百年老店一如既往坚持的。对于一家发动机起家,同时通过摩托车业务扩展起来的汽车厂家,对于速度以及性能的追求在这100年间始终没有妥协。从1916年第一台飞机发动机到第一辆摩托车R32再到真正意义的第一台BMW轿车303开始,运动的基因就被铭刻在了BMW的产品中。在这之后的数十年间,不管产品如何扩展,轿车、跑车、SUV甚至刚刚国产的2系旅行车,不管是12缸、8缸、6缸还是4缸、3缸,自吸抑或增压,任何车型的基因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都会让你深刻的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这是BMW在过去100年间始终如一坚持的DNA。未来的100年,BMW毫无疑问要向新能源和智能驾驶发展,但不管车辆的心脏烧的是什么,BMW还会是世界上最具有驾驶乐趣的品牌。
吴佩:从飞机涉猎到汽车,Saab也干过,哈飞昌河也干过崔老师觉得为虾米BMW能干这么牛逼,而别人不行。
崔珺:BMW在100年间貌似就干了一件事,就是要让它的产品更具有运动性,让驾驶BMW产品的人能够享受这种操控带来的快乐,不仅仅是代表BMW运动极致的M系列,就是普通量产车型也是如此。一件事能够数十年的坚持和执着,必然带来可观的口碑影响。因为从发动机起家,所以对于汽车核心的动力部分具有超越很多厂家的“偏执”,就是这种看似一根筋的“偏执”才造就了“开宝马”的良好口碑。
——————————
何汶玦,当代艺术家,湖南省油画学会副主席
吴佩:您本身就是宝马X5车主啊,车开得怎么样?
何汶玦:舒适度很高,安全系数也高,SUV主要是用来同家人朋友一起出行的,感觉没选错。
吴佩:汽车作为一件庞大、复杂的机械艺术品,其中的美学表达是怎样的?BMW的车在美的表达上有什么独特性?
何汶玦:BMW有它自己的美学趋向,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内敛的、理性的,从车体到内饰,从车身比例到颜色搭配,都能够让人感受到汽车设计团队的实用主义美学观。
吴佩:BMW本身是一个很愿意与艺术发生化学反应的品牌,BMW ART CAR就是一个为人称道的与艺术家(如Alexander Calder、Andy Warhol等)跨界合作的案例,您是如何理解这种跨界合作的?
何汶玦:我举办过不少跨界展览跨界一方面可以得到艺术支持,一方面也能够给创作带来点新鲜感,比如2011年的在跨界中心的《跨界报告·个人作品展》和华贸中心的《罗博报告封面展》 ,今年3月10号还会在侨福芳草地的单农服饰举办个展。
——————————
张震阳,雷锋网联合创始人,著名科技类媒体人
吴佩:豪华品牌第一个干互联驾驶的是宝马,在苹果还没干出Carplay的时候宝马就内置了Call Centre、实时路况等功能。感觉看了这几年的CES,越发觉得IT汽车是不分家了。
张震阳:汽车正在进入智能驾驶的时代,目前来说,雷达监测周边路况以起到被动式安全驾驶干预将会越来越多地干预到驾驶里面来。比如说现在网上很多的那个大众强行变线被比亚迪装翻得那个视频,在未来的宝马车上将不会出现,比如在极端情况下强行变线时,系统就会提出警告,并过滤掉相应的操作。当然,这个辅助应该设置为可以关闭。还有一个场景是完全已经可以实现的了,比如堵车辅助驾驶,堵车时,开启该模式后,车辆根据前后左右的感应距离以及GPS进行自动龟速挪动,司机就可以安心刷微信了。现在柔性显示屏已经足够成熟了,完全可以用来覆盖车内饰,然后利用摄像头把被遮住的风景也投射进来,有需要的时候,汽车就完全是透明的……这些技术,都完全可以让宝马更加未来化。
吴佩:无人驾驶最近好火,宝马的车子已经有了无人驾驶的硬件能力,从IT圈的视觉来看,这个未来要多久到来?
张震阳:从IT圈的感觉看,这个未来,最多只有5年。无人驾驶对于宝马不是一个问题,只是一个策略,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法规和相应的市场接受度是否已经到了那个节点。
吴佩:接下来吴佩频道也会引入一个“智驾”项目,专门关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与发展。
张震阳:非常期待!
——————————
宋建树,新锐雕塑家,装置艺术家
吴佩:汽车是一个时代的工业水平的反映,艺术则是一个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两者都是与时俱进的,在过去的100年中,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艺术思潮是否产生了启迪与影响?
宋建树:首先,汽车工业的进步是整个工业生产的一部分,也可以看做工业文明的一个缩影。汽车的发展与进步改变了出行方式,继而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的理解,由此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升级影响着人们精神层面的丰富。精神的丰富反过来又带来了更多对汽车的需求。
吴佩:宋老师平时开的是什么车?
宋建树:我也是一名宝马车主,我们家在添了新丁之后换了一辆X3。
吴佩:艺术圈的老师们也很钟爱SUV啊!
宋建树:之所以选X3,一是源自于自己对德系车生产工艺、设计理念和安全性的认可与信赖,我的第一台车也是德系,使用体验良好。二是我当时需要一台在空间、通过性、舒适性和操控感受上能够平衡兼顾的车,既要能满足我城市日常的出行需求,也能搞定长途奔袭和野外撒欢。三是它能提供一家三口对舒适和品质生活的要求,综合考量下就选择了X3
吴佩:宝马X系列设计的褒贬评价是两极分化的,宋老师以一个新锐艺术家的眼光看,觉得怎么样?
宋建树:我认为最好的审美是在功能层面满足的前提下,实现淋漓尽致“造型”的表达。比如在汽车设计的层面上,还是以保留一定实用基础为前提的创作。宝马品牌能在这个维度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是非常可贵的。
——————————
董威,宝马高级培训师
吴佩:每一个品牌都说自己有驾驶乐趣,但每一个要乐趣的人都选择BMW,这个您的体会最深了哈哈哈。
董威:首先得是好开的车,无所谓2系旅行车还是7系,在哪个级别里都得是好开的车。BMW甚至能做到让车看起来就好开,任何一款BMW设计得都相对充满进攻性,让人看起来就善跑,光是眼缘就知道这车操控肯定错不了。
董威:BMW最明白“车是要用来开的”这个道理。或者说,车最吸引人的或者说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人驾驶,尤其是BMW的车,驾驭车,本身就让人能够满足,有种征服感。
吴佩:你就是驾驶乐趣的培训师,宝马是最早做驾驶培训的,最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董威:初衷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加安全的驾驶车辆,安全了,才能享受驾驶乐趣。这也是BMW百年的造车哲学,造好开的车,才是安全的车,才能带来乐趣,尤其是驾驶乐趣。
吴佩:我参加过很多品牌的驾驶培训,不少是教人小心翼翼开车的,那种感觉非常的憋屈。
董威:我们做驾驶培训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喊:“加油,快,大力踩!”哈哈哈!鼓励客人更加动感更加安全、更加集中注意力的驾车,这样才是享受驾驶的乐趣!
吴佩:赶紧来两张你这几天在海拉尔的照片让兄弟们过下眼瘾!
董威:
吴佩:棒!
董威:
吴佩:拉轰死了!
董威:
——————————
容从容,宝马技术控
吴佩:咱们群里谁拆过宝马发动机的?
容从容:问对人了啊,我这就有个专业维修保养BMW发动机的studio啊。
吴佩:拆过这么多,BMW的技术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地方?
容从容:不提直6我都愧对宝马车主的称呼!以前自吸的N52,搭配 Double-VANOS和Valvetronic两项独门配气技术,高转时马力输出那个爽,声线那个迷人,车迷们还恋恋不忘,神器!
容从容:其实B家的4缸机器做的也是没sei了。宝马就是任性,为了满足中国市场对NVH方面的“苛刻”,用了不到4年的N20发动机说不要就不要,新的B48更是N20全方位升级版本,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详细的说这个事。宝马是个技术宅,每次破开一台发动机我们都感叹。
吴佩:我很想听听你们专业人士怎么评价宝马执着坚持的50:50这事的。
容从容:这个50:50一直是宝马的坚持和骄傲。前后轴负载基本相等,带来的不仅是操控好,劈弯干净利落那么简单。比如我自己的宝马X6就是一台很平衡的车子,一台接近2米宽的车子过完干脆、灵活,2吨多的车重能6.7秒就完成百公里加速。而且宝马更有驾驶模式的选择功能,舒适模式时,变速箱积极升挡,换挡平顺,很好地控制发动机的转速,燃油经济性就好;运动或运动+模式下,变速箱就会很积极的降挡维持高转马力输出,8挡降2挡这种“野蛮行为”自然不在话下,转向的力度变化配合硬朗的避震器使你更有自信攻下每个弯道,这也是我理解的宝马精髓的所在。这个平衡更像是性格上的综合平衡,而不是平衡前面多重后面多重。
吴佩:可我记得你接我的时候都开奔驰E Class啊。
容从容:哈哈,这都被你发现了。宝马更像是我的老婆,只能我独享;奔驰像是我兄弟,好兄弟当然要介绍给别人认识,是可以分享的。其实都是来自于德国的优秀产品,宝马过生日,连奔驰都来祝寿,相爱相杀,有竞争才有进步。
——————————
王祺,DRS漂移俱乐部的创始人、漂移冠军
吴佩:在玩车的圈子里,BMW是什么地位的存在?
王祺:不少人进入玩车的圈子都是通过一台BMW,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宝马的车主,他家的车可玩性非常高,操控调校以及性能的均衡,很多时候可以带着车主去找乐子,让人很容易对驭车于赛道的感觉上瘾,然后才有兴趣去琢磨,怎么改装,漂移怎么玩。玩车的人都懂,BMW是一个入门的绝佳选择,它又可以很高深,潜力绝不止于此。
吴佩:昨天的BMW百年华诞,我的朋友圈几乎被刷屏了,其中玩车圈子的朋友最多去回应这个事的。
王祺:我看玩宝马的朋友都是晒自己的车,顺便给BMW送个祝福的哈哈哈。
吴佩:BMW拥有何种魅力可以牵动这么多玩车人的心?
王祺:其实你想想玩车这个圈子里最活跃的是一群什么人?
吴佩:一群开宝马M的吧哈哈哈哈
王祺:真别笑,真就是宝马M的群体特别活跃。宝马的运动基因传承就是落在M上的,而且这群玩宝马M的人特别抱团儿,也特别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有一台M。我就认识一个人,自己开台M3,什么也没改,开出来玩的时候大家都问他,觉得车这么干净可惜了,他自己就特别坚持原汁原味,觉得宝马M3的调校与驾驶质感已经不需要过多的去修饰了,本身又是一台底子非常的好的车,有故事可说。宝马M每年的赛道日和一些车主自发组织的群体,都让这群玩宝马M的人特别有归属感。
——————————
江小花,自媒体人、autocarweekly成员
吴佩:来,采访采访小花老师
吴佩:汽车行业独到的观察者,您觉得这个品牌独特的魅力是什么?这么多媒体人和粉丝为宝马过生日站台,是出于情怀么?
江小花:宝马100年来品牌给人的感觉是纯粹。在很长的时间里,宝马以追求高效动力和极限操控为目标,为此做了各种努力与尝试,并且在量产品牌中确实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这使得宝马的品牌形象非常鲜明,不拘于时代,不拘于流行。它代表了各个时代一批对生活热情,追求极致的人们的气质。这么多媒体和粉丝对百年宝马的致敬,也反映了这种情怀。或许宝马不是在各方面都很领先的品牌,但是他们对自己品牌核心处于时代前列的追求从未或止。
吴佩:可以理解为“性格鲜明”是么?
江小花:是的,和竞争品牌不一样,宝马的品牌背书一直很明确
吴佩:这倒是,“驾驶乐趣”喊了一万年。这几天海报满天飞,话题都聚集到这里了,怎么看待各个品牌的跟随海报?
江小花:首先,这说明宝马一百年这个事件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值得被跟一下。其次,凸显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行业传播特色,这里面有合适的跟进,也有不合适的,企业公关营销的想法、反应能力和水平都在其中得以呈现。再次、跟随海报中,奔驰的海报最为得体,宝马也遵循他在全球的习惯很机智的来作出了回应,这种良性的互动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这是让人愉快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