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2022年前自动刹车系统要先在美国普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2年前自动刹车系统要先在美国普及

这一技术能够阻止最多20%的事故发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些主流汽车制造商计划在2022年9月之前,为美国市场几乎所有的车型安装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三名熟悉该计划的消息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去年9月表示,10家汽车制造商原则上已经达成协议,将为车辆安装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该系统预计每年可阻止数以千计的碰撞。最终的协议还将包含其他汽车制造商,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Mclean)周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

该协议将会囊括占据美国轻型车辆销量99%的汽车制造商,他们包括丰田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公司、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本田汽车公司以及大众汽车集团等。

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会在驾驶者没有应用刹车,或者未能应用足够的制动以避免碰撞时,阻止车祸发生。

根据上述协议,汽车制造商可能需要稍长的时间,为带有手动变速箱之类的存在技术挑战的车型增添安全配置。

NHTSA行政官Mark Rosekind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具备法律效力的义务性规范形成之前,能让车辆加装安全配置的自愿协议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对此非常兴奋。”不愿透露更多细节的Rosekind说。

帮助达成汽车制造商间自愿协议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表示,该技术能够阻止最多20%的事故发生。

“算一下这倒数学题吧。每年有500万起事故发生,20%意味着100万起事故被阻止了。”去年9月Rosekind接受采访时说。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还有《消费者报告》杂志都曾呼吁,要将这种安全技术作为所有车辆的标配。

2012年,后端碰撞致使1705名美国人丧生,造成美国境内54.7万人受伤。如果车辆带有预防碰撞系统,大约87%的伤亡可能被阻止或者减少。研究者发现,这些事故大都与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有关。

NHTSA前行政官Joan Claybrook认为,NHTSA应该颁布具备法律效力的义务性规范。她说,自愿协议“是被秘密地提出的,没有公开记录的事实依据,没有公司必须遵守的法律要求,一旦公司未能履行承诺也没有任何处罚措施”。

然而,Rosekind告诉记者,形成具备法律效力的义务性规范至少还需八年时间。

阅读更多有关汽车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2022年前自动刹车系统要先在美国普及

这一技术能够阻止最多20%的事故发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些主流汽车制造商计划在2022年9月之前,为美国市场几乎所有的车型安装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三名熟悉该计划的消息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去年9月表示,10家汽车制造商原则上已经达成协议,将为车辆安装自动紧急刹车系统,该系统预计每年可阻止数以千计的碰撞。最终的协议还将包含其他汽车制造商,并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麦克莱恩(Mclean)周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

该协议将会囊括占据美国轻型车辆销量99%的汽车制造商,他们包括丰田汽车公司、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公司、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本田汽车公司以及大众汽车集团等。

自动紧急刹车系统会在驾驶者没有应用刹车,或者未能应用足够的制动以避免碰撞时,阻止车祸发生。

根据上述协议,汽车制造商可能需要稍长的时间,为带有手动变速箱之类的存在技术挑战的车型增添安全配置。

NHTSA行政官Mark Rosekind上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具备法律效力的义务性规范形成之前,能让车辆加装安全配置的自愿协议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对此非常兴奋。”不愿透露更多细节的Rosekind说。

帮助达成汽车制造商间自愿协议的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表示,该技术能够阻止最多20%的事故发生。

“算一下这倒数学题吧。每年有500万起事故发生,20%意味着100万起事故被阻止了。”去年9月Rosekind接受采访时说。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还有《消费者报告》杂志都曾呼吁,要将这种安全技术作为所有车辆的标配。

2012年,后端碰撞致使1705名美国人丧生,造成美国境内54.7万人受伤。如果车辆带有预防碰撞系统,大约87%的伤亡可能被阻止或者减少。研究者发现,这些事故大都与驾驶者注意力不集中有关。

NHTSA前行政官Joan Claybrook认为,NHTSA应该颁布具备法律效力的义务性规范。她说,自愿协议“是被秘密地提出的,没有公开记录的事实依据,没有公司必须遵守的法律要求,一旦公司未能履行承诺也没有任何处罚措施”。

然而,Rosekind告诉记者,形成具备法律效力的义务性规范至少还需八年时间。

阅读更多有关汽车的内容,请点击查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