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数娱梦工厂 乔小凡
编辑 | 友 子
今年姐姐们好像没那么风光了。
从1月下旬开播以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赛程已经过半。虽然每周依然有热搜,但节目明显被其他选秀抢走了风头。
数娱君注意到,这一季《姐姐》最近几集的播放量持续下降,豆瓣评分已跌至5.4,与高口碑、话题度满满的上一季大相径庭。
尽管那英、张柏芝等话题人物贡献了不少热搜,但观众对他们舞台表现的关注始终不如台下对话,而其他不少姐姐们,即便是三场公演下来,依旧让观众看不出个人特点。
正如观众评价,“这季的大咖基本集中在是歌手,小咖都是演员”,加上赛制依据舞台评分分组对抗,实力差距悬殊,无法给到观众惊喜。
三公已播完,第二季《姐姐》没有一个舞台真正出圈,比起上一季一公就有《大碗宽面》拿出手的表现有不小距离。
在上周播出的第七期正片中,《逆光》组表演选用姐姐们年轻时的影像引发回忆杀,一些节目粉丝将出圈希望寄托在这一表演上。但#逆光舞台#的相关热搜很快冷却,#那英在张柏芝袖口找小抄#的彩蛋类话题却被顶上高位。
“虽然舞台升级了,但是节目选曲和编曲都不够出彩,不够洗脑,大部分都没留下深刻印象。”微博剪辑视频博主老方对数娱君直言。
和展现舞台或者个人实力相比,依靠姐姐们自带的标签引发话题似乎成为《姐姐2》所期望的出圈路径。但即使聚集了30位自带话题的姐姐,本季贡献的话题也乏善可陈。
“如果说第一季的姐姐是带着‘破浪’的心理来的,那第二季更多的都是想来‘乘风’。”节目铁粉、知乎用户笔夏向数娱君表示。
口碑、热度双下滑,《姐姐2》低开低走
“我一碗面都快吃完了,节目的赞助还没念完。”
“请赵兆老师快回来吧!选曲简直莫名其妙。”
“张柏芝确实好看,但划水也太明显了。”
《姐姐》第二季是今年1月22日开播的,当时第一季的团综《姐姐的爱乐之程》还没播完。尽管外界关注度依旧很高,对于如此迅速的开播,也有不少观众第一反应是拒绝。
《姐姐》超话大粉@大学姐去年剪辑第一季的群像视频,获得了70多万播放量,也为节目组提过不少建议。她对数娱君表示,到第一季后期就对套路有点审美疲劳,更不用说两季之间仅仅相隔4个月。
“首先这是熟龄女艺人的表演节目,应该和年轻女团区分开;而且嘉宾很多是演员,可以多加一点‘戏’。但是第一季后期感觉就是陷入普通女团风格。第二季则是继承了这些特点,嘉宾更有偶像包袱了,综艺感也没那么强。”
事实上,@大学姐口中“综艺感没那么强”的嘉宾,咖位却不见得低于上一季,那英、张柏芝、容祖儿都是知名度极高的女歌手。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姐姐2》的娱乐性和可看性都淡了不少。
一方面,因为上一季《姐姐》大获成功,今年参加的姐姐心态发生了变化:来到这个舞台心理压力更重,在镜头前更有自我保护意识,姐姐们之间的互动也更加谨慎,缺少了真实自然的乐趣。
就此@大学姐提到了《姐姐2》初舞台实名制互投环节,因为很容易得罪人,姐姐们基本上都是满票,意义不大,“太鸡肋了”。
“为了在这个舞台留得更久,获得更多的曝光度,就需要维护好形象、避免剪辑带来的困扰。第二季的姐姐们做各种选择时都倾向于‘安全牌’,冲突少了,综艺自然失去了一些看点。”笔夏分析。
另一方面,这一季分组的合理性存疑。这季参赛的大多是头部歌手、中腰部演员,舞台实力悬殊,无法激发观众对节目的期待感。
第一季《姐姐》,不但有孟佳、蓝盈莹等凭借个人实力舞台出圈的惊喜,《大碗宽面》《兰花草》等前期小组舞台也为观众所津津乐道。
而本季目前比较出圈的舞台集中在几位实力派歌手身上,例如那英的《出现又离开》,属于意料之中。而张柏芝、袁姗姗等演员出身的姐姐舞台表演也不尽如人意,但却并未影响投票人气继续留到了四公。
(微博上#张柏芝划水#的话题有2.6亿阅读量)
对此,@微笑的翱翔者有点担忧,“人气高完全可以不用太努力就可以躺到决赛或者成团,人气不够的只能死死拼杀”,这种两极分化的失衡感并不符合《姐姐》所倡导的价值观。
由于两季间隔短,姐姐们之间的对比也来得更加强烈。
“宁静(那英),万茜(王鸥),孟佳(容祖儿,江映蓉或杰克隽逸),李斯丹妮(陈梓童),张雨绮(张柏芝),郁可唯(周笔畅),黄龄(弦子)”,网上将两季嘉宾形象对号入座,不少姐姐的人设几乎是重合的。即使那英亲口回应“我不是宁静”,也难以磨灭观众脑海中先入为主的设定。
在第一季里,姐姐们演绎出了《兰花草》的飒爽、《Manta》中“I don’t need no manner”(我打破所有规则)的自信,但到了第二季,曲目偏冷门,选曲和编曲故事性不强,小组之间的编曲风格也有许多雷同,不少观众跑到第一季音乐总监赵兆的微博下方请他回到节目组。
截至3月9日上午10时,《姐姐2》第七期正片播放量突破2亿,但第二期以来节目的播放量就持续下滑,对比去年同期每一集的播放数据都是落后的。与此同时,豆瓣评分也从上一季的7分下滑至5.4分。
关注度下降+口碑下滑,对于《姐姐》这一IP的价值已经产生了一些影响。
原本从本季的赞助商名单来看,这一季节目的商业价值有了大幅提升,赞助方从上一季一开始的13个增加到本季的15个,但本季赛程过半,节目却暂未新增赞助,足以说明着品牌方的观望情绪。
内容上,第一季已经初步打破的女性刻板印象到了第二季似乎没了进步空间,姐姐们重复表达着上一季一样的“任何年龄都可以追求事业”、“女性也要找到自我价值”等内容,甚至一些方面出现了倒退:姐姐们的寒暄又回到了家长里短,而淘汰离场的姐姐们背后,姐夫们发布的回应又引发了争议。
(郭晓东的微博引发争议)
在重重因素作用下,《姐姐》IP的价值面临着极大的重估。
节目IP价值下滑根本原因?姐姐团难售后
事实上,外界对《姐姐》热情的退潮,从第一季售后失败后就开始了。
无论是豆瓣、知乎还是微博,接受数娱君采访的受访者中,大部分都表示并未看过《姐姐》第一季的团综,甚至有人表示并不知道宁静已单方面宣布退团的消息。
“姐姐们的本职工作基本都不是idol。对于别的选秀来说,成团一定程度上是开始;但对姐姐团来说,成团相当于结束了。”笔夏说。
从两季《姐姐》的参赛艺人及其背后的经纪公司来看,不少成熟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室,有话语权的大公司参与度不高,平台对姐姐团及后续的把控力度也有限,姐姐们的行程协调难度非常大,更不用说像普通团体那样统一进行巡回商演。
正因为节目方可把控环节有限、成团售后无法落地,明星们来《姐姐》更像是参与一档“已知结果,求解过程”的选秀体验式综艺,反过来影响了观众对于节目的持续热情。
关于“姐姐团”的售后及商业价值问题,电视剧视频自媒体@文艺少女李富贵儿向数娱君分析,“《姐姐1》比较像是大家去打擂,比起商业价值大家更想要赢的结果,在后续商业合作中,品牌方更看重的还是姐姐个人的影响力,比如成团的万茜接了许多商务,没成团的金晨、张含韵资源也不错,这与成没成团无关,而是足够的曝光和感召力,让品牌看到了姐姐和自身的契合点。”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追光吧!哥哥》中。节目先是规定最终决赛选出七人成团,当哥哥们的初舞台饱受争议后,便有消息称“不成团只选1位公益大使”,然而最终节目仍然采取了PK成团出道的原始方案。
第二季节目组在知晓“姐姐团”的可行性概率前提下,也试图通过增强赛制竞技感、像上一季那样发掘姐姐们身上的戏剧性话题来吸睛,但都被“有备而来”的姐姐们的高情商化解了。
前不久的《2020微博娱乐白皮书》显示,《姐姐》微博主话题阅读增量437亿,微博热搜次数(含上升趋势)达到600次,宁静、张雨绮、伊能静等姐姐自带话题、热梗频出,微博视频播放量破154.17 亿。
可惜第二季未能再出一个说出“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的宁静,“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这是两码事”的张雨绮,就连“端水大师”黄晓明也变得更加严厉,《姐姐2》成了专业性有限、综艺性也大大降低的鸡肋节目,最终落脚点只能是展现姐姐们有多“努力”。
“但光强调努力是不够的,《姐姐1》能火归结于观众的两个观感:一是惊讶于姐姐们‘哪怕再大牌也还会那么努力’;二是节目编排不同于常规女团,比如《兰花草》,以及一些唱跳曲目确实体现出了30+姐姐的味道,留下了一些经典。所以第二季只有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大家已经默认来这个节目就是要狠狠练的。”笔夏认为。
节目的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与平台方芒果超媒的股价形成了同步。
去年《姐姐》第一季开播当天,芒果超媒股价大涨,随后开启了一路上扬、市值破千亿的励志故事。
然而从今年1月《姐姐》第二季播出开始,芒果超媒的股价就持续下跌,截至3月9日已经跌至61元/股,距离去年6月12日第一季开播前的54元左右的股价只有一步之遥。
(芒果超媒(SZ:300413)2020.6-2021.3股价走势图@雪球)
根据芒果超媒2020年报,芒果tv2020年付费会员数3613万,会员业务收入32.55亿元,同比增长92.59%。QuestMobile数据显示,到去年底芒果tv的月活用户达1.92亿,同比增长43%,这意味着从用户规模来说芒果tv大大缩小了与爱优腾等头部长视频平台的差距,竞争将加剧。
围绕《姐姐》这一头部IP,平台原本也在加快变现,比如第二季节目播放期间芒果tv的页面不时会出现红包雨,大力推广以姐姐同款为特色的电商APP“小芒”,但这一形式的转化率如何、商业路径是否可行还需要打个问号,更何况《姐姐》这一头部IP本身的热度已有所下滑。
(App Store小芒APP近3个月排名@七麦数据)
@文艺少女李富贵儿已经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季。“希望第三季能有更多超红咖位姐姐吧,不想看撕头发,但想看很厉害的人都有什么坚韧品质。”
(除给出明确账号名的以外,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匿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