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个特斯拉脑残粉眼中的Model 3阳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个特斯拉脑残粉眼中的Model 3阳谋

这份没有看过具体技术参数、没有定妆照片、更没有摸过真车的盲目期待,更多来源于我们对特斯拉这家汽车行业中的科技公司,对于钢铁侠Musk本人的信任。

Elon Musk在赌什么呢?我认为他在赌特斯拉未来的规模效应。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特斯拉Model 3期盼已久。这份没有看过具体技术参数、没有定妆照片、更没有摸过真车的盲目期待,更多来源于我们对特斯拉这家汽车行业中的科技公司,对于钢铁侠Musk本人的信任。

就像无数NBA球迷本赛季一定在期待,来自小城市的传统弱队勇士,凭借开创性的打法,在横空出世的小学生(对比天选之子,小学生的黑马程度就像莱斯特城一样吧)带领下,冲击当年公牛王朝72胜10负的常规赛记录。

热爱汽车、关注汽车行业发展与进化的朋友,看到特斯拉在4月1日发布Model 3的盛况,就好像那些热爱篮球,关注篮球运动发展与进化的朋友,看到库里在加时赛最后时刻对雷霆射出的Logo Shot(靠近中圈Logo区域的投篮)绝杀,一定是心情激动,血脉贲张。

好吧,不管你们是否被感染了,反正我十分冲动。发布会开始前,跑去上海金桥的体验店,盲订了一台Model 3。

发布会过后,相信大家已经被各路媒体刷屏,了解这台车的核心信息:

全面的5星安全标准(安全)

6秒以内的百公里加速(强力)

不小于215英里的续航能力(实用)

标配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科技)

充满科技感的外形设计(颜值)

以上每一点都值得认真花式吹,这里不多赘述。建议还没有看过发布会的朋友,点击下面视频,必定不会失望。

和一位在美国现场参加发布会的汽车之家编辑的感受类似,这场不到30分钟的发布会单纯、紧凑、富有激情,像一部精彩的电影。

反过来忍不住吐槽一下国内各大车企的发布会,办的都是春晚风格:品牌视频煽情好似申奥宣传片,主旋律格调虽然高尚,问题是跟产品本身毫无关系;歌舞演艺极尽新奇,明星站台一个比一个大牌,问题还是跟产品本身毫无关系。

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特斯拉的发布会总是会邀请很多自己的狂热粉丝车主,现场尖叫不断,媒体到了现场相信也不免动容受感染。

而国内的车企,请的都是专业媒体和经销商成员,除了大领导发言或者宣布低价上市,现场是不会有任何波澜——即使有,也是献给走穴撑场的范冰冰和郭富城们。

言归正传,谈谈我对Model 3概念车上市的几点个人看法。

续航能力

对于电动车来说,续航、充电、价格是三大痛点。

在续航方面,Model 3交出了优秀的答卷,超过市面上所有类似价位的产品。

看到过的中文媒体,都报道说特斯拉的续航里程是345km。这一数值来自发布会公布的215英里的续航直接单位换算。这里存在误读(感谢@张星宇的提示)。

实际上,特斯拉在美国采用的续航是基于EPA工况循环,而中国是使用欧盟的NEDC循环,所以直接换算肯定不行的。

根据美国官网和中国官网的Model 70D的续航里程,我们可以估计出Model 3的中国NEDC循环下,续航里程应该在400km左右的水平!400km左右的水平!400km左右的水平!

 无论在美国对抗最新出炉的通用汽车Bolt,还是在中国对抗最强大的本土电动车品牌BYD 秦EV,即使考虑到2017年底才能上市,Model 3依然会有相当大幅度的产品优势。(有人说Model 3预订量特别高只是因为特斯拉的品牌魅力,这个说法恐怕不够严谨。)

增强版的小米式预售

小米曾经靠线上定时抢购的方式,开手机销售模式的先河。关键在于“低价入市,现货有限”,所以也有人调侃说小米收的是现金,卖的是期货。

这个销售方式非常成功,几乎所有本土新老手机品牌,都纷纷效仿。

汽车行业是一个恐龙级的传统行业,通常大家都在公布价格以后,或者稍微提前一点时间,通过经销商渠道接收客户订单。而特斯拉这次在Model 3上,所用的销售方式,和小米是类似的,但有一些增强的地方。

增强点1:小米卖短期期货,特斯拉卖长期期货

小米的做法是,初期以较小的供应量投放市场,低价入市,吸引大量的关注和订单。虽然现货不多,但至少是有现货的。

而特斯拉,完完全全在卖期货,而且还是大约两年以后的期货。

可见小米卖期货的魄力,跟特斯拉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

此次Model 3的35000美金起步价,在北美市场来看,是电动车市场上具有统治力的定价。我猜特斯拉是有意地利用了人类的非理性——这个价格很诱人,产品很诱人,但其实他是属于未来的。以2年后的预估来看,Model 3依然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毕竟不像今天这般惊艳。

增强点2:小米发布定型产品,特斯拉则发布概念产品

这款Model 3应该是仍处于接近量产的概念车阶段,完全可以借助发布会的反馈、媒体和客户评价、订单数量等,后续对产品规划、产能规划、销售规划,进行合理地优化。可以说,这一场发布活动,为特斯拉Model3在商业计划优化上,争取到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

即使聪明如大神Musk,其实也很难估计Model 3这样一款对于Tesla品牌来说,突破性下探的产品,到底一年能卖出多少。

这是我们在电脑桌前永远无法精确演算的问题——传统车企的做法是,自己先估计一个产能,然后让工厂准备起来,在投入市场前,做一些调研活动,小范围的试探一下消费者的态度。最后实际上产能供应是比较刚性的,万一不好卖,只有动用价格弹性曲线,去降价。

特斯拉通过一场概念车发布和预售活动,实际上是为正在进行的大规模产能建设、销售渠道扩张、充电设施扩张,提供了比较靠谱的市场依据。

最新看到的数据说,头两天的订单已经超过了27万张,按照50%的保守转化率来预估,13万台的销量已经是囊中之物。说不定Musk这会正在开会,要求手下增加Model 3的产能呢。

 特斯拉Model 3交付顺序,暗藏玄机

除了产品内容之外,特斯拉此次只发布了Model 3在美国的定价。并未公布在欧洲和亚太市场的定价。但是却单单说明了,Model 3的交付顺序是:“2017年末开始在北美地区交付,随后是欧洲和亚太地区。”

个人分析,这个交付顺序,暗示了Model 3有可能在中国投放时,直接就是国产版本。即使不是,可能也是短期进口,随后转国产。

分析:

对于特斯拉来说,按照市场重要度的排名,应该是美国第一,中国大陆第二。原因不必多说,咱们有最大规划的市场和积极鼓励电动车的强势政府。除了中国大陆以外,日韩香港等地也是比较重要的区域市场。

正常情况下,怎么看,亚太市场都不应该排在欧洲的后面。

但是,如果供应整个亚太的Tesla Model 3将在大陆组装呢?

这是我的假想,理由是:

A:国产能避开25%的进口关税,还有望获得更多政策补贴,大幅提高在大陆的价格竞争力和销量。

B:在美国之外,特斯拉要做大做强,也需要一个第二基地,大陆地区是最佳选择。

如果真的在大陆国产,今年开始准备的话,投产时间应该最快在2018年底或者2019年。恰好符合“Model 3先北美后欧洲最后亚太”的交付顺序。

传统汽车公司讲究硬件规模效应,特斯拉讲究的是生态规模效应

传统汽车公司,对于平台化的理解是:比如大众紧凑级车的平台,原本是一台Golf,加一个屁股就成了Jetta(国内Sagitar,速腾),隆胸就成了Touran,再吃点蛋白粉健身一下就成了Tiguan。

同一个机械平台,相当部分的机械硬件是共用的,打造出不同的车款,覆盖不同的客户群。通过零部件的共享,平台化起到了降低成本的好处。顺应这个思路,汽车公司都陷入了玩命开发同平台新车的怪圈——我一再表示,真的看不出来,基于宝马X3再开发出宝马X4,到底有什么意义。

特斯拉更像一个科技公司,它也讲究通过平台化共用,降低成本的想法,但实现的途径很不一样——除了硬件的规模效应(比如超级电池工厂的大量制造),更有特色的是生态环境的共享。

比如说,特斯拉研发出的车辆智能系统,其中包括空中升级,自动驾驶这样的重要功能,一旦开发出来,从高端车型向低端车型覆盖的边际成本是极低的。比如说,特斯拉面向消费者的官网,实际上是一个电商网站+CRM客户服务系统,这一套东西,面向增量客户的边际成本也是很低的。

再比如说,充电设施方面,特斯拉在全球自建大量的超级充电站,Model 3的客户也可以和Model S、Model X的客户一起共享,从而提高这些设施的整体利用效率。

前面讲续航的时候,说到了,电动车还有一个痛点,在于充电。

传统的汽车厂家在打造电动车的时候,心思都聚焦在产品身上——其实这是没错的,毕竟基础设施的建设职责是归属政府的,通常来讲,这不是一个企业该操心的事情。但是特斯拉从一开始就把充电设施和产品制造考虑在一起。

也就是说,不仅关心客户“买车”的环节,还延伸到“用车”的环节。虽然这样建设充电桩,在经济上应该是不划算的一件事,但客观上,确实让特斯拉的客户体验比其它公司要好得多,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潜在客户对新生事物的犹豫观望。

但是,毫无疑问,一家公司以自己的力量,大量建设客户专属的充电设施,这一定是非常不经济的。

我们假想,某个第三方公司和特斯拉各建设一个同等质量、同地段、成本相同的充电站。特斯拉专供本品牌车主使用,而第三方可以开放给所有品牌,显然后者的经济效率应该更高。

Elon Musk不会不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那么他在赌什么呢?

我认为他在赌特斯拉未来的规模效应——这和安卓手机应用商店与AppleStore应用商店的对比案例很像。表面看起来,安卓的覆盖面非常广,他的商店效率应该更高。但实际上,苹果商店创造的价值要高得多。

只要苹果有信心持续制造出足够优秀的智能手机,吸引足够数量的优质客户使用,即使是独家应用商店实际上也会有足够高的使用效率,并且因为这个商店是独家的,Apple可以施加严格、高效的管控,保障客户的体验。

反观安卓,因为各个手机品牌的安卓市场以及第三方安卓市场层出不穷,反而导致了混乱,使用体验大为下降。

国内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特别喜欢讲生态这个词,他们也进军了电动车的创业大军。

但是,2016年的春天,我们似乎只看到,Tesla电动汽车的未来生态,已初具规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特斯拉

8.2k
  • 马斯克为特斯拉急寻新卖点
  • 天奇股份(002009.SZ):目前公司与特斯拉的业务合作集中于汽车整车制造装备相关产品及服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个特斯拉脑残粉眼中的Model 3阳谋

这份没有看过具体技术参数、没有定妆照片、更没有摸过真车的盲目期待,更多来源于我们对特斯拉这家汽车行业中的科技公司,对于钢铁侠Musk本人的信任。

Elon Musk在赌什么呢?我认为他在赌特斯拉未来的规模效应。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特斯拉Model 3期盼已久。这份没有看过具体技术参数、没有定妆照片、更没有摸过真车的盲目期待,更多来源于我们对特斯拉这家汽车行业中的科技公司,对于钢铁侠Musk本人的信任。

就像无数NBA球迷本赛季一定在期待,来自小城市的传统弱队勇士,凭借开创性的打法,在横空出世的小学生(对比天选之子,小学生的黑马程度就像莱斯特城一样吧)带领下,冲击当年公牛王朝72胜10负的常规赛记录。

热爱汽车、关注汽车行业发展与进化的朋友,看到特斯拉在4月1日发布Model 3的盛况,就好像那些热爱篮球,关注篮球运动发展与进化的朋友,看到库里在加时赛最后时刻对雷霆射出的Logo Shot(靠近中圈Logo区域的投篮)绝杀,一定是心情激动,血脉贲张。

好吧,不管你们是否被感染了,反正我十分冲动。发布会开始前,跑去上海金桥的体验店,盲订了一台Model 3。

发布会过后,相信大家已经被各路媒体刷屏,了解这台车的核心信息:

全面的5星安全标准(安全)

6秒以内的百公里加速(强力)

不小于215英里的续航能力(实用)

标配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科技)

充满科技感的外形设计(颜值)

以上每一点都值得认真花式吹,这里不多赘述。建议还没有看过发布会的朋友,点击下面视频,必定不会失望。

和一位在美国现场参加发布会的汽车之家编辑的感受类似,这场不到30分钟的发布会单纯、紧凑、富有激情,像一部精彩的电影。

反过来忍不住吐槽一下国内各大车企的发布会,办的都是春晚风格:品牌视频煽情好似申奥宣传片,主旋律格调虽然高尚,问题是跟产品本身毫无关系;歌舞演艺极尽新奇,明星站台一个比一个大牌,问题还是跟产品本身毫无关系。

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特斯拉的发布会总是会邀请很多自己的狂热粉丝车主,现场尖叫不断,媒体到了现场相信也不免动容受感染。

而国内的车企,请的都是专业媒体和经销商成员,除了大领导发言或者宣布低价上市,现场是不会有任何波澜——即使有,也是献给走穴撑场的范冰冰和郭富城们。

言归正传,谈谈我对Model 3概念车上市的几点个人看法。

续航能力

对于电动车来说,续航、充电、价格是三大痛点。

在续航方面,Model 3交出了优秀的答卷,超过市面上所有类似价位的产品。

看到过的中文媒体,都报道说特斯拉的续航里程是345km。这一数值来自发布会公布的215英里的续航直接单位换算。这里存在误读(感谢@张星宇的提示)。

实际上,特斯拉在美国采用的续航是基于EPA工况循环,而中国是使用欧盟的NEDC循环,所以直接换算肯定不行的。

根据美国官网和中国官网的Model 70D的续航里程,我们可以估计出Model 3的中国NEDC循环下,续航里程应该在400km左右的水平!400km左右的水平!400km左右的水平!

 无论在美国对抗最新出炉的通用汽车Bolt,还是在中国对抗最强大的本土电动车品牌BYD 秦EV,即使考虑到2017年底才能上市,Model 3依然会有相当大幅度的产品优势。(有人说Model 3预订量特别高只是因为特斯拉的品牌魅力,这个说法恐怕不够严谨。)

增强版的小米式预售

小米曾经靠线上定时抢购的方式,开手机销售模式的先河。关键在于“低价入市,现货有限”,所以也有人调侃说小米收的是现金,卖的是期货。

这个销售方式非常成功,几乎所有本土新老手机品牌,都纷纷效仿。

汽车行业是一个恐龙级的传统行业,通常大家都在公布价格以后,或者稍微提前一点时间,通过经销商渠道接收客户订单。而特斯拉这次在Model 3上,所用的销售方式,和小米是类似的,但有一些增强的地方。

增强点1:小米卖短期期货,特斯拉卖长期期货

小米的做法是,初期以较小的供应量投放市场,低价入市,吸引大量的关注和订单。虽然现货不多,但至少是有现货的。

而特斯拉,完完全全在卖期货,而且还是大约两年以后的期货。

可见小米卖期货的魄力,跟特斯拉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

此次Model 3的35000美金起步价,在北美市场来看,是电动车市场上具有统治力的定价。我猜特斯拉是有意地利用了人类的非理性——这个价格很诱人,产品很诱人,但其实他是属于未来的。以2年后的预估来看,Model 3依然是很有竞争力的,但毕竟不像今天这般惊艳。

增强点2:小米发布定型产品,特斯拉则发布概念产品

这款Model 3应该是仍处于接近量产的概念车阶段,完全可以借助发布会的反馈、媒体和客户评价、订单数量等,后续对产品规划、产能规划、销售规划,进行合理地优化。可以说,这一场发布活动,为特斯拉Model3在商业计划优化上,争取到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

即使聪明如大神Musk,其实也很难估计Model 3这样一款对于Tesla品牌来说,突破性下探的产品,到底一年能卖出多少。

这是我们在电脑桌前永远无法精确演算的问题——传统车企的做法是,自己先估计一个产能,然后让工厂准备起来,在投入市场前,做一些调研活动,小范围的试探一下消费者的态度。最后实际上产能供应是比较刚性的,万一不好卖,只有动用价格弹性曲线,去降价。

特斯拉通过一场概念车发布和预售活动,实际上是为正在进行的大规模产能建设、销售渠道扩张、充电设施扩张,提供了比较靠谱的市场依据。

最新看到的数据说,头两天的订单已经超过了27万张,按照50%的保守转化率来预估,13万台的销量已经是囊中之物。说不定Musk这会正在开会,要求手下增加Model 3的产能呢。

 特斯拉Model 3交付顺序,暗藏玄机

除了产品内容之外,特斯拉此次只发布了Model 3在美国的定价。并未公布在欧洲和亚太市场的定价。但是却单单说明了,Model 3的交付顺序是:“2017年末开始在北美地区交付,随后是欧洲和亚太地区。”

个人分析,这个交付顺序,暗示了Model 3有可能在中国投放时,直接就是国产版本。即使不是,可能也是短期进口,随后转国产。

分析:

对于特斯拉来说,按照市场重要度的排名,应该是美国第一,中国大陆第二。原因不必多说,咱们有最大规划的市场和积极鼓励电动车的强势政府。除了中国大陆以外,日韩香港等地也是比较重要的区域市场。

正常情况下,怎么看,亚太市场都不应该排在欧洲的后面。

但是,如果供应整个亚太的Tesla Model 3将在大陆组装呢?

这是我的假想,理由是:

A:国产能避开25%的进口关税,还有望获得更多政策补贴,大幅提高在大陆的价格竞争力和销量。

B:在美国之外,特斯拉要做大做强,也需要一个第二基地,大陆地区是最佳选择。

如果真的在大陆国产,今年开始准备的话,投产时间应该最快在2018年底或者2019年。恰好符合“Model 3先北美后欧洲最后亚太”的交付顺序。

传统汽车公司讲究硬件规模效应,特斯拉讲究的是生态规模效应

传统汽车公司,对于平台化的理解是:比如大众紧凑级车的平台,原本是一台Golf,加一个屁股就成了Jetta(国内Sagitar,速腾),隆胸就成了Touran,再吃点蛋白粉健身一下就成了Tiguan。

同一个机械平台,相当部分的机械硬件是共用的,打造出不同的车款,覆盖不同的客户群。通过零部件的共享,平台化起到了降低成本的好处。顺应这个思路,汽车公司都陷入了玩命开发同平台新车的怪圈——我一再表示,真的看不出来,基于宝马X3再开发出宝马X4,到底有什么意义。

特斯拉更像一个科技公司,它也讲究通过平台化共用,降低成本的想法,但实现的途径很不一样——除了硬件的规模效应(比如超级电池工厂的大量制造),更有特色的是生态环境的共享。

比如说,特斯拉研发出的车辆智能系统,其中包括空中升级,自动驾驶这样的重要功能,一旦开发出来,从高端车型向低端车型覆盖的边际成本是极低的。比如说,特斯拉面向消费者的官网,实际上是一个电商网站+CRM客户服务系统,这一套东西,面向增量客户的边际成本也是很低的。

再比如说,充电设施方面,特斯拉在全球自建大量的超级充电站,Model 3的客户也可以和Model S、Model X的客户一起共享,从而提高这些设施的整体利用效率。

前面讲续航的时候,说到了,电动车还有一个痛点,在于充电。

传统的汽车厂家在打造电动车的时候,心思都聚焦在产品身上——其实这是没错的,毕竟基础设施的建设职责是归属政府的,通常来讲,这不是一个企业该操心的事情。但是特斯拉从一开始就把充电设施和产品制造考虑在一起。

也就是说,不仅关心客户“买车”的环节,还延伸到“用车”的环节。虽然这样建设充电桩,在经济上应该是不划算的一件事,但客观上,确实让特斯拉的客户体验比其它公司要好得多,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潜在客户对新生事物的犹豫观望。

但是,毫无疑问,一家公司以自己的力量,大量建设客户专属的充电设施,这一定是非常不经济的。

我们假想,某个第三方公司和特斯拉各建设一个同等质量、同地段、成本相同的充电站。特斯拉专供本品牌车主使用,而第三方可以开放给所有品牌,显然后者的经济效率应该更高。

Elon Musk不会不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那么他在赌什么呢?

我认为他在赌特斯拉未来的规模效应——这和安卓手机应用商店与AppleStore应用商店的对比案例很像。表面看起来,安卓的覆盖面非常广,他的商店效率应该更高。但实际上,苹果商店创造的价值要高得多。

只要苹果有信心持续制造出足够优秀的智能手机,吸引足够数量的优质客户使用,即使是独家应用商店实际上也会有足够高的使用效率,并且因为这个商店是独家的,Apple可以施加严格、高效的管控,保障客户的体验。

反观安卓,因为各个手机品牌的安卓市场以及第三方安卓市场层出不穷,反而导致了混乱,使用体验大为下降。

国内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特别喜欢讲生态这个词,他们也进军了电动车的创业大军。

但是,2016年的春天,我们似乎只看到,Tesla电动汽车的未来生态,已初具规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