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慧
清明节故宫的午门前人潮涌动,来京游客都想一睹皇宫的风貌。在《后妃甄嬛传》和《女医明妃传》中,皇宫是最重要的舞台,御花园、御膳房、乾清宫、太极殿,紫禁城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演出了太多太多的故事。可你知道吗?我们把紫禁城称为故宫其实是1925年以后的事。
帝王能免费动用劳力来修建皇宫别苑,所以古代百姓有服徭役的义务,中国历代宫城也都修建得富丽堂皇、世所罕见。秦朝有阿房宫,据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项羽一把火,三月都没烧灭。汉朝人修了未央宫,“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在后来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它存世1041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
在秦汉,皇宫其实不叫皇宫,而叫“禁中”,或者禁内、禁城。比如《史记》里说“二世用其(李斯)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而紫禁城中的“紫”指的是紫微垣,它是北天中央的一个星宿,传说天帝住在那儿。所以人们把紫微比作人间皇帝住的地方。
到了唐朝,“紫”、“禁”这两字开始会师了。白居易有首诗: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诗的上半部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离开京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下半部很符合一句广告词:只要心中有沙,哪里都是马尔代夫。
修皇宫是历代开国皇帝一大功绩,李世民修大明宫的理由是大臣们的进言:要给太上皇李渊一个养老避暑之地。而明朝永乐帝朱棣更加任性:朕在南京城睡不好觉,走,搬到北京吧。于是,浩浩荡荡的移民队伍和西南群山峻岭的楠木都涌向了北京,一座紫禁城诞生了。
对于英明神武开国守成的太祖太宗皇帝来说,皇宫是征伐多年后的休憩之地,他们精力旺盛,子嗣众多,但长生无望,急需六宫的粉黛和牡丹怒放的御花园,来补偿前半生的所失。可是到了皇朝的暮年,年轻登位的皇帝大多身体羸弱,要么懒惰好色,不理朝政,要么沉迷于某种小爱好,加上外戚专权、宦官乱政,以至于民怨沸腾,皇帝最终惶惶不可终日,这时紫禁城看起来像座严防死守又风声鹤唳的牢笼。
北京紫禁城,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防卫在它四周的是高10米多的城墙,外加宽52米的护城河。可是再高再深有什么用?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攻进北京城,迎刘宗敏率军,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明王朝覆灭。
从来江山的稳固要靠为政者的德行能力,而不是靠城防地势的险要。所谓形胜固难凭,在德不险,封建帝王大致上只有永乐、康熙这般帝王有如此的自信和魄力。
电影《末代皇帝》中,慈禧太后临死前对溥仪的话揭秘了封建王朝和皇宫的本质。她说:"你知道吗,天黑后男人就不允许留在紫禁城了,甚至像你这样的小男孩,唯一能住在这里的男人是皇上,但是皇帝现在天堂,乘龙而去,他今天驾崩了。这些其他的男人,并不是真正的男人,他们都是太监。这会,他们都在等着我死。"
这时的溥仪才5岁大,成了四亿中国人的皇上。读书时,溥仪有一次发现弟弟溥杰穿了一件黄色内衬的衣服,他便呵斥弟弟僭越皇权,声称自己不但是紫禁城的老大,而且是天下的老大。但是,当溥杰带着溥仪爬上了紫禁城和中南海间新建的围墙,看到了卫队保护下的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耀武扬威的乘车远去,溥仪才明白自己早已成了傀儡。汽车代替了车辇,光头大总统代替了辫子的皇帝。这个玩笑开大了,溥仪懵了。他说也要有一辆自己的汽车,他开始讨厌宫内的生活。
所以,当得知自己生母去世后,溥仪坚持要出宫探望,当他骑着自行车在宫门前,遇到守卫关门阻拦时,他气愤地把自己珍爱的宠物——一只小老鼠从怀里掏出来,狠狠的摔到了关闭的城门上,那只老鼠被摔的血肉模糊,贴在了朱红的宫门上一点点的往下滑。
这就是末代皇帝的命运,祖先耗费万民之力修造的万城之城,最后异化成了隔断后代情亲伦理的防线。
溥仪的青年时代是在紫荆城里度过的,他在此读书吟诗、作画、弹琴、捏泥人、养狗、养鹿,并娶了一后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绣。
民国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西北军阀冯玉祥无视优待清室条件优待条件,派兵攻入紫禁城,赶走溥仪。从此紫禁城作为皇宫的历史结束了,作为博物院的故宫诞生了。溥仪逃进日本公使馆,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
28岁时,溥仪被日本立为伪“满洲帝国”皇帝,从溥仪登基仪式、皇宫舞会上虚幻的繁华到国务总理任命上的无可奈何和任人摆布,皇后婉容早就看透了日本人的阴谋,她站起来反对溥仪依靠日本人。身为丈夫和国君的溥仪说:“我又能怎么样”,说到蒋介石如何抛弃他,军阀怎么残忍的炸了他老家、洗劫了皇陵,他满腔悲愤,于是头脑发热,禁不起表妹—一个日本间谍的怂恿,终于把自己卖个了日本人,他要建立世界的满洲国,光复爱亲觉罗的声威。
爱妃啊,你不信我终于又当上皇帝了!
幻想终究输给现实,在伪满洲国,溥仪的境遇并没有改变,他还是困在紫禁城,不在北京,就是沈阳。
后来,日本战败,溥仪被苏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东北的监狱里成了被改造的对象。他在狱中专心写自传,反思前半生,开始了从皇帝到平民心态的转变。《西游记》里讲到玉皇大帝能主管三界是因为他从一个凡人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而溥仪要洗清自己身上封建专制的原罪,同样需要经历比普通人更痛苦和更传奇的命运。
很幸运的是,在有生之年,溥仪完成了一个皇帝到普通人的蜕变。1960年3月,溥仪经特赦出狱,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担任园丁及卖门票的工作,两年后他跟护士李淑贤结婚,成了一名共和国公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