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拆解10份啤酒财报:高高高高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拆解10份啤酒财报:高高高高高

相比于进口啤酒连降趋势,在这一轮攻防战中,国产啤酒更胜一筹。

文|云酒网

不管是从2020年报,还是从2021年一季报来看,都很难忽视啤酒行业的变化。在几乎所有的券商研报中,都给出了业绩高弹性、产品高端化、发展高质量、增长超高速、动销高景气的分析和预判。

从2020年报来看,除燕京啤酒、兰州黄河外,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等国产啤酒企业均实现净利润增长;而从2021年一季报看,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惠泉啤酒、兰州黄河、*ST西发等7家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纷纷实现两位数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生产啤酒产量3411.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4%;完成销售收入1468.94亿元,同比下降6.12%;实现利润总额133.91亿元,同比增长0.47%。

与之对应,进口啤酒稍显逊色。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啤酒进口量为58.42万千升,同比下降20.2%;进口金额为48.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7%。

相比于进口啤酒连降趋势,在这一轮攻防战中,国产啤酒更胜一筹。

利润表现超预期

从2020年报来看,除燕京啤酒、兰州黄河外,有4家企业在2020年实现双增长,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多家企业均实现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ST西发以27.32%、104.21%的涨幅,占据国产啤酒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第一位;惠泉啤酒以9.07%、44.66%的涨幅位列双增长第二位;重庆啤酒以7.14%、3.26%的涨幅占据第三。

此外,具体看净利润,华润啤酒实现净利润22.01亿元,同比增长59.60%;青岛啤酒实现净利润22.01元,同比增长18.86%。

上述企业均在年报中表示,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企业通过聚焦渠道营销、强化对餐饮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维护、开发终端销售网点、拓展线上渠道、推进“无接触配送”服务等方式,开辟了疫情形势下全新的营销渠道。

其中,青岛啤酒率先开发了啤酒行业全国“无接触配送数字地图”,实现线上销售与线下配送完美接轨,并开展了线上百万社团和线下百万社区产品大酬宾活动,建立和完善“电商+门店+厂家直销”的立体销售平台;华润啤酒通过帮扶渠道、更换“临期酒”、助力经销商动销等举措与一线市场紧密结合,成为疫情下行业中最早开始走向市场、恢复经营、生产和业务的公司。

而从2021一季报来看,国产啤酒的走势更为喜人,7家企业纷纷实现两位数的双增长。即便是与2019年一季报相对比,也毫不逊色。

在2021年第一季度,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等7家上市企业实现营收总额达160.67亿元,对比2019年第一季度的132.95亿元,增长达20.85%;实现净利润总额达12.76亿元,对比2019年的9.79亿元,同比增长30.34%。

这其中,重庆啤酒分别以营收增长292.80%、净利润增长243.02%的涨幅领跑;青岛啤酒在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9.5亿元,净利润8.07亿元的基础上,在2021年实现营收89.28亿元,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12.30%、26.64%。此外,惠泉啤酒、*ST西发同比2019年,亏损面逐渐收窄,呈现向好发展趋势。

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国产啤酒能够挺过深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并在多年来面对全球巨头和进口啤酒们的攻势中取得的阶段性增长,依旧值得关注和研究。

牢牢锁定根据地

说得更为准确一点,国产啤酒的“高”,体现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

2019年,进口啤酒迎来拐点。数据显示,国内进口啤酒合计73.34万千升,同比下降10.81%;进口额为8.21亿美元,同比下降9.3%。2020年受疫情影响,进口啤酒加速下滑,进口量和金额分别下降20.2%、14.7%。

这一变化,同样也体现在企业年报上。

百威亚太年报显示,2019年,百威亚太实现营收65.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7.4亿美元下跌2.88%;全年实现净利润9.08亿美元,同比下降5.32%。2020年,百威亚太实现收入55.88亿美元,同比下滑12.4%,净利润5.14亿美元,同比减少42.76%。

从图表来看,2015-2020年间,进口啤酒无论是总量增速,还是进口总额增速,都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同一时期的国产啤酒虽然在产量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销售总额增速上总体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从市场占比来看,国产啤酒自2018年开始,其产量分别占据了国内啤酒市场消费量的97.89%、98.09%、98.32%,这也意味着,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产能下降近800万千升的国产啤酒不仅没有因产能下降丢失消费市场,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挤占进口啤酒的市场空间。

从价格结构来看,国产啤酒产品结构逐步聚焦高端化,利润率上升。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分析认为,国产啤酒厂商吨价已由2011年的2490元/吨逐步上涨至2019年的3218元/吨左右。若从啤酒零售均价来看,国产啤酒产品零售均价在2015年开始明显提升,从当年的4.07元/瓶上涨至2020年的4.77元/瓶。

简单地说,相较于与进口啤酒之间的竞争,国产啤酒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提升品质、品牌,通过内部优化寻求高质量发展。

千帆竞渡冲刺高端

正如上文所述,不管是年报还是一季报,国产啤酒的“成绩单”都非常漂亮。特别是此前面对全球巨头和进口啤酒们的攻势,国产啤酒积极通过创新改革,助推产业盈利能力加速回归。

首先,国产啤酒通过优化产能,提升管理效率。

早在2014年,重庆啤酒率先开启了产能优化的进程,至今已累计关停并转10家低效率工厂,销售管理费用率从2014年的27.8%降至2019年的18.3%,同期EBITDA从9.6%上升至21%。此后,华润、青岛、珠江等企业也陆续对落后产能进行整合优化。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0年华润啤酒关闭4家低效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59.2%。

其次,国产啤酒通过梳理、改善产品结构,助推品牌战略的落地,实现从主流市场向高端化转型。

华润雪花围绕“4+4”产品矩阵,对雪花产品进行打造升级,逐步形成新脸谱、SuperX、匠心营造、马尔斯绿四大核心中高端产品,为高端化打好长期基础;

青岛啤酒深化实施“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沉浸式全方位品牌推广模式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品类升级;

燕京啤酒围绕持1+3品牌发展战略,以“燕京”为主品牌的同时,培育漓泉、惠泉、雪鹿3个区域优势品牌,积极进行品牌整合。

最后,国产啤酒持续对渠道进行创新拓展,通过打造新渠道、新场景进一步打开市场。

2020年,青岛啤酒在全国布局200多家“TSINGTAO1903青岛啤酒吧”,以高端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与消费者互动交流,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场景化、便捷化、高端化等多层次需求。

燕京啤酒依托地缘优势,打造燕京社区酒號实体店品牌,切入有消费需求的区域市场,形成燕京社区酒號品牌全国销售氛围。同时,还以签约一线艺人做燕京品牌代言人为突破口,以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策略,全面实施全链路品牌营销。

惠泉啤酒通过借助数字媒体、自媒体等多路径多渠道来开展品牌传播推广,并积极通过京东、天猫、微信商城等数字平台进行引流销售,推介差异化产品,提高消费者对公司产品关注热度和品牌认知,实现品牌宣传的精准触达。

重庆啤酒加快数字化进程,深度营销天猫旗舰店和京东旗舰店,并在O2O方面与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配送平台深化合作,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在更多元的场景触达消费者。

但要注意的是,国产啤酒目前取得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未来还有长足的上升空间。

华创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0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4家企业的啤酒平均吨价为3201.75元/吨,吨价最高的青岛啤酒与百威亚太4495元/吨的啤酒吨价,差距仍有1000元左右。可见,在啤酒吨价的价值提升上,国产啤酒还有一段距离。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即便进口啤酒在短时间内落入下风,但是面对消费者对品质需求、高端啤酒的需求升级,进口啤酒在品牌建设、精酿化程度、口感品质上仍占有优势。

对于国产啤酒而言,在“筑底”之后,还有高峰在等待攀登。

你怎么看国产啤酒2020、202Q1成绩单?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拆解10份啤酒财报:高高高高高

相比于进口啤酒连降趋势,在这一轮攻防战中,国产啤酒更胜一筹。

文|云酒网

不管是从2020年报,还是从2021年一季报来看,都很难忽视啤酒行业的变化。在几乎所有的券商研报中,都给出了业绩高弹性、产品高端化、发展高质量、增长超高速、动销高景气的分析和预判。

从2020年报来看,除燕京啤酒、兰州黄河外,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等国产啤酒企业均实现净利润增长;而从2021年一季报看,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惠泉啤酒、兰州黄河、*ST西发等7家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纷纷实现两位数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生产啤酒产量3411.11万千升,同比下降7.04%;完成销售收入1468.94亿元,同比下降6.12%;实现利润总额133.91亿元,同比增长0.47%。

与之对应,进口啤酒稍显逊色。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啤酒进口量为58.42万千升,同比下降20.2%;进口金额为48.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7%。

相比于进口啤酒连降趋势,在这一轮攻防战中,国产啤酒更胜一筹。

利润表现超预期

从2020年报来看,除燕京啤酒、兰州黄河外,有4家企业在2020年实现双增长,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多家企业均实现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ST西发以27.32%、104.21%的涨幅,占据国产啤酒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第一位;惠泉啤酒以9.07%、44.66%的涨幅位列双增长第二位;重庆啤酒以7.14%、3.26%的涨幅占据第三。

此外,具体看净利润,华润啤酒实现净利润22.01亿元,同比增长59.60%;青岛啤酒实现净利润22.01元,同比增长18.86%。

上述企业均在年报中表示,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企业通过聚焦渠道营销、强化对餐饮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维护、开发终端销售网点、拓展线上渠道、推进“无接触配送”服务等方式,开辟了疫情形势下全新的营销渠道。

其中,青岛啤酒率先开发了啤酒行业全国“无接触配送数字地图”,实现线上销售与线下配送完美接轨,并开展了线上百万社团和线下百万社区产品大酬宾活动,建立和完善“电商+门店+厂家直销”的立体销售平台;华润啤酒通过帮扶渠道、更换“临期酒”、助力经销商动销等举措与一线市场紧密结合,成为疫情下行业中最早开始走向市场、恢复经营、生产和业务的公司。

而从2021一季报来看,国产啤酒的走势更为喜人,7家企业纷纷实现两位数的双增长。即便是与2019年一季报相对比,也毫不逊色。

在2021年第一季度,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等7家上市企业实现营收总额达160.67亿元,对比2019年第一季度的132.95亿元,增长达20.85%;实现净利润总额达12.76亿元,对比2019年的9.79亿元,同比增长30.34%。

这其中,重庆啤酒分别以营收增长292.80%、净利润增长243.02%的涨幅领跑;青岛啤酒在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9.5亿元,净利润8.07亿元的基础上,在2021年实现营收89.28亿元,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12.30%、26.64%。此外,惠泉啤酒、*ST西发同比2019年,亏损面逐渐收窄,呈现向好发展趋势。

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国产啤酒能够挺过深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并在多年来面对全球巨头和进口啤酒们的攻势中取得的阶段性增长,依旧值得关注和研究。

牢牢锁定根据地

说得更为准确一点,国产啤酒的“高”,体现在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

2019年,进口啤酒迎来拐点。数据显示,国内进口啤酒合计73.34万千升,同比下降10.81%;进口额为8.21亿美元,同比下降9.3%。2020年受疫情影响,进口啤酒加速下滑,进口量和金额分别下降20.2%、14.7%。

这一变化,同样也体现在企业年报上。

百威亚太年报显示,2019年,百威亚太实现营收65.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7.4亿美元下跌2.88%;全年实现净利润9.08亿美元,同比下降5.32%。2020年,百威亚太实现收入55.88亿美元,同比下滑12.4%,净利润5.14亿美元,同比减少42.76%。

从图表来看,2015-2020年间,进口啤酒无论是总量增速,还是进口总额增速,都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同一时期的国产啤酒虽然在产量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销售总额增速上总体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从市场占比来看,国产啤酒自2018年开始,其产量分别占据了国内啤酒市场消费量的97.89%、98.09%、98.32%,这也意味着,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产能下降近800万千升的国产啤酒不仅没有因产能下降丢失消费市场,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挤占进口啤酒的市场空间。

从价格结构来看,国产啤酒产品结构逐步聚焦高端化,利润率上升。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分析认为,国产啤酒厂商吨价已由2011年的2490元/吨逐步上涨至2019年的3218元/吨左右。若从啤酒零售均价来看,国产啤酒产品零售均价在2015年开始明显提升,从当年的4.07元/瓶上涨至2020年的4.77元/瓶。

简单地说,相较于与进口啤酒之间的竞争,国产啤酒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提升品质、品牌,通过内部优化寻求高质量发展。

千帆竞渡冲刺高端

正如上文所述,不管是年报还是一季报,国产啤酒的“成绩单”都非常漂亮。特别是此前面对全球巨头和进口啤酒们的攻势,国产啤酒积极通过创新改革,助推产业盈利能力加速回归。

首先,国产啤酒通过优化产能,提升管理效率。

早在2014年,重庆啤酒率先开启了产能优化的进程,至今已累计关停并转10家低效率工厂,销售管理费用率从2014年的27.8%降至2019年的18.3%,同期EBITDA从9.6%上升至21%。此后,华润、青岛、珠江等企业也陆续对落后产能进行整合优化。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0年华润啤酒关闭4家低效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至59.2%。

其次,国产啤酒通过梳理、改善产品结构,助推品牌战略的落地,实现从主流市场向高端化转型。

华润雪花围绕“4+4”产品矩阵,对雪花产品进行打造升级,逐步形成新脸谱、SuperX、匠心营造、马尔斯绿四大核心中高端产品,为高端化打好长期基础;

青岛啤酒深化实施“青岛啤酒主品牌+崂山啤酒第二品牌”的品牌战略,推进创新驱动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沉浸式全方位品牌推广模式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品类升级;

燕京啤酒围绕持1+3品牌发展战略,以“燕京”为主品牌的同时,培育漓泉、惠泉、雪鹿3个区域优势品牌,积极进行品牌整合。

最后,国产啤酒持续对渠道进行创新拓展,通过打造新渠道、新场景进一步打开市场。

2020年,青岛啤酒在全国布局200多家“TSINGTAO1903青岛啤酒吧”,以高端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产品与消费者互动交流,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场景化、便捷化、高端化等多层次需求。

燕京啤酒依托地缘优势,打造燕京社区酒號实体店品牌,切入有消费需求的区域市场,形成燕京社区酒號品牌全国销售氛围。同时,还以签约一线艺人做燕京品牌代言人为突破口,以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策略,全面实施全链路品牌营销。

惠泉啤酒通过借助数字媒体、自媒体等多路径多渠道来开展品牌传播推广,并积极通过京东、天猫、微信商城等数字平台进行引流销售,推介差异化产品,提高消费者对公司产品关注热度和品牌认知,实现品牌宣传的精准触达。

重庆啤酒加快数字化进程,深度营销天猫旗舰店和京东旗舰店,并在O2O方面与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配送平台深化合作,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在更多元的场景触达消费者。

但要注意的是,国产啤酒目前取得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未来还有长足的上升空间。

华创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0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4家企业的啤酒平均吨价为3201.75元/吨,吨价最高的青岛啤酒与百威亚太4495元/吨的啤酒吨价,差距仍有1000元左右。可见,在啤酒吨价的价值提升上,国产啤酒还有一段距离。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即便进口啤酒在短时间内落入下风,但是面对消费者对品质需求、高端啤酒的需求升级,进口啤酒在品牌建设、精酿化程度、口感品质上仍占有优势。

对于国产啤酒而言,在“筑底”之后,还有高峰在等待攀登。

你怎么看国产啤酒2020、202Q1成绩单?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