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比亚迪“元”的命名有何争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比亚迪“元”的命名有何争议?

前些日子比亚迪元正式上市了,凭借着多样的动力系统(1.5L自然吸气、1.5T涡轮增压以及混动双模版),较低的售价(最低5.99万起),双模版0-100KM/h加速时间为4.9s,自主小型suv市场又来

前些日子比亚迪元正式上市了,凭借着多样的动力系统(1.5L自然吸气、1.5T涡轮增压以及混动双模版),较低的售价(最低5.99万起),双模版0-100KM/h加速时间为4.9s,自主小型suv市场又来了一员猛将。但是与此同时部分网友也对比亚迪元的命名提出了质疑,从目前比亚迪的产品序列来看,车型的命名分别为秦、汉、唐、宋、元、明。部分网友认为秦汉唐宋明都是由汉人建立的朝代,唯独“元”是由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所以部分网友觉得元朝不是中国。更有甚者甚至提出,元朝是一个所有中国人皆为奴隶的朝代,因此比亚迪不应用“元”来对自己的车型进行命名。

其实这个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还好这次比亚迪没有把“清”加到产品命名当中,否则我估计争议更大。虽然车市白话文专注于汽车领域,但是鄙人觉得偶尔也需要涉及一下文化艺术,因为汽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相信车市白话文的读者们文化底蕴也一定非常深厚,恰好鄙人也是一个文化爱好者,今天不自量力的探讨一下这个比较尖锐的问题,说的不好的地方,还望诸位见谅。

 

先来简单叙述一下元朝历史,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分封四大汗国,直到蒙哥汗(成吉思汗之孙、托雷长子)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托雷第七子)与忽必烈(托雷第四子)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彻底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燕京既是今天的北京。从那个时候起,版图巨大的大蒙古国就已经四分五裂了,只是表面还奉忽必烈为正朔,实际上忽必烈谁也控制不了,各大汗国之间早已各自为政。元朝统一中国后持续对外扩张,国力消耗较大。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从忽必烈建立大元到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退居漠北,元朝共传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清朝的历史就不在此赘述了,毕竟大家都很了解,而且本篇文章的主题是“元”,但是作为同样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暂且将“清”和“元”放在一起讨论。目前历史爱好者们普遍分为两派,所谓的“皇汉派”认为元朝和清朝根本不是中国,中国人亡国灭种,不过是蒙古人和满人的奴才而已。而温和派们认为“元”和“清”都是中国的朝代,不能因为它们的建立者不是汉族就否定它们。

以上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我不敢妄加评断,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宏大的历史问题是很难用是或非、黑与白来简单的进行评断的。我认为如果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来看待的话,那“元”和“清”就是侵略,汉人确实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亡国了。但是站在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待的话,中国的历史绝对不是只属于汉族的历史,虽然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但是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其它民族。

中国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从“辽”到“金”,从“元”到“清”,有谁能说自己就是根红苗正的纯种汉人呢?类似的历史例子太多了,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绍,先介绍一个比较典型的吧,隋唐的皇室实际上就不是一群纯种的汉人,很多人都知道隋唐是由关陇贵族集团所建立的,那关陇贵族集团是一群什么人呢?其实就是一群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初期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但后期汉人逐步成为主体,但是实际上胡人和汉人早已是通婚多年,密不可分了。举个例子,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母亲都是鲜卑人,李渊之子李世民的的皇后——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也是鲜卑人。但是与此同时,长孙皇后的母亲却是汉人,杨广之母独孤伽罗的母亲也是汉人。隋和唐的众多文臣武将,肱股之臣都是鲜卑人或少数民族,在这种庞杂繁复的通婚和政权组成之下,你能说隋和唐是完全由汉人建立的朝代吗?也许他们的姓氏是汉人的姓氏,但是他们身体里的血脉有一半是今天的很多“爱国者”口中的“异族”和“夷狄”的,从血统上来讲,汉人最为骄傲的盛唐时代真的就那么“纯粹”吗?

清朝入关之初称崇祯皇帝为先帝,不仅为崇祯举行了国葬还正式宣称将剿灭农民军为崇祯皇帝报仇,后来还册封了明朝皇室后裔朱之琏为一等延恩侯,世袭罔替,属汉军正白旗。虽然这一系列的行为只是为了笼络人心,但是从名义上来讲清朝倒成了继承明朝正统了,这样的话清朝的性质该如何判断呢?康熙皇帝和嘉庆皇帝的生母虽然名义上是旗人,但是只是从汉八旗抬旗抬到了满八旗,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抬旗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皇帝一句话而已,而汉八旗不过就是一群满族化的汉人,身份虽然变了但血统可变不了,至于清朝皇室们所娶的汉人姑娘就更多了,太过冗长,不便细说。

后唐庄宗李存瑁,这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少数民族皇帝,沙陀族,一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李存瑁可是以唐朝宗室正朔的名义建立了后唐,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爷爷类似于唐朝的雇佣军,由于作战勇猛,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唐朝皇帝为了表彰他爷爷于是赐名为“李国昌”(他爷爷本名为朱邪赤心,听这名字也知道是个少数名族。)。于是问题就来了,像后唐这种政权,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它?它到底算不算中国呢?

 

以上鄙人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为“元”或“清”的侵略行径正名,而是我觉得看事情必须要辩证的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首先绝对不能否认元朝和清朝初期存在的屠杀行为,其次也不能无视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民族融合。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说的很对,汉人不一定就高人一等,契丹人也绝不是猪狗不如。有一些激进分子认为元和清是汉人的耻辱,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因为历史上汉人也经常侵略和屠杀少数民族。我们需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情,政权的建立从来不分任何种族,只是永远伴随着鲜血,很多汉人政权的建立也同样屠杀了大量的汉人。也许元、清、西夏、辽、金包括后唐这种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建立之初它们确实不是中国,但是站在今天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它们就是中国。尽管它们的建立者是少数民族,但是它们也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一些网友对于比亚迪元命名的质疑,未免有点吹毛求疵了。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多多关注一辆车的品质、实用性、性价比等和日常使用息息相关的要素,对于命名方式大可不必纠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比亚迪

8.6k
  • 硬科技集群爆发式增长,深圳首季GDP突破8950亿元
  • 汽车早报|东风有限回应武汉工厂关停事宜;特斯拉美国内华达州工厂预计年内投产首批电动卡车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比亚迪“元”的命名有何争议?

前些日子比亚迪元正式上市了,凭借着多样的动力系统(1.5L自然吸气、1.5T涡轮增压以及混动双模版),较低的售价(最低5.99万起),双模版0-100KM/h加速时间为4.9s,自主小型suv市场又来

前些日子比亚迪元正式上市了,凭借着多样的动力系统(1.5L自然吸气、1.5T涡轮增压以及混动双模版),较低的售价(最低5.99万起),双模版0-100KM/h加速时间为4.9s,自主小型suv市场又来了一员猛将。但是与此同时部分网友也对比亚迪元的命名提出了质疑,从目前比亚迪的产品序列来看,车型的命名分别为秦、汉、唐、宋、元、明。部分网友认为秦汉唐宋明都是由汉人建立的朝代,唯独“元”是由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所以部分网友觉得元朝不是中国。更有甚者甚至提出,元朝是一个所有中国人皆为奴隶的朝代,因此比亚迪不应用“元”来对自己的车型进行命名。

其实这个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还好这次比亚迪没有把“清”加到产品命名当中,否则我估计争议更大。虽然车市白话文专注于汽车领域,但是鄙人觉得偶尔也需要涉及一下文化艺术,因为汽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相信车市白话文的读者们文化底蕴也一定非常深厚,恰好鄙人也是一个文化爱好者,今天不自量力的探讨一下这个比较尖锐的问题,说的不好的地方,还望诸位见谅。

 

先来简单叙述一下元朝历史,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分封四大汗国,直到蒙哥汗(成吉思汗之孙、托雷长子)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托雷第七子)与忽必烈(托雷第四子)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彻底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燕京既是今天的北京。从那个时候起,版图巨大的大蒙古国就已经四分五裂了,只是表面还奉忽必烈为正朔,实际上忽必烈谁也控制不了,各大汗国之间早已各自为政。元朝统一中国后持续对外扩张,国力消耗较大。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从忽必烈建立大元到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退居漠北,元朝共传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清朝的历史就不在此赘述了,毕竟大家都很了解,而且本篇文章的主题是“元”,但是作为同样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暂且将“清”和“元”放在一起讨论。目前历史爱好者们普遍分为两派,所谓的“皇汉派”认为元朝和清朝根本不是中国,中国人亡国灭种,不过是蒙古人和满人的奴才而已。而温和派们认为“元”和“清”都是中国的朝代,不能因为它们的建立者不是汉族就否定它们。

以上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我不敢妄加评断,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宏大的历史问题是很难用是或非、黑与白来简单的进行评断的。我认为如果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来看待的话,那“元”和“清”就是侵略,汉人确实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亡国了。但是站在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待的话,中国的历史绝对不是只属于汉族的历史,虽然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但是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其它民族。

中国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史,从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从“辽”到“金”,从“元”到“清”,有谁能说自己就是根红苗正的纯种汉人呢?类似的历史例子太多了,篇幅有限,不能一一介绍,先介绍一个比较典型的吧,隋唐的皇室实际上就不是一群纯种的汉人,很多人都知道隋唐是由关陇贵族集团所建立的,那关陇贵族集团是一群什么人呢?其实就是一群鲜卑化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初期大部分是鲜卑贵族,还有一部分是汉人豪强,但后期汉人逐步成为主体,但是实际上胡人和汉人早已是通婚多年,密不可分了。举个例子,李渊的母亲和杨广的母亲都是鲜卑人,李渊之子李世民的的皇后——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也是鲜卑人。但是与此同时,长孙皇后的母亲却是汉人,杨广之母独孤伽罗的母亲也是汉人。隋和唐的众多文臣武将,肱股之臣都是鲜卑人或少数民族,在这种庞杂繁复的通婚和政权组成之下,你能说隋和唐是完全由汉人建立的朝代吗?也许他们的姓氏是汉人的姓氏,但是他们身体里的血脉有一半是今天的很多“爱国者”口中的“异族”和“夷狄”的,从血统上来讲,汉人最为骄傲的盛唐时代真的就那么“纯粹”吗?

清朝入关之初称崇祯皇帝为先帝,不仅为崇祯举行了国葬还正式宣称将剿灭农民军为崇祯皇帝报仇,后来还册封了明朝皇室后裔朱之琏为一等延恩侯,世袭罔替,属汉军正白旗。虽然这一系列的行为只是为了笼络人心,但是从名义上来讲清朝倒成了继承明朝正统了,这样的话清朝的性质该如何判断呢?康熙皇帝和嘉庆皇帝的生母虽然名义上是旗人,但是只是从汉八旗抬旗抬到了满八旗,看过《甄嬛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抬旗是怎么回事,其实就是皇帝一句话而已,而汉八旗不过就是一群满族化的汉人,身份虽然变了但血统可变不了,至于清朝皇室们所娶的汉人姑娘就更多了,太过冗长,不便细说。

后唐庄宗李存瑁,这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少数民族皇帝,沙陀族,一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李存瑁可是以唐朝宗室正朔的名义建立了后唐,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爷爷类似于唐朝的雇佣军,由于作战勇猛,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唐朝皇帝为了表彰他爷爷于是赐名为“李国昌”(他爷爷本名为朱邪赤心,听这名字也知道是个少数名族。)。于是问题就来了,像后唐这种政权,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它?它到底算不算中国呢?

 

以上鄙人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为“元”或“清”的侵略行径正名,而是我觉得看事情必须要辩证的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首先绝对不能否认元朝和清朝初期存在的屠杀行为,其次也不能无视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民族融合。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说的很对,汉人不一定就高人一等,契丹人也绝不是猪狗不如。有一些激进分子认为元和清是汉人的耻辱,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因为历史上汉人也经常侵略和屠杀少数民族。我们需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情,政权的建立从来不分任何种族,只是永远伴随着鲜血,很多汉人政权的建立也同样屠杀了大量的汉人。也许元、清、西夏、辽、金包括后唐这种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建立之初它们确实不是中国,但是站在今天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它们就是中国。尽管它们的建立者是少数民族,但是它们也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一些网友对于比亚迪元命名的质疑,未免有点吹毛求疵了。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多多关注一辆车的品质、实用性、性价比等和日常使用息息相关的要素,对于命名方式大可不必纠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