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鬼才”设计师邵唯晏:设计师要跨界,要T型发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鬼才”设计师邵唯晏:设计师要跨界,要T型发展

把建筑设计融入时尚、家居、学术,跨界已成为行业趋势。

设计师邵唯晏。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记者 | 郑小琳

编辑 | 彭飞

“当代好设计师的标准不在于外在形式的表现,而在是否拥有2i的能力,即整合力(integrate)和洞察力(insight)。”邵唯向界面新闻表示。

邵唯晏,台湾著名设计师,也是竹工凡木设计集团创始人。2008年,邵唯晏曾前往日本参与安藤忠雄计划(Ando Program)。安藤忠雄是世界级建筑大师之一,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邵唯晏近期作品——欧哲总部展厅V3(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在海外,邵唯晏曾斩获众多设计界的国际大奖。比如,美国IDEA金奖(华人唯一荣获)、德国红点奖Red Dot Design Award、德国IFDesign Award以及英国FX国际室内设计奖等40多项大奖,并多次被选为亚洲当代设计新势力代表。

从严谨的九宫格规划到轴向偏移的斜向布局,透过空间格局翻转创造出许多不预期空间。(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谈到好设计的标准,邵唯晏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在《设计.未来.超智人》一书中,邵唯晏将好设计简单概括为:“一个随着时代递嬗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简言之,就是设计要与时俱进。

多元互动,由空间形塑多元互动与品牌新形象。(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设计不像物理、数学等纯粹学科,设计是应用型学科,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邵唯晏告诉界面新闻,因此对我来说,好设计要与时俱进,不仅技术思维要迭代,设计思考亦要符合当下。

尤其,在如今信息日益透明化的世界里,一名好设计师,不再以能够创作好设计作品来定义,而以是否拥有2i的能力,即整合力(integrate)和洞察力(insight)。

在邵唯晏看来,“2i是设计师最顶级的能力。”作为设计师,一方面,要洞见他人所不能洞见,发现新趋势和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创作新事物,必须去多领域观察、互动交流,闭门造车无法顺应时代趋势。

在台湾交大攻读建筑博士时,邵唯晏养成了“边走边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很难得。通常来说,大多数设计师往往更强调实务,很少自己调研。但邵唯晏不同,他更倾向将设计实务要和设计调研相辅相成。

台北雄狮旗舰店,创立于1985年的雄狮旅游从传统门店蜕变成品牌概念馆。
(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其实有一点在回应Rem Koolhaas(雷姆·库哈斯)的OMA跟AMO的关系。左边是设计实践的动作,右边是对于设计调研的思维。”他补充道。

在他看来,设计就是在理性的基础上作感性的渲染。因此他倾向,在符合时代的理性基础上,去做感性面的抒发。“设计没有标准,只有适不适合适不适合业主、社会以及整个时代。而适不适合,通过调研可以得出一些数据和结论。”邵唯晏说。

设计以“资讯流”概念发想,在建筑外立面、骑楼及室内天花皆以白色金属格栅包覆,垂直竖向切割的手法,从都市建筑立面延展到半户外的走廊区域。(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邵唯晏常被媒体称为“亚洲设计鬼才”。“鬼才”一词寓意与斜杠同义——多重职业和身份。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斜杆青年”达芬奇,有着画家、科学家、建筑师发明家等多重身份一样,邵唯晏横跨产、官、学、艺领域,为此也被称为“斜杠设计师“设计鬼才

、官、、艺分别指设计界、政府界、学术界、艺术界。”邵唯晏向界面新闻解释,产是建筑设计工作;“官”偏向社会公益性质比如担任工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学”是学术,平时我会抽出时间来授课、出书,迄今为止,我写了7本书;艺目前我会参与策展,从事艺术创作

纵观行业,在过去设计教育更多希望设计师做一个纵向往深度发展的I型思考,但现今,随着时代嬗变,邵唯晏认为,“设计师要跨界,要T型发展。

其中,“T型”知识架构是邵唯晏提出的概念。意指设计师必须找到自己的锚点(个人长处)并向外扩展。这些长处可被归纳为纵向的I轴,而从顶端延展出的横轴,就像一个“筛子”,用以接受、过滤人文学科中九大艺术领域的各种知识。

通过T型的横向延伸,设计者有更多机会触及其他领域关注的议题,并转化为自身能量。横轴对纵轴产生撞击与回馈,能为设计师提供深化发展的养分。最终,将这些养分反映在设计操作实践上。

除了T型发展,邵唯晏还提到“跨界”——跨领域去碰撞,通过撞击其他领域能激发出新的事物。“我个人比较偏爱跨界性事物,不喜欢过于单一的东西,带有一点跨界混搭风格的作品,能给人带来一种创新性。”

这也就不难理解,除了建筑设计外,他还跨界官、、艺等领域的原因,但对于邵唯晏来说,这并不是4件事它们都是泛设计领域内容。

近几年,行业跨界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今年,我乐家居跨界时尚圈,玩起“老花热”,索菲亚跨界艺术圈,将钢琴美学融入家居设计,推出新品克拉维卡系列,联邦家居跨界珠宝界,将珠宝设计融入家居等。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跨界,在业内似乎屡见不鲜。尤其,在建筑家居与时尚圈的跨界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曾经操刀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望京SOHO的著名建筑师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就曾跨界为时尚品牌United Nude打造了NOVA鞋,产品出来十分惊艳,把建筑解构灵感融入鞋子的设计。

邵唯晏也观察到了跨界现象。在他的新书《设计.未来.超智人》中明确提到:“在已有众多成熟IP的今日,如何借由不同艺术圈的跨领域合纵连横,让旧有IP、设计产品乃至企业形象与识别符号等过时产物起死回生,进而开创未来新可能,成为未来设计师角色定位于专业内涵转换的一大关键。”

但跨界并非易事。尤其对于个人来说,跨界意味着忙碌、琐碎,需要一心多用,时间也会被切的很碎。邵唯晏便是如此,因此,如何在繁忙之余,让自己持续进步,成为他目前的挑战。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邵唯立下两个目标。第一个是,希望遍布全球各地的分部同事学会自我运营;第二个是,希望自己业内的影响力能持续

这种影响力倒不是说多出名,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我们生产出来的内容,无论是设计作品,还是书籍、艺术,都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持续关注和喜爱。”邵唯晏向界面新闻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鬼才”设计师邵唯晏:设计师要跨界,要T型发展

把建筑设计融入时尚、家居、学术,跨界已成为行业趋势。

设计师邵唯晏。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记者 | 郑小琳

编辑 | 彭飞

“当代好设计师的标准不在于外在形式的表现,而在是否拥有2i的能力,即整合力(integrate)和洞察力(insight)。”邵唯向界面新闻表示。

邵唯晏,台湾著名设计师,也是竹工凡木设计集团创始人。2008年,邵唯晏曾前往日本参与安藤忠雄计划(Ando Program)。安藤忠雄是世界级建筑大师之一,作品遍布世界各地。

邵唯晏近期作品——欧哲总部展厅V3(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在海外,邵唯晏曾斩获众多设计界的国际大奖。比如,美国IDEA金奖(华人唯一荣获)、德国红点奖Red Dot Design Award、德国IFDesign Award以及英国FX国际室内设计奖等40多项大奖,并多次被选为亚洲当代设计新势力代表。

从严谨的九宫格规划到轴向偏移的斜向布局,透过空间格局翻转创造出许多不预期空间。(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谈到好设计的标准,邵唯晏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在《设计.未来.超智人》一书中,邵唯晏将好设计简单概括为:“一个随着时代递嬗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简言之,就是设计要与时俱进。

多元互动,由空间形塑多元互动与品牌新形象。(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设计不像物理、数学等纯粹学科,设计是应用型学科,没有绝对标准的答案。”邵唯晏告诉界面新闻,因此对我来说,好设计要与时俱进,不仅技术思维要迭代,设计思考亦要符合当下。

尤其,在如今信息日益透明化的世界里,一名好设计师,不再以能够创作好设计作品来定义,而以是否拥有2i的能力,即整合力(integrate)和洞察力(insight)。

在邵唯晏看来,“2i是设计师最顶级的能力。”作为设计师,一方面,要洞见他人所不能洞见,发现新趋势和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创作新事物,必须去多领域观察、互动交流,闭门造车无法顺应时代趋势。

在台湾交大攻读建筑博士时,邵唯晏养成了“边走边思考”的习惯。这一点很难得。通常来说,大多数设计师往往更强调实务,很少自己调研。但邵唯晏不同,他更倾向将设计实务要和设计调研相辅相成。

台北雄狮旗舰店,创立于1985年的雄狮旅游从传统门店蜕变成品牌概念馆。
(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其实有一点在回应Rem Koolhaas(雷姆·库哈斯)的OMA跟AMO的关系。左边是设计实践的动作,右边是对于设计调研的思维。”他补充道。

在他看来,设计就是在理性的基础上作感性的渲染。因此他倾向,在符合时代的理性基础上,去做感性面的抒发。“设计没有标准,只有适不适合适不适合业主、社会以及整个时代。而适不适合,通过调研可以得出一些数据和结论。”邵唯晏说。

设计以“资讯流”概念发想,在建筑外立面、骑楼及室内天花皆以白色金属格栅包覆,垂直竖向切割的手法,从都市建筑立面延展到半户外的走廊区域。(图片来源:竹工凡木设计)

邵唯晏常被媒体称为“亚洲设计鬼才”。“鬼才”一词寓意与斜杠同义——多重职业和身份。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斜杆青年”达芬奇,有着画家、科学家、建筑师发明家等多重身份一样,邵唯晏横跨产、官、学、艺领域,为此也被称为“斜杠设计师“设计鬼才

、官、、艺分别指设计界、政府界、学术界、艺术界。”邵唯晏向界面新闻解释,产是建筑设计工作;“官”偏向社会公益性质比如担任工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学”是学术,平时我会抽出时间来授课、出书,迄今为止,我写了7本书;艺目前我会参与策展,从事艺术创作

纵观行业,在过去设计教育更多希望设计师做一个纵向往深度发展的I型思考,但现今,随着时代嬗变,邵唯晏认为,“设计师要跨界,要T型发展。

其中,“T型”知识架构是邵唯晏提出的概念。意指设计师必须找到自己的锚点(个人长处)并向外扩展。这些长处可被归纳为纵向的I轴,而从顶端延展出的横轴,就像一个“筛子”,用以接受、过滤人文学科中九大艺术领域的各种知识。

通过T型的横向延伸,设计者有更多机会触及其他领域关注的议题,并转化为自身能量。横轴对纵轴产生撞击与回馈,能为设计师提供深化发展的养分。最终,将这些养分反映在设计操作实践上。

除了T型发展,邵唯晏还提到“跨界”——跨领域去碰撞,通过撞击其他领域能激发出新的事物。“我个人比较偏爱跨界性事物,不喜欢过于单一的东西,带有一点跨界混搭风格的作品,能给人带来一种创新性。”

这也就不难理解,除了建筑设计外,他还跨界官、、艺等领域的原因,但对于邵唯晏来说,这并不是4件事它们都是泛设计领域内容。

近几年,行业跨界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今年,我乐家居跨界时尚圈,玩起“老花热”,索菲亚跨界艺术圈,将钢琴美学融入家居设计,推出新品克拉维卡系列,联邦家居跨界珠宝界,将珠宝设计融入家居等。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跨界,在业内似乎屡见不鲜。尤其,在建筑家居与时尚圈的跨界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曾经操刀过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望京SOHO的著名建筑师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就曾跨界为时尚品牌United Nude打造了NOVA鞋,产品出来十分惊艳,把建筑解构灵感融入鞋子的设计。

邵唯晏也观察到了跨界现象。在他的新书《设计.未来.超智人》中明确提到:“在已有众多成熟IP的今日,如何借由不同艺术圈的跨领域合纵连横,让旧有IP、设计产品乃至企业形象与识别符号等过时产物起死回生,进而开创未来新可能,成为未来设计师角色定位于专业内涵转换的一大关键。”

但跨界并非易事。尤其对于个人来说,跨界意味着忙碌、琐碎,需要一心多用,时间也会被切的很碎。邵唯晏便是如此,因此,如何在繁忙之余,让自己持续进步,成为他目前的挑战。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邵唯立下两个目标。第一个是,希望遍布全球各地的分部同事学会自我运营;第二个是,希望自己业内的影响力能持续

这种影响力倒不是说多出名,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我们生产出来的内容,无论是设计作品,还是书籍、艺术,都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持续关注和喜爱。”邵唯晏向界面新闻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