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类要如何度过一生里的4000个星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类要如何度过一生里的4000个星期?

奥利弗·伯克曼在步入中年之际深入探究了我们应如何尽可能地把这些日子过得有意义,他的新作《4000个星期》在实践性的自助书籍与哲学的使命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伯克曼指出,我们对有限时间的接受大致和上下班打卡的过程相重合,此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图片来源:Photograph: Maremagnum/Getty Images

以目前的人类平均寿命而言,我们大约可以活4000个星期:4000个周六晚上,4000个懒散的周日,以及4000个周一的早晨。当我们年轻时,明天的数量多得让人头昏眼花。年复一年,光阴荏苒,也就没有那么多明天可言了。奥利弗·伯克曼(Oliver Burkeman)在步入中年之际深入探究了我们应如何尽可能地把这些日子过得有意义,他的新作《4000个星期》(Four Thousand Weeks)在实践性自助书籍与哲学使命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它来自伯克曼积淀多年的人生智慧,此前已经在《卫报》的“追求幸福”专栏连载了十年,每周都给读者许下“这将能改变你的生活”的承诺。

书的开头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警句。你能清空收件箱的那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时间始终是不嫌多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够用过。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可能会发生任何事情。如伯克曼所言,这些年来,他的人生旅程也许是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那一型。自成年生活开始,他就深信存在着优化个人生产力的窍门。他善于计划,会列举各种待办事项清单,屯了一大堆荧光笔。他还有保留地相信,只要养成了3个、7个或者12个稳定的习惯,你最终就能得到掌控感,能够驾驭各种事物。

计划毕竟不如变化大,有些抉择是不得不做的,而伯克曼也有了孩子,他逐渐认识到:但凡是有意义的生活,几乎都不可能有高效地“花费”自己的时间这回事,而最大的奥秘便隐含在对这一事实的接受里。在一路接近这些真相的同时,伯克曼还大致回顾了一下人类时间观念的历史演进。他认为,我们最为熟悉的那种时间定义,即某种迫切地需要管理的东西,其实是另外两样东西的产物:对死后世界之信仰的衰微,以及工业革命。我们对有限时间(finite time)的接受——或者说已经只认它了——大致和上下班打卡的过程相重合,这就使得时间变得更具压力也更加珍贵。伯克曼主张,我们的焦虑绝大部分来自“我们存在的每一刻皆渗透着海德格尔所称的有限性(finitude)”,或者如老生常谈所言,我们可能正在浪费自己仅有的一点时间。

《4000个星期》

随着对上述主张的探究进一步深入,伯克曼还提出了一些对抗焦虑的策略或者说思路。传统的机场书店里卖的那些时间管理读物倾向于强调找到焦点的重要性。这些关切又被全球性的、强有力的数字化干扰源头进一步加剧。社交媒体公司正是利用你的这段无所事事、网瘾发作的时间来赚钱的。“它让你在意一些你根本不想在意的东西,”伯克曼分析道。

他表示,认识一些基本的人类局限或许能有帮助。虽然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正确地选择忽略对象,但拖延症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没能认识到“错过乃是人生一大常态”,是选择人生道路的必然后果,那FOMO(fear of missing out,担心错过)就只会让你寸步难行。某些自助大师或许会告诉我们不要“安于”某段关系或者某份工作。但伯克曼则主张,“你当然应该安于现状,或者更准确地说,你根本就别无选择。”你迟早都会认识到,你在选定某位伴侣或者某份工作的同时,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它所有的潜在伴侣或工作——幸福则来自于你如何去看待这个道理的问题。

书中的分析还表明,生产力也是一项颇成问题的现代美德。“拉丁语里对应商业(business)的词语是negotium,直译就是非-闲暇,这反映出工作衍生自更高层次的安逸之需,”伯克曼写道。如果我们让闲暇时间沦为另一处自我提升的竞技场,那就把当下献祭给了想象中的未来。这本书的男主角之一是一名嗜好成癖者(hobbyist),他能漫无目的地度过一整个下午。另一个人在得知只有死人才会没有任何麻烦之后“培养起了自找麻烦的爱好”。在书的结尾处,伯克曼总结了十大心得,这也许只是出版商特意要求他提炼的。操作指南(how-to)是不必要的,正如对于一切最为美好的探索来说,其诸多乐趣都并不需要一个快进键,它们就发生在探索的过程之中。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Four Thousand Weeks: Time and How to Use It by Oliver Burkeman – review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类要如何度过一生里的4000个星期?

奥利弗·伯克曼在步入中年之际深入探究了我们应如何尽可能地把这些日子过得有意义,他的新作《4000个星期》在实践性的自助书籍与哲学的使命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伯克曼指出,我们对有限时间的接受大致和上下班打卡的过程相重合,此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图片来源:Photograph: Maremagnum/Getty Images

以目前的人类平均寿命而言,我们大约可以活4000个星期:4000个周六晚上,4000个懒散的周日,以及4000个周一的早晨。当我们年轻时,明天的数量多得让人头昏眼花。年复一年,光阴荏苒,也就没有那么多明天可言了。奥利弗·伯克曼(Oliver Burkeman)在步入中年之际深入探究了我们应如何尽可能地把这些日子过得有意义,他的新作《4000个星期》(Four Thousand Weeks)在实践性自助书籍与哲学使命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它来自伯克曼积淀多年的人生智慧,此前已经在《卫报》的“追求幸福”专栏连载了十年,每周都给读者许下“这将能改变你的生活”的承诺。

书的开头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警句。你能清空收件箱的那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时间始终是不嫌多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够用过。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可能会发生任何事情。如伯克曼所言,这些年来,他的人生旅程也许是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那一型。自成年生活开始,他就深信存在着优化个人生产力的窍门。他善于计划,会列举各种待办事项清单,屯了一大堆荧光笔。他还有保留地相信,只要养成了3个、7个或者12个稳定的习惯,你最终就能得到掌控感,能够驾驭各种事物。

计划毕竟不如变化大,有些抉择是不得不做的,而伯克曼也有了孩子,他逐渐认识到:但凡是有意义的生活,几乎都不可能有高效地“花费”自己的时间这回事,而最大的奥秘便隐含在对这一事实的接受里。在一路接近这些真相的同时,伯克曼还大致回顾了一下人类时间观念的历史演进。他认为,我们最为熟悉的那种时间定义,即某种迫切地需要管理的东西,其实是另外两样东西的产物:对死后世界之信仰的衰微,以及工业革命。我们对有限时间(finite time)的接受——或者说已经只认它了——大致和上下班打卡的过程相重合,这就使得时间变得更具压力也更加珍贵。伯克曼主张,我们的焦虑绝大部分来自“我们存在的每一刻皆渗透着海德格尔所称的有限性(finitude)”,或者如老生常谈所言,我们可能正在浪费自己仅有的一点时间。

《4000个星期》

随着对上述主张的探究进一步深入,伯克曼还提出了一些对抗焦虑的策略或者说思路。传统的机场书店里卖的那些时间管理读物倾向于强调找到焦点的重要性。这些关切又被全球性的、强有力的数字化干扰源头进一步加剧。社交媒体公司正是利用你的这段无所事事、网瘾发作的时间来赚钱的。“它让你在意一些你根本不想在意的东西,”伯克曼分析道。

他表示,认识一些基本的人类局限或许能有帮助。虽然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正确地选择忽略对象,但拖延症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没能认识到“错过乃是人生一大常态”,是选择人生道路的必然后果,那FOMO(fear of missing out,担心错过)就只会让你寸步难行。某些自助大师或许会告诉我们不要“安于”某段关系或者某份工作。但伯克曼则主张,“你当然应该安于现状,或者更准确地说,你根本就别无选择。”你迟早都会认识到,你在选定某位伴侣或者某份工作的同时,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它所有的潜在伴侣或工作——幸福则来自于你如何去看待这个道理的问题。

书中的分析还表明,生产力也是一项颇成问题的现代美德。“拉丁语里对应商业(business)的词语是negotium,直译就是非-闲暇,这反映出工作衍生自更高层次的安逸之需,”伯克曼写道。如果我们让闲暇时间沦为另一处自我提升的竞技场,那就把当下献祭给了想象中的未来。这本书的男主角之一是一名嗜好成癖者(hobbyist),他能漫无目的地度过一整个下午。另一个人在得知只有死人才会没有任何麻烦之后“培养起了自找麻烦的爱好”。在书的结尾处,伯克曼总结了十大心得,这也许只是出版商特意要求他提炼的。操作指南(how-to)是不必要的,正如对于一切最为美好的探索来说,其诸多乐趣都并不需要一个快进键,它们就发生在探索的过程之中。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Four Thousand Weeks: Time and How to Use It by Oliver Burkeman – review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