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展览“西班牙的中国梦,1845-1945”在沪开幕,从微观角度呈现在华西班牙人的生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展览“西班牙的中国梦,1845-1945”在沪开幕,从微观角度呈现在华西班牙人的生活

随着1858年西班牙上海领事馆的建立,大量西班牙人来到上海,并以领事馆为中心建立社区。从19世纪末至1930年代末,大约有300至500名西班牙人居住在上海,他们以不同的职业身份在这座城市四处忙碌。

来源: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

记者 | 实习记者 王俪洁

编辑 | 林子人

展览“西班牙的中国梦,1845-1945”日前在上海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回顾了1845年至1945年中国与西班牙的关系旅程,并选取当时在华西班牙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微观视角,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种种有趣细节。

中国,没那么遥远

随着第一批外交官来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个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不再停留在传说中,而是渐渐为西班牙本地人所知。1844年,第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西尼巴尔多·玛斯抵达中国,先后于澳门(1853年)、上海(1858年)和厦门(1859年)设立领事馆。1864年,玛斯与清政府签署了《中西和好贸易条约》,次年他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西班牙使馆。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第一批西班牙驻华外交官”介绍了当时外交官们的外交活动以及由他们创作的中国相关作品,包括小说、信件和摄影作品。

首批驻华外交官中涌现了一些汉学家。首任西班牙外交官就曾创作了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和基督教国家》(1841年)和《表意文字》(1844年)。他在《表意文字》一书中受汉字书写的启发,建议设立一个适用于所有语言的世界通用书写系统。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副领事爱德华·托达曾以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发表过关于亚洲文化的一系列文章和书籍,包括《安南钱币及其少量流通》(上海,1882年)、《天朝的生活》(马德里,1890年)、《中国历史》(马德里,1893年)等。

摄影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西班牙人对真实中国的了解,在当时,人们通过杂志、报纸、旅行书籍上的报道与图片了解中国。展览中展示了义和团围攻北京外国使馆区期间由西班牙大臣葛络干根据该事件谱写的乐谱《义和团华尔兹》(1900年),该乐谱后来被刊登在《西班牙和美洲插画》杂志上。观众还能在展览中看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珍贵摄影作品,如展现当时中国民俗风貌的摄影作品《弗兰登相册里的胡安·门卡里尼的照片》(约1895年)、《罗马·巴特略的摄影作品》(约1900年)、反映当时中西外交关系的《西班牙外交官们在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约1876年)和《袁世凯和外国使臣们》(1913年)。

《西班牙外交官们在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约1876)
收藏于阿拉贡文件和档案馆的瓦尔德奥利沃斯·德·冯茨男爵档案,萨拉戈萨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物件也拉近了西班牙与中国的距离。在当时,由外交人员带回西班牙的中国物件,如屏风、珠宝、瓷器、钱币、印章、玩具和扇子等,被人们争相收藏。展览中展出的《清代纸币》(1857年)是一张咸丰年间发行的“大清宝钞”,它由外交人员于19世纪中叶带回西班牙,现收藏于波夫莱修道院的托达档案。据展览资料介绍,当时的西班牙文化中心也举办了许多中国相关的会议与课程,这些都为当时的西班牙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提供了途径。

西班牙人在上海

随着1858年西班牙上海领事馆的建立,大量西班牙人来到上海,并以领事馆为中心建立社区。通过现存建筑以及当时留下的图像,我们得以了解西班牙人在上海这座城市留下的痕迹。比如西班牙电影商人安东尼奥·拉莫曾于1908年在上海虹口区建造了虹口大戏院,而后于1914年又在涌泉路(今南京西路)126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夏令配克电影院(如今称之为使馆电影院)。建筑师阿贝拉多·拉富恩特在上海期间建造了多个莫扎拉比风格(Mozarabs,意为“阿拉伯化”)的建筑,如位于南京西路702号的飞星汽车公司大楼。该建筑以其新阿拉伯式圆拱,陶立克、爱奥尼亚式立柱的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还有位于虹口区黄浦路20号的礼查饭店舞厅,这是上海现存唯一一个由西班牙人设计并一直保留着原建筑的舞厅。曾被宋氏三姐妹居住过的家族公馆(徐汇区东平路11号)也是西班牙人的设计,这栋别墅坐落于旧法租界的中心位置,最初只有两层,后于80年代扩建了一层,之后成为了衡山路上的标志性餐厅,近日已被重新修缮作为公共建筑向市民开放。

《飞星汽车公司大楼》 (1917)
照片刊登于《远东的当今印象及国内外杰出和进步的中国人》(W. H. Morton Cameron, W. Feldwick Globe encyclopedia Company出版社, 1917)

据统计,从19世纪末至1930年代末,大约有300至500名西班牙人居住在上海。他们以不同的职业身份在这座城市四处忙碌,像音乐人、国际公司雇员、厨师、服务员、店主、工程师等都是他们在这座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展览第二部分展出的《西班牙帽子店的广告》(1926年)是一张西班牙帽子店橱窗照片,这家店铺曾位于四川北路59号,由西班牙商人杰罗尼莫·坎德尔·卢比奥经营。1928年他又在南京路和河南路路口开了一家分店。展出的广告照片还有《上海大理石公司广告》(1934),这家公司由西班牙人圣地亚哥·拉多·佩皮尼亚和何塞·玛丽亚·德·罗萨斯于1933年共同创立,广告上突出说明了该公司售卖的所有瓷砖都是由西班牙直接进口的。

10月20日起,为纪念西班牙建筑师阿贝拉多·拉富恩特逝世90周年,陕西南路地铁站将展出本次展览的第四个部分“上海的西班牙建筑及阿贝拉多·拉富恩特的作品”。在10月和11月,塞万提斯图书馆还将推出一系列导览活动,如阿贝拉多·拉富恩特上海建筑导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展览“西班牙的中国梦,1845-1945”在沪开幕,从微观角度呈现在华西班牙人的生活

随着1858年西班牙上海领事馆的建立,大量西班牙人来到上海,并以领事馆为中心建立社区。从19世纪末至1930年代末,大约有300至500名西班牙人居住在上海,他们以不同的职业身份在这座城市四处忙碌。

来源: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

记者 | 实习记者 王俪洁

编辑 | 林子人

展览“西班牙的中国梦,1845-1945”日前在上海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展览回顾了1845年至1945年中国与西班牙的关系旅程,并选取当时在华西班牙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微观视角,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种种有趣细节。

中国,没那么遥远

随着第一批外交官来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个遥远神秘的东方国度不再停留在传说中,而是渐渐为西班牙本地人所知。1844年,第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西尼巴尔多·玛斯抵达中国,先后于澳门(1853年)、上海(1858年)和厦门(1859年)设立领事馆。1864年,玛斯与清政府签署了《中西和好贸易条约》,次年他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西班牙使馆。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第一批西班牙驻华外交官”介绍了当时外交官们的外交活动以及由他们创作的中国相关作品,包括小说、信件和摄影作品。

首批驻华外交官中涌现了一些汉学家。首任西班牙外交官就曾创作了多部以中国为主题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和基督教国家》(1841年)和《表意文字》(1844年)。他在《表意文字》一书中受汉字书写的启发,建议设立一个适用于所有语言的世界通用书写系统。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副领事爱德华·托达曾以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和英语发表过关于亚洲文化的一系列文章和书籍,包括《安南钱币及其少量流通》(上海,1882年)、《天朝的生活》(马德里,1890年)、《中国历史》(马德里,1893年)等。

摄影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西班牙人对真实中国的了解,在当时,人们通过杂志、报纸、旅行书籍上的报道与图片了解中国。展览中展示了义和团围攻北京外国使馆区期间由西班牙大臣葛络干根据该事件谱写的乐谱《义和团华尔兹》(1900年),该乐谱后来被刊登在《西班牙和美洲插画》杂志上。观众还能在展览中看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珍贵摄影作品,如展现当时中国民俗风貌的摄影作品《弗兰登相册里的胡安·门卡里尼的照片》(约1895年)、《罗马·巴特略的摄影作品》(约1900年)、反映当时中西外交关系的《西班牙外交官们在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约1876年)和《袁世凯和外国使臣们》(1913年)。

《西班牙外交官们在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约1876)
收藏于阿拉贡文件和档案馆的瓦尔德奥利沃斯·德·冯茨男爵档案,萨拉戈萨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物件也拉近了西班牙与中国的距离。在当时,由外交人员带回西班牙的中国物件,如屏风、珠宝、瓷器、钱币、印章、玩具和扇子等,被人们争相收藏。展览中展出的《清代纸币》(1857年)是一张咸丰年间发行的“大清宝钞”,它由外交人员于19世纪中叶带回西班牙,现收藏于波夫莱修道院的托达档案。据展览资料介绍,当时的西班牙文化中心也举办了许多中国相关的会议与课程,这些都为当时的西班牙人进一步了解中国提供了途径。

西班牙人在上海

随着1858年西班牙上海领事馆的建立,大量西班牙人来到上海,并以领事馆为中心建立社区。通过现存建筑以及当时留下的图像,我们得以了解西班牙人在上海这座城市留下的痕迹。比如西班牙电影商人安东尼奥·拉莫曾于1908年在上海虹口区建造了虹口大戏院,而后于1914年又在涌泉路(今南京西路)126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夏令配克电影院(如今称之为使馆电影院)。建筑师阿贝拉多·拉富恩特在上海期间建造了多个莫扎拉比风格(Mozarabs,意为“阿拉伯化”)的建筑,如位于南京西路702号的飞星汽车公司大楼。该建筑以其新阿拉伯式圆拱,陶立克、爱奥尼亚式立柱的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还有位于虹口区黄浦路20号的礼查饭店舞厅,这是上海现存唯一一个由西班牙人设计并一直保留着原建筑的舞厅。曾被宋氏三姐妹居住过的家族公馆(徐汇区东平路11号)也是西班牙人的设计,这栋别墅坐落于旧法租界的中心位置,最初只有两层,后于80年代扩建了一层,之后成为了衡山路上的标志性餐厅,近日已被重新修缮作为公共建筑向市民开放。

《飞星汽车公司大楼》 (1917)
照片刊登于《远东的当今印象及国内外杰出和进步的中国人》(W. H. Morton Cameron, W. Feldwick Globe encyclopedia Company出版社, 1917)

据统计,从19世纪末至1930年代末,大约有300至500名西班牙人居住在上海。他们以不同的职业身份在这座城市四处忙碌,像音乐人、国际公司雇员、厨师、服务员、店主、工程师等都是他们在这座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展览第二部分展出的《西班牙帽子店的广告》(1926年)是一张西班牙帽子店橱窗照片,这家店铺曾位于四川北路59号,由西班牙商人杰罗尼莫·坎德尔·卢比奥经营。1928年他又在南京路和河南路路口开了一家分店。展出的广告照片还有《上海大理石公司广告》(1934),这家公司由西班牙人圣地亚哥·拉多·佩皮尼亚和何塞·玛丽亚·德·罗萨斯于1933年共同创立,广告上突出说明了该公司售卖的所有瓷砖都是由西班牙直接进口的。

10月20日起,为纪念西班牙建筑师阿贝拉多·拉富恩特逝世90周年,陕西南路地铁站将展出本次展览的第四个部分“上海的西班牙建筑及阿贝拉多·拉富恩特的作品”。在10月和11月,塞万提斯图书馆还将推出一系列导览活动,如阿贝拉多·拉富恩特上海建筑导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