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纳兰性德的缪斯女神究竟是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纳兰性德的缪斯女神究竟是谁?

如果说,艺术家都有着各自特定的缪斯,这些缪斯激发着艺术家的灵感,使他们创作出旷世杰作。诗词作者也应该不乏这样的缪斯吧,而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他的缪斯可能就是他的一生挚爱——他的妻子卢氏。

作者:徐大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

曾几何时,因为一本畅销书的书名“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了坊间流行语,不管对古词是否有兴趣,都对这一句偏爱有加,但却少有人去了解词句背后的故事。

这看似哀怨凄婉的词句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他被徐志摩称为天才,“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茶蘼谢尽。”

然而,这位天才般的词人在仅仅三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他平生所作词句,来让后人揣度当年的过往。

纳兰性德出身显赫,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的重臣,曾先后担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他的母亲觉罗氏是皇族,也是多尔衮兄长阿济格的女儿。

纳兰性德,本名成德,但因要避讳太子的名字,便改名性德,但不久太子便改名,纳兰性德也改回原名,但史料却一直记载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画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颇受康熙赏识,二十二岁即成为进士,康熙将他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这样一个出身高贵,又受重用,自身又文武兼修的才子,却偏偏淡泊名利,可以说是“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也正是这样,他的诗词才让人觉得在情感上更加充沛、纯净。

「《康熙秘史》钟汉良饰纳兰性德」

如果说,艺术家都有着各自特定的缪斯,这些缪斯激发着艺术家的灵感,使他们创作出旷世杰作。诗词作者也应该不乏这样的缪斯吧,而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他的缪斯可能就是他的一生挚爱——他的妻子卢氏。

纳兰性德十九岁那年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婚后生活十分幸福,卢氏与纳兰性德性情相投,都是一样的细腻、温柔。

「纳兰性德 雕像」

卢氏经常会陪伴纳兰性德读书,时间久了,纳兰性德就会把自己的词句拿给卢氏看,其中就有这样一首《贺新凉》: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釭掩过看愈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这是纳兰性德十七岁时在广源寺看到一个素净的女子,被女子安安静静的样子所吸引之后所作,而这个女子正是纳兰性德两年后所娶之人。

可惜的是这份天注定的缘分,并没有长长久久,卢氏在婚后第三年产子过程中去世,纳兰性德痛苦万分,此后,所作的词句中也以悼念卢氏为多。

①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②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③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每一首都足以看出,纳兰性德对卢氏的思念之深,慨叹知己不在的怅然若失。

卢氏去世七年后,纳兰性德经友人介绍在江南认识了才女沈宛。当时沈宛已经有词作《选梦词》刊行于世,纳兰性德被她的才情所吸引,两人便成为知己。之后,纳兰性德把沈宛接到北京,安顿在德胜门附近。

「《康熙秘史》胡静饰沈宛」

关于纳兰性德与沈宛的关系众说纷纭,有人说沈宛是纳兰性德纳的最后一个妾,并且还为纳兰性德生了一个遗腹子;也有人说,沈宛与纳兰性德之间根本没有名分,沈宛就只是纳兰性德的一个红颜知己。

不管怎样,纳兰性德生前肯定是有着这样一种情感,可能纳兰性德太过放不下早早离去的卢氏,而沈宛又如同卢氏一样纯净、温婉。即便这样,纳兰性德的生命也并没有被延长几分,这样一个天降的才子,在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样绝美的词句之后不久于世,在他三十岁的时候,终于与他的卢氏在另一个世界团聚。

「纳兰性德诗词」

纳兰性德死后被葬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而为了纪念纳兰性德,1999年,同样在海淀上庄成立了纳兰性德史迹陈列馆,在这里保存有大量纳兰性德的字画。遗憾的是,目前史迹陈列馆正在整修,相信不久就会再次与公众见面。

「纳兰性德史迹陈列馆」

在纳兰性德离世的这300多年间,人们依然不断地吟诵着他的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更是其中经典中的经典。可见,虽然变换了时代,但世人的情感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鸣,也进一步说明,纳兰性德词句的绝妙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纳兰性德的缪斯女神究竟是谁?

如果说,艺术家都有着各自特定的缪斯,这些缪斯激发着艺术家的灵感,使他们创作出旷世杰作。诗词作者也应该不乏这样的缪斯吧,而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他的缪斯可能就是他的一生挚爱——他的妻子卢氏。

作者:徐大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

曾几何时,因为一本畅销书的书名“人生若只如初见”成了坊间流行语,不管对古词是否有兴趣,都对这一句偏爱有加,但却少有人去了解词句背后的故事。

这看似哀怨凄婉的词句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他被徐志摩称为天才,“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茶蘼谢尽。”

然而,这位天才般的词人在仅仅三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只留下他平生所作词句,来让后人揣度当年的过往。

纳兰性德出身显赫,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是康熙时期的重臣,曾先后担任内务府总管、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要职。他的母亲觉罗氏是皇族,也是多尔衮兄长阿济格的女儿。

纳兰性德,本名成德,但因要避讳太子的名字,便改名性德,但不久太子便改名,纳兰性德也改回原名,但史料却一直记载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画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颇受康熙赏识,二十二岁即成为进士,康熙将他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这样一个出身高贵,又受重用,自身又文武兼修的才子,却偏偏淡泊名利,可以说是“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也正是这样,他的诗词才让人觉得在情感上更加充沛、纯净。

「《康熙秘史》钟汉良饰纳兰性德」

如果说,艺术家都有着各自特定的缪斯,这些缪斯激发着艺术家的灵感,使他们创作出旷世杰作。诗词作者也应该不乏这样的缪斯吧,而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他的缪斯可能就是他的一生挚爱——他的妻子卢氏。

纳兰性德十九岁那年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婚后生活十分幸福,卢氏与纳兰性德性情相投,都是一样的细腻、温柔。

「纳兰性德 雕像」

卢氏经常会陪伴纳兰性德读书,时间久了,纳兰性德就会把自己的词句拿给卢氏看,其中就有这样一首《贺新凉》:

疏影临书卷。带霜华、高高下下,粉脂都遣。别是幽情嫌妩媚,红烛啼痕休泫。趁皓月、光浮冰茧。恰与花神供写照,任泼来、淡墨无深浅。持素障,夜中展。 残釭掩过看愈显。相对处、芙蓉玉绽,鹤翎银扁。但得白衣时慰藉,一任浮云苍犬。尘土隔、软红偷免。帘幕西风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鹴裘典。休便把,落英剪。

这是纳兰性德十七岁时在广源寺看到一个素净的女子,被女子安安静静的样子所吸引之后所作,而这个女子正是纳兰性德两年后所娶之人。

可惜的是这份天注定的缘分,并没有长长久久,卢氏在婚后第三年产子过程中去世,纳兰性德痛苦万分,此后,所作的词句中也以悼念卢氏为多。

①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②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③ “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每一首都足以看出,纳兰性德对卢氏的思念之深,慨叹知己不在的怅然若失。

卢氏去世七年后,纳兰性德经友人介绍在江南认识了才女沈宛。当时沈宛已经有词作《选梦词》刊行于世,纳兰性德被她的才情所吸引,两人便成为知己。之后,纳兰性德把沈宛接到北京,安顿在德胜门附近。

「《康熙秘史》胡静饰沈宛」

关于纳兰性德与沈宛的关系众说纷纭,有人说沈宛是纳兰性德纳的最后一个妾,并且还为纳兰性德生了一个遗腹子;也有人说,沈宛与纳兰性德之间根本没有名分,沈宛就只是纳兰性德的一个红颜知己。

不管怎样,纳兰性德生前肯定是有着这样一种情感,可能纳兰性德太过放不下早早离去的卢氏,而沈宛又如同卢氏一样纯净、温婉。即便这样,纳兰性德的生命也并没有被延长几分,这样一个天降的才子,在写下“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样绝美的词句之后不久于世,在他三十岁的时候,终于与他的卢氏在另一个世界团聚。

「纳兰性德诗词」

纳兰性德死后被葬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而为了纪念纳兰性德,1999年,同样在海淀上庄成立了纳兰性德史迹陈列馆,在这里保存有大量纳兰性德的字画。遗憾的是,目前史迹陈列馆正在整修,相信不久就会再次与公众见面。

「纳兰性德史迹陈列馆」

在纳兰性德离世的这300多年间,人们依然不断地吟诵着他的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更是其中经典中的经典。可见,虽然变换了时代,但世人的情感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成共鸣,也进一步说明,纳兰性德词句的绝妙所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