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造车一个月卖1.5万台,为什么还能成为大新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造车一个月卖1.5万台,为什么还能成为大新闻?

别用线性思维看这个世界。

文丨华商韬略 刘震

15613!

小鹏11月的成绩单最终停留在这一数字,成功撞线设定的1.5万台目标。消息一出,即刻在汽车圈和投资圈引发热议。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因为1.5万台的交付量实在没什么说服力。要知道,仅10月,大众的全球交付量就有600900台,丰田的全球总销量更是达到了677564台。作为对比,小鹏1.5万辆的月交付量确实不值一提。

但是,账不能这么算,问题的关键不在1.5万台这个数据本身,而在于数据背后隐藏的意义。

大众和丰田的月交付量都超60万台不假,但另一方面,两家车企10月份的销量也分别同比下降了33.5%和20.1%。

看未来,看的就是趋势,一旦开始走下坡路,存量盘子再大也没什么意义。

同样的道理,小鹏这1.5万台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也是因为数字背后所代表的趋势。

这个趋势体现在两个维度:和自身的纵向对比,与同行的横向对比。

先和自身比,小鹏前两个月每月交付约1万台,在此基础上增长到每月1.5万台,5000台的增量看似不多,却是高达50%的涨幅。

50%的增速已经足够吸引人眼球,和同行一比,吸引力就更强了。

下半年以来,同为“造车三杰”的蔚来和理想相继降档,而小鹏却展现出超强的后劲,销量逐月拾阶而上。到第三季度,小鹏的季度交付量已经先后超过了蔚来和理想。10月之后,小鹏的月度交付量也实现对蔚来和理想的反超。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小鹏宣布冲击1.5万台的月交付量目标时,蔚来和理想已经先后月度交付量环比下滑,所以当时消息出来后外界为之一振。

现在来看,敢立这个flag,显然是有备而来。不管是生产力还是产品力,小鹏现在都处于一个极佳的状态。

产能是起量的保障和前提。

目前小鹏三大工厂的总设计产能已经达到40万辆,双班则能支持60万辆的年产量,肇庆工厂现在就是双班制,每天生产20小时,助力产能高速爬坡。

能生产出来,关键还要能卖出去,这就要看产品力了。

复盘特斯拉的起量过程,Model 3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转折点,产品力爆棚是最根本的原因。

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体验,售价仅3.4万美元,Model 3在和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等同级竞品的对比中尽显锋芒。2016年发布后的仅三天内,Model 3便斩获28万个订单。2019年,当特斯拉走出量产困局,Model 3的全年销量直接跳到了30万辆,翻了一倍还多。

小鹏今年能快速放量,归根结底也是产品力足够硬。

需要先明确的一点是,和蔚来、理想定位30万以上高端市场不同,小鹏卡位15万-40万元这一宽幅价格带,在战略选择上就先胜了半子。

目前国内15万-40万元的汽车占比接近40%,而30万元以上高端车的比重只有10%左右,如果只聚焦高端市场,空间难免有些狭窄。

小鹏的高明之处在于雨露均沾,车型覆盖15万-40万元区间内的各个价位。

中型轿车P7补贴后售价22.99万-40.99万元,定位高端市场;紧凑型SUV G3补贴后售价14.98万-19.98万元,瞄准下沉市场,改进升级后的小鹏G3i提质不提价,平添竞争力。

今年9月,紧凑型轿车P5上市,售价为15.79万-22.39万元,填补了之前P7和G3拉开的空白市场。前不久,小鹏又发布了首款中大型SUV G9,冲击30万-40万这一价格区间。

策略得当只是第一步,真正打开市场还是要回到产品力维度,毕竟每个价位上都有无数的竞品争夺。

不过小鹏根本不担心,随着智能化不断向纵深推进,其全栈自研模式的优势开始慢慢凸显,新产品越来越能打。

比如P5,拥有双激光雷达加持的自动驾驶(NGP)+智能第三空间+全场景智能语音,在同等价位上基本没有可以匹敌的竞品,被消费者评为20万级别的智能化天花板。再比如P7,首次搭载自动驾驶平台XPILOT3.0,将国内智能驾驶的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交付量完胜奥迪A4就是最真实的市场反馈。G9的亮相无疑又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不只是对小鹏意义重大,也代表着中国智能车军团正式跨入国际市场。

在15万-40万元这一最大细分市场分兵布防,在每一个价格段上高配出击,小鹏的后来居上或许在意料之外,但绝对是情理之中。

英雄造时势,英雄也需要时势。

肯定个体的能力,但也绝不能忽视大环境的趋势性力量,产业空间的整体打开是单个企业爆发式增长的必要条件。

从1万台到1.5万台,小鹏的一小步,背后却是行业的一大步。

产业空间与终端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呈高度正相关。

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一项新产品的渗透率轨迹并非线性分布,而是呈现S型曲线特征,即渗透率在越过阈值后会高斜率拉升。统计学视角下,这个阈值一般会落在5%-10%这个区间内。

作为过去二十年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智能手机就完美演绎了这一规律。

以2009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智能手机用了五年的时间将渗透率从3.1%拔到14.4%,而在之后的五年时间里,渗透率快速飙升到近70%。

事实上,新能源车同样服从这一规律。

以目前世界范围内新能源车普及率最高的挪威为例,2013年之前,挪威用了五年的时间将电动车的渗透率提升到5.7%,而在此后的7年,渗透率直线增长到70%以上。

先行者对后来者往往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021年,随着燃油车的全面式微,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开始急速爆发。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到213.5万辆,同比大增191.3%。

前十月,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从去年的5.8%飙升到14.3%,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还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环比数据依然维持高位,10月单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高达18.2%。

可以断定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已经从导入期进入爆发期,现实可能会随时超出人们的预期,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

今年7月,何小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做过预测,到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渗透率将达到35%,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他便将这一数据提高到了50%。

并非何小鹏主观“善变”,完全是客观现实使然。

现在不妨算一笔账。

2020年,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1928.8万辆,假设未来销量保持不变,按照50%的渗透率,到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64万辆。今年前十月的新能源车销量为254万辆,以此为基础进行线性外推,全年销量将在300万辆左右。

粗略估计,从2022年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将翻三倍以上。

沈南鹏曾经说过:“成功的前提是要在正确的时间、面对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

之于新能源,如果说现在是正确的时间,那么正确的方向又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毫不夸张地说,汽车从单纯的出行工具转变为移动智能的私人空间,谁能占领智能化高地,谁就能接管新能源车的下半场。

而要掌控智能化,最关键的就是解决自动驾驶这个核心命题。

纵观国内各路造车势力,虽群雄并起,但能在世界舞台上和特斯拉正面对撞的恐怕唯小鹏一家。这并非主观判断,而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算法与数据是自动驾驶的两条腿,跑到最后,真正拉开技术水平差距的其实是数据。

自动驾驶的第一步就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然后基于数据建立场景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算法训练,技术升级就是在数据的不断丰富和算法的持续迭代中完成的。

闭环数据的丰富是一场马拉松,根源在于长尾效应。

所谓长尾效应,是指即便AI模型已经覆盖了90%的场景,但剩下10%的场景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覆盖,业内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以为解决了90%的问题,实际上还有90%的问题没解决。”

谷歌Waymo的经历是最好的镜像。

作为最早一批投身自动驾驶的企业,Waymo出道时雄心勃勃,冀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自动驾驶,并获得了华尔街的力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因闭环数据少得可怜而没能实现全场景覆盖,在和新势力的比拼中,这家自动驾驶先驱逐渐力不从心。

闭环数据是自动驾驶的核心资产,而要掌握闭环数据,最根本的是核心软硬件自研。

硬件、软件和数据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自动驾驶系统,硬件是载体,支撑软件,而软件又依靠数据驱动。自研软硬件将极大提升车企对于整个驾驶系统的理解和把控,这样才能实现自动驾驶的快速迭代。

自上而下梳理这条垂直的逻辑线,智能化的核心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核心是闭环数据,闭环数据的核心是软硬件一体化。

如果先入为主,说小鹏是最能打并且最有能力挑战特斯拉的中国车企,可能有人会质疑,但经过这样一层层剥开之后,基本就没什么争论了。

作为国内首家全栈自研的车企,小鹏将视觉感知、传感器融合、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核心环节全部握在自己手里,以此为基础搭建起完整的数据通道,利用海量中国驾驶场景下积累的corner cases等多项数据不断优化方案,最后通过整车可控的OTA完成升级。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良性迭代的正反馈闭环,小鹏自主研发的XPILOT自动驾驶系统总能高频推陈出新,而且代际间的时间差不断收窄。

2018年推出了XPILOT 2.5,2020年推出了XPILOT 3.0,中间隔了两年。2021年,XPILOT 3.5上车P5,现在搭载XPILOT 4.0的小鹏G9也已经亮相。

小鹏G9

升级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预示着全球智能化浪潮正加速奔来。

身处在一个“善变”的时代,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多产业革命恢宏而巨大,却又在不经意间悄然完成。

人们对于时代的变迁似乎总有一种天生的钝感,不只是作壁上观的看客,就连身处其中的参与者也难以做到明察秋毫。

计算机诞生之初,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曾预测世界上只需要5台就够了,现在来看,误差要用数量级来计算。

2007年,当乔布斯首次展示滑动解锁功能时,时任微软掌门人鲍尔默撂下狠话:“iPhone没有获得重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完全没有。”

后来的一切,人尽皆知。

千万不要用线性思维看这个世界,现在觉得造车新势力每月1.5万台的交付量不起眼,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再次刷到它们的消息时,每月的销量已经是十万级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造车一个月卖1.5万台,为什么还能成为大新闻?

别用线性思维看这个世界。

文丨华商韬略 刘震

15613!

小鹏11月的成绩单最终停留在这一数字,成功撞线设定的1.5万台目标。消息一出,即刻在汽车圈和投资圈引发热议。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因为1.5万台的交付量实在没什么说服力。要知道,仅10月,大众的全球交付量就有600900台,丰田的全球总销量更是达到了677564台。作为对比,小鹏1.5万辆的月交付量确实不值一提。

但是,账不能这么算,问题的关键不在1.5万台这个数据本身,而在于数据背后隐藏的意义。

大众和丰田的月交付量都超60万台不假,但另一方面,两家车企10月份的销量也分别同比下降了33.5%和20.1%。

看未来,看的就是趋势,一旦开始走下坡路,存量盘子再大也没什么意义。

同样的道理,小鹏这1.5万台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也是因为数字背后所代表的趋势。

这个趋势体现在两个维度:和自身的纵向对比,与同行的横向对比。

先和自身比,小鹏前两个月每月交付约1万台,在此基础上增长到每月1.5万台,5000台的增量看似不多,却是高达50%的涨幅。

50%的增速已经足够吸引人眼球,和同行一比,吸引力就更强了。

下半年以来,同为“造车三杰”的蔚来和理想相继降档,而小鹏却展现出超强的后劲,销量逐月拾阶而上。到第三季度,小鹏的季度交付量已经先后超过了蔚来和理想。10月之后,小鹏的月度交付量也实现对蔚来和理想的反超。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何小鹏宣布冲击1.5万台的月交付量目标时,蔚来和理想已经先后月度交付量环比下滑,所以当时消息出来后外界为之一振。

现在来看,敢立这个flag,显然是有备而来。不管是生产力还是产品力,小鹏现在都处于一个极佳的状态。

产能是起量的保障和前提。

目前小鹏三大工厂的总设计产能已经达到40万辆,双班则能支持60万辆的年产量,肇庆工厂现在就是双班制,每天生产20小时,助力产能高速爬坡。

能生产出来,关键还要能卖出去,这就要看产品力了。

复盘特斯拉的起量过程,Model 3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转折点,产品力爆棚是最根本的原因。

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体验,售价仅3.4万美元,Model 3在和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等同级竞品的对比中尽显锋芒。2016年发布后的仅三天内,Model 3便斩获28万个订单。2019年,当特斯拉走出量产困局,Model 3的全年销量直接跳到了30万辆,翻了一倍还多。

小鹏今年能快速放量,归根结底也是产品力足够硬。

需要先明确的一点是,和蔚来、理想定位30万以上高端市场不同,小鹏卡位15万-40万元这一宽幅价格带,在战略选择上就先胜了半子。

目前国内15万-40万元的汽车占比接近40%,而30万元以上高端车的比重只有10%左右,如果只聚焦高端市场,空间难免有些狭窄。

小鹏的高明之处在于雨露均沾,车型覆盖15万-40万元区间内的各个价位。

中型轿车P7补贴后售价22.99万-40.99万元,定位高端市场;紧凑型SUV G3补贴后售价14.98万-19.98万元,瞄准下沉市场,改进升级后的小鹏G3i提质不提价,平添竞争力。

今年9月,紧凑型轿车P5上市,售价为15.79万-22.39万元,填补了之前P7和G3拉开的空白市场。前不久,小鹏又发布了首款中大型SUV G9,冲击30万-40万这一价格区间。

策略得当只是第一步,真正打开市场还是要回到产品力维度,毕竟每个价位上都有无数的竞品争夺。

不过小鹏根本不担心,随着智能化不断向纵深推进,其全栈自研模式的优势开始慢慢凸显,新产品越来越能打。

比如P5,拥有双激光雷达加持的自动驾驶(NGP)+智能第三空间+全场景智能语音,在同等价位上基本没有可以匹敌的竞品,被消费者评为20万级别的智能化天花板。再比如P7,首次搭载自动驾驶平台XPILOT3.0,将国内智能驾驶的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交付量完胜奥迪A4就是最真实的市场反馈。G9的亮相无疑又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不只是对小鹏意义重大,也代表着中国智能车军团正式跨入国际市场。

在15万-40万元这一最大细分市场分兵布防,在每一个价格段上高配出击,小鹏的后来居上或许在意料之外,但绝对是情理之中。

英雄造时势,英雄也需要时势。

肯定个体的能力,但也绝不能忽视大环境的趋势性力量,产业空间的整体打开是单个企业爆发式增长的必要条件。

从1万台到1.5万台,小鹏的一小步,背后却是行业的一大步。

产业空间与终端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呈高度正相关。

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一项新产品的渗透率轨迹并非线性分布,而是呈现S型曲线特征,即渗透率在越过阈值后会高斜率拉升。统计学视角下,这个阈值一般会落在5%-10%这个区间内。

作为过去二十年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智能手机就完美演绎了这一规律。

以2009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智能手机用了五年的时间将渗透率从3.1%拔到14.4%,而在之后的五年时间里,渗透率快速飙升到近70%。

事实上,新能源车同样服从这一规律。

以目前世界范围内新能源车普及率最高的挪威为例,2013年之前,挪威用了五年的时间将电动车的渗透率提升到5.7%,而在此后的7年,渗透率直线增长到70%以上。

先行者对后来者往往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021年,随着燃油车的全面式微,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开始急速爆发。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到213.5万辆,同比大增191.3%。

前十月,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从去年的5.8%飙升到14.3%,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还多。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环比数据依然维持高位,10月单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高达18.2%。

可以断定的是,中国新能源车已经从导入期进入爆发期,现实可能会随时超出人们的预期,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

今年7月,何小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做过预测,到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渗透率将达到35%,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他便将这一数据提高到了50%。

并非何小鹏主观“善变”,完全是客观现实使然。

现在不妨算一笔账。

2020年,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1928.8万辆,假设未来销量保持不变,按照50%的渗透率,到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64万辆。今年前十月的新能源车销量为254万辆,以此为基础进行线性外推,全年销量将在300万辆左右。

粗略估计,从2022年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将翻三倍以上。

沈南鹏曾经说过:“成功的前提是要在正确的时间、面对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

之于新能源,如果说现在是正确的时间,那么正确的方向又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毫不夸张地说,汽车从单纯的出行工具转变为移动智能的私人空间,谁能占领智能化高地,谁就能接管新能源车的下半场。

而要掌控智能化,最关键的就是解决自动驾驶这个核心命题。

纵观国内各路造车势力,虽群雄并起,但能在世界舞台上和特斯拉正面对撞的恐怕唯小鹏一家。这并非主观判断,而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算法与数据是自动驾驶的两条腿,跑到最后,真正拉开技术水平差距的其实是数据。

自动驾驶的第一步就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然后基于数据建立场景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算法训练,技术升级就是在数据的不断丰富和算法的持续迭代中完成的。

闭环数据的丰富是一场马拉松,根源在于长尾效应。

所谓长尾效应,是指即便AI模型已经覆盖了90%的场景,但剩下10%的场景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覆盖,业内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以为解决了90%的问题,实际上还有90%的问题没解决。”

谷歌Waymo的经历是最好的镜像。

作为最早一批投身自动驾驶的企业,Waymo出道时雄心勃勃,冀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自动驾驶,并获得了华尔街的力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因闭环数据少得可怜而没能实现全场景覆盖,在和新势力的比拼中,这家自动驾驶先驱逐渐力不从心。

闭环数据是自动驾驶的核心资产,而要掌握闭环数据,最根本的是核心软硬件自研。

硬件、软件和数据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自动驾驶系统,硬件是载体,支撑软件,而软件又依靠数据驱动。自研软硬件将极大提升车企对于整个驾驶系统的理解和把控,这样才能实现自动驾驶的快速迭代。

自上而下梳理这条垂直的逻辑线,智能化的核心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的核心是闭环数据,闭环数据的核心是软硬件一体化。

如果先入为主,说小鹏是最能打并且最有能力挑战特斯拉的中国车企,可能有人会质疑,但经过这样一层层剥开之后,基本就没什么争论了。

作为国内首家全栈自研的车企,小鹏将视觉感知、传感器融合、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核心环节全部握在自己手里,以此为基础搭建起完整的数据通道,利用海量中国驾驶场景下积累的corner cases等多项数据不断优化方案,最后通过整车可控的OTA完成升级。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良性迭代的正反馈闭环,小鹏自主研发的XPILOT自动驾驶系统总能高频推陈出新,而且代际间的时间差不断收窄。

2018年推出了XPILOT 2.5,2020年推出了XPILOT 3.0,中间隔了两年。2021年,XPILOT 3.5上车P5,现在搭载XPILOT 4.0的小鹏G9也已经亮相。

小鹏G9

升级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预示着全球智能化浪潮正加速奔来。

身处在一个“善变”的时代,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多产业革命恢宏而巨大,却又在不经意间悄然完成。

人们对于时代的变迁似乎总有一种天生的钝感,不只是作壁上观的看客,就连身处其中的参与者也难以做到明察秋毫。

计算机诞生之初,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曾预测世界上只需要5台就够了,现在来看,误差要用数量级来计算。

2007年,当乔布斯首次展示滑动解锁功能时,时任微软掌门人鲍尔默撂下狠话:“iPhone没有获得重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完全没有。”

后来的一切,人尽皆知。

千万不要用线性思维看这个世界,现在觉得造车新势力每月1.5万台的交付量不起眼,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再次刷到它们的消息时,每月的销量已经是十万级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