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大锁、孙天宇:不想做“空中楼阁”式的喜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大锁、孙天宇:不想做“空中楼阁”式的喜剧

大锁和孙天宇是一对难得的喜剧组合,大锁形容他们的关系是“大腿和挂件儿”。

文|黑白文娱 德鲁

编辑|蓝二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几乎每一期都有出圈作品,而要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极大反响的,还要数《偶像服务生》和《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两个作品,它们蝉联了微博爆笑排行榜 TOP1,微博话题阅读量也快速破6亿次。

这两个作品的表演者是同一对组合——大锁和孙天宇,“大宇治水”组合。他们的两个作品非常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偶像服务生》着重展现年轻人中流行的饭圈文化,贡献了“内鱼完了”“挖掘机挖”这样的流行梗,《时间都去哪儿了》则是对被手机APP包围的年轻人最真实的写照,观众们都调侃“《时间都去哪儿了》偷窥我的生活”,“《时间都去哪儿了》在报我身份证号”。

大锁和孙天宇是一对难得的喜剧组合,大锁形容他们的关系是“大腿和挂件儿”,他们配合默契又十分互补,在台下大锁主要负责创作,在台上孙天宇则是表演的核心。从节目内外的明星前辈,到屏幕前的普通观众,他们的作品收获了近乎一致的赞誉。

面对这一切,他们两人表现得很淡然。大锁觉得,“在中国漫长的喜剧历史上,有太多人因为一个作品被大家知道,但是真正走得远走得长的那些人,是一直有作品让大家看到的”,对于他们来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只是一个起点,他们期待着可以变得更好。

在等了太久的节目里,肆意挥洒天赋

大锁记得很清楚,他得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档节目是2021年1月14日,彼时因为在一档原本期待很高的节目里并没有收到很好的结果,他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两度点开报名链接,又两度退出,在第三次点开时,他下决心参加节目。

在大锁的置顶微博里,有这样一句话——“自己只是一个喜剧演员”。大学毕业短暂的银行工作后,他辞职来到北京做喜剧,在过去几年里,他密集地参加了20多档综艺,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那些综艺节目里,“我唯一的工作就是搞笑”。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意外实现了他“等了太久”的期待,“我曾经以为不可能会有这种节目,这种每一个字、每一个场景、搭档都是自己来定的节目”,好在他等到了。

而对于孙天宇来说,故事则没有那么复杂。在节目之前,他曾经参演多部音乐剧和舞台剧,有着丰富的现场表演经验,今年3月他的经纪公司告诉他米未有一个工作坊,他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一看Sketch究竟是什么”,最终顺利走到了节目中。

大锁和孙天宇成为搭档的过程更像是一种“命中注定”。在工作坊里只有他们两个人选择了同样的选题,在共同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彼此无论是性格还是喜剧品味都非常契合。

“我的点子经常非常‘飞’,一步上两个台阶,有时候跟别人合作的时候,他们不能理解这种点子,就会否定我,但到目前为止天宇没有出现过一次不理解的,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契合的地方。”

说到这里,大锁夸奖搭档的情绪有些高涨,“他能理解我所有技术的点,并且以非常聪明的方式呈现,我觉得他有天赋上的碾压”——面对同伴的称赞,孙天宇略有些羞涩,“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不是很能感知到我有天赋这件事”。

孙天宇身上的这种自谦贯穿了采访的始终,他觉得这是从小潜移默化的结果,他一直会被提醒,“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要靠努力”。他至今还记得初三班主任对他说的一句话,那时候他决定走艺术道路,遇到了很大的坎坷,老师说,“孙天宇你要记得,你不管走到哪一步,你不是靠你的天赋,而是靠你的努力”。

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让孙天宇开心的,就是前辈对他们的点拨,“很多有着成熟喜剧观的大前辈,他们愿意把所有的东西对我们倾囊相授,不管是表演上还是创作上,都愿意给我们最真诚的指导”。

而对于大锁来说,当下让他沉浸在开心兴奋情绪中的,是一件非常具体的事——就在前两天,潘斌龙加了他的微信,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好友,但一直没有机会合作,大潘给他发了很多条语音,夸奖他的作品“真好,太厉害了”,能够得到喜剧前辈如此的认可,大锁感到非常激动。

无论过程中有再多曲折,大锁和孙天宇终于站到了舞台的中心,他们的作品终于被看到了、被喜欢了。

喜剧治愈观众,也治愈表演喜剧的人

为了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大锁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在来节目之前他就想出了100多个game点。

但刚到《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作品,他就遇到了创作瓶颈,其实在节目中我们就能看到,他为了节目的创意甚至“憋哭了”。彼时他热心地帮助其他团队贡献脑子、提升作品质量,却在自己的作品上“卡壳了”,“就像你在高中考试的时候,还有5分钟就要交卷了,但是有一道20分的大题你解不出来,你把别人帮到了高分,自己却在低分待着,很焦虑”。

遇到这种瓶颈时,他们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就去硬写,观众并不会care你的这些瓶颈,你就得硬挺过去,因为观众在那头等着你,就这样”。

好在最终作品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很多观众形容看《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觉就像在照镜子,这就是大锁想要达成的效果——他形容自己是“5G冲浪手”,而能够创作出这样贴近观众的作品离不开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

大锁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创作者,《时间都去哪儿了》中把APP拟人化的创意,在一些短视频中也被使用过,但用法相对较浅,他则将这个创意做了一次系统化的梳理,才呈现出了这种“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作品状态。

这种对于喜剧的敏锐甚至早早就埋在了大锁身上。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能把前一天从电视上看到的小品,在家人和同学面前表演出来,“不怕你笑话,那时候我就坚信自己有一天肯定能上春晚”。

而过去多年参加各档节目的经历则塑造了他对观众审美倾向的捕捉能力,“参加综艺让我了解到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你做得好或不好,观众都会给出最直接的评价和反馈,这是对我的一种帮助”。

连续两期作品都能够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大锁觉得根本原因是这样的作品在之前比较少见,“之前很少有喜剧作品会关注到年轻人时下最真切的痛点,很多喜剧作品只是建立了一个空中楼阁式的好笑的点”。

在针对节目的反馈中,有一条让孙天宇印象深刻,它来自孙天宇的好友,“他很暖心地录了一个看我们节目的reaction视频,网上的反馈会让我担心是不是真的,但朋友的reaction里有很多欢笑声,甚至都笑到咳嗽了,这种真实的反应很打动我”。

尤其是,在《时间都去哪儿了》播出之前的一个星期,他的这位朋友被困在了一种非常沮丧的情绪里,一直很阴郁,而看节目的过程则是他在那一个星期里第一次开怀大笑,这让孙天宇和大锁感到很充实。

喜剧或者说Sketch曾经是治愈大锁生活的良药,而今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将喜剧的治愈感传递了下去,“喜剧不光是对于观众,喜剧本身也在治愈我们这些表演喜剧的人”。

尊重喜剧的一切,才能得到喜剧的回报

在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后,孙天宇和大锁都对Sketch这种喜剧形式有了新的理解。

之前孙天宇更多的表演经验是音乐剧和舞台剧,他意识到Sketch对舞台表演的要求更高,“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这个表演不能失误,因为它是一环扣一环的,它的逻辑很紧,节奏很快,但凡你有一两句台词的走神和失误,整个作品的效果都会减分,其实压力还挺大的”。

大锁拥有比较丰富的Sketch表演经验,但过去他们在演出过程中更看重语言包袱,不太看重表演,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则引入了很多专业的演员,精心打磨表演的部分,这让大锁“很长见识”。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在中国Sketch要更多地融入让观众喜欢的形式,“必须要做一些本土化的处理”。

接着大锁的表达,孙天宇也做了自己的补充,“我觉得我们在节目上做的Sketch是一个非常需要文本和表演相互契合的内容,它是多面性的,首先你的文本要好笑,其次你给观众呈现的方式也要好笑,这件事挺难的”。

大锁在节目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他可以自由地调配所有的元素。他并不喜欢那种“张牙舞爪”的喜剧表演方式,但有的节目会强制他去“演得张牙舞爪”,去贴合他们认为的喜剧表达方式,这让他错过了很多机会。

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尊重每一位演员自身的表演风格,节目中刘天池这样资深的表演指导并不会直接评价演员表演的好坏,而是基于每一位演员的特点去定制相应的表演风格,从而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身上的特质。

在大锁看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根本原因就是“尊重一切,尊重喜剧的每一个环节”,“它尊重编剧,尊重演员,尊重场景,尊重演员的自我表达,正是因为尊重一切,才会让大家喜欢”。

孙天宇则把这个问题看得相对简单,他觉得《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达成了节目的宗旨,就是让观众笑出来,正如节目主题曲所唱的那样——“没心没肺、快乐加倍”,“这个宗旨很单纯,在节目里的每个人做的事也够单纯,大家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它就会很好”。

大锁和孙天宇将在节目中收获到的关注,看作是自己前进的动力。Sketch涵盖的可能性还有很多,他们都想去摸索一遍,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用真诚的心态去收获观众的喜爱,而在这一过程中,形式的界定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大家把它当成Sketch还是当成小品都无所谓,只要能让大家笑出来就好”。

或许就像他们所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年轻人对喜剧节目重拾了信心,喜剧节目无需强行煽情,不再只能围绕家长里短的题材,而是能够扎实地击中年轻人,逗笑每个人。

而这正是大锁和孙天宇所珍视的,并且愿意持续为之付出努力的,“它告诉大家,喜剧节目没有枯竭,喜剧节目也不是只有一些老面孔,还有很多新鲜的年轻的面孔,是在为笑这件事情奋斗终身的”。

版式|王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大锁、孙天宇:不想做“空中楼阁”式的喜剧

大锁和孙天宇是一对难得的喜剧组合,大锁形容他们的关系是“大腿和挂件儿”。

文|黑白文娱 德鲁

编辑|蓝二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几乎每一期都有出圈作品,而要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极大反响的,还要数《偶像服务生》和《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两个作品,它们蝉联了微博爆笑排行榜 TOP1,微博话题阅读量也快速破6亿次。

这两个作品的表演者是同一对组合——大锁和孙天宇,“大宇治水”组合。他们的两个作品非常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偶像服务生》着重展现年轻人中流行的饭圈文化,贡献了“内鱼完了”“挖掘机挖”这样的流行梗,《时间都去哪儿了》则是对被手机APP包围的年轻人最真实的写照,观众们都调侃“《时间都去哪儿了》偷窥我的生活”,“《时间都去哪儿了》在报我身份证号”。

大锁和孙天宇是一对难得的喜剧组合,大锁形容他们的关系是“大腿和挂件儿”,他们配合默契又十分互补,在台下大锁主要负责创作,在台上孙天宇则是表演的核心。从节目内外的明星前辈,到屏幕前的普通观众,他们的作品收获了近乎一致的赞誉。

面对这一切,他们两人表现得很淡然。大锁觉得,“在中国漫长的喜剧历史上,有太多人因为一个作品被大家知道,但是真正走得远走得长的那些人,是一直有作品让大家看到的”,对于他们来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只是一个起点,他们期待着可以变得更好。

在等了太久的节目里,肆意挥洒天赋

大锁记得很清楚,他得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档节目是2021年1月14日,彼时因为在一档原本期待很高的节目里并没有收到很好的结果,他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两度点开报名链接,又两度退出,在第三次点开时,他下决心参加节目。

在大锁的置顶微博里,有这样一句话——“自己只是一个喜剧演员”。大学毕业短暂的银行工作后,他辞职来到北京做喜剧,在过去几年里,他密集地参加了20多档综艺,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那些综艺节目里,“我唯一的工作就是搞笑”。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意外实现了他“等了太久”的期待,“我曾经以为不可能会有这种节目,这种每一个字、每一个场景、搭档都是自己来定的节目”,好在他等到了。

而对于孙天宇来说,故事则没有那么复杂。在节目之前,他曾经参演多部音乐剧和舞台剧,有着丰富的现场表演经验,今年3月他的经纪公司告诉他米未有一个工作坊,他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一看Sketch究竟是什么”,最终顺利走到了节目中。

大锁和孙天宇成为搭档的过程更像是一种“命中注定”。在工作坊里只有他们两个人选择了同样的选题,在共同表演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彼此无论是性格还是喜剧品味都非常契合。

“我的点子经常非常‘飞’,一步上两个台阶,有时候跟别人合作的时候,他们不能理解这种点子,就会否定我,但到目前为止天宇没有出现过一次不理解的,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契合的地方。”

说到这里,大锁夸奖搭档的情绪有些高涨,“他能理解我所有技术的点,并且以非常聪明的方式呈现,我觉得他有天赋上的碾压”——面对同伴的称赞,孙天宇略有些羞涩,“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不是很能感知到我有天赋这件事”。

孙天宇身上的这种自谦贯穿了采访的始终,他觉得这是从小潜移默化的结果,他一直会被提醒,“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要靠努力”。他至今还记得初三班主任对他说的一句话,那时候他决定走艺术道路,遇到了很大的坎坷,老师说,“孙天宇你要记得,你不管走到哪一步,你不是靠你的天赋,而是靠你的努力”。

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让孙天宇开心的,就是前辈对他们的点拨,“很多有着成熟喜剧观的大前辈,他们愿意把所有的东西对我们倾囊相授,不管是表演上还是创作上,都愿意给我们最真诚的指导”。

而对于大锁来说,当下让他沉浸在开心兴奋情绪中的,是一件非常具体的事——就在前两天,潘斌龙加了他的微信,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好友,但一直没有机会合作,大潘给他发了很多条语音,夸奖他的作品“真好,太厉害了”,能够得到喜剧前辈如此的认可,大锁感到非常激动。

无论过程中有再多曲折,大锁和孙天宇终于站到了舞台的中心,他们的作品终于被看到了、被喜欢了。

喜剧治愈观众,也治愈表演喜剧的人

为了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大锁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在来节目之前他就想出了100多个game点。

但刚到《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作品,他就遇到了创作瓶颈,其实在节目中我们就能看到,他为了节目的创意甚至“憋哭了”。彼时他热心地帮助其他团队贡献脑子、提升作品质量,却在自己的作品上“卡壳了”,“就像你在高中考试的时候,还有5分钟就要交卷了,但是有一道20分的大题你解不出来,你把别人帮到了高分,自己却在低分待着,很焦虑”。

遇到这种瓶颈时,他们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就去硬写,观众并不会care你的这些瓶颈,你就得硬挺过去,因为观众在那头等着你,就这样”。

好在最终作品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很多观众形容看《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觉就像在照镜子,这就是大锁想要达成的效果——他形容自己是“5G冲浪手”,而能够创作出这样贴近观众的作品离不开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

大锁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创作者,《时间都去哪儿了》中把APP拟人化的创意,在一些短视频中也被使用过,但用法相对较浅,他则将这个创意做了一次系统化的梳理,才呈现出了这种“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作品状态。

这种对于喜剧的敏锐甚至早早就埋在了大锁身上。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能把前一天从电视上看到的小品,在家人和同学面前表演出来,“不怕你笑话,那时候我就坚信自己有一天肯定能上春晚”。

而过去多年参加各档节目的经历则塑造了他对观众审美倾向的捕捉能力,“参加综艺让我了解到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容,你做得好或不好,观众都会给出最直接的评价和反馈,这是对我的一种帮助”。

连续两期作品都能够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大锁觉得根本原因是这样的作品在之前比较少见,“之前很少有喜剧作品会关注到年轻人时下最真切的痛点,很多喜剧作品只是建立了一个空中楼阁式的好笑的点”。

在针对节目的反馈中,有一条让孙天宇印象深刻,它来自孙天宇的好友,“他很暖心地录了一个看我们节目的reaction视频,网上的反馈会让我担心是不是真的,但朋友的reaction里有很多欢笑声,甚至都笑到咳嗽了,这种真实的反应很打动我”。

尤其是,在《时间都去哪儿了》播出之前的一个星期,他的这位朋友被困在了一种非常沮丧的情绪里,一直很阴郁,而看节目的过程则是他在那一个星期里第一次开怀大笑,这让孙天宇和大锁感到很充实。

喜剧或者说Sketch曾经是治愈大锁生活的良药,而今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将喜剧的治愈感传递了下去,“喜剧不光是对于观众,喜剧本身也在治愈我们这些表演喜剧的人”。

尊重喜剧的一切,才能得到喜剧的回报

在参加《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后,孙天宇和大锁都对Sketch这种喜剧形式有了新的理解。

之前孙天宇更多的表演经验是音乐剧和舞台剧,他意识到Sketch对舞台表演的要求更高,“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这个表演不能失误,因为它是一环扣一环的,它的逻辑很紧,节奏很快,但凡你有一两句台词的走神和失误,整个作品的效果都会减分,其实压力还挺大的”。

大锁拥有比较丰富的Sketch表演经验,但过去他们在演出过程中更看重语言包袱,不太看重表演,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则引入了很多专业的演员,精心打磨表演的部分,这让大锁“很长见识”。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在中国Sketch要更多地融入让观众喜欢的形式,“必须要做一些本土化的处理”。

接着大锁的表达,孙天宇也做了自己的补充,“我觉得我们在节目上做的Sketch是一个非常需要文本和表演相互契合的内容,它是多面性的,首先你的文本要好笑,其次你给观众呈现的方式也要好笑,这件事挺难的”。

大锁在节目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他可以自由地调配所有的元素。他并不喜欢那种“张牙舞爪”的喜剧表演方式,但有的节目会强制他去“演得张牙舞爪”,去贴合他们认为的喜剧表达方式,这让他错过了很多机会。

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尊重每一位演员自身的表演风格,节目中刘天池这样资深的表演指导并不会直接评价演员表演的好坏,而是基于每一位演员的特点去定制相应的表演风格,从而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身上的特质。

在大锁看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根本原因就是“尊重一切,尊重喜剧的每一个环节”,“它尊重编剧,尊重演员,尊重场景,尊重演员的自我表达,正是因为尊重一切,才会让大家喜欢”。

孙天宇则把这个问题看得相对简单,他觉得《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达成了节目的宗旨,就是让观众笑出来,正如节目主题曲所唱的那样——“没心没肺、快乐加倍”,“这个宗旨很单纯,在节目里的每个人做的事也够单纯,大家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它就会很好”。

大锁和孙天宇将在节目中收获到的关注,看作是自己前进的动力。Sketch涵盖的可能性还有很多,他们都想去摸索一遍,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用真诚的心态去收获观众的喜爱,而在这一过程中,形式的界定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大家把它当成Sketch还是当成小品都无所谓,只要能让大家笑出来就好”。

或许就像他们所说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年轻人对喜剧节目重拾了信心,喜剧节目无需强行煽情,不再只能围绕家长里短的题材,而是能够扎实地击中年轻人,逗笑每个人。

而这正是大锁和孙天宇所珍视的,并且愿意持续为之付出努力的,“它告诉大家,喜剧节目没有枯竭,喜剧节目也不是只有一些老面孔,还有很多新鲜的年轻的面孔,是在为笑这件事情奋斗终身的”。

版式|王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