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百姓的味道》出圈,是否缓解美食赛道的创新焦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百姓的味道》出圈,是否缓解美食赛道的创新焦虑?

从美食出发,美食综艺还能走向何方?

文|犀牛娱乐 萝乐

编辑|朴芳

这是一条在24小时之内,引发超二十万次转发的微博:

谢霆锋来到四川理塘,丁真送给他一件深色藏袍作为见面礼,并帮他穿上。两人在名为“格聂之眼”的湖旁自由骑马,远处便是格聂神山。两人一起喝酥油茶、采松茸,还趴在草地上尝野葱……最后对着崇山峻岭,喊一声“谢霆锋哥加油!”“丁真加油!”

网友们调侃“看到如此合我心意的设定”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被自由纯净的画面所治愈。

这段截图来自于节目《百姓的味道》,是一档由江苏卫视与锋味控股联合出品的美食纪实类真人秀,谢霆锋化作“美食寻味官”,前往全国各地探寻百姓美食,勾连起能引发共鸣的情感味道。

美食综艺一直是国内综艺市场中的热门赛道,但随着竞争激烈与市场走俏,赛道红海下,美食节目纷纷转型创新,但效果并非都尽如人意。谢霆锋与丁真的意外出圈,让我们看到了美食综艺在“美食+”上的深耕成果。但也不禁让人思考,从美食出发,美食综艺还能走向何方?

什么是属于百姓的味道?

某种程度上,《百姓的味道》如同《十二道锋味》系列在新方向上的再出发。

节目延续了《十二道锋味》的核心模式,即由谢霆锋携众多好友前往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感受当地独特的美食文化,搜寻特色食材,最后制作成一道道“锋味”美食。

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百姓的味道》不再向外追求世界珍馐,而是将镜头对向寻常百姓家,了解食物在获得之前的艰辛经历。

在第一期中,谢霆锋与苏炳添一同来到吉林延边,了解跑山人老张的故事。跑山人需要穿戴工具徒手爬上30米高的松树,在松树的最顶端打下松塔,过程险象环生,却也是老张的生活日常。第三期则来到丁真的家乡理塘,丁真带着谢霆锋进入森林,在陡峭的山体间穿梭,体验挖采松茸的艰难。

寻找食材的过程中,观众也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老张意外发现一颗人参,挖好后就地用青苔包裹起来,她解释道,这样就能留住水分,长久保存。第三期中,丁真也介绍了许多当地独特的“规矩”,如进森林前要长啸一声;挖到松茸后要用土盖住松茸根部,这样明年才能继续挖到松茸,延续自然的馈赠。

最后美食的制作过程,也延伸出蕴藏其中的人文情感与记忆。

节目第二期中坚持做葱油饼39年的阿大,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变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门店,为顾客保留一份不随时间改变的上海老味道。一道朴素的家常菜“白菜头”,也浓缩着跑山人老张与丈夫相互扶持十几年的珍贵感情。

通过这档节目,观众可以从美食出发,在充满烟火气的百姓佳肴里感受情感共鸣,又能在领略不同地域的风景民俗中寻找心灵治愈。《百姓的味道》在美食综艺的基础上,融入风景、文化、情感等多重元素,为观众呈现出具有立体感的“百姓的味道”。

“美食+”的创新焦虑下,《百姓的味道》做对了什么?

自《舌尖上的中国》成为现象级纪录片,激发观众对美食的强烈兴趣,也让人看到在综艺中注入美食基因的可能性。在经过几年井喷式发展,各类美食节目都在“美食+”的赛道不断融入新元素,让美食与各个类型进行碰撞。

到了2021年上半年,但无论是“综N代”《中餐厅5》《拜托了冰箱轰趴季》,还是哑火的《请吃饭的姐姐》《听说很好吃》,都反映出美食综艺在创新焦虑下,逐渐走向内核失焦、市场“失宠”的困境当中。

但年末杀出重围的《百姓的味道》,在收获热度的同时,也收获7.9分豆瓣高分,为美食综艺争回一口气。从这几档节目的对比中,也可看出一些追求创新过程中,美食综艺所走过的弯路。

食物,本是美食综艺的题眼。在《百姓的味道》中,每一期不同的人文故事都是从探寻美食展开而来。《拜托了冰箱》以往是通过访谈+做饭的场所设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材,了解明星的生活方式,最后制作成个性化美食。而本季节目,却增加了高达三层的轰趴馆,使节目重点从冰箱中的食材,让位给年轻人的轰趴社交。

综艺呈现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也依赖嘉宾间的碰撞。谢霆锋和丁真,带给观众“港式奶茶”与“青稞美酒”的印象反差。黄晓明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正是《中餐厅3》中嘉宾为讨论餐厅经营方式而擦出的综艺火花。

然而,集结了7位合伙人的《中餐厅5》,并没有产生超过往季的综艺效果。《请吃饭的姐姐》中,蔡少芬、朱茵、陈法蓉、洪欣四姐妹,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流量网红的频繁登场,也限制了节目的受众群体。

此外还有制作能力的影响。作为一档纪实性真人秀,《百姓的味道》具有电影质感的镜头,将绮丽壮阔的地域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清澈的山泉水、五彩的风马旗,还有精致的食物特写,让观众沉醉在这场美食之旅中,获得心灵的治愈。

美食纪录片屡屡出圈,美食综艺能否学到什么?

美食是静态而沉默的,却也极具诱惑力,反映着人生百态与人情温暖。多年来,美食综艺之所以不断在“美食+”道路上狂奔,正是在于美食调动感官、吸引观众的强大能力,与美食在综艺性、趣味性方面的天然缺失造成的。

因此“美食+”所补充的元素,无论是游戏、竞技,还是经营、旅行,都是为了填补节目的可看性。但是在这“+”的过程中,许多综艺走着走着,便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另一方面,美食综艺经过多年大浪淘沙,依然处于沉淀与推新的过程中。美食赛道日渐式微,但《百姓的味道》获得好评也说明,这一赛道依然还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与综艺赛道陷入一种集体式困境不同,纪录片市场上,美食类节目却百花齐放。

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以地域打开中国的美食江湖,美食类纪录片层出不穷,例如通过早餐唤起故乡回忆的《早餐中国》,极具烟火气聚焦烧烤摊的《人生一串》,在历史中探索美食流变的《风味人间》等等。

这些纪录片不仅在主题上深耕细作,比如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食物,聚焦火锅、烧烤、面食等多样类别,抑或从小众角度出发,寻找新鲜、刺激的罕见食材;还在制作技术上推陈出新,力求为观众带来极致的美食体验。

那么,美食综艺能否从纪录片市场中学到什么?

从棚内综艺到走向户外,从评判美食到多类型融合,美食综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能够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新方式。但无论节目形式如何变化,一段因美食串起的人文关照与精神内涵,能传递给观众并感知到的符号,依然是美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百姓的味道》出圈,是否缓解美食赛道的创新焦虑?

从美食出发,美食综艺还能走向何方?

文|犀牛娱乐 萝乐

编辑|朴芳

这是一条在24小时之内,引发超二十万次转发的微博:

谢霆锋来到四川理塘,丁真送给他一件深色藏袍作为见面礼,并帮他穿上。两人在名为“格聂之眼”的湖旁自由骑马,远处便是格聂神山。两人一起喝酥油茶、采松茸,还趴在草地上尝野葱……最后对着崇山峻岭,喊一声“谢霆锋哥加油!”“丁真加油!”

网友们调侃“看到如此合我心意的设定”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表示被自由纯净的画面所治愈。

这段截图来自于节目《百姓的味道》,是一档由江苏卫视与锋味控股联合出品的美食纪实类真人秀,谢霆锋化作“美食寻味官”,前往全国各地探寻百姓美食,勾连起能引发共鸣的情感味道。

美食综艺一直是国内综艺市场中的热门赛道,但随着竞争激烈与市场走俏,赛道红海下,美食节目纷纷转型创新,但效果并非都尽如人意。谢霆锋与丁真的意外出圈,让我们看到了美食综艺在“美食+”上的深耕成果。但也不禁让人思考,从美食出发,美食综艺还能走向何方?

什么是属于百姓的味道?

某种程度上,《百姓的味道》如同《十二道锋味》系列在新方向上的再出发。

节目延续了《十二道锋味》的核心模式,即由谢霆锋携众多好友前往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感受当地独特的美食文化,搜寻特色食材,最后制作成一道道“锋味”美食。

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百姓的味道》不再向外追求世界珍馐,而是将镜头对向寻常百姓家,了解食物在获得之前的艰辛经历。

在第一期中,谢霆锋与苏炳添一同来到吉林延边,了解跑山人老张的故事。跑山人需要穿戴工具徒手爬上30米高的松树,在松树的最顶端打下松塔,过程险象环生,却也是老张的生活日常。第三期则来到丁真的家乡理塘,丁真带着谢霆锋进入森林,在陡峭的山体间穿梭,体验挖采松茸的艰难。

寻找食材的过程中,观众也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老张意外发现一颗人参,挖好后就地用青苔包裹起来,她解释道,这样就能留住水分,长久保存。第三期中,丁真也介绍了许多当地独特的“规矩”,如进森林前要长啸一声;挖到松茸后要用土盖住松茸根部,这样明年才能继续挖到松茸,延续自然的馈赠。

最后美食的制作过程,也延伸出蕴藏其中的人文情感与记忆。

节目第二期中坚持做葱油饼39年的阿大,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变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门店,为顾客保留一份不随时间改变的上海老味道。一道朴素的家常菜“白菜头”,也浓缩着跑山人老张与丈夫相互扶持十几年的珍贵感情。

通过这档节目,观众可以从美食出发,在充满烟火气的百姓佳肴里感受情感共鸣,又能在领略不同地域的风景民俗中寻找心灵治愈。《百姓的味道》在美食综艺的基础上,融入风景、文化、情感等多重元素,为观众呈现出具有立体感的“百姓的味道”。

“美食+”的创新焦虑下,《百姓的味道》做对了什么?

自《舌尖上的中国》成为现象级纪录片,激发观众对美食的强烈兴趣,也让人看到在综艺中注入美食基因的可能性。在经过几年井喷式发展,各类美食节目都在“美食+”的赛道不断融入新元素,让美食与各个类型进行碰撞。

到了2021年上半年,但无论是“综N代”《中餐厅5》《拜托了冰箱轰趴季》,还是哑火的《请吃饭的姐姐》《听说很好吃》,都反映出美食综艺在创新焦虑下,逐渐走向内核失焦、市场“失宠”的困境当中。

但年末杀出重围的《百姓的味道》,在收获热度的同时,也收获7.9分豆瓣高分,为美食综艺争回一口气。从这几档节目的对比中,也可看出一些追求创新过程中,美食综艺所走过的弯路。

食物,本是美食综艺的题眼。在《百姓的味道》中,每一期不同的人文故事都是从探寻美食展开而来。《拜托了冰箱》以往是通过访谈+做饭的场所设定,从冰箱中取出的食材,了解明星的生活方式,最后制作成个性化美食。而本季节目,却增加了高达三层的轰趴馆,使节目重点从冰箱中的食材,让位给年轻人的轰趴社交。

综艺呈现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也依赖嘉宾间的碰撞。谢霆锋和丁真,带给观众“港式奶茶”与“青稞美酒”的印象反差。黄晓明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正是《中餐厅3》中嘉宾为讨论餐厅经营方式而擦出的综艺火花。

然而,集结了7位合伙人的《中餐厅5》,并没有产生超过往季的综艺效果。《请吃饭的姐姐》中,蔡少芬、朱茵、陈法蓉、洪欣四姐妹,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流量网红的频繁登场,也限制了节目的受众群体。

此外还有制作能力的影响。作为一档纪实性真人秀,《百姓的味道》具有电影质感的镜头,将绮丽壮阔的地域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清澈的山泉水、五彩的风马旗,还有精致的食物特写,让观众沉醉在这场美食之旅中,获得心灵的治愈。

美食纪录片屡屡出圈,美食综艺能否学到什么?

美食是静态而沉默的,却也极具诱惑力,反映着人生百态与人情温暖。多年来,美食综艺之所以不断在“美食+”道路上狂奔,正是在于美食调动感官、吸引观众的强大能力,与美食在综艺性、趣味性方面的天然缺失造成的。

因此“美食+”所补充的元素,无论是游戏、竞技,还是经营、旅行,都是为了填补节目的可看性。但是在这“+”的过程中,许多综艺走着走着,便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另一方面,美食综艺经过多年大浪淘沙,依然处于沉淀与推新的过程中。美食赛道日渐式微,但《百姓的味道》获得好评也说明,这一赛道依然还有很多发挥的空间。

与综艺赛道陷入一种集体式困境不同,纪录片市场上,美食类节目却百花齐放。

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以地域打开中国的美食江湖,美食类纪录片层出不穷,例如通过早餐唤起故乡回忆的《早餐中国》,极具烟火气聚焦烧烤摊的《人生一串》,在历史中探索美食流变的《风味人间》等等。

这些纪录片不仅在主题上深耕细作,比如从不同的视角分析食物,聚焦火锅、烧烤、面食等多样类别,抑或从小众角度出发,寻找新鲜、刺激的罕见食材;还在制作技术上推陈出新,力求为观众带来极致的美食体验。

那么,美食综艺能否从纪录片市场中学到什么?

从棚内综艺到走向户外,从评判美食到多类型融合,美食综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能够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新方式。但无论节目形式如何变化,一段因美食串起的人文关照与精神内涵,能传递给观众并感知到的符号,依然是美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