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小鹏汽车:踉跄着快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小鹏汽车:踉跄着快跑?

小鹏汽车失衡快跑。

摄影: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公司研究室新能源组  曲奇

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万的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长跑比赛”中,暂时领先于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何小鹏曾说过,我们要在激进的快跑中保持平衡。然而,激进快跑与保持平衡却是一门学问。

随着小鹏汽车的交付量越来越高,近期公司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先是小鹏南京4S店的销售员或因没有弄懂促销政策,致使小鹏汽车陷入了“骗补”风波。后是小鹏汽车7家4S店半年内违规采集43万张人脸信息,被罚款10万元。

销量高涨自然是好事,但小鹏汽车也需要在不断的前进中,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在快跑中保持平衡。

1.芯片短缺,小鹏减配保交付量

2021年11月,小鹏汽车交付量达到15613辆,环比增长54%,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万。2021年前11个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82155辆,蔚来汽车为80940辆,理想汽车为76404辆。凭借这股势头,小鹏汽车成为了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牌,领先蔚来和理想。

2021年下半年以来,蔚来和理想均受到疫情下供应链扰动的影响,致使单月交付量出现过环比大幅下滑。与蔚来、理想相比,小鹏汽车的供应链整体上较为稳定,这也是小鹏汽车交付量领先的原因之一。

2020年初以来,芯片的短缺影响了全球多个行业,其中汽车行业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根据咨询机构AFS数据,截至12月19日,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1023.2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98.2万辆,占总减产量的19.4%。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小鹏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减配交付成为小鹏汽车保证交付量的一种手段。

10月末,小鹏新推出的车型P5便因为毫米波雷达短缺影响了正常交付。小鹏汽车为车主推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等待提车,不要权益,按顺序进行交付;二是选择提车后补装雷达的交付方案,小鹏汽车预计在2022年3月31日起可以分批启动雷达补装,并对这部分车主免费赠送XPILOT(3.0/3.5)软件,价值2.5万元人民币。

此外,上述两种方案选择需要在2021年11月2日24点前决定,逾期未选则视为默认为第一种方案,即选择按序等待提车。目前,小鹏P5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4个月,假如消费者在11月初购车,按照第一种交付方案,车主要在2022年春节后才可以提车。

根据小鹏汽车透露,选择“先提车后补装雷达”的订单百分比已超过80%。消费者对“减配交付”的高接受度,或许可能帮助小鹏汽车的月交付量再创新高。

2.是管理失误,还是骗取补贴?

2020年末,何小鹏在公开信中表示:“我们要在激进的快跑中保持平衡,而不是在稳健的基础上寻找加速的机会。”小鹏汽车在“激进”奔跑中,管理方面却出现了疏漏。近日,江苏电视台的《零距离帮忙》报道了一则小鹏汽车疑似“骗补”的新闻。

2021年10月,南京消费者陈先生看中了一款小鹏P7新能源电动车,与销售人员谈好价格后签订了销售合同。在购车协议中,陈先生从南京小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一辆小鹏P7整车,价格为279650元,其中包括定金5000元,整车尾款274650元,买卖双方均已盖章签字。

然而,11月陈先生去小鹏4S店提车时,却被告知需要额外多交7000元才能提车。为此,陈先生向小鹏销售主管、交付主管、小鹏汽车客服等反应问题,对方互相踢皮球。

涉事4S店销售主管称,新能源整车价格超过30万便拿不到国家补贴,因此这边卖车均是先做低合同价格,将价格控制在30万以下;之后再把价格补齐,实际上车主所付的钱就是原车款,并未多收钱。该主管还表示,店内所有车辆都是按照同样的“操作”来签订买卖合同的,销售人员会提前告知。

目前,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为补贴前售价不超过3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可以享受国家补贴,陈先生一事便涉及到了补贴的问题。该4S店的操作,让不少消费者和网友质疑小鹏汽车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

面对媒体的报道和大众舆论,12月8日,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经核实,该门店店员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未清楚了解11月的相关促销政策,造成了客户的误解,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没有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有关人员对相关政策没有讲清楚,是公司管理失误,后续小鹏将履行合同的承诺。

此外,小鹏汽车还表示,小鹏P7(除鹏翼版)的最高配车型(670E)的补贴前官方指导价为29.94万元,因此,“不存在也没有必要有做低价格获取国家补贴的行为。”小鹏汽车官网显示,小鹏汽车P7 670E综合补贴后的建议零售价为27.69万元,与陈先生购车金额大体相当。

无论小鹏汽车P7 670E是骗补,还是南京4S店没弄懂促销规则“欺骗”消费者,都暴露出小鹏汽车存在粗放管理的问题。小鹏汽车想要跑得更远,加强管理服务好消费者才是正道。

3.半年违规采集43万张人脸信息

近一年多,隐私保护是监管和用户都十分在意的事情。2021年央视“315”晚会就报道了部分商场未经用户授权便擅自采集人脸信息的乱象,其中被曝光的无锡宝马4S店在被查获时,共抓拍并储存了4617个到店消费者的人脸信息。

有宝马这个“反面教材”在前,小鹏汽车却没有及时吸取教训。12月14日,天眼查APP显示,小鹏汽车因线下门店擅自采集43万张消费者的人脸照片被罚款10万元。小鹏汽车对用户人脸的采集量几乎是宝马4S店的百倍。

处罚书披露的信息显示,2019年3月1日,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与某公司签订了《小鹏汽车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框架合同》,小鹏汽车共花费17.38万元购买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服务相关的软件及硬件。其中,包括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设备22台,这22台设备被安装在5家直营店和2家加盟店中。2021年上半年,这7家小鹏4S店共采集并上传了43.16万张人脸照片。

12月14日,小鹏汽车回应称,“此事出于上海区域的门店希望通过对于门店客流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改善接待流程,更好的服务于到店客户,但由于对相关法律条款的不熟悉,误采购并使用了违反了相关法律条款的第三方供应商(悠络客)的产品。”

但整个过程中,小鹏汽车并未征得消费者同意,也无明示、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人脸的目的,消费者的隐私权明显被侵犯了。此外,消费者的人脸信息还有被泄露或售卖的风险存在。

2021年7月,最高法发布的新规明确了,处理“人脸信息”和“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生成的人脸信息”均是需规制的对象。在宾馆、商场、银行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验证、辨识或者分析的情形属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2021年8月,网信办等五部门出台《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明确了人脸信息、涉及个人信息主体超过10万人的个人信息等即为“重要数据”。

在法律明文下,小鹏汽车因非法收集人脸信息被处罚是必然的。但与消费者承担的风险及小鹏通过人脸信息获得的潜在收益相比,每张人脸图像的罚款只有不到3毛钱,这个处罚对小鹏而言或许太轻了。

业内人士认为,在激进中快跑的小鹏汽车,没有何小鹏想象得那么顺利,而是不时出现踉跄,这种失衡现象肯定会给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成长带来麻烦,小鹏汽车仍然需要在快速发展和管理中找到平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小鹏汽车

6.7k
  • 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入德国市场
  • 美股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小鹏汽车、蔚来跌超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小鹏汽车:踉跄着快跑?

小鹏汽车失衡快跑。

摄影: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公司研究室新能源组  曲奇

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万的小鹏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的“长跑比赛”中,暂时领先于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何小鹏曾说过,我们要在激进的快跑中保持平衡。然而,激进快跑与保持平衡却是一门学问。

随着小鹏汽车的交付量越来越高,近期公司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先是小鹏南京4S店的销售员或因没有弄懂促销政策,致使小鹏汽车陷入了“骗补”风波。后是小鹏汽车7家4S店半年内违规采集43万张人脸信息,被罚款10万元。

销量高涨自然是好事,但小鹏汽车也需要在不断的前进中,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在快跑中保持平衡。

1.芯片短缺,小鹏减配保交付量

2021年11月,小鹏汽车交付量达到15613辆,环比增长54%,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万。2021年前11个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82155辆,蔚来汽车为80940辆,理想汽车为76404辆。凭借这股势头,小鹏汽车成为了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牌,领先蔚来和理想。

2021年下半年以来,蔚来和理想均受到疫情下供应链扰动的影响,致使单月交付量出现过环比大幅下滑。与蔚来、理想相比,小鹏汽车的供应链整体上较为稳定,这也是小鹏汽车交付量领先的原因之一。

2020年初以来,芯片的短缺影响了全球多个行业,其中汽车行业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根据咨询机构AFS数据,截至12月19日,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1023.2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198.2万辆,占总减产量的19.4%。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小鹏汽车也难以“独善其身”。减配交付成为小鹏汽车保证交付量的一种手段。

10月末,小鹏新推出的车型P5便因为毫米波雷达短缺影响了正常交付。小鹏汽车为车主推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等待提车,不要权益,按顺序进行交付;二是选择提车后补装雷达的交付方案,小鹏汽车预计在2022年3月31日起可以分批启动雷达补装,并对这部分车主免费赠送XPILOT(3.0/3.5)软件,价值2.5万元人民币。

此外,上述两种方案选择需要在2021年11月2日24点前决定,逾期未选则视为默认为第一种方案,即选择按序等待提车。目前,小鹏P5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4个月,假如消费者在11月初购车,按照第一种交付方案,车主要在2022年春节后才可以提车。

根据小鹏汽车透露,选择“先提车后补装雷达”的订单百分比已超过80%。消费者对“减配交付”的高接受度,或许可能帮助小鹏汽车的月交付量再创新高。

2.是管理失误,还是骗取补贴?

2020年末,何小鹏在公开信中表示:“我们要在激进的快跑中保持平衡,而不是在稳健的基础上寻找加速的机会。”小鹏汽车在“激进”奔跑中,管理方面却出现了疏漏。近日,江苏电视台的《零距离帮忙》报道了一则小鹏汽车疑似“骗补”的新闻。

2021年10月,南京消费者陈先生看中了一款小鹏P7新能源电动车,与销售人员谈好价格后签订了销售合同。在购车协议中,陈先生从南京小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一辆小鹏P7整车,价格为279650元,其中包括定金5000元,整车尾款274650元,买卖双方均已盖章签字。

然而,11月陈先生去小鹏4S店提车时,却被告知需要额外多交7000元才能提车。为此,陈先生向小鹏销售主管、交付主管、小鹏汽车客服等反应问题,对方互相踢皮球。

涉事4S店销售主管称,新能源整车价格超过30万便拿不到国家补贴,因此这边卖车均是先做低合同价格,将价格控制在30万以下;之后再把价格补齐,实际上车主所付的钱就是原车款,并未多收钱。该主管还表示,店内所有车辆都是按照同样的“操作”来签订买卖合同的,销售人员会提前告知。

目前,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为补贴前售价不超过30万元的纯电动汽车可以享受国家补贴,陈先生一事便涉及到了补贴的问题。该4S店的操作,让不少消费者和网友质疑小鹏汽车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

面对媒体的报道和大众舆论,12月8日,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经核实,该门店店员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未清楚了解11月的相关促销政策,造成了客户的误解,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没有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有关人员对相关政策没有讲清楚,是公司管理失误,后续小鹏将履行合同的承诺。

此外,小鹏汽车还表示,小鹏P7(除鹏翼版)的最高配车型(670E)的补贴前官方指导价为29.94万元,因此,“不存在也没有必要有做低价格获取国家补贴的行为。”小鹏汽车官网显示,小鹏汽车P7 670E综合补贴后的建议零售价为27.69万元,与陈先生购车金额大体相当。

无论小鹏汽车P7 670E是骗补,还是南京4S店没弄懂促销规则“欺骗”消费者,都暴露出小鹏汽车存在粗放管理的问题。小鹏汽车想要跑得更远,加强管理服务好消费者才是正道。

3.半年违规采集43万张人脸信息

近一年多,隐私保护是监管和用户都十分在意的事情。2021年央视“315”晚会就报道了部分商场未经用户授权便擅自采集人脸信息的乱象,其中被曝光的无锡宝马4S店在被查获时,共抓拍并储存了4617个到店消费者的人脸信息。

有宝马这个“反面教材”在前,小鹏汽车却没有及时吸取教训。12月14日,天眼查APP显示,小鹏汽车因线下门店擅自采集43万张消费者的人脸照片被罚款10万元。小鹏汽车对用户人脸的采集量几乎是宝马4S店的百倍。

处罚书披露的信息显示,2019年3月1日,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与某公司签订了《小鹏汽车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框架合同》,小鹏汽车共花费17.38万元购买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服务相关的软件及硬件。其中,包括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设备22台,这22台设备被安装在5家直营店和2家加盟店中。2021年上半年,这7家小鹏4S店共采集并上传了43.16万张人脸照片。

12月14日,小鹏汽车回应称,“此事出于上海区域的门店希望通过对于门店客流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改善接待流程,更好的服务于到店客户,但由于对相关法律条款的不熟悉,误采购并使用了违反了相关法律条款的第三方供应商(悠络客)的产品。”

但整个过程中,小鹏汽车并未征得消费者同意,也无明示、告知消费者收集、使用人脸的目的,消费者的隐私权明显被侵犯了。此外,消费者的人脸信息还有被泄露或售卖的风险存在。

2021年7月,最高法发布的新规明确了,处理“人脸信息”和“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生成的人脸信息”均是需规制的对象。在宾馆、商场、银行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验证、辨识或者分析的情形属于侵害自然人人格权益的行为。2021年8月,网信办等五部门出台《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明确了人脸信息、涉及个人信息主体超过10万人的个人信息等即为“重要数据”。

在法律明文下,小鹏汽车因非法收集人脸信息被处罚是必然的。但与消费者承担的风险及小鹏通过人脸信息获得的潜在收益相比,每张人脸图像的罚款只有不到3毛钱,这个处罚对小鹏而言或许太轻了。

业内人士认为,在激进中快跑的小鹏汽车,没有何小鹏想象得那么顺利,而是不时出现踉跄,这种失衡现象肯定会给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成长带来麻烦,小鹏汽车仍然需要在快速发展和管理中找到平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