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待在机器的迷境里,把其他一切都忘掉 | 一周新书推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待在机器的迷境里,把其他一切都忘掉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女性导演、巴西、阿根廷、赌博、经济学、伊朗、古典音乐、城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林子人

《明亮的时刻:单读28》

吴琦 主编
单读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11

这本mook用电影剧本合集的方式,关注当代青年女性导演的创作和处境。本书中的五个剧本节选或全本属于五位当代青年女导演的处女作或者代表作。其中有滕丛丛的《送我上青云》,讲述有新闻理想的患癌女性记者为生存而接下给人写自传的工作;杨明明的《柔情史》,展现北京胡同里一对母女之间的冲突;韩帅的《一九九九》讲述了一个女孩在情窦初开时面对的情感纠葛和亲人的衰老离世;黄绮琳的《金都》讲述了一位为真假结婚而发愁的女性;王丽娜的《第一次的离别》则是她献给新疆和童年的一首长诗,这片土地的诗意是作品的源头

除了剧本以外,本书还收录了导演们的创作谈。此外还有女性艺术家、作家创作的影像作品、小说、随笔和评论,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女性世界,发出女性的声音。

《流亡者的梦》

[阿根廷]曼波·贾尔迪内里 著 范童心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12

按照作家伊格纳西奥·泰博的说法,“阿根廷新的叙事小说中最精彩的作品都是在军事政变后创作出来的或者是在国外广为流传的。”阿根廷作家曼波·贾尔迪内里有过一段流亡经验,1976年,阿根廷国内爆发了军事政变, 和其他被迫害的知识分子一样贾尔迪内里流亡至墨西哥一去就是近十年的时间。

1983年,贾尔迪内里的代表作《热月》获得了墨西哥“国家小说奖”,这本书的背景就是1977年军人独裁下的阿根廷。《流亡者的梦》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25个故事也有着流亡经历、军事独裁者、童年回忆等主题,作者也在其中向博尔赫斯等拉美文学大师们致敬。

《里约折叠:追击贫民窟毒枭》

[英]米沙·格兰尼 著 吴桑雨 译
理想国 | 海南出版社 2021-11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南美洲最大的贫民窟罗西尼亚毒品集团的首领——内姆,他是罗西尼亚实际上的总统和总理,是这个中型城市里掌握权势的商人”,但是在媒体的描述里,他也是巴西人民的“头号公敌”,是全巴西最想要逮捕的人。调查记者、历史学家米沙·格兰尼给服刑中的内姆做了多次访谈,还采访了他的家人朋友,与他相关的政治家、商人、警察以及敌人。

书中讲述了内姆作为一个贫民窟之子如何崛起,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成为一个帝国帝王的经历,在此过程中,也通过这位贫民窟毒王的经历描述了里约这座城市的贫穷、暴力、贪婪和政治阴谋,展示出当政府试图用各种方式侵犯罗西尼亚自治权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作者认为,“这个故事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当代巴西的本质。”

《情理与正义》

汪丁丁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10

这本书的内容出自经济学家汪丁丁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在自序中汪丁丁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上课时,首先“自然神学”,其次“道德哲学”,再次是“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最后才“经济学”。而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三重转型期,所以,伦理的、经济的、政治的,就是中国现象的发生学视角

之所以伦理学应该成为首先要考虑的事,是因为汪丁丁认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潜在交易机会。仅当交易双方有最低限度的信任感(也就是伦理关系),潜在交易机会才可能实现。他谈到,一些听了课程的朋友们认为他讲的伦理学应成为EMBA学员的首要课程。此外汪丁丁在书中还推荐了迈克尔·桑德尔的正义演说、龙虾教授乔丹·彼得森的《人生十二法则》和《意义的地图》等作品。

《运气的诱饵: 拉斯维加斯的赌博设计与失控的机器人生

[美]娜塔莎·道·舒尔 著 李奇 译 
理想国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12

“有一点很多人总是不明白:我赌博不是为了赚钱。”一位采访者对这本书的作者纽约大学文化人类学副教授娜塔莎·道·舒尔说,赌博只是为了继续玩下去,为了待在机器的迷境里,把其他一切都忘掉。文化历史学家杰克逊·李尔斯有一本关于美国赌博文化的作品《空手套白狼》(Something for Nothing),其中谈到,定义国家性格的,是“运气(chance)文化”和“控制(control)文化”之间的张力。前者的典型是投机的骗子,后者的典型则是拥护新教工作伦理的自律者。但在机器赌博者那里,他们与两者都无关,因为目标不是赢,而是继续玩下去。为什么赌博上瘾的人为了能不间断地游戏,连尿都撒在杯子里?就是因为他们把赌博看作“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个入境口岸”。

社会学者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里曾经谈到,温饱解决以后,我们将会遭遇精神空虚。但是,有了瘾就不会空虚了。没有上瘾,不仅仍然有可能陷落到空虚当中,甚至也难以和一种行为模式系结到一起。现代人大规模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瘾”当中,深刻的原因和功能的《运气的诱饵》就向我们展示了,为何赌博者是原子化时代里每个个体的命运缩影。

《伊朗:被低估的文明与未完成的变革》

[英]迈克尔·阿克斯沃西 著 赵乙深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1-12

说到伊朗,很多中国读者可能会首先想到美国给它的“邪恶轴心”标签。很长时间以来,伊朗都被西方媒体妖魔化了,即使是在中国,人们也对这个国家也有很多误解。其实,波斯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历史遭遇十分相似——都有着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在近代曾经经历过国力衰弱和遭受欺凌的过程对伊朗来说,它先后成为帝国争夺势力的舞台、被掠夺石油的国家和美国的冷战工具,这些历史都让伊朗人感到深受伤害。

我们对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上的这个国度究竟知道多少?本书从古代伊朗和伊斯兰化的伊朗萨法维王朝和来自西方的影响巴列维王朝谈到1979年革命以及两伊战争、拉夫桑贾尼、哈塔米、战后重建及改革,以及艾哈迈迪内贾德、鲁哈尼和当今伊朗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串起了伊朗的历史,适合史学爱好者和国际关系爱好者阅读。

《古典乐的慰藉: 从耳朵到心灵的聆赏入门

韩嘉天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11

音乐谁都能听,因为它可以让人直接体验,带来心理乃至生理的震撼。但是光凭着感性听音乐,只是听一听热闹,难以洞悉其门道,要想深入其中则更需科学精神。

《古典乐的慰藉: 从耳朵到心灵的聆赏入门是一本给古典音乐初级鉴赏者的入门读物。作者从音乐的体裁、乐器开始讲起,谈到节奏、旋律、情感,随后又给读者普及古典音乐作品中动机或主题的浮现,用文字来捕捉音乐的奥秘,向读者一一剖析。书中的举例大多来自普及程度比较高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令读者感到亲切。此外这本书还像《小说药丸》一样,附赠了主题各异的曲目处方。

《什么造就了城市》

[美]乔纳森·罗斯 著 谢幕娟 译
后浪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1-12

是不是完全没想到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还能影响到这本书?诚然,大家都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谁能想到,现代城市规划的问题也能从音乐理论里找答案呢?这本书的作者、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乔纳森·罗斯提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和巴赫的音乐一样,围绕教堂和庙宇而建,饱含智慧和神圣的寓意。但是现在大部分城市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目标,而本书就是要把散落的线——技术、社会潜力和大自然的原动力——拧到一起,回归城市最初的目标,让繁荣与幸福、效率与平等可以达到平衡,人类与文明可以实现碰撞和联结。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曾经谈到,城市复杂的功能并非混乱无序的表现。相反,它代表着一种复杂精妙且高度发达的有序形式。这本书的作者在新墨西哥州参与了一个千年阿纳萨齐古村落的挖掘工作之后,下定决心找出这种秩序。“我感觉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的踪迹——生物学与进化论,物理学与量子力学,宗教与哲学,心理学与生态学,千百年前的城市历史,以及如今的新兴城市。”他说自己的目标就是通过这些不同渠道总结经验,弄清如何让城市成为一个整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待在机器的迷境里,把其他一切都忘掉 | 一周新书推荐

本周关键词:女性导演、巴西、阿根廷、赌博、经济学、伊朗、古典音乐、城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林子人

《明亮的时刻:单读28》

吴琦 主编
单读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11

这本mook用电影剧本合集的方式,关注当代青年女性导演的创作和处境。本书中的五个剧本节选或全本属于五位当代青年女导演的处女作或者代表作。其中有滕丛丛的《送我上青云》,讲述有新闻理想的患癌女性记者为生存而接下给人写自传的工作;杨明明的《柔情史》,展现北京胡同里一对母女之间的冲突;韩帅的《一九九九》讲述了一个女孩在情窦初开时面对的情感纠葛和亲人的衰老离世;黄绮琳的《金都》讲述了一位为真假结婚而发愁的女性;王丽娜的《第一次的离别》则是她献给新疆和童年的一首长诗,这片土地的诗意是作品的源头

除了剧本以外,本书还收录了导演们的创作谈。此外还有女性艺术家、作家创作的影像作品、小说、随笔和评论,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女性世界,发出女性的声音。

《流亡者的梦》

[阿根廷]曼波·贾尔迪内里 著 范童心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12

按照作家伊格纳西奥·泰博的说法,“阿根廷新的叙事小说中最精彩的作品都是在军事政变后创作出来的或者是在国外广为流传的。”阿根廷作家曼波·贾尔迪内里有过一段流亡经验,1976年,阿根廷国内爆发了军事政变, 和其他被迫害的知识分子一样贾尔迪内里流亡至墨西哥一去就是近十年的时间。

1983年,贾尔迪内里的代表作《热月》获得了墨西哥“国家小说奖”,这本书的背景就是1977年军人独裁下的阿根廷。《流亡者的梦》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25个故事也有着流亡经历、军事独裁者、童年回忆等主题,作者也在其中向博尔赫斯等拉美文学大师们致敬。

《里约折叠:追击贫民窟毒枭》

[英]米沙·格兰尼 著 吴桑雨 译
理想国 | 海南出版社 2021-11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南美洲最大的贫民窟罗西尼亚毒品集团的首领——内姆,他是罗西尼亚实际上的总统和总理,是这个中型城市里掌握权势的商人”,但是在媒体的描述里,他也是巴西人民的“头号公敌”,是全巴西最想要逮捕的人。调查记者、历史学家米沙·格兰尼给服刑中的内姆做了多次访谈,还采访了他的家人朋友,与他相关的政治家、商人、警察以及敌人。

书中讲述了内姆作为一个贫民窟之子如何崛起,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成为一个帝国帝王的经历,在此过程中,也通过这位贫民窟毒王的经历描述了里约这座城市的贫穷、暴力、贪婪和政治阴谋,展示出当政府试图用各种方式侵犯罗西尼亚自治权时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作者认为,“这个故事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当代巴西的本质。”

《情理与正义》

汪丁丁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10

这本书的内容出自经济学家汪丁丁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在自序中汪丁丁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上课时,首先“自然神学”,其次“道德哲学”,再次是“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最后才“经济学”。而当代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三重转型期,所以,伦理的、经济的、政治的,就是中国现象的发生学视角

之所以伦理学应该成为首先要考虑的事,是因为汪丁丁认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潜在交易机会。仅当交易双方有最低限度的信任感(也就是伦理关系),潜在交易机会才可能实现。他谈到,一些听了课程的朋友们认为他讲的伦理学应成为EMBA学员的首要课程。此外汪丁丁在书中还推荐了迈克尔·桑德尔的正义演说、龙虾教授乔丹·彼得森的《人生十二法则》和《意义的地图》等作品。

《运气的诱饵: 拉斯维加斯的赌博设计与失控的机器人生

[美]娜塔莎·道·舒尔 著 李奇 译 
理想国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12

“有一点很多人总是不明白:我赌博不是为了赚钱。”一位采访者对这本书的作者纽约大学文化人类学副教授娜塔莎·道·舒尔说,赌博只是为了继续玩下去,为了待在机器的迷境里,把其他一切都忘掉。文化历史学家杰克逊·李尔斯有一本关于美国赌博文化的作品《空手套白狼》(Something for Nothing),其中谈到,定义国家性格的,是“运气(chance)文化”和“控制(control)文化”之间的张力。前者的典型是投机的骗子,后者的典型则是拥护新教工作伦理的自律者。但在机器赌博者那里,他们与两者都无关,因为目标不是赢,而是继续玩下去。为什么赌博上瘾的人为了能不间断地游戏,连尿都撒在杯子里?就是因为他们把赌博看作“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个入境口岸”。

社会学者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里曾经谈到,温饱解决以后,我们将会遭遇精神空虚。但是,有了瘾就不会空虚了。没有上瘾,不仅仍然有可能陷落到空虚当中,甚至也难以和一种行为模式系结到一起。现代人大规模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瘾”当中,深刻的原因和功能的《运气的诱饵》就向我们展示了,为何赌博者是原子化时代里每个个体的命运缩影。

《伊朗:被低估的文明与未完成的变革》

[英]迈克尔·阿克斯沃西 著 赵乙深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1-12

说到伊朗,很多中国读者可能会首先想到美国给它的“邪恶轴心”标签。很长时间以来,伊朗都被西方媒体妖魔化了,即使是在中国,人们也对这个国家也有很多误解。其实,波斯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历史遭遇十分相似——都有着辉煌历史和伟大文化在近代曾经经历过国力衰弱和遭受欺凌的过程对伊朗来说,它先后成为帝国争夺势力的舞台、被掠夺石油的国家和美国的冷战工具,这些历史都让伊朗人感到深受伤害。

我们对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上的这个国度究竟知道多少?本书从古代伊朗和伊斯兰化的伊朗萨法维王朝和来自西方的影响巴列维王朝谈到1979年革命以及两伊战争、拉夫桑贾尼、哈塔米、战后重建及改革,以及艾哈迈迪内贾德、鲁哈尼和当今伊朗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串起了伊朗的历史,适合史学爱好者和国际关系爱好者阅读。

《古典乐的慰藉: 从耳朵到心灵的聆赏入门

韩嘉天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11

音乐谁都能听,因为它可以让人直接体验,带来心理乃至生理的震撼。但是光凭着感性听音乐,只是听一听热闹,难以洞悉其门道,要想深入其中则更需科学精神。

《古典乐的慰藉: 从耳朵到心灵的聆赏入门是一本给古典音乐初级鉴赏者的入门读物。作者从音乐的体裁、乐器开始讲起,谈到节奏、旋律、情感,随后又给读者普及古典音乐作品中动机或主题的浮现,用文字来捕捉音乐的奥秘,向读者一一剖析。书中的举例大多来自普及程度比较高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令读者感到亲切。此外这本书还像《小说药丸》一样,附赠了主题各异的曲目处方。

《什么造就了城市》

[美]乔纳森·罗斯 著 谢幕娟 译
后浪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1-12

是不是完全没想到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还能影响到这本书?诚然,大家都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谁能想到,现代城市规划的问题也能从音乐理论里找答案呢?这本书的作者、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乔纳森·罗斯提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和巴赫的音乐一样,围绕教堂和庙宇而建,饱含智慧和神圣的寓意。但是现在大部分城市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目标,而本书就是要把散落的线——技术、社会潜力和大自然的原动力——拧到一起,回归城市最初的目标,让繁荣与幸福、效率与平等可以达到平衡,人类与文明可以实现碰撞和联结。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曾经谈到,城市复杂的功能并非混乱无序的表现。相反,它代表着一种复杂精妙且高度发达的有序形式。这本书的作者在新墨西哥州参与了一个千年阿纳萨齐古村落的挖掘工作之后,下定决心找出这种秩序。“我感觉很多地方都能找到它的踪迹——生物学与进化论,物理学与量子力学,宗教与哲学,心理学与生态学,千百年前的城市历史,以及如今的新兴城市。”他说自己的目标就是通过这些不同渠道总结经验,弄清如何让城市成为一个整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