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武器|全球化在退潮,沃勒斯坦预见成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武器|全球化在退潮,沃勒斯坦预见成真?

沃勒斯坦的洞见似乎得到充分证实,过度乐观的全球化叙事正在坍塌。这一轮全球化真的就此告一段落了吗?还会有新一轮全球化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一次全球化的挫败都令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感到振奋,因为在他看来所谓全球化的推进只不过变相验证了他的世界体系理论。

有史以来人们一直在互相交往和交换,商人、武夫和传教士们的足迹也遍及全球,虽然无论交通速度之慢和交换规模之小足以令当代人发狂。这种意义上的“全球化”当然是脆弱的,容易陷入低潮甚至被逆转,帝国的崩解、黑死病的爆发、战争导致的商路断绝都可能成为原因之一。

在沃勒斯坦看来,只有当西欧核心国家尝试建立扩张型资本主义,并将其推向全世界时,所谓的全球化才拥有了不可逆转的势头,虽然这种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努力,本身就蕴含着阶段性毁灭的种子。

与那些乐观的全球化鼓吹者不同,沃勒斯坦认为全球化不会带来普惠型发展,因为在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同国家或经济体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于这个体系的核心地带,那些发展差强人意的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核心外围或半边缘地带,那些殖民地或后发展国家居于边缘地带。

沃勒斯坦认为居于边缘地带的国家或经济体与核心国家间的关系是一种依附性关系,只能靠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换取发达经济体高附加值工业品,因此会永远处于弱势地位。而在此基础上的全球化过程,只不过是更多的国家和经济体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并沦为依附性发展的牺牲品,其中只有个别侥幸者如日本等能“拱入”核心地带。因此,要想实现自主发展,就必须摆脱这样一个世界体系。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

按照这个分析框架,上一轮全球化的崩溃源于核心国家之间竞争边缘国家控制权过程中矛盾的激化和失控,以及边缘国家在民族解放进程中选择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实行独立自主发展的努力。

1970年代以来全球化叙事的高歌猛进,以及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和那些实现进口替代自主发展国家的挫败,似乎证伪了沃勒斯坦的预言。然而沃勒斯坦愈挫愈奋,直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是建立在核心国家二战后福利制度所支撑的大众消费基础上的,而越来越多边缘国家廉价劳动力的入场,必将拉低核心国家民众的福利水平,最终导致富国消费穷国生产的模式难以为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似乎充分证实了沃勒斯坦的洞见:随着福利水平不断降低的美国民众透支型消费狂潮的终结,一路攻城掠地的全球化终于迎来了退潮时分。而来自发达经济体内部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移民后代对ISIS等反全球化极端组织的趋之若鹜,似乎反证了过度乐观的全球化叙事的坍塌。

沃勒斯坦的胜利无疑是令人沮丧的胜利。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一轮全球化真的就此告一段落了吗?那些崛起经年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何不能寻求更包容更均衡的发展,让民众更多分享发展的红利,从而接过消费的接力棒,让全球化的故事得以继续呢?还会有新一轮全球化吗,如果有,人们再度出发的起点在哪里?

作者原标题为:全球化VS世界体系:沃勒斯坦正在胜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武器|全球化在退潮,沃勒斯坦预见成真?

沃勒斯坦的洞见似乎得到充分证实,过度乐观的全球化叙事正在坍塌。这一轮全球化真的就此告一段落了吗?还会有新一轮全球化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一次全球化的挫败都令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感到振奋,因为在他看来所谓全球化的推进只不过变相验证了他的世界体系理论。

有史以来人们一直在互相交往和交换,商人、武夫和传教士们的足迹也遍及全球,虽然无论交通速度之慢和交换规模之小足以令当代人发狂。这种意义上的“全球化”当然是脆弱的,容易陷入低潮甚至被逆转,帝国的崩解、黑死病的爆发、战争导致的商路断绝都可能成为原因之一。

在沃勒斯坦看来,只有当西欧核心国家尝试建立扩张型资本主义,并将其推向全世界时,所谓的全球化才拥有了不可逆转的势头,虽然这种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努力,本身就蕴含着阶段性毁灭的种子。

与那些乐观的全球化鼓吹者不同,沃勒斯坦认为全球化不会带来普惠型发展,因为在这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同国家或经济体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于这个体系的核心地带,那些发展差强人意的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核心外围或半边缘地带,那些殖民地或后发展国家居于边缘地带。

沃勒斯坦认为居于边缘地带的国家或经济体与核心国家间的关系是一种依附性关系,只能靠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换取发达经济体高附加值工业品,因此会永远处于弱势地位。而在此基础上的全球化过程,只不过是更多的国家和经济体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带,并沦为依附性发展的牺牲品,其中只有个别侥幸者如日本等能“拱入”核心地带。因此,要想实现自主发展,就必须摆脱这样一个世界体系。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创始人。

按照这个分析框架,上一轮全球化的崩溃源于核心国家之间竞争边缘国家控制权过程中矛盾的激化和失控,以及边缘国家在民族解放进程中选择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实行独立自主发展的努力。

1970年代以来全球化叙事的高歌猛进,以及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和那些实现进口替代自主发展国家的挫败,似乎证伪了沃勒斯坦的预言。然而沃勒斯坦愈挫愈奋,直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是建立在核心国家二战后福利制度所支撑的大众消费基础上的,而越来越多边缘国家廉价劳动力的入场,必将拉低核心国家民众的福利水平,最终导致富国消费穷国生产的模式难以为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似乎充分证实了沃勒斯坦的洞见:随着福利水平不断降低的美国民众透支型消费狂潮的终结,一路攻城掠地的全球化终于迎来了退潮时分。而来自发达经济体内部难以融入主流社会的移民后代对ISIS等反全球化极端组织的趋之若鹜,似乎反证了过度乐观的全球化叙事的坍塌。

沃勒斯坦的胜利无疑是令人沮丧的胜利。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一轮全球化真的就此告一段落了吗?那些崛起经年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何不能寻求更包容更均衡的发展,让民众更多分享发展的红利,从而接过消费的接力棒,让全球化的故事得以继续呢?还会有新一轮全球化吗,如果有,人们再度出发的起点在哪里?

作者原标题为:全球化VS世界体系:沃勒斯坦正在胜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