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天牛老爷身边(三):意想不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天牛老爷身边(三):意想不到

慈禧原本想以光绪重病为由废除他,然而西方列强阻挠了。于是他们开始考虑利用义和团教训列强,让列强知道,中国的局势是由他们掌握的。这样,义和团就成了慈禧老佛爷手里的“枪”。

文|金何 

三灰子被杀,传教士和他的大房子化成灰。一时间,洋鬼子、洋教、信洋教的人,成了过街老鼠,不是被打,而是被剿杀。

这时候,冯秀才一反过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常态,居然也出山了。

冯秀才整日在队伍里窜前忙后,激动的样子宛如几天前去见毓老爷的情形。那时冯秀才刚跟着队伍离开村子,一走出来,仿佛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他的精神也为之一震。

于是,就在见毓老爷的时候,他一时间侃侃而谈,把他过去学过的,想起来和想不起来的,像竹筒倒豆子一般统统倒了出来。

那按冯先生的意思……

大人,我刚才是说过了的,对待洋人,一定要强硬。你也知道,咱山东人好武,所以才会匪患不绝。于其把精力放在剿上,不如去抚。抚过之后,让这股力量去碰洋人,这样,水到渠成、一举两得、一石二鸟……嘿嘿嘿……

冯秀才一时没忍住,竟然笑出了声。幸好毓贤没有把这小节放心头。

冯秀才后来认为毓老爷是听进了他的话的,所以在会面之后,他才决定继续留在队伍上。人不能跟世事较劲儿,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冯秀才一时想起还在老家的陈三儿,满裤裆的屎尿,整日在村里乱窜,已经完全不像个样子。他心里笑了,笑得很舒畅,这普天下,不是王土,会是什么?

而现在冯秀才跟着的队伍,正是武师拉起来的。武师是谁呢?就是当初在曹州地界跟着刘桂,被毓贤抓的那个人。

武师一直没有忘记曹州城头,木笼里刘桂和他媳妇的脑袋,所以武师一直将毓贤记恨于心。虽然现在官府的饷银大把大把的给着,他的队伍也成了民团,但他还是想把他那颗脑袋拧下来。要不是冯秀才时常提醒,他早控制不住自己了。

武师非常反感毓贤,所以很多和官府联系的事宜,武师都交给冯秀才去办了。这期间,冯秀才又跟毓贤见过几面。

你现在是上千号人的头领,你可不能乱来,不能感情用事。冯秀才时常开导他。

屁!武师时常用一个字回敬冯秀才的规劝。进而他才愤愤地说道:我是恼恨洋鬼子,可我也不傻,不想被毓贤当枪使。他想赶走洋人,怎么不让他的官兵打头阵?干嘛杀人放火的事儿,都让我们去做?这不是抬着死孩子上树吗?(抬着死孩子上树是句俗话,意思是说被人怂恿着去做事,怂恿的人却躲在后面看热闹)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可不是毓老爷的意思,这是慈禧老佛爷的主意。冯秀才说到慈禧老佛爷,满眼放光,两手还抱拳躬了躬。老佛爷的意思可是很明确的,就是把洋人赶走,还咱大清一片清明。

武师没说话,鼻子里不停地喷着愤怒的热气。冯秀才暗自窃笑,他想说什么,一时又没说出口。过了好一阵子,才继续说道:这里可不光咱一直队伍,听说有几只比咱们势大的人马,已经开拔到直隶、天津,甚至北京城了,咱们可不能还在老家耗着,也应该出发了。晚了,功劳可都成了别人的,咱们连汤都喝不上了。

我跟你说实话,有我在,这人马哪儿也别想去。我不管这大清清明不清明,咱们既然是民团了,那我就只管保境安民。洋人赶走,土匪杀掉,其他地方的事儿,我没那闲工夫去管!

武师丢下这番话,愤愤地出去了。冯秀才在屋里气得直跺脚。不过,他冯秀才认定了事,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

那日在一个村子,冯秀才给新入团的团民训话。他东拉西扯,前三皇后五帝的说了大半天,把底下那些不识字的人说的脖子一愣一愣的。当然,冯秀才也入乡随俗,说话亲切的很,他不讲什么大道理,因为他知道说那些没个球用。他说现在全山东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在这大好势头下,应该一鼓作气北上进京,跟着大部队集合才是正理。

那边的洋鬼子更多,洋教堂也多,信奉洋教的汉奸更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冲进北京城,把那些洋人和汉奸统统宰了!底下人七嘴八舌的大声嚷嚷。

冯秀才一看气氛不错,于是继续说道:你们知道么,洋人在咱们的土地上修铁路,架电线,从来不顾及风水和风脉,把咱们的地脉都给破坏了,毁了咱们的传统,咱们还怎么继往开来?冯秀才说出这个词的时候,觉得不恰当,又害怕底下人听不懂,想了想说:是怎么传宗接代?洋鬼子坏咱们的风水,是想让咱们断子绝孙呢!

一时间这些新加入的人都群情激奋,纷纷要求立刻带兵北上,去杀洋人。冯秀才一看煽惑成功,知道该降降火候了。

这事儿还得咱们头领说了算,咱们大家伙儿要有点耐心,先等等。

头领这是怎么回事?

人家董大爷的队伍可是早走了?

咱们也得赶紧走!

对……对!赶紧出发!

冯秀才十分满意这种气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几乎天天串村去动员,新人旧人,说动了很多,很多人摩拳擦掌,要求提兵北上。冯秀才觉得,该是摊牌的时候了。

武师是个粗人,每日除了吃饭睡觉,余下的时间都是在打熬筋骨了。那时傍晚时分,冯秀才忽然带着二三十个各个坛口的小头领进了武师的住的院子。武师正在耍大刀,看到进来这么多属下,急忙停下了。

又没到每月集会的日期,你们现在来干什么?

我们一致要求,你带领大家伙儿北上。冯秀才说话的声音,明显比平时提高了很多。

武师看看这些个属下,脑袋立刻歪向冯秀才:我说,这一定是你的主意吧!

冯秀才顿了顿,继续冷着脸说道:这是我们大家伙儿的意思,我们要求一起去杀洋人。

屁!你他妈把我当傻子不是?这几个都是榆木脑袋,要不是你的煽惑,他们会跟你来?都给老子滚回去!

你觉得他们还会听你的吗?冯秀才冷笑了一声。接着,他冷着脸说:鉴于你这个头领一味的施行逃跑主义,我们一致决定,要求罢免你的头领职务。

冯秀才一摆手,身后几个人就要扑过来抓武师。

反了!全他娘的反了!他挥舞着手里的大刀片叫骂着:你们这帮混蛋,我劈死你们!

冯秀才往后一闪身,这二三十号人就跟武师在院子里干开了。虽然武师的武艺还不错,但毕竟好虎难架群狼,在连着砍翻两个人后,他还是被人用刀逼到了墙角,然后被人像捆粽子一样捆得结结实实。

公审武师的大集会,依旧在村口的打谷场。打谷场是个好地方,杀过洋人,砍过百姓,今天又要在这里公审反革命分子。围观的人从来不变,台上的人倒像真正的演员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冯秀才主持着公审大会,他妙语连珠,虽然接连放了几个屁,但也无伤大雅。他首先表明,武师从一开始犯得就是路线性质的错误。全省甚至全国的革命形势大好,而武师反倒龟缩在一个地方贪图享乐,这样的人,就是革命队伍里蛀虫!

冯秀才你他娘的放屁胡扯!老子瞎了眼,让你跟我当幕僚!武师可是血腥很强的汉子,虽然被捆了,但是嘴里仍旧不服。

冯秀才扭头看了武师一眼,继续说道:他是怕了,得了软骨病,在洋鬼子面前熊了,你自己熊了,也想把整个队伍带熊,大家伙说,我们能答应吗?

不答应!不答应!……

打谷场周围立刻传来人们的吼叫声。

冯秀才!你就扯鸡巴蛋吧!别人不知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跟那个毓贤老狗串通一气,把我们当枪使,跟洋鬼子斗,你们好坐收渔翁之利!你还有脸说你革命,你革自己的鸡巴去吧!

辱骂革命头领,割了他舌头!割了他!割了他!打谷场周围又是吼声一片。

几个人冲上台子,一声惨叫后,武师的舌头被扔在满是灰尘的地上。

这样的反革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就不能施行我们光荣正确的北上计划!现在,我代表团高层宣布,把反革命分子武师枭首!

枭首!枭首!枭首!

打谷场上一片欢腾,那声音盖过了一切,甚至都能把天戳个大窟窿。

两个大汉上台要架走他,冯秀才制止了,我还有几句话跟他说,你们先下台去。

冯秀才走到武师身边,他嘴里还在淌血。冯秀才笑了笑:相比于车裂分尸,砍头对你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你知道谁要杀你吗?看你马上要归西了,不能让你当糊涂鬼。

冯秀才说着,伏在武师的耳边轻声说道:既然你说我跟毓贤串通一气,那我告诉你,这就是毓贤的意思,曹州城的事儿,毓大人可是没忘记啊。你懂了?

武师扭过脸看着冯秀才,眼里满是怒火,嘴里像狗叫一般发着呜呜呜的声音。

真可悲!冯秀才一摆手,武师就被架走了。

打倒反革命分子武师!

胜利属于团民!

慈禧老佛爷千岁千千岁!

……

在一阵高过一阵的口号声里,武师的脑袋被剁下来,无头的身子歪倒在地上,像一条死狗。

武师伏诛,头领位置就空缺了。冯秀才居然主动让贤,把一个坛口的小头目推上了头领的位子上。当然,冯秀才作为队伍里的老资格,一切事宜,新头领都是要跟他商量着办的。在冯秀才看来,当不当这个头领无所谓,只要自己在幕后真正能操控局面比什么都好。人家慈禧不都是这么做的嘛!

北上计划很快实施,冯秀才本想喊出保卫慈禧老佛爷的口号的,但左思右想,觉得不妥。于是,就把行军的口号变成了祝慈禧老佛爷万寿无疆。

北上行军路上,冯秀才站在路边,看着长蛇阵一样的队伍,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万寿无疆?那是王八!

他被自己的想法逗乐了,但当着行军队伍的面不能笑,这样有损形象。于是,硬是把笑给憋回去了。不过用劲儿太大,上头堵住了,下头却跑出来一声宛转悠长的响屁。

没有人把放屁当成事儿,尤其是大领导当着大家伙儿放屁,更是说明大领导没有架子,随和亲民。毕竟,屙屎放屁,谁都有。以前的武师从来就没有在大家面前放过屁,那说明他跟大家根本不是一条心,幸而这个反革命被揪出来了。

于是在断断续续的屁声里,整个行军队伍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义和团兴起后,清政府起初对之大肆剿灭,而后来则实行招抚政策,承认义和团合法。1900年1月11日更是发布上谕。指出:不可将反洋教者“概目为会匪”,“株连滥杀”,“良莠不分”;强调“若安分良民,或习技艺以自卫身家,或联村众以互保闾里,是乃守望相助之义”,地方官在办理此等案件时,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也”。

清廷对义和团态度的大转变,缘于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势力和光绪为首的改革派势力的争斗。保守派势力牢牢占据上峰,但西方列强却频频向光绪一方的改革派靠拢,这让保守派大为恼火。慈禧原本想以光绪重病为由废除他,然而西方列强阻挠了。于是他们开始考虑利用义和团教训列强,让列强知道,中国的局势是由他们掌握的。

这样,义和团就成了慈禧老佛爷手里的“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天牛老爷身边(三):意想不到

慈禧原本想以光绪重病为由废除他,然而西方列强阻挠了。于是他们开始考虑利用义和团教训列强,让列强知道,中国的局势是由他们掌握的。这样,义和团就成了慈禧老佛爷手里的“枪”。

文|金何 

三灰子被杀,传教士和他的大房子化成灰。一时间,洋鬼子、洋教、信洋教的人,成了过街老鼠,不是被打,而是被剿杀。

这时候,冯秀才一反过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常态,居然也出山了。

冯秀才整日在队伍里窜前忙后,激动的样子宛如几天前去见毓老爷的情形。那时冯秀才刚跟着队伍离开村子,一走出来,仿佛吸到了新鲜的空气,他的精神也为之一震。

于是,就在见毓老爷的时候,他一时间侃侃而谈,把他过去学过的,想起来和想不起来的,像竹筒倒豆子一般统统倒了出来。

那按冯先生的意思……

大人,我刚才是说过了的,对待洋人,一定要强硬。你也知道,咱山东人好武,所以才会匪患不绝。于其把精力放在剿上,不如去抚。抚过之后,让这股力量去碰洋人,这样,水到渠成、一举两得、一石二鸟……嘿嘿嘿……

冯秀才一时没忍住,竟然笑出了声。幸好毓贤没有把这小节放心头。

冯秀才后来认为毓老爷是听进了他的话的,所以在会面之后,他才决定继续留在队伍上。人不能跟世事较劲儿,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冯秀才一时想起还在老家的陈三儿,满裤裆的屎尿,整日在村里乱窜,已经完全不像个样子。他心里笑了,笑得很舒畅,这普天下,不是王土,会是什么?

而现在冯秀才跟着的队伍,正是武师拉起来的。武师是谁呢?就是当初在曹州地界跟着刘桂,被毓贤抓的那个人。

武师一直没有忘记曹州城头,木笼里刘桂和他媳妇的脑袋,所以武师一直将毓贤记恨于心。虽然现在官府的饷银大把大把的给着,他的队伍也成了民团,但他还是想把他那颗脑袋拧下来。要不是冯秀才时常提醒,他早控制不住自己了。

武师非常反感毓贤,所以很多和官府联系的事宜,武师都交给冯秀才去办了。这期间,冯秀才又跟毓贤见过几面。

你现在是上千号人的头领,你可不能乱来,不能感情用事。冯秀才时常开导他。

屁!武师时常用一个字回敬冯秀才的规劝。进而他才愤愤地说道:我是恼恨洋鬼子,可我也不傻,不想被毓贤当枪使。他想赶走洋人,怎么不让他的官兵打头阵?干嘛杀人放火的事儿,都让我们去做?这不是抬着死孩子上树吗?(抬着死孩子上树是句俗话,意思是说被人怂恿着去做事,怂恿的人却躲在后面看热闹)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可不是毓老爷的意思,这是慈禧老佛爷的主意。冯秀才说到慈禧老佛爷,满眼放光,两手还抱拳躬了躬。老佛爷的意思可是很明确的,就是把洋人赶走,还咱大清一片清明。

武师没说话,鼻子里不停地喷着愤怒的热气。冯秀才暗自窃笑,他想说什么,一时又没说出口。过了好一阵子,才继续说道:这里可不光咱一直队伍,听说有几只比咱们势大的人马,已经开拔到直隶、天津,甚至北京城了,咱们可不能还在老家耗着,也应该出发了。晚了,功劳可都成了别人的,咱们连汤都喝不上了。

我跟你说实话,有我在,这人马哪儿也别想去。我不管这大清清明不清明,咱们既然是民团了,那我就只管保境安民。洋人赶走,土匪杀掉,其他地方的事儿,我没那闲工夫去管!

武师丢下这番话,愤愤地出去了。冯秀才在屋里气得直跺脚。不过,他冯秀才认定了事,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

那日在一个村子,冯秀才给新入团的团民训话。他东拉西扯,前三皇后五帝的说了大半天,把底下那些不识字的人说的脖子一愣一愣的。当然,冯秀才也入乡随俗,说话亲切的很,他不讲什么大道理,因为他知道说那些没个球用。他说现在全山东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在这大好势头下,应该一鼓作气北上进京,跟着大部队集合才是正理。

那边的洋鬼子更多,洋教堂也多,信奉洋教的汉奸更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冲进北京城,把那些洋人和汉奸统统宰了!底下人七嘴八舌的大声嚷嚷。

冯秀才一看气氛不错,于是继续说道:你们知道么,洋人在咱们的土地上修铁路,架电线,从来不顾及风水和风脉,把咱们的地脉都给破坏了,毁了咱们的传统,咱们还怎么继往开来?冯秀才说出这个词的时候,觉得不恰当,又害怕底下人听不懂,想了想说:是怎么传宗接代?洋鬼子坏咱们的风水,是想让咱们断子绝孙呢!

一时间这些新加入的人都群情激奋,纷纷要求立刻带兵北上,去杀洋人。冯秀才一看煽惑成功,知道该降降火候了。

这事儿还得咱们头领说了算,咱们大家伙儿要有点耐心,先等等。

头领这是怎么回事?

人家董大爷的队伍可是早走了?

咱们也得赶紧走!

对……对!赶紧出发!

冯秀才十分满意这种气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几乎天天串村去动员,新人旧人,说动了很多,很多人摩拳擦掌,要求提兵北上。冯秀才觉得,该是摊牌的时候了。

武师是个粗人,每日除了吃饭睡觉,余下的时间都是在打熬筋骨了。那时傍晚时分,冯秀才忽然带着二三十个各个坛口的小头领进了武师的住的院子。武师正在耍大刀,看到进来这么多属下,急忙停下了。

又没到每月集会的日期,你们现在来干什么?

我们一致要求,你带领大家伙儿北上。冯秀才说话的声音,明显比平时提高了很多。

武师看看这些个属下,脑袋立刻歪向冯秀才:我说,这一定是你的主意吧!

冯秀才顿了顿,继续冷着脸说道:这是我们大家伙儿的意思,我们要求一起去杀洋人。

屁!你他妈把我当傻子不是?这几个都是榆木脑袋,要不是你的煽惑,他们会跟你来?都给老子滚回去!

你觉得他们还会听你的吗?冯秀才冷笑了一声。接着,他冷着脸说:鉴于你这个头领一味的施行逃跑主义,我们一致决定,要求罢免你的头领职务。

冯秀才一摆手,身后几个人就要扑过来抓武师。

反了!全他娘的反了!他挥舞着手里的大刀片叫骂着:你们这帮混蛋,我劈死你们!

冯秀才往后一闪身,这二三十号人就跟武师在院子里干开了。虽然武师的武艺还不错,但毕竟好虎难架群狼,在连着砍翻两个人后,他还是被人用刀逼到了墙角,然后被人像捆粽子一样捆得结结实实。

公审武师的大集会,依旧在村口的打谷场。打谷场是个好地方,杀过洋人,砍过百姓,今天又要在这里公审反革命分子。围观的人从来不变,台上的人倒像真正的演员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

冯秀才主持着公审大会,他妙语连珠,虽然接连放了几个屁,但也无伤大雅。他首先表明,武师从一开始犯得就是路线性质的错误。全省甚至全国的革命形势大好,而武师反倒龟缩在一个地方贪图享乐,这样的人,就是革命队伍里蛀虫!

冯秀才你他娘的放屁胡扯!老子瞎了眼,让你跟我当幕僚!武师可是血腥很强的汉子,虽然被捆了,但是嘴里仍旧不服。

冯秀才扭头看了武师一眼,继续说道:他是怕了,得了软骨病,在洋鬼子面前熊了,你自己熊了,也想把整个队伍带熊,大家伙说,我们能答应吗?

不答应!不答应!……

打谷场周围立刻传来人们的吼叫声。

冯秀才!你就扯鸡巴蛋吧!别人不知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跟那个毓贤老狗串通一气,把我们当枪使,跟洋鬼子斗,你们好坐收渔翁之利!你还有脸说你革命,你革自己的鸡巴去吧!

辱骂革命头领,割了他舌头!割了他!割了他!打谷场周围又是吼声一片。

几个人冲上台子,一声惨叫后,武师的舌头被扔在满是灰尘的地上。

这样的反革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就不能施行我们光荣正确的北上计划!现在,我代表团高层宣布,把反革命分子武师枭首!

枭首!枭首!枭首!

打谷场上一片欢腾,那声音盖过了一切,甚至都能把天戳个大窟窿。

两个大汉上台要架走他,冯秀才制止了,我还有几句话跟他说,你们先下台去。

冯秀才走到武师身边,他嘴里还在淌血。冯秀才笑了笑:相比于车裂分尸,砍头对你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你知道谁要杀你吗?看你马上要归西了,不能让你当糊涂鬼。

冯秀才说着,伏在武师的耳边轻声说道:既然你说我跟毓贤串通一气,那我告诉你,这就是毓贤的意思,曹州城的事儿,毓大人可是没忘记啊。你懂了?

武师扭过脸看着冯秀才,眼里满是怒火,嘴里像狗叫一般发着呜呜呜的声音。

真可悲!冯秀才一摆手,武师就被架走了。

打倒反革命分子武师!

胜利属于团民!

慈禧老佛爷千岁千千岁!

……

在一阵高过一阵的口号声里,武师的脑袋被剁下来,无头的身子歪倒在地上,像一条死狗。

武师伏诛,头领位置就空缺了。冯秀才居然主动让贤,把一个坛口的小头目推上了头领的位子上。当然,冯秀才作为队伍里的老资格,一切事宜,新头领都是要跟他商量着办的。在冯秀才看来,当不当这个头领无所谓,只要自己在幕后真正能操控局面比什么都好。人家慈禧不都是这么做的嘛!

北上计划很快实施,冯秀才本想喊出保卫慈禧老佛爷的口号的,但左思右想,觉得不妥。于是,就把行军的口号变成了祝慈禧老佛爷万寿无疆。

北上行军路上,冯秀才站在路边,看着长蛇阵一样的队伍,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万寿无疆?那是王八!

他被自己的想法逗乐了,但当着行军队伍的面不能笑,这样有损形象。于是,硬是把笑给憋回去了。不过用劲儿太大,上头堵住了,下头却跑出来一声宛转悠长的响屁。

没有人把放屁当成事儿,尤其是大领导当着大家伙儿放屁,更是说明大领导没有架子,随和亲民。毕竟,屙屎放屁,谁都有。以前的武师从来就没有在大家面前放过屁,那说明他跟大家根本不是一条心,幸而这个反革命被揪出来了。

于是在断断续续的屁声里,整个行军队伍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义和团兴起后,清政府起初对之大肆剿灭,而后来则实行招抚政策,承认义和团合法。1900年1月11日更是发布上谕。指出:不可将反洋教者“概目为会匪”,“株连滥杀”,“良莠不分”;强调“若安分良民,或习技艺以自卫身家,或联村众以互保闾里,是乃守望相助之义”,地方官在办理此等案件时,应该“只问其为匪与否,肇衅与否,不论其会不会、教不教也”。

清廷对义和团态度的大转变,缘于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势力和光绪为首的改革派势力的争斗。保守派势力牢牢占据上峰,但西方列强却频频向光绪一方的改革派靠拢,这让保守派大为恼火。慈禧原本想以光绪重病为由废除他,然而西方列强阻挠了。于是他们开始考虑利用义和团教训列强,让列强知道,中国的局势是由他们掌握的。

这样,义和团就成了慈禧老佛爷手里的“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