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荒野之声,是复杂的野性|书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荒野之声,是复杂的野性|书单

从古老荒林、无名孤山到美国西部,这10部作品探究我们与那些被我们冠以“野性”之名的空间究竟有何关系。

“人类倾向于在远处把荒野理想化。”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图片来源:Unsplash

人们一般认为荒野(wilderness)是一种对立于人类文化的环境,它是一个庞大的地理生态系统,没有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重大变故或受到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倾向于在远处把荒野理想化,津津乐道于某种荒野的理念,而且通常是一谈起它就想到某些优美或者崇高的东西。

在《当我高歌,群山起舞》(When I Sing, Mountains Dance)这本书里,我(指本文作者Irene Solà)给自己定下了一项挑战:以居住在某地区或穿越此地的所有存在者的声音与视角来呈现这片土地(比利牛斯山的某一区域)。参与故事讲述的既有人类,也有非人类的存在者,还包括了一些民间传说与神话中的角色。叙事以一系列假想的声音编织而成,涵盖了狍子、狗、蘑菇、幽灵、水精灵、乌云乃至于当地的某一地质层。

相应地,我想提出一种方法来处理文学中的荒野,使之不局限于被动意义上的“景观”或引人入胜的美丽“背景板”,而是将其当作某种积极主动的实体来看待。这种方法旨在对荒野概念发起拷问,对其中的矛盾提出质疑,以及探究我们与那些被我们冠以“野性”之名的空间究竟有何关系。或者反过来看,一个对荒野的理解深刻到一定程度的人,也只得尊重其不受拘束、自由自在乃至于危机四伏的本性。

1. 《迷失针叶林》(Lost in the Taiga

《迷失针叶林》

该书记载了作者瓦西里·佩斯科夫(Vasily Peskov)与利科夫一家人相处的经历,这个家庭在俄国腹地的针叶林中过了四十多年与世隔绝的生活。佩斯科夫叙述了他们在针叶林的极端环境下如何挣扎求生,艰苦的条件常常与这家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积极乐观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但也难免会有人怀疑,生活选择与文明方向的不协调可能早晚会对他们构成困扰。

2. 《独立的人们》

《独立的人们》
[冰岛]哈·基·拉克司奈斯 著 薛鸿时/华萱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1

哈·基·拉克司奈斯的小说聚焦于比亚图尔(Bjartur of Summerhouses)这位20世纪初的冰岛贫农,他在一处仅仅是勉强可以住人的边缘地带经营着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农场。这里的荒野成为了比亚图尔的克星,全书着重呈现了在荒凉而残酷的环境里为生存而展开的暴力斗争对人类灵魂所造成的影响。

3. 《死亡在春天》(Death in Spring

《死亡在春天》

梅塞·罗多雷达(Mercè Rodoreda)这部阴暗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时间,背景设在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无名山村,周遭危机四伏。“卡拉门”(caramens,一种从未有人见过的生物)或者河流泛滥的冲击令房屋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危险。村民生活在原始且有如噩梦一般的法律与仪式之下。村庄周围的环境固然无情,但穷山恶水和人类的残忍一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4. 《沃尔》(The Vorrh

《沃尔》

在布莱恩·卡特林(Brian Catling)的“沃尔三部曲”里,“沃尔”(the vorrh)指的是一处非常古老的丛林,它已经老到了被认作是伊甸园的所在地,亚当和夏娃在那里与独眼巨人和食人族(它们会用一桶桶水和食物诱骗人类深入丛林,然后吃掉他们)一同游荡。这片丛林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知觉甚至于意志的实体,它对人类表达拒绝的方式就是驱使他们发疯。

5. 《皮拉内西》

《皮拉内西》
[英]苏珊娜·克拉克 著 王爽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12

搬进不可能的荒野,这里的荒野是一处建筑。苏珊娜·克拉克的《皮拉内西》构想了一个没有尽头的室内大厅世界,里面满是雕塑,有开阔的天空以及涨落的洪水。与《沃尔》类似的是,长时间呆在这些大厅里似乎对人类的精神状况有负面影响。正如书里永远欢欣鼓舞的主角皮拉内西所写:“愿你的道路平和安宁,你的地板完好无损,愿房屋让你的眼中充满美好。”

6. 《叶子屋》(House of Leaves

《叶子屋》

又一部不走寻常路的荒野故事。灰树巷里有一间屋子,屋里比屋外更加广大。其内部是无穷无尽的走廊与灰色的楼梯,不断发出声响、变换身形,以至于有了一股诡秘意味,这样安排的最终目的就是误导你。前来猎奇的人会像探险家一样,带上绳索、补给品、火把和相机。这间屋子的变幻无常已经到了违反逻辑学和物理学的程度,从另一层面看,它对于读者而言也意味着几乎无法驾驭的海量文本,读者可能也会跟着迷失其中。

7. 《泰迪熊的父权制》(Teddy Bear Patriarchy)

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这篇文章非常适于快速了解绝大多数围绕自然与荒野的概念是如何在西方的思想与文化里得到建构的。哈拉维反思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过往及其创始人、赞助人、管理人以及首席研究员,旨在理解自然史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深层联系,它们并非像看上去那样是全然无辜、中立而无害的学科,而是与一个历史悠久的统治阶级有着内在的关联,这一阶级又将其偏见与强有力的政治议程铭刻在了博物馆的制度根基之上。

8. 《野性》

《野性》

《野性》汇聚了一系列有关再野化(rewilding)的短论与思考。再野化本质上是一项倡议,它主张修复生态,鼓励人们撤出某一区域,任其自然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就是听凭其自生自灭——而不赞成对自然资源加以积极的照料与管控。面对一系列迫在眉睫的生态灾害与同样泛滥成灾的“漂绿”(greenwashing)行为,这本书就像是一股清风,作者乔治·蒙比奥(George Monbiot)不仅在其中分享了自己的理念、案例研究与切身经验,也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回归荒野的做法。

9. 《多少山头本是金》(How Much of These Hills is Gold

《多少山头本是金》

北美的户外活动历史悠久,但这一语境下的荒野却主要是由白人男性的声音来诠释的,通常聚焦于充满男子气概的白人角色。其后果就是,与这一时间及地点相关的集体想象经常会否认或抹杀掉闯入这一虚构的、白人中心主义的美国西部的另类视点。在《多少山头本是金》一书里,C·帕姆·张(C Pam Zhang)借助年轻的华裔女孩露西的视角,讲述了加州淘金潮期间的一个坚韧不拔、勉力求生的故事。露西的声音情感充沛,临场感亦极强,她邀请读者反思:在这一时期与背景之下,有哪些人的故事得到了讲述?哪些人的故事又被忽视掉了?

10. 《火地岛》

《火地岛》

这本书的开端处引用了梅尔维尔《白鲸》里的一句话:“对我而言,我对遥远的事物总是抱有持久的渴望。”在西尔维亚·伊巴拉吉雷(Sylvia Iparraguirre)这部历史题材的小说里,英国士兵与克里奥尔母亲之子约翰·威廉·格瓦拉(John William Guevara)讲述了美洲原住民杰米·布顿(Jemmy Button)的故事,他本是住在合恩角的雅马纳人,儿时与其他一些火地岛居民一道被中将罗伯特·菲茨-罗伊强行送到伦敦,试图以英国文化来同化他们。这个故事令伊巴拉吉雷可以从所谓的偏远地区居民的视角出发来展开反​​思,进而重新审视某些抱有探险“渴望”的人:他们一旦认为谁是野蛮而不开化的,便要试图驯化之、为其重新取名乃至于摧毁之。

(作者Irene Solà系加泰罗尼亚作家、艺术家)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Top 10 wilderness storie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荒野之声,是复杂的野性|书单

从古老荒林、无名孤山到美国西部,这10部作品探究我们与那些被我们冠以“野性”之名的空间究竟有何关系。

“人类倾向于在远处把荒野理想化。”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图片来源:Unsplash

人们一般认为荒野(wilderness)是一种对立于人类文化的环境,它是一个庞大的地理生态系统,没有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重大变故或受到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倾向于在远处把荒野理想化,津津乐道于某种荒野的理念,而且通常是一谈起它就想到某些优美或者崇高的东西。

在《当我高歌,群山起舞》(When I Sing, Mountains Dance)这本书里,我(指本文作者Irene Solà)给自己定下了一项挑战:以居住在某地区或穿越此地的所有存在者的声音与视角来呈现这片土地(比利牛斯山的某一区域)。参与故事讲述的既有人类,也有非人类的存在者,还包括了一些民间传说与神话中的角色。叙事以一系列假想的声音编织而成,涵盖了狍子、狗、蘑菇、幽灵、水精灵、乌云乃至于当地的某一地质层。

相应地,我想提出一种方法来处理文学中的荒野,使之不局限于被动意义上的“景观”或引人入胜的美丽“背景板”,而是将其当作某种积极主动的实体来看待。这种方法旨在对荒野概念发起拷问,对其中的矛盾提出质疑,以及探究我们与那些被我们冠以“野性”之名的空间究竟有何关系。或者反过来看,一个对荒野的理解深刻到一定程度的人,也只得尊重其不受拘束、自由自在乃至于危机四伏的本性。

1. 《迷失针叶林》(Lost in the Taiga

《迷失针叶林》

该书记载了作者瓦西里·佩斯科夫(Vasily Peskov)与利科夫一家人相处的经历,这个家庭在俄国腹地的针叶林中过了四十多年与世隔绝的生活。佩斯科夫叙述了他们在针叶林的极端环境下如何挣扎求生,艰苦的条件常常与这家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积极乐观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但也难免会有人怀疑,生活选择与文明方向的不协调可能早晚会对他们构成困扰。

2. 《独立的人们》

《独立的人们》
[冰岛]哈·基·拉克司奈斯 著 薛鸿时/华萱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1

哈·基·拉克司奈斯的小说聚焦于比亚图尔(Bjartur of Summerhouses)这位20世纪初的冰岛贫农,他在一处仅仅是勉强可以住人的边缘地带经营着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农场。这里的荒野成为了比亚图尔的克星,全书着重呈现了在荒凉而残酷的环境里为生存而展开的暴力斗争对人类灵魂所造成的影响。

3. 《死亡在春天》(Death in Spring

《死亡在春天》

梅塞·罗多雷达(Mercè Rodoreda)这部阴暗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时间,背景设在一个交通极为不便的无名山村,周遭危机四伏。“卡拉门”(caramens,一种从未有人见过的生物)或者河流泛滥的冲击令房屋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危险。村民生活在原始且有如噩梦一般的法律与仪式之下。村庄周围的环境固然无情,但穷山恶水和人类的残忍一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4. 《沃尔》(The Vorrh

《沃尔》

在布莱恩·卡特林(Brian Catling)的“沃尔三部曲”里,“沃尔”(the vorrh)指的是一处非常古老的丛林,它已经老到了被认作是伊甸园的所在地,亚当和夏娃在那里与独眼巨人和食人族(它们会用一桶桶水和食物诱骗人类深入丛林,然后吃掉他们)一同游荡。这片丛林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知觉甚至于意志的实体,它对人类表达拒绝的方式就是驱使他们发疯。

5. 《皮拉内西》

《皮拉内西》
[英]苏珊娜·克拉克 著 王爽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12

搬进不可能的荒野,这里的荒野是一处建筑。苏珊娜·克拉克的《皮拉内西》构想了一个没有尽头的室内大厅世界,里面满是雕塑,有开阔的天空以及涨落的洪水。与《沃尔》类似的是,长时间呆在这些大厅里似乎对人类的精神状况有负面影响。正如书里永远欢欣鼓舞的主角皮拉内西所写:“愿你的道路平和安宁,你的地板完好无损,愿房屋让你的眼中充满美好。”

6. 《叶子屋》(House of Leaves

《叶子屋》

又一部不走寻常路的荒野故事。灰树巷里有一间屋子,屋里比屋外更加广大。其内部是无穷无尽的走廊与灰色的楼梯,不断发出声响、变换身形,以至于有了一股诡秘意味,这样安排的最终目的就是误导你。前来猎奇的人会像探险家一样,带上绳索、补给品、火把和相机。这间屋子的变幻无常已经到了违反逻辑学和物理学的程度,从另一层面看,它对于读者而言也意味着几乎无法驾驭的海量文本,读者可能也会跟着迷失其中。

7. 《泰迪熊的父权制》(Teddy Bear Patriarchy)

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的这篇文章非常适于快速了解绝大多数围绕自然与荒野的概念是如何在西方的思想与文化里得到建构的。哈拉维反思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过往及其创始人、赞助人、管理人以及首席研究员,旨在理解自然史与自然科学之间的深层联系,它们并非像看上去那样是全然无辜、中立而无害的学科,而是与一个历史悠久的统治阶级有着内在的关联,这一阶级又将其偏见与强有力的政治议程铭刻在了博物馆的制度根基之上。

8. 《野性》

《野性》

《野性》汇聚了一系列有关再野化(rewilding)的短论与思考。再野化本质上是一项倡议,它主张修复生态,鼓励人们撤出某一区域,任其自然发展——从文化的角度看,就是听凭其自生自灭——而不赞成对自然资源加以积极的照料与管控。面对一系列迫在眉睫的生态灾害与同样泛滥成灾的“漂绿”(greenwashing)行为,这本书就像是一股清风,作者乔治·蒙比奥(George Monbiot)不仅在其中分享了自己的理念、案例研究与切身经验,也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回归荒野的做法。

9. 《多少山头本是金》(How Much of These Hills is Gold

《多少山头本是金》

北美的户外活动历史悠久,但这一语境下的荒野却主要是由白人男性的声音来诠释的,通常聚焦于充满男子气概的白人角色。其后果就是,与这一时间及地点相关的集体想象经常会否认或抹杀掉闯入这一虚构的、白人中心主义的美国西部的另类视点。在《多少山头本是金》一书里,C·帕姆·张(C Pam Zhang)借助年轻的华裔女孩露西的视角,讲述了加州淘金潮期间的一个坚韧不拔、勉力求生的故事。露西的声音情感充沛,临场感亦极强,她邀请读者反思:在这一时期与背景之下,有哪些人的故事得到了讲述?哪些人的故事又被忽视掉了?

10. 《火地岛》

《火地岛》

这本书的开端处引用了梅尔维尔《白鲸》里的一句话:“对我而言,我对遥远的事物总是抱有持久的渴望。”在西尔维亚·伊巴拉吉雷(Sylvia Iparraguirre)这部历史题材的小说里,英国士兵与克里奥尔母亲之子约翰·威廉·格瓦拉(John William Guevara)讲述了美洲原住民杰米·布顿(Jemmy Button)的故事,他本是住在合恩角的雅马纳人,儿时与其他一些火地岛居民一道被中将罗伯特·菲茨-罗伊强行送到伦敦,试图以英国文化来同化他们。这个故事令伊巴拉吉雷可以从所谓的偏远地区居民的视角出发来展开反​​思,进而重新审视某些抱有探险“渴望”的人:他们一旦认为谁是野蛮而不开化的,便要试图驯化之、为其重新取名乃至于摧毁之。

(作者Irene Solà系加泰罗尼亚作家、艺术家)

(翻译:林达)

来源:卫报

原标题:Top 10 wilderness storie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