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唐大杰:增加制度供给、促进新型就业,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唐大杰:增加制度供给、促进新型就业,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纾困推动改革进程,以制度化的方式增加就业、降低税负、促进投资,才是根本之策。

2022年5月19日,江苏淮安,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疫情防控后首场现场招聘会。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唐大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今年我国经济压力持续增加,突出表现为新增就业大幅减少,非公部门的投资显著下降。国家统计局5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至6.1%,创20203月以来新高。其中,16岁—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录得18.2%,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并远超欧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与国家投资的增速差距进一步拉大。民间投资进一步萎缩。2022年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4%,再度落后于全国增速(9.3%),民间投资热情在今年一季度明显减弱。

近期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要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概括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就业为首要目标,要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当前问题

当前的纾困政策呈现多点、频繁、力弱的特点,各个部门、各地方频繁推出纾困政策,但多数政策随时间推移而效用衰减。以纾困推动改革进程,以制度化的方式增加就业、降低税负、促进投资,才是根本之策。

以制度供给推动新型就业和增量就业

以制度供给推动新增就业,是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意。笔者仅就工作、研究所及的财税、法律、教育领域,提出三个方向的改革建议。

(一)开放个体律师执业许可

执业律师比例的多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治化水平。据一份行业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执业律师有34万人,每万人拥有律师数4.08人,这个水平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德国的五分之一,略低于韩国,略高于日本。

我国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行业的管制较为严格,律师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各地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形成一定垄断,法律服务缺少市场竞争,各类法律服务价格偏高,市场上缺少普惠的、低收费的、深耕社区的律师群体。高收费与普遍平庸化,是当前法律服务市场的基本特征。

要建设高质量的法治社会,实现依法治国,一个高素质、数量充足的律师群体以及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必不可少。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法科生投身律师行业,为法律服务市场注入活力?开放律师个人执业是一条捷径。

目前的《律师法》对个体律师执业尚存在苛刻限制。比如第十四条规定,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的四个条件中要求“有符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数额的资产”。毫无疑问,法律服务质量与律师的资产状况并无相关性。再比如第十六条规定,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设立人还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普通律师只需要一年的实习经验,即可加入律所正式执业,对于个人律所的五年期限显然过高。

市场竞争下的法律服务,靠的是甲乙双方的自由交易,律师的水平高低与收费价格直接相关,最终还是由委托人决定的。执业年限并不是衡量律师水平和收费标准的充分必要条件。律师的水平高低、服务优劣,最终表现为市场竞争力,只要市场充分开放,服务对象有充分的选择权,最终市场会实现优胜劣汰,法律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的。

建议放宽个人律师事务所的注册条件,促进律师个人执业的发展,让法律服务市场活跃起来,培育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更活跃的律师市场,为年轻法律工作者创造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给怀揣法治梦想的法律人提供扎根基层、维护正义、报效国家的机会。

(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有报道称,2020年疫情后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上升,部分城市已达45%,表现为以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为主的不良心理状况,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文,明确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配备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这么低的配比指标,难以应对当前如此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况且在实际中,这只是个“软指标”,并没有严格考核。更可悲的是,该文件只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处于青春期、更敏感更脆弱的初、高中生被严重忽视。

要应对当前的困局,应该在初中、高中和高校做到三件事:1.心理健康课程进教室,成为必修课。2.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3.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最低按1:400配置,约等于每10个班配一个专职老师。

心理健康决定了人的一生的幸福和生活质量,正如教育部文件中所述,政府应该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为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增加教师配比,加大教学和服务投入是值得的。以当前初中以上在校学生有1.11亿人计算,可新增25万个心理健康教师的就业。当然,专业教师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如果今年开始加大专业师范生招生,4年后师资需求就可以逐步得到改善。而测评、心理档案建立、心理健康普及课等工作是可以通过短训得以升任的。

以改革提速,带动新型服务业和新增高端就业的空间还很大。笔者此前撰文阐述了加速个税综合申报制改革,并积极推动个体税务代理人制度落实,可以为社会提供超过15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其复合效应是,国家加速推进了税务制度的改革进程,培育了税务管理的社会基础,维护了纳税人权利,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以开放促改革,激发民间投资热情

充分的市场开放,大力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减少行业管制,可以激发民间的投资热情,从而改善预期,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向好。

(一)大力开放民营银行牌照发放,进一步放松对银行的业务、人力资源管制

开放民营银行许可已经多年,但发放牌照的进程过于缓慢,目前仅有18家获批开业。我国现有近5000家商业银行机构,民营银行占比太低。为了激发民间投资,为民企、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政府应该降低银行准入门槛,加快发放民营银行牌照的步伐。

其次是,国家对银行的业务范围、管理规范、产品设计和价格,以及分支机构都有严格限定,还主导人事任免。这导致每家商业银行都像是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经营自由丧失,银行服务业的市场机制实效。更重要的是,要放松对银行金融服务的利率管制,放松业务限制。在银行、金融机构的人事任免方面应采取市场化改革,对民营银行应该放弃管制,采取公示、备案制度,为企业经营松绑,增添活力。

民营银行不仅以服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旨,更可为我国金融服务注入活力。民间资本对银行的投资,可以放大其投资效应,对中小企业纾困也十分有利。

(二)开放民间资本投资各类教育行业,为教育业注入活力

民生领域涉及全体人民,具有广阔的市场,仅就教育、医疗两个领域,每年就有数十万亿的收入规模。如果充分开放市场准入,投资的潜力巨大。

在广东省,民办教育已经占据了教育市场的近三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育公平,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财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基础教育存在两大困境依然没有摆脱,一是独木桥式的发展进路,学生难以突破以高考为唯一出路的应试教育;二是职业多元化、人生追求个性化与教育模式僵化的对立。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国出现大量新的职业需求,精英式教育并适合每个人。要突破僵化的应试教育,应该给孩子们多元化的教育服务。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更应以民办职业教育为主导。世界顶尖的网络科技公司中有超过20%是大学未毕业的学生创办的。马云曾夸张地说,有时候能力和学历会成反比,这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并不是反讽。再说精英教育,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民办)的。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教育振兴可以把民办力量放在次要位置。

近年国家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只有市场才能办得好,只有企业才能预知市场变化,快速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职业教育应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担当主角。

(三)开放非公资本对医疗服务业的投资,为解决就医难就医问题贵注入市场机制

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快速发展,据易凯资本研究估算,2021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初步达到10万亿元左右,约占GDP10%。目前民营医院的数量超过50%,但优势医疗资源和人才都集中在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在税收政策、人才政策、业务范围限制等方面存在制度性障碍。医疗体制改革滞后,国内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严重,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国家在医疗机构和设施上的投资不成正比。

医疗改革不仅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向民营企业开放,而且应该更大幅度开放,主动引入好的投资机构、运营机构和优秀人才,同时坚持法治化改革,严惩坏的医疗机构。我们尤可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国香港、台湾开放医疗服务市场。

积极推动财税重点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也是企业的主要税负。目前增值税即将立法,以增值税为主导的财税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国家多次实施增值税的税率下降,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税负,2018年提出的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也列入了“十四五”计划。

从税制原理来看,增值税在有形生产的制造业中有清晰的流转机制,可以实现供应链上的层层流转。但阻碍其完整抵扣、体现中性属性的因素很多,最突出的两点是税率不统一导致抵扣链不闭合,服务业不适合增值税制度。长远来看,应该放弃增值税制度,而解决当前困境的措施应该是增值税统一税率。

受制于多种原因,我国增值税存在优惠领域、优惠场景过多、小规模纳税人及免税纳税人规模过大、税率档次相对较多等诸多问题,例如,我国增值税税率除对出口实行零税率外,存在13%9%6%三档税率和一档3%的征收率,由此形成广泛的制度性高征低扣、低征高扣、销征进免,进而形成诸多影响其中性属性的不良效应。因此,在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的同时,应加快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构建,统一税率,服务业增加抵扣项,进而从制度上确保所有市场主体真正减负。据研究推算,增值税实现完整抵扣后,总体可为企业降低3000亿元税负。

另外,我国已经实现税务电子化20余年,应立即取消纸质发票,简化发票管理,以此缩短商业结算中的周期,对于供应商而言账期缩短了,资金宽裕了。对于税务部门来说,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征纳矛盾大幅减少。

财税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关系的集合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改革的空间还很大,应加大力度推进直接税的比例,取消消费税的11项小税种,取消各种附加税和费,降低个税最高边际税率等等,将有利于为市场主体减负的、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尽速释放出来。

改革的方法就是市场化、法治化的方法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政策举措,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但当前的政策都是以救助现有企业为目标,以存量为目标的纾困救助。我们更应放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长计议,加速改革步伐,大刀阔斧地提供政策供给。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什么是改革的方法?就是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解决问题,要着眼长远,找出病根对症下药,以法治化的手段、市场化的方式,根治经济结构中的制度顽疾。

笔者基于有限的研究领域,综合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期望政府增加制度供给,增加新型服务业就业机会——税务代理、个体律师、心理健康老师等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可以直接缓解当前最困难的青年人就业。以开放促改革,开放民营银行的管制、开放民间资本投资运营教育、鼓励非公资本投资医疗服务。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提振经济发展。

核心诉求是,呼吁开放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干预,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正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相关阅读:

推进税务代理人制度,可新增150万就业机会

纾困小微企业的三个建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唐大杰:增加制度供给、促进新型就业,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纾困推动改革进程,以制度化的方式增加就业、降低税负、促进投资,才是根本之策。

2022年5月19日,江苏淮安,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疫情防控后首场现场招聘会。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唐大杰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武汉大学财税与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今年我国经济压力持续增加,突出表现为新增就业大幅减少,非公部门的投资显著下降。国家统计局5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至6.1%,创20203月以来新高。其中,16岁—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录得18.2%,创有历史数据以来最高,并远超欧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与国家投资的增速差距进一步拉大。民间投资进一步萎缩。2022年一季度,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4%,再度落后于全国增速(9.3%),民间投资热情在今年一季度明显减弱。

近期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要着力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增长保就业保基本民生。概括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就业为首要目标,要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当前问题

当前的纾困政策呈现多点、频繁、力弱的特点,各个部门、各地方频繁推出纾困政策,但多数政策随时间推移而效用衰减。以纾困推动改革进程,以制度化的方式增加就业、降低税负、促进投资,才是根本之策。

以制度供给推动新型就业和增量就业

以制度供给推动新增就业,是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意。笔者仅就工作、研究所及的财税、法律、教育领域,提出三个方向的改革建议。

(一)开放个体律师执业许可

执业律师比例的多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治化水平。据一份行业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执业律师有34万人,每万人拥有律师数4.08人,这个水平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德国的五分之一,略低于韩国,略高于日本。

我国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行业的管制较为严格,律师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各地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形成一定垄断,法律服务缺少市场竞争,各类法律服务价格偏高,市场上缺少普惠的、低收费的、深耕社区的律师群体。高收费与普遍平庸化,是当前法律服务市场的基本特征。

要建设高质量的法治社会,实现依法治国,一个高素质、数量充足的律师群体以及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必不可少。因此,如何吸引更多的法科生投身律师行业,为法律服务市场注入活力?开放律师个人执业是一条捷径。

目前的《律师法》对个体律师执业尚存在苛刻限制。比如第十四条规定,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的四个条件中要求“有符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数额的资产”。毫无疑问,法律服务质量与律师的资产状况并无相关性。再比如第十六条规定,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符合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设立人还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普通律师只需要一年的实习经验,即可加入律所正式执业,对于个人律所的五年期限显然过高。

市场竞争下的法律服务,靠的是甲乙双方的自由交易,律师的水平高低与收费价格直接相关,最终还是由委托人决定的。执业年限并不是衡量律师水平和收费标准的充分必要条件。律师的水平高低、服务优劣,最终表现为市场竞争力,只要市场充分开放,服务对象有充分的选择权,最终市场会实现优胜劣汰,法律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的。

建议放宽个人律师事务所的注册条件,促进律师个人执业的发展,让法律服务市场活跃起来,培育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更活跃的律师市场,为年轻法律工作者创造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给怀揣法治梦想的法律人提供扎根基层、维护正义、报效国家的机会。

(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有报道称,2020年疫情后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上升,部分城市已达45%,表现为以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为主的不良心理状况,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文,明确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配备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这么低的配比指标,难以应对当前如此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况且在实际中,这只是个“软指标”,并没有严格考核。更可悲的是,该文件只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处于青春期、更敏感更脆弱的初、高中生被严重忽视。

要应对当前的困局,应该在初中、高中和高校做到三件事:1.心理健康课程进教室,成为必修课。2.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3.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最低按1:400配置,约等于每10个班配一个专职老师。

心理健康决定了人的一生的幸福和生活质量,正如教育部文件中所述,政府应该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为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增加教师配比,加大教学和服务投入是值得的。以当前初中以上在校学生有1.11亿人计算,可新增25万个心理健康教师的就业。当然,专业教师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如果今年开始加大专业师范生招生,4年后师资需求就可以逐步得到改善。而测评、心理档案建立、心理健康普及课等工作是可以通过短训得以升任的。

以改革提速,带动新型服务业和新增高端就业的空间还很大。笔者此前撰文阐述了加速个税综合申报制改革,并积极推动个体税务代理人制度落实,可以为社会提供超过150万个新增就业机会。其复合效应是,国家加速推进了税务制度的改革进程,培育了税务管理的社会基础,维护了纳税人权利,并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以开放促改革,激发民间投资热情

充分的市场开放,大力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减少行业管制,可以激发民间的投资热情,从而改善预期,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向好。

(一)大力开放民营银行牌照发放,进一步放松对银行的业务、人力资源管制

开放民营银行许可已经多年,但发放牌照的进程过于缓慢,目前仅有18家获批开业。我国现有近5000家商业银行机构,民营银行占比太低。为了激发民间投资,为民企、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政府应该降低银行准入门槛,加快发放民营银行牌照的步伐。

其次是,国家对银行的业务范围、管理规范、产品设计和价格,以及分支机构都有严格限定,还主导人事任免。这导致每家商业银行都像是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经营自由丧失,银行服务业的市场机制实效。更重要的是,要放松对银行金融服务的利率管制,放松业务限制。在银行、金融机构的人事任免方面应采取市场化改革,对民营银行应该放弃管制,采取公示、备案制度,为企业经营松绑,增添活力。

民营银行不仅以服务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旨,更可为我国金融服务注入活力。民间资本对银行的投资,可以放大其投资效应,对中小企业纾困也十分有利。

(二)开放民间资本投资各类教育行业,为教育业注入活力

民生领域涉及全体人民,具有广阔的市场,仅就教育、医疗两个领域,每年就有数十万亿的收入规模。如果充分开放市场准入,投资的潜力巨大。

在广东省,民办教育已经占据了教育市场的近三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育公平,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财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基础教育存在两大困境依然没有摆脱,一是独木桥式的发展进路,学生难以突破以高考为唯一出路的应试教育;二是职业多元化、人生追求个性化与教育模式僵化的对立。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国出现大量新的职业需求,精英式教育并适合每个人。要突破僵化的应试教育,应该给孩子们多元化的教育服务。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更应以民办职业教育为主导。世界顶尖的网络科技公司中有超过20%是大学未毕业的学生创办的。马云曾夸张地说,有时候能力和学历会成反比,这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并不是反讽。再说精英教育,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民办)的。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教育振兴可以把民办力量放在次要位置。

近年国家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只有市场才能办得好,只有企业才能预知市场变化,快速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方案。职业教育应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担当主角。

(三)开放非公资本对医疗服务业的投资,为解决就医难就医问题贵注入市场机制

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快速发展,据易凯资本研究估算,2021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初步达到10万亿元左右,约占GDP10%。目前民营医院的数量超过50%,但优势医疗资源和人才都集中在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在税收政策、人才政策、业务范围限制等方面存在制度性障碍。医疗体制改革滞后,国内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严重,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国家在医疗机构和设施上的投资不成正比。

医疗改革不仅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向民营企业开放,而且应该更大幅度开放,主动引入好的投资机构、运营机构和优秀人才,同时坚持法治化改革,严惩坏的医疗机构。我们尤可向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中国香港、台湾开放医疗服务市场。

积极推动财税重点改革,完善增值税制度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也是企业的主要税负。目前增值税即将立法,以增值税为主导的财税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国家多次实施增值税的税率下降,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税负,2018年提出的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也列入了“十四五”计划。

从税制原理来看,增值税在有形生产的制造业中有清晰的流转机制,可以实现供应链上的层层流转。但阻碍其完整抵扣、体现中性属性的因素很多,最突出的两点是税率不统一导致抵扣链不闭合,服务业不适合增值税制度。长远来看,应该放弃增值税制度,而解决当前困境的措施应该是增值税统一税率。

受制于多种原因,我国增值税存在优惠领域、优惠场景过多、小规模纳税人及免税纳税人规模过大、税率档次相对较多等诸多问题,例如,我国增值税税率除对出口实行零税率外,存在13%9%6%三档税率和一档3%的征收率,由此形成广泛的制度性高征低扣、低征高扣、销征进免,进而形成诸多影响其中性属性的不良效应。因此,在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的同时,应加快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构建,统一税率,服务业增加抵扣项,进而从制度上确保所有市场主体真正减负。据研究推算,增值税实现完整抵扣后,总体可为企业降低3000亿元税负。

另外,我国已经实现税务电子化20余年,应立即取消纸质发票,简化发票管理,以此缩短商业结算中的周期,对于供应商而言账期缩短了,资金宽裕了。对于税务部门来说,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征纳矛盾大幅减少。

财税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关系的集合点,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改革的空间还很大,应加大力度推进直接税的比例,取消消费税的11项小税种,取消各种附加税和费,降低个税最高边际税率等等,将有利于为市场主体减负的、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尽速释放出来。

改革的方法就是市场化、法治化的方法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政策举措,都着力指向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但当前的政策都是以救助现有企业为目标,以存量为目标的纾困救助。我们更应放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长计议,加速改革步伐,大刀阔斧地提供政策供给。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什么是改革的方法?就是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解决问题,要着眼长远,找出病根对症下药,以法治化的手段、市场化的方式,根治经济结构中的制度顽疾。

笔者基于有限的研究领域,综合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期望政府增加制度供给,增加新型服务业就业机会——税务代理、个体律师、心理健康老师等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可以直接缓解当前最困难的青年人就业。以开放促改革,开放民营银行的管制、开放民间资本投资运营教育、鼓励非公资本投资医疗服务。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提振经济发展。

核心诉求是,呼吁开放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干预,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正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相关阅读:

推进税务代理人制度,可新增150万就业机会

纾困小微企业的三个建议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