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能源汽车领域有130家专精特新企业,政策加码促行业腾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能源汽车领域有130家专精特新企业,政策加码促行业腾飞

专精特新利好新能源汽车。

文|天眼查数据新闻实验室

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精特新”政策,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链长、产业布局广、汽车零配件中小企业众多,受“专精特新”政策影响明显,成效显著。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致力突破创新

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中国制造2025》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确定了路线、确定了目标,有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发展。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规划》)明确提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还提出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规划》进一步强调了整车和零部件要双管齐下,打造新能源汽车新型产业生态。

专精特新“小巨人”补齐新能源汽车关键领域

工信部分别于2019年5月、2020年11月和2021年7月公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总计入围4922家,工信部认定的企业共计4762家。2019年公布的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248家,上市41家。2020年公布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1744家(其中,第二批160家企业未通过公示),上市170家。2021年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2930家,上市140家。

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有130家,其中,第一批4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等领域,第二批55家,从三电系统到自动驾驶,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第三批71家,进一步增强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竞争力。

入选企业中,涉及动力电池的企业最多,企业数量达到39家,占到入选总数的30%,排在第2位的是电驱电控系统,有19家企业入选,另外还有13家企业涉及电动车充换电系统。从地域分布看,这130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73家地处京津冀、江浙沪以及广东大湾区这3大都市圈。

另外,据天眼查研究院研究分析数据显示,全国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中,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有1200家左右,其中,电池领域200家左右,电机领域100家左右,电控领域30家。在 502 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中,包括4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 家公司均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要地位。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多家企业作为比亚迪、广汽、北汽等头部整车厂商的供应商。从上市“小巨人”的产业领域来看,更多的“小巨人”集中在动力电池及上游材料、氢能源相关以及关键零部件领域。

天眼查研究院研究发现,在国家“专精特新”及专项产业政策协同支持下,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主动弥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整车企业做大做强,非常有效壮大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大幅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未来,随着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也将更极大提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能源汽车领域有130家专精特新企业,政策加码促行业腾飞

专精特新利好新能源汽车。

文|天眼查数据新闻实验室

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专精特新”政策,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链长、产业布局广、汽车零配件中小企业众多,受“专精特新”政策影响明显,成效显著。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致力突破创新

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中国制造2025》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确定了路线、确定了目标,有效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发展。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规划》)明确提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坚持整车和零部件并重,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车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能力,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还提出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车用操作系统开发应用,建设动力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规划》进一步强调了整车和零部件要双管齐下,打造新能源汽车新型产业生态。

专精特新“小巨人”补齐新能源汽车关键领域

工信部分别于2019年5月、2020年11月和2021年7月公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总计入围4922家,工信部认定的企业共计4762家。2019年公布的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248家,上市41家。2020年公布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1744家(其中,第二批160家企业未通过公示),上市170家。2021年公布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2930家,上市140家。

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有130家,其中,第一批4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等领域,第二批55家,从三电系统到自动驾驶,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第三批71家,进一步增强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竞争力。

入选企业中,涉及动力电池的企业最多,企业数量达到39家,占到入选总数的30%,排在第2位的是电驱电控系统,有19家企业入选,另外还有13家企业涉及电动车充换电系统。从地域分布看,这130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73家地处京津冀、江浙沪以及广东大湾区这3大都市圈。

另外,据天眼查研究院研究分析数据显示,全国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中,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有1200家左右,其中,电池领域200家左右,电机领域100家左右,电控领域30家。在 502 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上市公司中,包括4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 家公司均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要地位。

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多家企业作为比亚迪、广汽、北汽等头部整车厂商的供应商。从上市“小巨人”的产业领域来看,更多的“小巨人”集中在动力电池及上游材料、氢能源相关以及关键零部件领域。

天眼查研究院研究发现,在国家“专精特新”及专项产业政策协同支持下,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主动弥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整车企业做大做强,非常有效壮大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大幅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未来,随着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也将更极大提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