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日产、三菱组合,能走多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日产、三菱组合,能走多远?

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不可思议之后,人们开始将视角转移到日产-三菱组合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上.

不久前,日产汽车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曾经的商业伙伴三菱汽车公司收入旗下,惊呆周围一地眼球。现在这一行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不可思议之后,人们开始将视角转移到日产-三菱组合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上,这也是本篇想要跟大家聊的话题。

日产收购三菱也许是谋划的结果

这次日产的收购行动,收购了三菱34%的股份,而并不是将三菱纳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虽然34%的持股比例已经使日产成为三菱最大的股东,并能决定公司运营的大部分重要事项,但是其余的2/3的股份仍然保持在三菱汽车的其他股东手中。其中三菱集团的三位“长老”,三菱商事、三菱重工和三菱东京UFJ银行所控制的股份仍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所以,在决定一些关系到三菱汽车的重大问题上,日产也需要征得其他三菱集团成员的同意。

日产在5月份发布收购三菱的消息之后,目前一直在进行尽职调查工作,以摸清三菱的企业价值和企业现状,在8月份这项工作结束后,预定于10月出资完成收购工作。不管怎么说,日产收购三菱这个举动,是一件对有关各方均有利的行为。否则,日产的收购不会如此迅速决定,而三菱集团方面也不会如此迅速同意。

据日产方面的发表:将三菱纳入自己的体系中,可以在零部件采购、共用开发平台、分担开发新技术、共用生产基地以及在新兴国家市场的协作方面,都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减少成本的效果。还有一个日产不会说出的好处是:该公司的收购行动,将统一了日本市场上的电动车厂家。目前在日本市场销售的国产电动车,只有日产和三菱两家厂家生产。

所以,只要这两家厂家拧成一股绳,就等于控制了日本国内电动车市场的绝大部分话语权。由此看出,对于日产来说三菱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目标,收购看似偶然,但实际上恐怕是日产多年来处心积虑地运作的结果。

三菱集团内部的体系

日产收购三菱股份的行动中,日产似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作为三菱汽车的母体,三菱集团是否会首肯三菱汽车离开怀抱”?和日本其他的法人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不同,三菱集团有着严密的统率结构和决策机制,位于三菱集团顶点且被称为“金耀会”的组织。

三菱集团金耀会

三菱集团的金耀会,是该集团顶级经理人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举行会合,并决定公司大政方针的活动。能够参加这一会合的经理人,是三菱集团757家企业中的29家顶级企业的负责人(这29家企业中包括了三菱汽车)。

这29家企业,也要分成几个层次,位于最上层的是三菱集团的“三长老”:三菱重工、三菱商事和三菱东京UFJ银行。之下是金耀会的负责人会议,负责人会议由从10家三菱集团主要企业中选出的6家企业组成,这6家企业每年更换2家。如果将金耀会比作联合国的架构,则三长老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加负责人会议的6家企业为非常任理事国。

位于东京建筑沙漠中的绿洲 三菱集团的集会场所开东阁

基本的决策机制是:由9家“安理会”成员企业商讨并决定集团发展的重要事项,然后向其余的金耀会成员宣布,并贯彻到整个三菱集团。三菱集团统率结构的厉害之处在于:在金耀会之外,每月第三个星期一,三菱集团还会招集“月耀会”。这是一个贯彻执行上周末金耀会决定事项的机构,该机构还负责核查到目前为止金耀会决定事项的执行情况。

三菱集团正是通过这样一套架构,将整个集团的意志推行到整个集团的各个成员企业,并由此操控这些企业沿着集团的既定路线,向集团的既定目标前进。因此,在日本的经济界,三菱集团被称为以组织见长的三菱。

在日本历史上的各大财阀中,三菱财阀的历史较短。作为继任者,现在的三菱集团也将维系集团的稳定和发展势头作为最高目标。对于关系到本集团核心利益的企业,动用集团整体的力量进行维护。对三菱集团来说每一家成员公司都是其重要的财产。更不要说三菱汽车这种包括在29家顶级企业中,并直接面向日本消费者的企业了。

像上述负责人会议中的企业中,如日本邮船、旭玻璃和麒麟持股公司等企业,即使在集团中的地位高于三菱汽车,但能够挂着三菱LOGO满街跑,并随时将其展示于消费者面前的,只有三菱汽车!因此,从三菱集团的角度讲,即使三菱汽车劣迹班班,也不可能放手。

日产和三菱的未来

从全世界的车辆业界的视角看,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产业界的发展,整个业界出现了车辆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局面。而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却因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萎缩而趋向于缩小。因此,全球车辆业界蕴含着整理整顿和重新洗牌的可能性。一方面,业界在自动驾驶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加强研发力量;另一方面,不同国家的车辆厂家相互联合,在力图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竞争能力的思路逐渐成为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日产收购三菱这一看起来完全局限于两家车企之间的,源于“造假门”而引起的收购事件,放在全球整体的业界动向之中,便具有了强强联合这一深层含义。于是,作为日本车企的日产收购同为日本车企的三菱这一行动,也被联想为日产背后的国际车企联盟染指日本本土车企这样一重更高层次的色彩。

迄今为止日本和外国车企之间的提携、业务协作并不罕见。五十铃与GM、马自达与福特、铃木汽车与大众、丰田与特斯拉等皆属于此类。但是,这些活动无一不是着眼于技术协作、或者限于供应链方面与市场共享方面,类似于日产收购三菱这种成为最大股东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

实际上对于日产这家车企,日本社会的感觉是比较复杂的。其原因在于日产是属于日产-雷诺-三星汽车联盟的一员。日本社会是一个很抱团的社会,对于外国势力进入日本本土企业非常敏感。所以,尽管日产现任总裁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力挽狂澜,将日产从破产的边缘扳回并走进上升通道,但在日本社会中将日产夺回来的声音一直不断。

现实状况是不仅没能将日产夺回来,反而被其夺走了三菱!那么,在日产-雷诺-三星联盟中,是否有着不仅仅局限于拿下三菱这一家车企的总体战略?不由得日本的产业界不产生疑心暗鬼。

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

不过,这次看似日产联盟吞下三菱汽车,其实反过来三菱集团也可以以三菱汽车为诱饵,钓到日产联盟这只大鱼。尽管三菱集团看起来是日本本土经济体,却是一个遍布于世界44个国家,营业额达到58万亿日元(约占2015财年日本全国预计GDP的10%以上)的巨无霸。毕竟涉及到三菱集团以及日产联盟这种层次的争斗,我们是不能用一次的成败来进行判断的。

AL频道小结

在某种意义上看,日产及其控股下的三菱成为了一个纽带,一个介于日本本土企业和海外企业集团之间的纽带。而三菱本身就像系在拔河比赛用粗绳中间的那个标志,随着其左右移动而牵动周围人们的心绪。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我和大家都继续关注着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三菱

3.9k
  • 三菱化学: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锂离子二次电池专利技术许可协议
  • 丰田旗下日野汽车据悉拟同三菱扶桑卡客车合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日产、三菱组合,能走多远?

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不可思议之后,人们开始将视角转移到日产-三菱组合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上.

不久前,日产汽车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曾经的商业伙伴三菱汽车公司收入旗下,惊呆周围一地眼球。现在这一行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不可思议之后,人们开始将视角转移到日产-三菱组合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上,这也是本篇想要跟大家聊的话题。

日产收购三菱也许是谋划的结果

这次日产的收购行动,收购了三菱34%的股份,而并不是将三菱纳为自己的全资子公司。虽然34%的持股比例已经使日产成为三菱最大的股东,并能决定公司运营的大部分重要事项,但是其余的2/3的股份仍然保持在三菱汽车的其他股东手中。其中三菱集团的三位“长老”,三菱商事、三菱重工和三菱东京UFJ银行所控制的股份仍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所以,在决定一些关系到三菱汽车的重大问题上,日产也需要征得其他三菱集团成员的同意。

日产在5月份发布收购三菱的消息之后,目前一直在进行尽职调查工作,以摸清三菱的企业价值和企业现状,在8月份这项工作结束后,预定于10月出资完成收购工作。不管怎么说,日产收购三菱这个举动,是一件对有关各方均有利的行为。否则,日产的收购不会如此迅速决定,而三菱集团方面也不会如此迅速同意。

据日产方面的发表:将三菱纳入自己的体系中,可以在零部件采购、共用开发平台、分担开发新技术、共用生产基地以及在新兴国家市场的协作方面,都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减少成本的效果。还有一个日产不会说出的好处是:该公司的收购行动,将统一了日本市场上的电动车厂家。目前在日本市场销售的国产电动车,只有日产和三菱两家厂家生产。

所以,只要这两家厂家拧成一股绳,就等于控制了日本国内电动车市场的绝大部分话语权。由此看出,对于日产来说三菱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目标,收购看似偶然,但实际上恐怕是日产多年来处心积虑地运作的结果。

三菱集团内部的体系

日产收购三菱股份的行动中,日产似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作为三菱汽车的母体,三菱集团是否会首肯三菱汽车离开怀抱”?和日本其他的法人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不同,三菱集团有着严密的统率结构和决策机制,位于三菱集团顶点且被称为“金耀会”的组织。

三菱集团金耀会

三菱集团的金耀会,是该集团顶级经理人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举行会合,并决定公司大政方针的活动。能够参加这一会合的经理人,是三菱集团757家企业中的29家顶级企业的负责人(这29家企业中包括了三菱汽车)。

这29家企业,也要分成几个层次,位于最上层的是三菱集团的“三长老”:三菱重工、三菱商事和三菱东京UFJ银行。之下是金耀会的负责人会议,负责人会议由从10家三菱集团主要企业中选出的6家企业组成,这6家企业每年更换2家。如果将金耀会比作联合国的架构,则三长老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加负责人会议的6家企业为非常任理事国。

位于东京建筑沙漠中的绿洲 三菱集团的集会场所开东阁

基本的决策机制是:由9家“安理会”成员企业商讨并决定集团发展的重要事项,然后向其余的金耀会成员宣布,并贯彻到整个三菱集团。三菱集团统率结构的厉害之处在于:在金耀会之外,每月第三个星期一,三菱集团还会招集“月耀会”。这是一个贯彻执行上周末金耀会决定事项的机构,该机构还负责核查到目前为止金耀会决定事项的执行情况。

三菱集团正是通过这样一套架构,将整个集团的意志推行到整个集团的各个成员企业,并由此操控这些企业沿着集团的既定路线,向集团的既定目标前进。因此,在日本的经济界,三菱集团被称为以组织见长的三菱。

在日本历史上的各大财阀中,三菱财阀的历史较短。作为继任者,现在的三菱集团也将维系集团的稳定和发展势头作为最高目标。对于关系到本集团核心利益的企业,动用集团整体的力量进行维护。对三菱集团来说每一家成员公司都是其重要的财产。更不要说三菱汽车这种包括在29家顶级企业中,并直接面向日本消费者的企业了。

像上述负责人会议中的企业中,如日本邮船、旭玻璃和麒麟持股公司等企业,即使在集团中的地位高于三菱汽车,但能够挂着三菱LOGO满街跑,并随时将其展示于消费者面前的,只有三菱汽车!因此,从三菱集团的角度讲,即使三菱汽车劣迹班班,也不可能放手。

日产和三菱的未来

从全世界的车辆业界的视角看,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产业界的发展,整个业界出现了车辆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局面。而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却因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萎缩而趋向于缩小。因此,全球车辆业界蕴含着整理整顿和重新洗牌的可能性。一方面,业界在自动驾驶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加强研发力量;另一方面,不同国家的车辆厂家相互联合,在力图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竞争能力的思路逐渐成为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日产收购三菱这一看起来完全局限于两家车企之间的,源于“造假门”而引起的收购事件,放在全球整体的业界动向之中,便具有了强强联合这一深层含义。于是,作为日本车企的日产收购同为日本车企的三菱这一行动,也被联想为日产背后的国际车企联盟染指日本本土车企这样一重更高层次的色彩。

迄今为止日本和外国车企之间的提携、业务协作并不罕见。五十铃与GM、马自达与福特、铃木汽车与大众、丰田与特斯拉等皆属于此类。但是,这些活动无一不是着眼于技术协作、或者限于供应链方面与市场共享方面,类似于日产收购三菱这种成为最大股东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

实际上对于日产这家车企,日本社会的感觉是比较复杂的。其原因在于日产是属于日产-雷诺-三星汽车联盟的一员。日本社会是一个很抱团的社会,对于外国势力进入日本本土企业非常敏感。所以,尽管日产现任总裁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力挽狂澜,将日产从破产的边缘扳回并走进上升通道,但在日本社会中将日产夺回来的声音一直不断。

现实状况是不仅没能将日产夺回来,反而被其夺走了三菱!那么,在日产-雷诺-三星联盟中,是否有着不仅仅局限于拿下三菱这一家车企的总体战略?不由得日本的产业界不产生疑心暗鬼。

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

不过,这次看似日产联盟吞下三菱汽车,其实反过来三菱集团也可以以三菱汽车为诱饵,钓到日产联盟这只大鱼。尽管三菱集团看起来是日本本土经济体,却是一个遍布于世界44个国家,营业额达到58万亿日元(约占2015财年日本全国预计GDP的10%以上)的巨无霸。毕竟涉及到三菱集团以及日产联盟这种层次的争斗,我们是不能用一次的成败来进行判断的。

AL频道小结

在某种意义上看,日产及其控股下的三菱成为了一个纽带,一个介于日本本土企业和海外企业集团之间的纽带。而三菱本身就像系在拔河比赛用粗绳中间的那个标志,随着其左右移动而牵动周围人们的心绪。这件事没那么简单,我和大家都继续关注着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