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家族企业如何传承?如何治理?“内耗”怎样避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家族企业如何传承?如何治理?“内耗”怎样避免?

家族企业的永续发展与成功传承,是富有远见的精心规划和积极管理的结果。

文|惠裕全球家族智库

家族企业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自古有“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说法。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前人辛苦打拼来的财富江山如何安全有效地在子孙手中传承,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家族企业的难解之题,这也让“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被业界广泛提起。

不过,随着家族信托的理念在家族企业中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一魔咒正在被破解,家族信托可以作为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的有效工具,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家族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家族企业治理、财富保值增值与传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稳定股权结构,跳出“家族”羁绊

家族企业的管理层结构更像一本盘根错节的家谱。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家族企业在发展和壮大的同时,也面临所有权逐渐分散,家族情况愈加复杂,家族内部冲突越来越频繁的境况。

不少“中国式”的家族掌门人尚未把家族和家族企业治理放在首位,习惯采用非正式、随意的决策方式,并未定制家族企业治理方案与合理的股权结构,很容易造成 “家企不分”,最终导致企业控制权旁落或者企业解散。因此,在家族企业的治理机制中,对所有权和管理权的设计至关重要。

从企业管理理论看来,家族企业的治理与传承中,股权结构设计是家族企业战略发展的基石,而家族信托是解决企业所有权结构设计的重要工具。

通过家族信托,家族企业得以将企业控股权紧锁在受托人名下,从而保持了家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集中和稳定,同时通过限制信托受益权的转让等方式,确保受益权转让不会对股权集中造成威胁,且家族成员可以从家族企业经营中持续获得收益。

在设立家族信托的同时,辅以家族企业的管理权模式设计及家族治理机制的设计,“去家族化”的设计理念使得家族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和久远传承的目标顺利实现。

完善企业治理,创新管理模式

全世界500强中有40%是由家族所有或者经营。而海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家族传承过程表明,家族企业要想平稳过渡、永续发展,首先要有一个专业、均衡、有效的治理结构。这是家族企业有序传承的基础。

所谓企业治理结构,其实就是找到最合适的机制去调和与企业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冲突。

欧美的家族企业提供了一条制度建设的路径——把家族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进行了巧妙地设计,所有权、治理权和利益分配权进行了分离,大家各取所需。这方面,家族信托工具功不可没。

在国内,近两年来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家族信托的实践发展日趋成熟。高净值人群对家族信托的期待和需求,已从简单的现金类资产传承发展到整合化多元资产管理。不少家族企业掌门人纷纷通过设立家族信托的方式,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家族企业通过信托架构的赋能,实现财富管理与传承,能够一站式实现股权托管、风险隔离、按约执行交易、财富管理与传承等目的,有效解决代持等不规范的权属关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和职业经理人机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重塑企业文化,传承家风家训

企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底蕴,具体到家族企业,那就是家风家训的建设与传承。

家族掌门人要在文化传承、家风家训上下功夫,才能起到连接作用,为家族延绵世代奠定实践原则和精神基础。一个家族如果没有严格的家规,没有良好的家风,即使物质财富能暂时传承下去,没有文化根基和精神的家族也不可能走得长远。西方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杜邦家族长盛不衰的秘诀中,家训也功不可没。

家族信托正是这样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同时具备传承财富和家风的功能,委托人设立家族信托后,可以要求受益人必须达到一定条件方可获得收益分配,比如考上大学、找到固定的工作、结婚、生子、创业等情况下可以分配收益。

如果违反家族精神、忤逆家风传统,受益权可被收回。如此一来,委托人可以通过信托工具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后代,从而实现对继承人的教育,使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重传递。

值此中国创一代企业交接班之际,重提树立家风,重理家族的精神脉络,对于延续财富,是十分关键的。而通过家族信托“长期持续”的理念传承家族精神,委托人也能更自如地在规划家庭成员方方面面,在保障支持的同时让家族精神世代传承。

定制家族共同宣言,聚力人才培养

当前,中国的财富家族正在迎来企业接班、家族传承的高峰期。

家族企业的永续发展与成功传承,是富有远见的精心规划和积极管理的结果。

除了从“财”的角度构建家族共同财富外,从“人”的角度实施家族企业治理,也是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金钥匙。不少高净值人群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将家族财富管理的重心从“管财”转移到“管人”上来。

家族企业的代际接班传承,是家族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的重大考验。

实践证明,家族共同宣言+家族信托,是很好的家族企业治理和人才培养机制。现在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会在信托产品下面设立家族共同宣言的架构,希望借此规范指引后代行为,尤其是借此形成后代人才培养晋升和流动机制。

家族委员会可在受益人里选择优秀人才进入家族委员会参与家族信托决策,信托合同要配套家族委员会机制,这样才能形成信托在家族委员会共治下的良性运作。

结语

任何家族企业都希望基业长青。信托借助自身优势,可助力家族企业在有效治理和传承等方面,实现家族企业的综合化管理,解决家族资产、各类股权控制权、财产分配及管理传承等各相关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应对中国家族面临的独特挑战,助力更多民营企业完成百年传承的愿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家族企业如何传承?如何治理?“内耗”怎样避免?

家族企业的永续发展与成功传承,是富有远见的精心规划和积极管理的结果。

文|惠裕全球家族智库

家族企业在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自古有“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说法。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前人辛苦打拼来的财富江山如何安全有效地在子孙手中传承,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家族企业的难解之题,这也让“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被业界广泛提起。

不过,随着家族信托的理念在家族企业中越来越深入人心,这一魔咒正在被破解,家族信托可以作为家族企业治理与传承的有效工具,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家族企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家族企业治理、财富保值增值与传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稳定股权结构,跳出“家族”羁绊

家族企业的管理层结构更像一本盘根错节的家谱。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家族企业在发展和壮大的同时,也面临所有权逐渐分散,家族情况愈加复杂,家族内部冲突越来越频繁的境况。

不少“中国式”的家族掌门人尚未把家族和家族企业治理放在首位,习惯采用非正式、随意的决策方式,并未定制家族企业治理方案与合理的股权结构,很容易造成 “家企不分”,最终导致企业控制权旁落或者企业解散。因此,在家族企业的治理机制中,对所有权和管理权的设计至关重要。

从企业管理理论看来,家族企业的治理与传承中,股权结构设计是家族企业战略发展的基石,而家族信托是解决企业所有权结构设计的重要工具。

通过家族信托,家族企业得以将企业控股权紧锁在受托人名下,从而保持了家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集中和稳定,同时通过限制信托受益权的转让等方式,确保受益权转让不会对股权集中造成威胁,且家族成员可以从家族企业经营中持续获得收益。

在设立家族信托的同时,辅以家族企业的管理权模式设计及家族治理机制的设计,“去家族化”的设计理念使得家族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和久远传承的目标顺利实现。

完善企业治理,创新管理模式

全世界500强中有40%是由家族所有或者经营。而海内外多家知名企业的家族传承过程表明,家族企业要想平稳过渡、永续发展,首先要有一个专业、均衡、有效的治理结构。这是家族企业有序传承的基础。

所谓企业治理结构,其实就是找到最合适的机制去调和与企业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冲突。

欧美的家族企业提供了一条制度建设的路径——把家族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进行了巧妙地设计,所有权、治理权和利益分配权进行了分离,大家各取所需。这方面,家族信托工具功不可没。

在国内,近两年来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规范,家族信托的实践发展日趋成熟。高净值人群对家族信托的期待和需求,已从简单的现金类资产传承发展到整合化多元资产管理。不少家族企业掌门人纷纷通过设立家族信托的方式,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家族企业通过信托架构的赋能,实现财富管理与传承,能够一站式实现股权托管、风险隔离、按约执行交易、财富管理与传承等目的,有效解决代持等不规范的权属关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和职业经理人机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重塑企业文化,传承家风家训

企业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底蕴,具体到家族企业,那就是家风家训的建设与传承。

家族掌门人要在文化传承、家风家训上下功夫,才能起到连接作用,为家族延绵世代奠定实践原则和精神基础。一个家族如果没有严格的家规,没有良好的家风,即使物质财富能暂时传承下去,没有文化根基和精神的家族也不可能走得长远。西方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杜邦家族长盛不衰的秘诀中,家训也功不可没。

家族信托正是这样一种有效工具,可以同时具备传承财富和家风的功能,委托人设立家族信托后,可以要求受益人必须达到一定条件方可获得收益分配,比如考上大学、找到固定的工作、结婚、生子、创业等情况下可以分配收益。

如果违反家族精神、忤逆家风传统,受益权可被收回。如此一来,委托人可以通过信托工具有效地激励和约束后代,从而实现对继承人的教育,使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双重传递。

值此中国创一代企业交接班之际,重提树立家风,重理家族的精神脉络,对于延续财富,是十分关键的。而通过家族信托“长期持续”的理念传承家族精神,委托人也能更自如地在规划家庭成员方方面面,在保障支持的同时让家族精神世代传承。

定制家族共同宣言,聚力人才培养

当前,中国的财富家族正在迎来企业接班、家族传承的高峰期。

家族企业的永续发展与成功传承,是富有远见的精心规划和积极管理的结果。

除了从“财”的角度构建家族共同财富外,从“人”的角度实施家族企业治理,也是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金钥匙。不少高净值人群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将家族财富管理的重心从“管财”转移到“管人”上来。

家族企业的代际接班传承,是家族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的重大考验。

实践证明,家族共同宣言+家族信托,是很好的家族企业治理和人才培养机制。现在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会在信托产品下面设立家族共同宣言的架构,希望借此规范指引后代行为,尤其是借此形成后代人才培养晋升和流动机制。

家族委员会可在受益人里选择优秀人才进入家族委员会参与家族信托决策,信托合同要配套家族委员会机制,这样才能形成信托在家族委员会共治下的良性运作。

结语

任何家族企业都希望基业长青。信托借助自身优势,可助力家族企业在有效治理和传承等方面,实现家族企业的综合化管理,解决家族资产、各类股权控制权、财产分配及管理传承等各相关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应对中国家族面临的独特挑战,助力更多民营企业完成百年传承的愿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