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赣锋锂业等多家生产商宣布量产在即,固态电池技术哪家最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赣锋锂业等多家生产商宣布量产在即,固态电池技术哪家最强?

全固态电池还未达量产标准,固液混合为固态电池目前主要技术路线。赣锋锂业、清陶能源等几家固态电池龙头技术储备如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王月伦

730日,赣锋锂业 (002460.SZ) 官宣,赣锋重庆锂电产业园正式开工,该产业园规划建设10 GWh的固态电池产能,成为国内最大固态电池生产基地。

赣锋锂业今年多次披露固态电池量产时间线。513日,赣锋锂业旗下锋锂新能源在投资者互动中表示,预计规划的2 GWh第一代固态电池产能将在今年逐步释放。

赣锋锂业今年1月披露,首批搭载赣锋固态电池的50辆东风E70电动车正式完成交付。

不只是赣锋锂业,国内固态电池近两年来频频传出可搭载车型行驶或即将量产的消息。辉能科技、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企业今年均透露,已经具备量产固态电池的能力,并已有可搭载的车型。

然而,上述企业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迎来量产曙光,并非是对该电池路线技术难关的历史性突破,而是一次面临技术困境的折中、妥协——这些官宣能够搭载汽车品牌的固态电池产品,基本为固液混合电池。

号称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前景如何?目前已布局的企业都有何竞争优势,谁又能率先占据技术先机?

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研发的重要方向,主要技术路线是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液态锂电池的电解质和隔膜,达到全固态状态后,具有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存在漏液问题等安全优势。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事件多发的情况下,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被寄予厚望。

除安全性外,固态电池理论上可以突破液态锂电池在续航里程方面的局限性。

目前液态锂电池主要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市面上液态锂电池电动车的一次续航里程多在500公里左右。

全固态电池的电芯内不含液体,且因其材料完全不可燃的特性,可取消原本动力电池中的BMS温控组件,从而减轻电池重量,使能量密度突破500 Wh/kg关口将续航里程拉高至800公里到1000公里。

工信部2020年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但全固态电池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当前技术仍不成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量产对许多电池厂商来说还遥遥无期。

722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卫蓝新能源创始人李泓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也提到,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全固态电池最快在2026-2027年才能达到10 GWh的量产标准。

他透露,目前全固态电池的无机固态电解质和原料还没有形成确定的体系,也没有形成中试以上的供应链,但固态电解质以各种方式引入到现有液态电池电芯,会提高电池整体的安全性。

对此,多家电池企业结合液态电池易量产和固态电池高安全性高的特点,选择固液混合(半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

去年3月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上,赣锋锂业下属公司锋锂新能源总经理许晓雄曾直言,“行业已形成共识,全固态电池产品离实用还有些遥远。个人认为,固液混合电池可能是车用动力电池的终极路线。”

相比于全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路线在续航能力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两年前,宁德时代(300750.SZ)董事长曾毓群曾表示,“目前车规级的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还不如液态电池。”

同时,部分液态电池产品也正逐步实现续航里程的突破。宁德时代在今年6月推出CTP3.0产品麒麟电池,这款电池新产品的核心卖点之一,是通过改变电池结构,实现整车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同样借助CTP技术的比亚迪刀片电池,也已实现了730公里续航能力。

许晓雄强调,固态电池只是解决动力电池高比能和高安全这两个大问题的一个途径而已。

目前国内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主要存在两类模式,一类为已有液态锂电池生产基础的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将固态电池当作研发路线中的一条分支。

另一类是专攻固态电池、具有突出研发背景的企业,研发领域涵盖固液混合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型动力电池技术,如中科院物理所团队的卫蓝新能源、清华大学研发团队的清陶能源等。

液态与固态锂电池性能对比。制图:王月伦

赣锋锂业:具有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储备优势

赣锋锂业是国内较早涉足固态电池研发,并已有固态电池车示范运营项目的企业之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赣锋锂业

4.1k
  • 双碳晚报|美国拨款30亿美元扶持本国电池及材料生产 华电拟收购中船科技五家新能源公司
  • 赣锋锂业旗下东莞电子公司增资至2亿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赣锋锂业等多家生产商宣布量产在即,固态电池技术哪家最强?

全固态电池还未达量产标准,固液混合为固态电池目前主要技术路线。赣锋锂业、清陶能源等几家固态电池龙头技术储备如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王月伦

730日,赣锋锂业 (002460.SZ) 官宣,赣锋重庆锂电产业园正式开工,该产业园规划建设10 GWh的固态电池产能,成为国内最大固态电池生产基地。

赣锋锂业今年多次披露固态电池量产时间线。513日,赣锋锂业旗下锋锂新能源在投资者互动中表示,预计规划的2 GWh第一代固态电池产能将在今年逐步释放。

赣锋锂业今年1月披露,首批搭载赣锋固态电池的50辆东风E70电动车正式完成交付。

不只是赣锋锂业,国内固态电池近两年来频频传出可搭载车型行驶或即将量产的消息。辉能科技、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企业今年均透露,已经具备量产固态电池的能力,并已有可搭载的车型。

然而,上述企业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迎来量产曙光,并非是对该电池路线技术难关的历史性突破,而是一次面临技术困境的折中、妥协——这些官宣能够搭载汽车品牌的固态电池产品,基本为固液混合电池。

号称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前景如何?目前已布局的企业都有何竞争优势,谁又能率先占据技术先机?

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研发的重要方向,主要技术路线是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液态锂电池的电解质和隔膜,达到全固态状态后,具有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存在漏液问题等安全优势。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事件多发的情况下,固态电池的安全性被寄予厚望。

除安全性外,固态电池理论上可以突破液态锂电池在续航里程方面的局限性。

目前液态锂电池主要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市面上液态锂电池电动车的一次续航里程多在500公里左右。

全固态电池的电芯内不含液体,且因其材料完全不可燃的特性,可取消原本动力电池中的BMS温控组件,从而减轻电池重量,使能量密度突破500 Wh/kg关口将续航里程拉高至800公里到1000公里。

工信部2020年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但全固态电池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当前技术仍不成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量产对许多电池厂商来说还遥遥无期。

722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卫蓝新能源创始人李泓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也提到,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全固态电池最快在2026-2027年才能达到10 GWh的量产标准。

他透露,目前全固态电池的无机固态电解质和原料还没有形成确定的体系,也没有形成中试以上的供应链,但固态电解质以各种方式引入到现有液态电池电芯,会提高电池整体的安全性。

对此,多家电池企业结合液态电池易量产和固态电池高安全性高的特点,选择固液混合(半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

去年3月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上,赣锋锂业下属公司锋锂新能源总经理许晓雄曾直言,“行业已形成共识,全固态电池产品离实用还有些遥远。个人认为,固液混合电池可能是车用动力电池的终极路线。”

相比于全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路线在续航能力方面并不具备明显优势。两年前,宁德时代(300750.SZ)董事长曾毓群曾表示,“目前车规级的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还不如液态电池。”

同时,部分液态电池产品也正逐步实现续航里程的突破。宁德时代在今年6月推出CTP3.0产品麒麟电池,这款电池新产品的核心卖点之一,是通过改变电池结构,实现整车1000公里的超长续航。同样借助CTP技术的比亚迪刀片电池,也已实现了730公里续航能力。

许晓雄强调,固态电池只是解决动力电池高比能和高安全这两个大问题的一个途径而已。

目前国内固态电池的研发生产主要存在两类模式,一类为已有液态锂电池生产基础的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将固态电池当作研发路线中的一条分支。

另一类是专攻固态电池、具有突出研发背景的企业,研发领域涵盖固液混合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型动力电池技术,如中科院物理所团队的卫蓝新能源、清华大学研发团队的清陶能源等。

液态与固态锂电池性能对比。制图:王月伦

赣锋锂业:具有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储备优势

赣锋锂业是国内较早涉足固态电池研发,并已有固态电池车示范运营项目的企业之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