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起亚Niro,斗得过丰田普锐斯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起亚Niro,斗得过丰田普锐斯吗?

起亚认为,这款车的推出,会对混合动力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丰田普锐斯带来一些威胁。

撰稿:麦琪

两年前,起亚邀请了一批媒体记者前往韩国,向他们展示一款全新的混合动力概念车,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Niro原型。起亚认为,这款车的推出,会对混合动力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丰田普锐斯带来一些威胁。

不过,当时的媒体心中存疑,而且这是一款在美国和中国并不那么受欢迎的旅行车。尽管起亚一再强调,这是一款跨界车。

两年后的2016北京车展,起亚的全新混合动力SUV Niro亮相。这款车近期将在欧美市场上市,并于今年内以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

起亚Niro真的能叫板丰田普锐斯吗?

颜值与配置:一贯的韩系套路

区别于此前概念车的偏旅行车风格,量产版的起亚Niro显然是一款SUV了。来自于姐妹车型现代Ioniq的同一个生产平台,Niro在车身尺寸上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改动,比Ioniq更短、更窄、但也更高一点,因此,这款紧凑型SUV 有了更宽敞的后排乘坐空间,但是储物空间略微缩水。车身尺寸的改变,使Niro的车重增加了100公斤。

公开资料显示,Niro的设计是由起亚位于美国、韩国的三个造型中心共同合作完成。从外观的设计来看,起亚Niro与同品牌其他车型有不少共同之处,比如前脸部分,进气格栅的设计会让你联想到KX5,而雾灯、保险杠部分的设计,Niro的线条更加简洁流畅。比起KX5,这款车的整体风格更加动感,这其中也与风阻系数的控制有关。

车内空间是韩国车的优势,Niro也不例外。上文中提到,车身更高,使得车内的驾乘空间更加宽敞,前排的驾驶员也能获得良好的视野,不过在一些转弯路段,视线盲区的遮挡会让驾驶员感到信心不足。

中控台部分使用的粗糙塑料件以及车内的人造皮革是一个败笔,这很容易表现出一种廉价的感觉。幸好,起亚的车载系统十分智能,对于各种指令都能准确响应,这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韩系车的竞争力,除了高颜值以外,还有丰富的配置。Niro的低配车型除了蓝牙、USB插孔等必备外,车道保持系统、上坡辅助系统、巡航系统与车速控制等安全配置也是标配。中配车型增加了7英寸显示屏,其中包括倒车影像、卫星导航以及7年免费的起亚互联系统服务。而高配车型中,不仅有无线手机充电、JBL音响等,还有盲区检测系统、智能巡航等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试驾:动力不足、操控“精分”

Niro采用的是一套简单高效的混合动力系统:1.6L“Kappa”四缸发动机+电机的组合,发动机搭配阿特金森循环系统,传动系统采用六速双离合变速箱。

在这款混动车型研发的最初,同一平台的起亚Niro与现代Ioniq就被寄予厚望,认为是这一细分市场上能与丰田普锐斯抗衡的强大对手。

为了能更加直观地对比现代起亚的混动系统与丰田普锐斯,媒体曾参考了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公开数据。现代起亚的混动车百公里油耗为4.7L/100km,而第四代普锐斯为4.5L/100km;起亚Niro的风阻系数0.29,第四代普锐斯为0.24。从这些简单的数据对比来看,韩系车的混动技术确实具有一定的实力。

据资料显示,Niro最高时速约为162.5km/h,0-100公里的加速时间为11.1秒,116寸轮毂版本的百公里油耗约为3.17L。不过,英国《电讯报》的汽车测试团队在郊区公路全程高速行驶,实测油耗则达到了5.15L/100km。

从试驾体验来看,这台发动机额定功率103马力、电动机43马力、综合最大功率为146马力的动力组合似乎有点让人失望。上述媒体的测试团队这样描述:低速行驶阶段Niro的加速表现十分亮眼,可是一旦爬升至100km/h,就会感觉到这款车的动力已近极限。高转速时会有些让人不太愉快的发动机声音,不过这最终都会被胎噪所淹没。

至于操控方面,Niro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系统,这样的设定能为这款车提供良好的操控与乘坐舒适性。不过,这款车的低配版16寸轮毂与高配的18寸,却给了测试人员截然不同的驾驶体验。

18寸轮毂的高配版本缺点并不少:经过大坑洼的时候太软、而走过细碎不平整的路面时,它给予的路面反馈又过于“清晰”。相比来说,转弯半径较大、拐弯时车内乘员的舒适度降低,测试人员毫不留情地描述为“风暴中的船”。

相对而言,采用16寸轮毂的低配版本的整体表现更为平顺,能巧妙过滤掉路面的高低起伏、保证车内的舒适性。同时,16寸轮毂版本的操控性也相应提高,转向更加自然。

论颜值,起亚Niro延续了韩系车一贯的作风,在外观设计、内饰布局与舒适性上都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外观的流畅线条,也许能吸引一大批颜控。同时,丰富的安全、科技配置也是这款车的优势之一。

但是,作为一款混合动力车型,Niro的驾驶表现并没有给测试人员留下太多的好印象。测试人员甚至认为,这款车燃油经济性与同级别的汽油车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只是说,它更好看了,某些版本的操控性也更好。仅此而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起亚

4.1k
  • 悦达起亚宣布冠名赞助“苏超”盐城队
  • 5月现代汽车与起亚在韩整车产量同比下降5%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起亚Niro,斗得过丰田普锐斯吗?

起亚认为,这款车的推出,会对混合动力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丰田普锐斯带来一些威胁。

撰稿:麦琪

两年前,起亚邀请了一批媒体记者前往韩国,向他们展示一款全新的混合动力概念车,这是我们现在看到的Niro原型。起亚认为,这款车的推出,会对混合动力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头羊——丰田普锐斯带来一些威胁。

不过,当时的媒体心中存疑,而且这是一款在美国和中国并不那么受欢迎的旅行车。尽管起亚一再强调,这是一款跨界车。

两年后的2016北京车展,起亚的全新混合动力SUV Niro亮相。这款车近期将在欧美市场上市,并于今年内以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

起亚Niro真的能叫板丰田普锐斯吗?

颜值与配置:一贯的韩系套路

区别于此前概念车的偏旅行车风格,量产版的起亚Niro显然是一款SUV了。来自于姐妹车型现代Ioniq的同一个生产平台,Niro在车身尺寸上进行了一些细微的改动,比Ioniq更短、更窄、但也更高一点,因此,这款紧凑型SUV 有了更宽敞的后排乘坐空间,但是储物空间略微缩水。车身尺寸的改变,使Niro的车重增加了100公斤。

公开资料显示,Niro的设计是由起亚位于美国、韩国的三个造型中心共同合作完成。从外观的设计来看,起亚Niro与同品牌其他车型有不少共同之处,比如前脸部分,进气格栅的设计会让你联想到KX5,而雾灯、保险杠部分的设计,Niro的线条更加简洁流畅。比起KX5,这款车的整体风格更加动感,这其中也与风阻系数的控制有关。

车内空间是韩国车的优势,Niro也不例外。上文中提到,车身更高,使得车内的驾乘空间更加宽敞,前排的驾驶员也能获得良好的视野,不过在一些转弯路段,视线盲区的遮挡会让驾驶员感到信心不足。

中控台部分使用的粗糙塑料件以及车内的人造皮革是一个败笔,这很容易表现出一种廉价的感觉。幸好,起亚的车载系统十分智能,对于各种指令都能准确响应,这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韩系车的竞争力,除了高颜值以外,还有丰富的配置。Niro的低配车型除了蓝牙、USB插孔等必备外,车道保持系统、上坡辅助系统、巡航系统与车速控制等安全配置也是标配。中配车型增加了7英寸显示屏,其中包括倒车影像、卫星导航以及7年免费的起亚互联系统服务。而高配车型中,不仅有无线手机充电、JBL音响等,还有盲区检测系统、智能巡航等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试驾:动力不足、操控“精分”

Niro采用的是一套简单高效的混合动力系统:1.6L“Kappa”四缸发动机+电机的组合,发动机搭配阿特金森循环系统,传动系统采用六速双离合变速箱。

在这款混动车型研发的最初,同一平台的起亚Niro与现代Ioniq就被寄予厚望,认为是这一细分市场上能与丰田普锐斯抗衡的强大对手。

为了能更加直观地对比现代起亚的混动系统与丰田普锐斯,媒体曾参考了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公开数据。现代起亚的混动车百公里油耗为4.7L/100km,而第四代普锐斯为4.5L/100km;起亚Niro的风阻系数0.29,第四代普锐斯为0.24。从这些简单的数据对比来看,韩系车的混动技术确实具有一定的实力。

据资料显示,Niro最高时速约为162.5km/h,0-100公里的加速时间为11.1秒,116寸轮毂版本的百公里油耗约为3.17L。不过,英国《电讯报》的汽车测试团队在郊区公路全程高速行驶,实测油耗则达到了5.15L/100km。

从试驾体验来看,这台发动机额定功率103马力、电动机43马力、综合最大功率为146马力的动力组合似乎有点让人失望。上述媒体的测试团队这样描述:低速行驶阶段Niro的加速表现十分亮眼,可是一旦爬升至100km/h,就会感觉到这款车的动力已近极限。高转速时会有些让人不太愉快的发动机声音,不过这最终都会被胎噪所淹没。

至于操控方面,Niro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系统,这样的设定能为这款车提供良好的操控与乘坐舒适性。不过,这款车的低配版16寸轮毂与高配的18寸,却给了测试人员截然不同的驾驶体验。

18寸轮毂的高配版本缺点并不少:经过大坑洼的时候太软、而走过细碎不平整的路面时,它给予的路面反馈又过于“清晰”。相比来说,转弯半径较大、拐弯时车内乘员的舒适度降低,测试人员毫不留情地描述为“风暴中的船”。

相对而言,采用16寸轮毂的低配版本的整体表现更为平顺,能巧妙过滤掉路面的高低起伏、保证车内的舒适性。同时,16寸轮毂版本的操控性也相应提高,转向更加自然。

论颜值,起亚Niro延续了韩系车一贯的作风,在外观设计、内饰布局与舒适性上都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外观的流畅线条,也许能吸引一大批颜控。同时,丰富的安全、科技配置也是这款车的优势之一。

但是,作为一款混合动力车型,Niro的驾驶表现并没有给测试人员留下太多的好印象。测试人员甚至认为,这款车燃油经济性与同级别的汽油车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只是说,它更好看了,某些版本的操控性也更好。仅此而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