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一个学霸少年,
如今是日本现代建筑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负建筑”的理念,
却喜欢研究材料,表皮等“建筑之外”的东西;
他在中国留下了不少建筑作品,
人们评价他“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了经典”。
他是隈研吾。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位日本建筑大咖在中国的足记!
一、酒店类
坐标:腾冲
项目:隈研吾·“石头纪”温泉VILLA酒店
石头纪是隈研吾在中国最早的酒店项目之一,从2007年开始规划设计,2014年方才开门迎客。在七年磨一剑的功夫里,他充分利用了“负建筑”概念,在腾冲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创造出一片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石头纪,顾名思义,以3-4种不同的当地石材为主要元素,以道教圣地云峰灵验山为背景,在主峰望东的半围合谷地“不老谷”依次铺陈开来。这里植被茂密,各个建筑主体被巧妙地隐于山林之间。
客房以独栋别墅的形式存在,大量地使用了竹与木,呼应了环保、尊重自然的主题。一栋栋别墅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餐厅、休息厅、SPA按摩区以及卧室,并有露天花园及泡池,是一个全能型的养生度假乐园。落地玻璃窗使得室内采光非常好,也延伸了视线!每座石头纪里,都住着一位“腾冲客”!
坐标:北京
项目: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
长城脚下的公社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 是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造出的艺术品,其中又以隈研吾的竹屋最为知名。竹子在中日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将其纳入建筑中,更显示出了一副禅意的画面。
在竹屋的案例中,“让建筑消失”就是让建筑和环境浑然一体,竹子与青山相映成趣,远看如画。而室内依旧设计是围绕着大自然展开的。比如用纤纤细竹隔出的露天“茶室”,四面环竹,透过缝隙可以看见长城的烽火台,茶室因此被视作竹屋的点睛之笔。
坐标:北京
项目:瑜舍酒店
瑜舍的外观是色彩斑斓、黄绿相间的玻璃格子。当阳光洒在玻璃上之时,就会产生粼粼波光的的效果,仿佛城市中的一片绿洲。高挑的大堂垂着蛛网般的金属圈网,一切细节均见惊喜。一件件艺术品像或凌空而至,或立于黑色水池,静默无言却有力!
客房则采用了“无设计”的设计,在建筑材料上使用了大量的回收橡木,以本色见人,这种柔暖的效果使室内环境呈现出一种舒适与柔和。此外,隈研吾采用了将餐厅与泳池都设在地下,这是一贯的东瀛系做法,以压抑的尺度表达虚空间的模糊性。
坐标:径山
项目:山顶酒店群(未完成)
隈研吾的酒店作品即将从北至中再跨向南,这一回,他把目光锁定在余杭的径山,并将于此倾力打造禅意酒店群!
余杭径山是日本禅宗临济宗的发源地,所以一直都有日本文化的底蕴存在。隈研吾先生的酒店群则是誓要将禅意发扬光大!在建筑外观上,他将采用典型的黑瓦屋顶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并将设置一条禅修步道,而最令人期待的则是高山上的四座庭园。
二、其它
坐标:杭州
项目: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的民俗艺术博物馆就坐落于校园之内,这片场地原本是一座山坡上茶园,它拥有起伏而连续的地势,博物馆的建筑群因此而显得具有层次感。每一座建筑均由独立的屋顶,错落分布,以平行四边形来分割,远远望去,好像绵绵青山中掩映着的江南居落。
在这座博物馆中,瓦片元素成了最大的点缀以及光影捕手!外墙的表皮被一根根不锈钢索封住,缝隙之中还穿插着片片黑瓦(这些大小不一的瓦片均来自当地的民居)。当天气晴好之时,阳光透光缝隙漏进来,还能为整个偏暗的室内空间提亮!
坐标:北京
项目:Tea House
全北京最美的茶室一定是隈研吾打造的!这座Tea House位于北京东门,落在一片巷弄之间,白色的转体外观让它“突出重围”。这种转体使用了现代的轻透明素材,薄如纸张,仿佛有光透过。
室内则依照典型的四合院来设计,茶席四四方方,窗外则正对着故宫景观,如画一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