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别让“难听”成为华语音乐最后的稻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别让“难听”成为华语音乐最后的稻草

随着“难听”话题的常驻,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份“难听”也不都是坏事了。可为什么“难听”越来越常见了?

文 | 读娱 蒜香啫啫角

伴随着BLACKPINK先行曲的上线,“难听”话题如约而至冲上微博热搜。

不知从何时起,每当有话题度的人发歌,“难听”的热搜几乎成了标配,除了有此次发新专先行曲的BLACKPINK,就连华语乐坛传奇人物周杰伦在发布《最伟大的作品》后,也没能逃脱“难听”的热搜话题。

理性来说,围绕音乐的评价往往都是主观的,有人觉得难听就会有人认为好听,但如今每当有人发歌就有“难听”上热搜,或许其原因也与音乐的关系不大了。

为什么“难听”越来越常见?

有网友开玩笑地说,微博“难听”广场上全是顶流。

这话倒没什么错,从王一博到蔡徐坤,从易烊千玺到肖战,每一届顶流基本都遭遇过“难听”的争议洗礼,这一次轮到海外的女团,虽然和以往有些不同,但总归偶像们是微博“难听”广场上的常客。

为什么偶像的歌往往会被冠上“难听”的评价,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音乐角度来说,偶像们大部分被评“难听”的歌曲和我们日常听到的流行歌是有差别的。以这次BP的《Pink Venom》为例,歌曲融入了多种风格元素,有异域风情的伴奏,有偏Oldschool风的说唱段落,副歌部分为了洗脑做了旋律、歌词和节奏上的重复,这种段落拼接形式是很多偶像团体歌曲常用的歌曲思路,而这种拼接感与中国大众市场爱听的旋律、情绪上都有连续性的流行歌是截然不同的。

从创作思路上来说,偶像们的很多歌曲需要给偶像们提供舞蹈的空间,因而节奏上就不能平平无奇,同时还要有“炸”点和一定的特殊性,这就会让偶像歌手们的作品有了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取舍,用听感上不那么舒服的旋律和节奏,来实现特殊带来的记忆点,这样的作品几乎很难能在大众市场收获“好听”。

再有就是,作为唱跳偶像,他们的音乐作品往往并不是为了给用户市场听的,而是自身活跃于市场的一种内容媒介,他们唱跳舞台需要有音乐作品,他们的商业价值需要音乐作品的销量来衡量,在这种动机下,音乐作品的好听与否也并不是最重要的,这可能也是当下许多偶像音乐作品确实“难听”的原因。

除此之外,国内的部分偶像在音乐作品上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想实现的担当。像是此前被嘲难听的张艺兴的《莲》,很明显这就在牺牲舒服的听感,而选择了用中国元素+欧美风的融合实现文化输出的想法。

作为娱乐市场的顶流,不少偶像都想在音乐上成为探索者,尝试新的风格、新的表达方式,包括很多华语乐坛的顶流歌手,其实也在做这件事。在这种语境下,他们的音乐作品或许大部分都是不好听的,但去探索新的好意,是不能因为作品听感上的不理想就给予否定的。只能说,这些偶像和歌手,在探索新风格、新表达上还有很多挑战,怎么平衡大众市场的喜好和个人的想法与表达诉求,才是这条路上的难点。

不过,偶像们的作品总伴随“难听”的评价,也不都是音乐上的原因。

举例来说,都是蔡徐坤的作品,《没有意外》是“难听”到上热搜的歌,而走氛围路线的“小甜歌”《Hug me》就没有受到过多的嘲讽,两首歌其实都是抒情式的,符合流行歌的模式,《没有意外》甚至有林宥嘉的作曲做基础,但这两首歌还是收获了不同的评价,很可能是市场对蔡徐坤“敌意”减少的原因。

在内娱市场上,由于偶像产业非健康化的发展,让偶像几乎与没实力划了等号,在这种大众认知下,无论偶像做了什么,几乎都会迎来大范围的市场否定,再加上确实少有偶像能够表现出专业性和硬实力,这也进一步深化了大众市场的印象,越是时下顶流,其新作品越是容易被嘲,而随着市场敌意的减少,这种群嘲现象也可能有所弱化。

整体而言,“难听”广场上全是顶流的情况,一时半会不会改变,只不过,随着“难听”话题的常驻,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份“难听”也不都是坏事了。

“难听”带来的流量救不了华语音乐

如今每当有“难听”冲上热搜,就能在广场上看到“这次又是谁的歌”的微博,这或许意味着,“难听”的热搜在开始“变味儿”。

截至2022年8月19日,微博上#难听#话题的总阅读数达到72.2亿次,讨论达164.8万次,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个话题无疑是能获取高流量的机会,一首歌好听还是难听,听了才能评价,没人评价意味着听的人少,所以还不如用“难听”吸引路人播放歌曲,万一觉得好听就可能圈粉了呢。有乐评人就表示,现在很多歌手的粉丝会专门冲这个热搜帮艺人宣传新歌。

我们无法统计有多少首歌因为“难听”而有了被听到的机会,但不能否认,这个话题能短暂的给音乐领域带来一定的关注度,而这或许才是当下华语乐坛令人感到悲哀的一点。

简单来说,就是大众市场已经失去了对音乐讨论的兴趣与空间,或者换句话说,音乐的好听与否不重要。

当下人们的娱乐形式多样,且大部分都是视觉化的,音乐这样的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沦为背景,尽管当下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音乐,但人们对于音乐的关注度相比过去也降低了很多。

过去,围绕音乐的讨论,有电台、音乐杂志这样的媒体渠道做引导,人们会把一部分娱乐时间分给音乐,在校园里讨论喜欢的歌手、喜欢的作品,会抄歌词会收集专辑。但现在,人们没有时间留给音乐,作为一个背景声,有就可以了,好听是锦上添花,不好听也凑合听,不妨碍人们刷视频追剧打游戏,这也是音乐在大众心中地位越来越低的原因。

市场上对音乐的需求在增长,但对好音乐的需求并不明显,或者说,在评价体系缺失的当下,市场也没办法形成一个具体的倾向反馈给行业,告诉行业制造怎样的音乐作品才能有重新赢得人们的关注。

那么,市场真的对音乐的好坏无感吗?看起来也并不是。在腾讯音乐发布热歌榜单时,人们对于华语乐坛的担忧表现的再明显不过,应该说,还是好作品的稀少,以及评价音乐作品标准的缺失,让大众缺少了讨论音乐、关注音乐的热情,偶尔如周杰伦这样的天王级人物的新动态,才能引发大众市场对音乐的关注与讨论。

不过向好的一面来看,音乐爱好者们仍然活跃,且由于互联网时代的表达自由性,那些热爱音乐的人仍能有一些空间沉浸在音乐中。像是豆瓣音乐上,很多不主流的音乐人还能被关注被讨论,音乐爱好者仍然会在一张专辑、一首单曲下写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而在B站,像HOPICO这样的类电台UP主,也在不断得以个人主观的偏好为用户推歌、评价歌曲,创造出一个人们可以讨论音乐、分享音乐的兴趣空间。

也许,评判体系的建立确实是把大众视野重新拉回到音乐上的一种方法,不过无论是目前各音乐平台上的榜单,还是前一段时间正式进入中国的Billborad榜,也许都不足以让大众真正投入到对音乐的关注上,因为数据的评判缺乏了对音乐艺术性的审视,而好的音乐是应该具有艺术价值的,重视这一点也才是音乐能重新夺回市场关注的可能性。

应该说,“难听”的话题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对流量、关注度有需求的音乐领域还需要用“难听”来吸引关注,但如果音乐产业只寄希望于流量,那么“难听”或许会成为华语乐坛永远的标签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别让“难听”成为华语音乐最后的稻草

随着“难听”话题的常驻,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份“难听”也不都是坏事了。可为什么“难听”越来越常见了?

文 | 读娱 蒜香啫啫角

伴随着BLACKPINK先行曲的上线,“难听”话题如约而至冲上微博热搜。

不知从何时起,每当有话题度的人发歌,“难听”的热搜几乎成了标配,除了有此次发新专先行曲的BLACKPINK,就连华语乐坛传奇人物周杰伦在发布《最伟大的作品》后,也没能逃脱“难听”的热搜话题。

理性来说,围绕音乐的评价往往都是主观的,有人觉得难听就会有人认为好听,但如今每当有人发歌就有“难听”上热搜,或许其原因也与音乐的关系不大了。

为什么“难听”越来越常见?

有网友开玩笑地说,微博“难听”广场上全是顶流。

这话倒没什么错,从王一博到蔡徐坤,从易烊千玺到肖战,每一届顶流基本都遭遇过“难听”的争议洗礼,这一次轮到海外的女团,虽然和以往有些不同,但总归偶像们是微博“难听”广场上的常客。

为什么偶像的歌往往会被冠上“难听”的评价,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音乐角度来说,偶像们大部分被评“难听”的歌曲和我们日常听到的流行歌是有差别的。以这次BP的《Pink Venom》为例,歌曲融入了多种风格元素,有异域风情的伴奏,有偏Oldschool风的说唱段落,副歌部分为了洗脑做了旋律、歌词和节奏上的重复,这种段落拼接形式是很多偶像团体歌曲常用的歌曲思路,而这种拼接感与中国大众市场爱听的旋律、情绪上都有连续性的流行歌是截然不同的。

从创作思路上来说,偶像们的很多歌曲需要给偶像们提供舞蹈的空间,因而节奏上就不能平平无奇,同时还要有“炸”点和一定的特殊性,这就会让偶像歌手们的作品有了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取舍,用听感上不那么舒服的旋律和节奏,来实现特殊带来的记忆点,这样的作品几乎很难能在大众市场收获“好听”。

再有就是,作为唱跳偶像,他们的音乐作品往往并不是为了给用户市场听的,而是自身活跃于市场的一种内容媒介,他们唱跳舞台需要有音乐作品,他们的商业价值需要音乐作品的销量来衡量,在这种动机下,音乐作品的好听与否也并不是最重要的,这可能也是当下许多偶像音乐作品确实“难听”的原因。

除此之外,国内的部分偶像在音乐作品上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想实现的担当。像是此前被嘲难听的张艺兴的《莲》,很明显这就在牺牲舒服的听感,而选择了用中国元素+欧美风的融合实现文化输出的想法。

作为娱乐市场的顶流,不少偶像都想在音乐上成为探索者,尝试新的风格、新的表达方式,包括很多华语乐坛的顶流歌手,其实也在做这件事。在这种语境下,他们的音乐作品或许大部分都是不好听的,但去探索新的好意,是不能因为作品听感上的不理想就给予否定的。只能说,这些偶像和歌手,在探索新风格、新表达上还有很多挑战,怎么平衡大众市场的喜好和个人的想法与表达诉求,才是这条路上的难点。

不过,偶像们的作品总伴随“难听”的评价,也不都是音乐上的原因。

举例来说,都是蔡徐坤的作品,《没有意外》是“难听”到上热搜的歌,而走氛围路线的“小甜歌”《Hug me》就没有受到过多的嘲讽,两首歌其实都是抒情式的,符合流行歌的模式,《没有意外》甚至有林宥嘉的作曲做基础,但这两首歌还是收获了不同的评价,很可能是市场对蔡徐坤“敌意”减少的原因。

在内娱市场上,由于偶像产业非健康化的发展,让偶像几乎与没实力划了等号,在这种大众认知下,无论偶像做了什么,几乎都会迎来大范围的市场否定,再加上确实少有偶像能够表现出专业性和硬实力,这也进一步深化了大众市场的印象,越是时下顶流,其新作品越是容易被嘲,而随着市场敌意的减少,这种群嘲现象也可能有所弱化。

整体而言,“难听”广场上全是顶流的情况,一时半会不会改变,只不过,随着“难听”话题的常驻,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份“难听”也不都是坏事了。

“难听”带来的流量救不了华语音乐

如今每当有“难听”冲上热搜,就能在广场上看到“这次又是谁的歌”的微博,这或许意味着,“难听”的热搜在开始“变味儿”。

截至2022年8月19日,微博上#难听#话题的总阅读数达到72.2亿次,讨论达164.8万次,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个话题无疑是能获取高流量的机会,一首歌好听还是难听,听了才能评价,没人评价意味着听的人少,所以还不如用“难听”吸引路人播放歌曲,万一觉得好听就可能圈粉了呢。有乐评人就表示,现在很多歌手的粉丝会专门冲这个热搜帮艺人宣传新歌。

我们无法统计有多少首歌因为“难听”而有了被听到的机会,但不能否认,这个话题能短暂的给音乐领域带来一定的关注度,而这或许才是当下华语乐坛令人感到悲哀的一点。

简单来说,就是大众市场已经失去了对音乐讨论的兴趣与空间,或者换句话说,音乐的好听与否不重要。

当下人们的娱乐形式多样,且大部分都是视觉化的,音乐这样的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沦为背景,尽管当下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是音乐,但人们对于音乐的关注度相比过去也降低了很多。

过去,围绕音乐的讨论,有电台、音乐杂志这样的媒体渠道做引导,人们会把一部分娱乐时间分给音乐,在校园里讨论喜欢的歌手、喜欢的作品,会抄歌词会收集专辑。但现在,人们没有时间留给音乐,作为一个背景声,有就可以了,好听是锦上添花,不好听也凑合听,不妨碍人们刷视频追剧打游戏,这也是音乐在大众心中地位越来越低的原因。

市场上对音乐的需求在增长,但对好音乐的需求并不明显,或者说,在评价体系缺失的当下,市场也没办法形成一个具体的倾向反馈给行业,告诉行业制造怎样的音乐作品才能有重新赢得人们的关注。

那么,市场真的对音乐的好坏无感吗?看起来也并不是。在腾讯音乐发布热歌榜单时,人们对于华语乐坛的担忧表现的再明显不过,应该说,还是好作品的稀少,以及评价音乐作品标准的缺失,让大众缺少了讨论音乐、关注音乐的热情,偶尔如周杰伦这样的天王级人物的新动态,才能引发大众市场对音乐的关注与讨论。

不过向好的一面来看,音乐爱好者们仍然活跃,且由于互联网时代的表达自由性,那些热爱音乐的人仍能有一些空间沉浸在音乐中。像是豆瓣音乐上,很多不主流的音乐人还能被关注被讨论,音乐爱好者仍然会在一张专辑、一首单曲下写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而在B站,像HOPICO这样的类电台UP主,也在不断得以个人主观的偏好为用户推歌、评价歌曲,创造出一个人们可以讨论音乐、分享音乐的兴趣空间。

也许,评判体系的建立确实是把大众视野重新拉回到音乐上的一种方法,不过无论是目前各音乐平台上的榜单,还是前一段时间正式进入中国的Billborad榜,也许都不足以让大众真正投入到对音乐的关注上,因为数据的评判缺乏了对音乐艺术性的审视,而好的音乐是应该具有艺术价值的,重视这一点也才是音乐能重新夺回市场关注的可能性。

应该说,“难听”的话题在短期内不会消失,对流量、关注度有需求的音乐领域还需要用“难听”来吸引关注,但如果音乐产业只寄希望于流量,那么“难听”或许会成为华语乐坛永远的标签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