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从受人质疑的互联网“追风少年”,到如今位列BAT市值之首的互联网“一哥”,走过了18年。
外界对腾讯除了尊重,还充满了好奇——腾讯如何取得今天的地位?腾讯何以成就一系列平台级产品?腾讯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奈何腾讯的低调也是出了名的,很少当众讲述自己的“成功之道”。
不过江湖上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被称作“腾讯系”创业者。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原汁原味的腾讯。
如今这群人规模已达数千人,成为了互联网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可是,有一场鲜为人知的腾讯系“创业奇观”,
就连小马哥(马化腾)自己都没有发现!
从03年到15年的时间段里,
腾讯网站部「汽车频道」8大主编/总监都先后创业了!
尽管方向各不相同,但都做得非常出色。
他们都是谁呢?
他们怀揣着那些年怎样的「腾讯记忆」?
他们身上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
他们又依靠什么样的「独门秘笈」,驰骋在高手如林的汽车江湖?
首先隆重介绍此次主角——腾讯汽车8大「前掌门」!
从左至右依次为(排名不分颜值):
宋乐(06-08年 老企鹅,汽车频道主编,目前项目「睿驾宝」)
樊欣言(03-06年 老企鹅,汽车频道主编,目前项目「财神修车网」)
程李 (07-09年 老企鹅,汽车频道主编,目前项目「电动邦」)
海兰(08-09年 老企鹅,汽车频道副主编,目前项目「牛车网」)
向锐 (09-12年 老企鹅,汽车中心总监,目前项目「今日头条」)
林明军(05-09年 老企鹅,产经中心总监,目前项目「海淘车」)
宫涛(03-14年 老企鹅,腾讯汽车副主编,目前项目「搭搭顺风车」)
马征(06-15年“老企鹅”,腾讯汽车主编,目前项目「搭搭顺风车」)
南极圈记者此次分别采访了这8位创业者,向各位看官呈现一场独家炮制的「腾讯汽车8大前掌门闯江湖」精彩大戏!
共分3辑,接连3天公众号晚22:00推出,绝对干货满满!
全文预告
壹 :腾讯汽车那些年
看点:腾讯如何变强大的?做对了哪些事?
贰 :汽车产业跳动的机会
看点:为什么在腾讯如日中天的时候,8位主编/总监相继离职创业?汽车产业究竟有怎样巨大的机会?
为什么外界看来腾讯系创业者更牛逼?他们的思路和项目究竟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叁:创业路上的苦与乐
看点:腾讯系创业者也是普通人!也遇到很多坑!他们的苦与乐可能也是你正经历的,甚至更残酷,你有这些类似的故事吗?
此篇为第一辑,约2000字阅读需5分钟
壹
腾讯汽车那些年
从2004年6月上市到2010年,是腾讯“野蛮生长”的年代,也是其成长为腾讯帝国的关键时期。
腾讯汽车频道的历任主编们,都经历了什么?在这“疯狂”的门户时代,腾讯又做对了什么?
03年的腾讯,其实还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那时还没有上市,江湖地位也一般。
(有如小马化腾,长大就不得了了)
当时腾讯给人更多的感觉是即时聊天工具。你提腾讯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说QQ大家“哦”的一下都明白了。
(充满回忆的QQ经典头像)
刚经历了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马化腾其实对腾讯的未来有着很深的焦虑。互联网环境变化实在太快了!
宫涛,03年来到腾讯,见证了腾讯网的创立,此后更是亲历了腾讯十余年的发展。
(宫涛,搭搭顺风车创始人)
他回忆说,“那个时候老板提出IM(即时通讯)+门户战略,觉得只有QQ不是特别安全,所以还要再找一条路出来。当时还只有门户这一个模式。”
但要半路杀入新领域,哪有那么容易?况且还是当时炙手可热的门户!
早在2000年,搜狐、新浪、网易就已经成名了。小小的腾讯,竟敢中途冒出来“虎口拔牙”?
这是前有炮火。
在用户这边,习惯性地觉得你不是聊天工具吗,怎么又开始做门户了?反应不过来。
这是后方没营帐。
但腾讯硬是在短时间内,打出了自己的地盘!
在樊欣言看来,腾讯能够突出重围,最终奠定门户时代四分天下的格局,首先取决于“腾讯人”。
“疯狂”的腾讯人
作为汽车频道第一任主编,樊欣言清楚地记得03年刚加入腾讯的点点滴滴。
(樊欣言,财神修车网联合创始人)
“腾讯网是2003年12月1日发布的。我和网站部同事一起筹备,短短一个多月,把汽车频道推上线了,然后开始运营腾讯网包括整个汽车频道。”
虽然三大门户也有汽车板块,但当时腾讯内部士气高昂,整个团队都是非常有心气的状态。
(2003年腾讯网站部,左二是樊欣言)
“腾讯有个很好的企业文化,对于我们这批老的创始人团队来说,大家为了共同的事业和目标去奉献,不求索取,努力去推进工作,真的很可贵。”
樊欣言回忆的时候,眼睛里泛着泪光,尽管过去了十多年,还是能感觉到当年的心跳和颤动,“我记得每到季度考核的时候,所有员工和管理者都在为目标奋斗,加班也好,奉献也好,经常半夜12点仍然是灯火通明。后来听说阿里巴巴备战双11时常常大楼亮灯,我只知道腾讯在当时就是这样的状态了。”
两年下来,流量便超过新浪,2005年底做到了第一。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腾讯人有那么强的凝聚力?
除了拥有同一个目标和愿景,“上下同心”也至关重要。
当一名员工,无论做着核心还是非核心的工作,却看到一把手比自己还拼,你什么感受?
——唯有相互扶持,共同砥砺前行!这不也是创业公司团队的真谛吗?
(2003年小马哥与网站部同事合影)
“那几年追新浪,特别辛苦。也是传说中的马化腾经常半夜两三点给我发邮件,纳斯达克又发生什么事情啦,我们连夜起床,然后去做专题,半夜把专家拉到演播台做直播。美国发生的很多大的事情,我们需要及时去跟。但国外和国内是有时差的。那个年代很疯狂。”作为腾讯网第二任产经中心总监,林明军回忆道。
(林明军,海淘车创始人)
这也是腾讯为了弥补短板、做大影响力所付出的无数努力之一。
还比如博鳌论坛,是腾讯从新浪那边争取过来,现在主要合作伙伴仍然是腾讯;还有北上广车展,凭着一股子劲硬是挤进去了。就是有这种顽强的生命力。
到09年底林明军卸任,腾讯网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不折不扣地成为了四大门户之一。
如果说腾讯人的“疯狂”让腾讯网破土而出。那腾讯的即时聊天工具,确实在发展壮大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IM 的强大引流确实牛逼
汽车频道能够快速为人所知,IM(即时通讯)功不可没。
比如QQ聊天软件弹窗,到现在都是PC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之一。
但用户来了,要真有价值才留得住。
所以汽车频道做了很多原创内容和接地气的策划,包括现在已经比较有名的腾讯车友会。
通过线下车友的互动,返回来将更优质的流量带到线上。
“IM社交工具上建了很多群,加上当时火热的BBS论坛,促进了网站的发展;而网站的发展,又带动了IM和论坛用户的积累。”
这样相互导流的过程,得以让汽车频道和用户社区同步发展起来。
“垂直用户群”的概念,也成了汽车频道商业化的雏形。08年腾讯汽车频道便做到了几千万的广告收入。
除了腾讯内部的因素,外部的大环境也给腾讯汽车频道提供了“后来居上”的契机。
比“趋势”快且只快了半步
03年开始,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开始出现拐点。
尽管汽车还是比较奢侈的物件,但老百姓的购买力在增强,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增加。此后更是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时间点非常重要。推出腾讯网和汽车频道,其实是我们跟市场和用户一起走过来的。”樊欣言说。
回望过去,2000年-2009年,是门户网站的黄金十年,也是腾讯“野蛮生长”的年代。
但其实05、06年的时候,形势已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随着搜索、电商的崛起,互联网格局很快从门户转变为了BAT,组织方法也随之不同。
有些人来了,有些人离开。这本就是互联网风起云涌最好的注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