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拿下豪车信娱系统市场的哈曼开始攻占中高级车型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拿下豪车信娱系统市场的哈曼开始攻占中高级车型了

目前,信娱系统的装机渗透率约为25-27%。欧洲市场为25-30%,日本最高,达到65%,美国与欧洲渗透率接近,而中国市场的渗透率百分比仅为个位数。

不满足于为奔驰、宝马以及其他豪华汽车品牌的车型提供高端信息娱乐(infotainment)系统,制造音响产品起家的哈曼国际(Harman International),正在寻求“数据管理者”的身份转变,还瞄准了更为广阔的中高级车市场。

近日,哈曼国际集团CEO Dinesh Paliwal接受Automotive News记者的专访时,预言信娱系统市场将出现持续强劲增长,并且透露了该公司的新计划。

截止至2016年6月,哈曼国际上一财年销售额接近70亿美元(约合468亿元人民币),其中汽车业务销售额达45亿美元(约合301亿元人民币)。Paliwal 称,7年前,该公司年销售额为29亿美元(约合194亿元人民币),现在实现了销售额翻番。

其中,汽车业务已经成为哈曼增速最快的驱动板块。截止至3月31日,互联汽车作为该公司独立的业务分支,9个月销售额增长5%至22.6亿美元(约合151亿元人民币)。

“我们已经主导了豪华车市场,新的增长主要来自中高级车(midsize segment),例如梅赛德斯-奔驰C级、宝马3系,以及通用、大众、菲亚特克莱斯勒、现代、丰田和斯巴鲁的诸多车型,” Paliwal告诉记者。“与此同时,我们正在深入中国市场。”

整个汽车业务中,欧洲市场占比35%,美国市场占比40%,剩余部分为亚洲与其他地区市场。

面对更广阔的中高级车细分市场,Paliwal认为能够同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合作最令其兴奋,与通用汽车的协议紧随其后。取代一家日本竞争对手,成为斯巴鲁的供应商,也是Paliwal津津乐道的话题。

常规情况下,信誉系统的市场增长保持在每年2-3%左右。“3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们:汽车的量产不断增加、哈曼的科技开始应用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我们的市场份额也在扩大。”因此,Paliwal认为哈曼正处在4-5%的线性增长向非线性增长转换的节点。

“所有的分析机构,包括IHS等,都在预测3到5年内全球信娱系统的装机渗透率将达到60-65%。”

目前,信娱系统的装机渗透率约为25-27%。欧洲市场的渗透率为25-30%,日本市场渗透率最高,达到65%。美国与欧洲市场渗透率接近,而中国市场的这一数据仅为个位数。“所以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蕴藏着巨大的机遇,”Paliwal强调。“我们目前的收益约为45亿美元,并有250亿订单。基于现有的25-27%的采用率,接下来的5-7年哈曼的这一业务曲线因此可能变得非线性。”

值得注意的是,擅长制造硬件设备的供应商,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深入汽车互联化的发展进程。

“我们附加价值(added-value)的70%来自于我们的软件工程。哈曼之所以介入硬件业务,就是为了促成我们的软件解决方案。在软件方面,我们投资巨大,”Paliwal称。

去年,哈曼国际以10亿美元收购了加州的软件应用工程云公司Symphony Teleca,后者包含9000名软件设计师与工程师。随后,哈曼又收购了全球空中升级(over-the-air updates)领域的领先者Red Bend软件。Red Bend帮助戴姆勒、特斯拉还有其他公司的车辆完成升级。

今年早些时候,哈曼购入以色列汽车网络安全公司TowerSec。“我们还发布了名为LIVS的全新信息娱乐架构。该架构基于谷歌/微软/Linux开放源代码,同时也是专利的。这意味着哈曼既能够为高端车型制造复杂的架构,也能将同样科技的简化版应用于入门级车型。”这位CEO细数公司近期之内软件领域的若干投资道。

不想陷入“数据归谁所有”的争论,哈曼渴望变身成为“数据管理者”。通过自身的信娱系统与远程信息处理收集数据,哈曼得以观察驾驶者的行为,因此在计划服务介入前就可对车辆进行预诊断,并为保险公司提供一条数据流。

“我们希望提供订阅式服务,类似于你向经销商回供数据。Red Bend空中升级软件也是一样,作为一种订阅服务,我们以用户使用的频次或者以年为计收费。”

至于新型服务可能产生的收益增长,Paliwal不愿多谈。在信娱系统业务上,哈曼的竞争对手包含4-5家日本企业、来自欧洲的博世与大陆,以及美国的德尔福。对此,Paliwal似乎信心满满。“我们主导着高端市场,并在中端市场增速最快,而中端市场正是增长所在的地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拿下豪车信娱系统市场的哈曼开始攻占中高级车型了

目前,信娱系统的装机渗透率约为25-27%。欧洲市场为25-30%,日本最高,达到65%,美国与欧洲渗透率接近,而中国市场的渗透率百分比仅为个位数。

不满足于为奔驰、宝马以及其他豪华汽车品牌的车型提供高端信息娱乐(infotainment)系统,制造音响产品起家的哈曼国际(Harman International),正在寻求“数据管理者”的身份转变,还瞄准了更为广阔的中高级车市场。

近日,哈曼国际集团CEO Dinesh Paliwal接受Automotive News记者的专访时,预言信娱系统市场将出现持续强劲增长,并且透露了该公司的新计划。

截止至2016年6月,哈曼国际上一财年销售额接近70亿美元(约合468亿元人民币),其中汽车业务销售额达45亿美元(约合301亿元人民币)。Paliwal 称,7年前,该公司年销售额为29亿美元(约合194亿元人民币),现在实现了销售额翻番。

其中,汽车业务已经成为哈曼增速最快的驱动板块。截止至3月31日,互联汽车作为该公司独立的业务分支,9个月销售额增长5%至22.6亿美元(约合151亿元人民币)。

“我们已经主导了豪华车市场,新的增长主要来自中高级车(midsize segment),例如梅赛德斯-奔驰C级、宝马3系,以及通用、大众、菲亚特克莱斯勒、现代、丰田和斯巴鲁的诸多车型,” Paliwal告诉记者。“与此同时,我们正在深入中国市场。”

整个汽车业务中,欧洲市场占比35%,美国市场占比40%,剩余部分为亚洲与其他地区市场。

面对更广阔的中高级车细分市场,Paliwal认为能够同菲亚特克莱斯勒达成合作最令其兴奋,与通用汽车的协议紧随其后。取代一家日本竞争对手,成为斯巴鲁的供应商,也是Paliwal津津乐道的话题。

常规情况下,信誉系统的市场增长保持在每年2-3%左右。“3件正在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们:汽车的量产不断增加、哈曼的科技开始应用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我们的市场份额也在扩大。”因此,Paliwal认为哈曼正处在4-5%的线性增长向非线性增长转换的节点。

“所有的分析机构,包括IHS等,都在预测3到5年内全球信娱系统的装机渗透率将达到60-65%。”

目前,信娱系统的装机渗透率约为25-27%。欧洲市场的渗透率为25-30%,日本市场渗透率最高,达到65%。美国与欧洲市场渗透率接近,而中国市场的这一数据仅为个位数。“所以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蕴藏着巨大的机遇,”Paliwal强调。“我们目前的收益约为45亿美元,并有250亿订单。基于现有的25-27%的采用率,接下来的5-7年哈曼的这一业务曲线因此可能变得非线性。”

值得注意的是,擅长制造硬件设备的供应商,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深入汽车互联化的发展进程。

“我们附加价值(added-value)的70%来自于我们的软件工程。哈曼之所以介入硬件业务,就是为了促成我们的软件解决方案。在软件方面,我们投资巨大,”Paliwal称。

去年,哈曼国际以10亿美元收购了加州的软件应用工程云公司Symphony Teleca,后者包含9000名软件设计师与工程师。随后,哈曼又收购了全球空中升级(over-the-air updates)领域的领先者Red Bend软件。Red Bend帮助戴姆勒、特斯拉还有其他公司的车辆完成升级。

今年早些时候,哈曼购入以色列汽车网络安全公司TowerSec。“我们还发布了名为LIVS的全新信息娱乐架构。该架构基于谷歌/微软/Linux开放源代码,同时也是专利的。这意味着哈曼既能够为高端车型制造复杂的架构,也能将同样科技的简化版应用于入门级车型。”这位CEO细数公司近期之内软件领域的若干投资道。

不想陷入“数据归谁所有”的争论,哈曼渴望变身成为“数据管理者”。通过自身的信娱系统与远程信息处理收集数据,哈曼得以观察驾驶者的行为,因此在计划服务介入前就可对车辆进行预诊断,并为保险公司提供一条数据流。

“我们希望提供订阅式服务,类似于你向经销商回供数据。Red Bend空中升级软件也是一样,作为一种订阅服务,我们以用户使用的频次或者以年为计收费。”

至于新型服务可能产生的收益增长,Paliwal不愿多谈。在信娱系统业务上,哈曼的竞争对手包含4-5家日本企业、来自欧洲的博世与大陆,以及美国的德尔福。对此,Paliwal似乎信心满满。“我们主导着高端市场,并在中端市场增速最快,而中端市场正是增长所在的地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