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波音747之父乔·萨特(Joe Sutter)离世,享年95岁。
波音首席执行官雷·康纳(Ray Conner)将他形容为整个航空业的“精神象征”。雷·康纳表示:“今天早晨我们失去了一位航空业的巨擘,也是我们波音大家庭的一位至亲。”
波音747是世界上第一款宽体民用飞机,被誉为“空中女皇”。其在1969年实现首飞,并于1970年首次亮相商业舞台。目前,全球有约510多架各类型波音747飞机在运营,其中包括近100架的最新一代波音747-8飞机。
萨特于1965年接任了747项目总工程师一职,并开创了双通道宽体机的概念。他和他的团队被称为“超人特工队”,仅仅用了29个月的时间就生产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讽刺的是,起初波音并不希望大量生产商用747飞机。1960年代航空业普遍看好超音速飞机的发展,而亚音速的747被认为是过时的产品。
波音认为,747机型未来将被大量应用于货运。考虑到这一因素,波音747在设计时将驾驶室置于上层,方便在改装货机后可使用“揭鼻式”前端货门。但1970年后受油价飙升、飞机价格及噪音等影响,超音速飞机受到很大的局限,仅有协和式超音速飞机投入商用。
与此同时,747的销售量远超预期,为波音公司带来可观收入,并进行持续更新和改进。波音747的生产将持续到2019年,截至目前,波音交付了超过1500架该机型飞机。
40多年以来,大型宽体客机一直统治天空。1969年首次推出以来,波音747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可以搭载500名乘客飞行6000英里,波音747的应用使得航空公司可以开发更远的航线目的地,同时也能以更低廉的机票价格实现总体盈利。
乔·萨特1921年出生于西雅图,并于1940年在华盛顿大学攻读航空工程学位时开始进入波音实习。1946年,萨特作为一名气动力学技术人员加入波音,并先后从事了波音377、Dash-80、707、727和737等机型的相关工作。
波音747的成功源于萨特及其团队的坚持。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747代表了航空业技术的前沿,只把它当做超音速飞机之前的过渡性方案。据《财经时报》,萨特在回忆747的研发过程时表示:“无论是人还是设备,甚至是风洞的优先使用权,我几乎样样东西都得自己拼命去争取。特别是涉及到747需要大笔资金时,我们的确是不受重视的。”
在这之后,乔·萨特还亲身参与了所有的747机型,包括1989年的747-400和现在的747-8这两款主要衍生机型的开发。
萨特在波音退休前的最后一个职务是执行副总裁,主管所有民用飞机的工程和产品开发。他于1981年9月起开始从事该项工作。
1986年,在波音工作了40年的萨特退休了,但他并没有离开波音,以担任公司顾问一职的方式继续工作。
萨特说:“最好的飞机其实是人类思维和梦想的表达。人们永远是故事的主角。无数人用创造力、精力和梦想创造了这些全世界予以信赖的可靠的民用飞机,而我非常幸运能与他们相识并共事。”
编译:陈晓双
来源:BBC New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