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沈晖的“傲慢” 与威马汽车的“妥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沈晖的“傲慢” 与威马汽车的“妥协”

威马很难坚持到终场哨响起的那一刻。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鳌头财经 宁晓敏 君平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长期的赛道,打个比喻,就像是踢足球,现在上半场头15分钟都没有打完,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在面对威马掉队的外界质疑时,威马的创始人沈晖曾这样回应道。

底气很足,但如今上半场没比完,沈晖先给威马这支球队的球员降了薪。

近日,威马CEO沈晖发布全员内容信,称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包括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取消年终奖等奖金、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等。

资金链断裂?上市求生还是求财?

今年6月1日,威马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其招股书中的一句话格外引人注意,“我们的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威马缺钱了,然而实际上威马从一级市场拿到的融资并不算少。

天眼查显示,威马自成立至今共进行过11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350亿元,资方名单更是长到能印满一张A4纸,其中不乏百度、腾讯(00700.HK)、红杉中国等知名资本。自去年12月的D++轮融资后,威马再无外部融资。

与巨额融资形成反差的是威马可用“惨淡”来形容的财务状况。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的营收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和47.43亿元,同期的亏损则分别为41.48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基本为同期营收的两倍,同期的毛利率则分别为-58.3%、-43.5%和-41.1%。

尽管新能源车企卖一辆亏一辆是常态,但威马的毛利率与同行相比差距甚大。“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在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6.9%、5.78%和11.05%,早一步上市的零跑也将同期的毛利率做到了-25.9%。

更加危险的信号是,截至今年3月底,威马账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6.78亿元,本身并无造血能力,外加连续的亏损,再不融资其资金链可能发生断裂。

对内节流,降低员工薪酬,对外开源,从二级市场谋求输血,是威马活下去的必要之举,但上市之路不一定好走。

今年9月底,零跑(09863.HK)率先上市港交所,但市场的表现并不好,其股价的腰斩只用了两个交易日。

“目前登陆港交所并不是好的时间节点。

一是中概股的回流加上港交所的上市潮,让港交所显得有些拥挤。

二是投资人对于当下的造车新势力有了更为理智的判断,就连“蔚小理”的股价较高点都下降不少,销量掉队的威马上市结果可想而知。”行业分析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威马招股书中的一则数据也为其上市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招股书显示,2021年沈晖薪资为12.62亿元。实际上,这12.62亿元中薪资和花红为201万元左右,12.59亿元则是受限制股份 / 购股权开支,是一种未来预期收益。

换言之,威马只有成功上市沈晖才有可能拿到这笔钱,但12亿多的激励难免让外界产生威马IPO到底是为了企业求生还是创始人求财的疑问。

披着新能源外壳的传统车企

沈晖的履历光鲜。在创立威马前,他先后在博格华纳、菲亚特动力、吉利控股(00175.HK)担任高管职位,并促成了吉利对于沃尔沃的收购。

拥有传统汽车行业背景的沈晖创业,其优势在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比如自建工厂。其劣势也同样在于此,沈晖治下的威马发展思维仍是传统汽车的老路子。

首先体现在产品上,目前威马官网在售车型有三款,分别是主销车型EX5,中型车E5和中型SUV威马W6。

“从产品线来看,其主打车型EX5主打10到20万的中低端市场,但在这一领域竞争激烈,威马也未能形成自己的品牌认知,其车型的推出和分布更像是延续了传统车企的产品线设计,而不是真正考虑受众定位推出产品。”前述分析人士说道。

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主打换电和服务,小鹏(09868.HK)则主打轿车市场,理想(02015.HK)把目光放在了家庭定位和增程上,而威马则没有一个标签进入用户心智。

如果非要说有,“自燃”或许能算上一个。

2020年10月,威马汽车发生多起车辆自燃事件,此后威马不得不召回了1280多辆问题车;2021年12月,威马汽车在郑州、海口等地出现自燃事件;今年 4 月,海南海口市一辆威马 EX5再次发生自燃。自燃事件的频发削弱了威马的品牌力,也开始让人怀疑其产品力。

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销量的下滑。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销量分别为1.28万辆、2.19万辆及4.42万辆,从今年开始,威马则未对外公布过其销量数据。

在渠道上,威马并不像其他新势力一样采用直营模式,而是像传统车企一样采用经销商模式。

“当85后、90后成为购车主体,其买车习惯更倾向于体验和服务,坐落于商场的直营店更能满足此部分群体的购车需求,同时直营店模式降低了用户的购车时间与交通成本,也拉近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目前的趋势是新能源营销越来越趋向于3C产品的营销方式,用户也更接受这种方式。”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归根结底,威马无论是从产品设计还是渠道方式选择上,都与用户太远。沈晖身上仍带的“傲慢”,很难让威马坚持到终场哨响起的那一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沈晖的“傲慢” 与威马汽车的“妥协”

威马很难坚持到终场哨响起的那一刻。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鳌头财经 宁晓敏 君平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长期的赛道,打个比喻,就像是踢足球,现在上半场头15分钟都没有打完,谁胜谁负还不知道。”在面对威马掉队的外界质疑时,威马的创始人沈晖曾这样回应道。

底气很足,但如今上半场没比完,沈晖先给威马这支球队的球员降了薪。

近日,威马CEO沈晖发布全员内容信,称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包括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基本工资,取消年终奖等奖金、暂停发放购车补贴等。

资金链断裂?上市求生还是求财?

今年6月1日,威马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其招股书中的一句话格外引人注意,“我们的运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条款获得充足融资,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威马缺钱了,然而实际上威马从一级市场拿到的融资并不算少。

天眼查显示,威马自成立至今共进行过11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350亿元,资方名单更是长到能印满一张A4纸,其中不乏百度、腾讯(00700.HK)、红杉中国等知名资本。自去年12月的D++轮融资后,威马再无外部融资。

与巨额融资形成反差的是威马可用“惨淡”来形容的财务状况。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的营收分别为17.62亿元、26.71亿元和47.43亿元,同期的亏损则分别为41.48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基本为同期营收的两倍,同期的毛利率则分别为-58.3%、-43.5%和-41.1%。

尽管新能源车企卖一辆亏一辆是常态,但威马的毛利率与同行相比差距甚大。“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在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6.9%、5.78%和11.05%,早一步上市的零跑也将同期的毛利率做到了-25.9%。

更加危险的信号是,截至今年3月底,威马账上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6.78亿元,本身并无造血能力,外加连续的亏损,再不融资其资金链可能发生断裂。

对内节流,降低员工薪酬,对外开源,从二级市场谋求输血,是威马活下去的必要之举,但上市之路不一定好走。

今年9月底,零跑(09863.HK)率先上市港交所,但市场的表现并不好,其股价的腰斩只用了两个交易日。

“目前登陆港交所并不是好的时间节点。

一是中概股的回流加上港交所的上市潮,让港交所显得有些拥挤。

二是投资人对于当下的造车新势力有了更为理智的判断,就连“蔚小理”的股价较高点都下降不少,销量掉队的威马上市结果可想而知。”行业分析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威马招股书中的一则数据也为其上市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招股书显示,2021年沈晖薪资为12.62亿元。实际上,这12.62亿元中薪资和花红为201万元左右,12.59亿元则是受限制股份 / 购股权开支,是一种未来预期收益。

换言之,威马只有成功上市沈晖才有可能拿到这笔钱,但12亿多的激励难免让外界产生威马IPO到底是为了企业求生还是创始人求财的疑问。

披着新能源外壳的传统车企

沈晖的履历光鲜。在创立威马前,他先后在博格华纳、菲亚特动力、吉利控股(00175.HK)担任高管职位,并促成了吉利对于沃尔沃的收购。

拥有传统汽车行业背景的沈晖创业,其优势在于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比如自建工厂。其劣势也同样在于此,沈晖治下的威马发展思维仍是传统汽车的老路子。

首先体现在产品上,目前威马官网在售车型有三款,分别是主销车型EX5,中型车E5和中型SUV威马W6。

“从产品线来看,其主打车型EX5主打10到20万的中低端市场,但在这一领域竞争激烈,威马也未能形成自己的品牌认知,其车型的推出和分布更像是延续了传统车企的产品线设计,而不是真正考虑受众定位推出产品。”前述分析人士说道。

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主打换电和服务,小鹏(09868.HK)则主打轿车市场,理想(02015.HK)把目光放在了家庭定位和增程上,而威马则没有一个标签进入用户心智。

如果非要说有,“自燃”或许能算上一个。

2020年10月,威马汽车发生多起车辆自燃事件,此后威马不得不召回了1280多辆问题车;2021年12月,威马汽车在郑州、海口等地出现自燃事件;今年 4 月,海南海口市一辆威马 EX5再次发生自燃。自燃事件的频发削弱了威马的品牌力,也开始让人怀疑其产品力。

随之而来的结果是销量的下滑。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销量分别为1.28万辆、2.19万辆及4.42万辆,从今年开始,威马则未对外公布过其销量数据。

在渠道上,威马并不像其他新势力一样采用直营模式,而是像传统车企一样采用经销商模式。

“当85后、90后成为购车主体,其买车习惯更倾向于体验和服务,坐落于商场的直营店更能满足此部分群体的购车需求,同时直营店模式降低了用户的购车时间与交通成本,也拉近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目前的趋势是新能源营销越来越趋向于3C产品的营销方式,用户也更接受这种方式。”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归根结底,威马无论是从产品设计还是渠道方式选择上,都与用户太远。沈晖身上仍带的“傲慢”,很难让威马坚持到终场哨响起的那一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