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4000亿券商资管冲击公募牌照,业务如何开展?人员怎么调配?来看公司详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4000亿券商资管冲击公募牌照,业务如何开展?人员怎么调配?来看公司详解

招商资管若成功申请公募牌照,将宣告招商证券旗下“一参一控一牌”满额。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吴绍志

2023开年,第一家冲击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公司出炉。

证监会官网显示,1月3日,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资管”)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审批》,1月4日相关材料已被接收。

去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资管界期待已久的“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

为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证监会决定,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目前,招商证券旗下已有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两大公募基金公司。

其中,博时基金的第一大股东为招商证券,持有49%股权。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博时基金管理334只公募基金,总规模10848.90亿元。

招商基金股东由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组成,分别持有55%、45%股权。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招商基金管理258只公募基金,总规模8022.97亿元。

招商资管若成功申请公募牌照,将宣告招商证券旗下“一参一控一牌”满额。

公募业务如何开展?

作为招商证券全资资管子公司,招商资管于2015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前身是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国内最早获得受托资产管理、 创新试点、QDII资格的券商资产管理之一。

招商证券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招商资管共发行资管产品95只,同时有序推进大集合转公募工作,持续做大公募业务规模,2022年上半年完成2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累计已有5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规模较2021年末增长18.70%。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招商资管资产管理总规模为4178.61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13.51%。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招商资管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排名证券行业第7,报告期末合规受托资金规模排名证券行业第6。

另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2022年三季度末,招商资管私募资管月均规模为2811.25亿元,位居行业第8位。

招商资管方面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取得公募牌照后,公司拟从补短板、扬优势、抓机遇”三方面开展业务。

补短板上,当前公司大集合参公改造产品主要面向零售客户,在规模上高度集中于中低风险不含权益产品线,取得公募牌照初期公司将借助公募载体优势,瞄准机构客户发展机构版固收产品。

扬优势方面,当前参公运作的权益产品中已有基金经理业绩崭露头角,后续会基于参公运作产品的管理经验,推出契合公司投资风格的产品,新发与持营并举;同时招商资管作为招商证券全资子公司,可协同招证研究所研究资源,发展公募FOF产品,为未来进军养老这一蓝海赛道布局种子产品。

抓机遇方面,公司注意到近年来尤其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以来,公募行业“普惠制”创新机遇逐渐增多,招商资管将充分发挥效率优势,抓住一切能力范围内的创新机遇跟进布局产品。

公募业务的竞争优势方面,招商资管认为,一是公司拥有较大的存量私募资管存量规模,为开展公募业务提供了一定的发展保障;二是作为一家涉足公募业务不久的资管机构,公司在业务开展上没有过重的历史包袱;三是公司拥有母公司的投行、研究、托管、营销等丰富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业务协同优势。

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利好券商加速进军公募领域,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为券商带来业绩增量。券商资管部门可与经纪、研究、投行等部门产生协同联动,资管业务领先、部门之间协同能力较强的大平台更具备优势。

与公募开启“抢人大战”

投研人员是公募机构最重要的资源,对长期从事私募的券商资管来说更是稀缺资源。

招商资管方面称:“考虑到资管子公司原有的投资业务更多聚焦于专户、小集合等私募业务,投研人员的背景主要也是基于券商资管业务及平台;近2年来我们通过公开社会招聘,在权益、固收及FOF等投资领域引进投研专业人员超过10人,其中具备国内公募基金公司投研工作背景的人员占比超过一半。”

去年4月,招商资管迎来新任总经理杨阳,5月他又升任公司董事长,曾任职于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指数投资主管)、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经理)、美国高盛集团(任信用风险交易部资深分析师)等。

招商证券官网显示,去年11月,招商资管开始公开招聘公募投资负责人,负责组织所分管投资部门开展公募权益产品及公募固收产品的投资管理工作等,要求具备5年以上公募投资经验。

此外,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过程中,招商资管就在进行投资部门架构、投研制度和激励制度方面的调整,并向公募基金公司看齐。

在投资部门架构上,招商资管表示:“我们对大集合产品的投资人员进行单独分组,使得投资人员在相应产品的投资策略方面更加专业和聚焦。目前来看我们在权益和固收投资的大集合产品方面都有市场表现优秀的产品,尤其是权益投资大集合产品方面,投资骨干大部分来自公募基金公司。”

Wind数据显示,2020年10月至今,招商资管共完成了7只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

转型后的业绩表现来看,两只权益类产品表现分化。转型最早的招商资管智远成长A单位净值一路下行,去年年末一度“腰斩”,跌至0.5182元,现任投资经理赵波曾任职于长城基金;去年8月完成转型的招商资管核心优势D表现为“M”型走势,截至1月6日累计收益5.87%,投资经理王博来自于安信基金。

表:招商资管公募化改造的产品情况。数据来源:Wind(截至1月6日收盘)、界面新闻研究部整理。

招商资管认为,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司公募业务条线发展,公募基金背景投研人员的引进和架构重塑只是开始,最重要的是相应投研制度和投研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招商资管表示:“目前我们在权益投资方向已经建立公募基金公司普遍推行的投研一体化制度,按照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等行业划分建立相应的投研一体化小组。我们也主动响应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近年发布的相关薪酬指引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避免短期考核和过渡激励。同时,在大集合产品投资人员的激励方面给与更高的弹性,对考核方面产品业绩因素给与了更高的权重。未来我们在投研制度和激励机制的高效性方面还会做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政策东风之下,越来越多的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以进一步谋求公募牌照,更激烈的“抢人大战”正在来临。

前不久,证监会核准中信证券通过设立中信资管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伴随着中信资管获批,全市场券商资管子公司扩容至25家,其中持有公募牌照的公司共有9家:东证资管、财通资管、华泰资管、国君资管、中泰资管、浙商资管、长江资管、渤海汇金、山证资管。

有券商资管业内人士称,公司也正在申请公募牌照,行业内有的公司早已递交了申请材料,但是受理有个过程,还需要补充、完善、反复修改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4000亿券商资管冲击公募牌照,业务如何开展?人员怎么调配?来看公司详解

招商资管若成功申请公募牌照,将宣告招商证券旗下“一参一控一牌”满额。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吴绍志

2023开年,第一家冲击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公司出炉。

证监会官网显示,1月3日,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资管”)递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审批》,1月4日相关材料已被接收。

去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资管界期待已久的“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

为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证监会决定,在继续坚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参一控”政策前提下,适度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照。

目前,招商证券旗下已有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两大公募基金公司。

其中,博时基金的第一大股东为招商证券,持有49%股权。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博时基金管理334只公募基金,总规模10848.90亿元。

招商基金股东由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组成,分别持有55%、45%股权。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招商基金管理258只公募基金,总规模8022.97亿元。

招商资管若成功申请公募牌照,将宣告招商证券旗下“一参一控一牌”满额。

公募业务如何开展?

作为招商证券全资资管子公司,招商资管于2015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前身是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国内最早获得受托资产管理、 创新试点、QDII资格的券商资产管理之一。

招商证券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招商资管共发行资管产品95只,同时有序推进大集合转公募工作,持续做大公募业务规模,2022年上半年完成2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累计已有5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规模较2021年末增长18.70%。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招商资管资产管理总规模为4178.61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13.51%。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招商资管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排名证券行业第7,报告期末合规受托资金规模排名证券行业第6。

另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2022年三季度末,招商资管私募资管月均规模为2811.25亿元,位居行业第8位。

招商资管方面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取得公募牌照后,公司拟从补短板、扬优势、抓机遇”三方面开展业务。

补短板上,当前公司大集合参公改造产品主要面向零售客户,在规模上高度集中于中低风险不含权益产品线,取得公募牌照初期公司将借助公募载体优势,瞄准机构客户发展机构版固收产品。

扬优势方面,当前参公运作的权益产品中已有基金经理业绩崭露头角,后续会基于参公运作产品的管理经验,推出契合公司投资风格的产品,新发与持营并举;同时招商资管作为招商证券全资子公司,可协同招证研究所研究资源,发展公募FOF产品,为未来进军养老这一蓝海赛道布局种子产品。

抓机遇方面,公司注意到近年来尤其是“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以来,公募行业“普惠制”创新机遇逐渐增多,招商资管将充分发挥效率优势,抓住一切能力范围内的创新机遇跟进布局产品。

公募业务的竞争优势方面,招商资管认为,一是公司拥有较大的存量私募资管存量规模,为开展公募业务提供了一定的发展保障;二是作为一家涉足公募业务不久的资管机构,公司在业务开展上没有过重的历史包袱;三是公司拥有母公司的投行、研究、托管、营销等丰富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业务协同优势。

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利好券商加速进军公募领域,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为券商带来业绩增量。券商资管部门可与经纪、研究、投行等部门产生协同联动,资管业务领先、部门之间协同能力较强的大平台更具备优势。

与公募开启“抢人大战”

投研人员是公募机构最重要的资源,对长期从事私募的券商资管来说更是稀缺资源。

招商资管方面称:“考虑到资管子公司原有的投资业务更多聚焦于专户、小集合等私募业务,投研人员的背景主要也是基于券商资管业务及平台;近2年来我们通过公开社会招聘,在权益、固收及FOF等投资领域引进投研专业人员超过10人,其中具备国内公募基金公司投研工作背景的人员占比超过一半。”

去年4月,招商资管迎来新任总经理杨阳,5月他又升任公司董事长,曾任职于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指数投资主管)、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经理)、美国高盛集团(任信用风险交易部资深分析师)等。

招商证券官网显示,去年11月,招商资管开始公开招聘公募投资负责人,负责组织所分管投资部门开展公募权益产品及公募固收产品的投资管理工作等,要求具备5年以上公募投资经验。

此外,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过程中,招商资管就在进行投资部门架构、投研制度和激励制度方面的调整,并向公募基金公司看齐。

在投资部门架构上,招商资管表示:“我们对大集合产品的投资人员进行单独分组,使得投资人员在相应产品的投资策略方面更加专业和聚焦。目前来看我们在权益和固收投资的大集合产品方面都有市场表现优秀的产品,尤其是权益投资大集合产品方面,投资骨干大部分来自公募基金公司。”

Wind数据显示,2020年10月至今,招商资管共完成了7只大集合产品的公募化改造。

转型后的业绩表现来看,两只权益类产品表现分化。转型最早的招商资管智远成长A单位净值一路下行,去年年末一度“腰斩”,跌至0.5182元,现任投资经理赵波曾任职于长城基金;去年8月完成转型的招商资管核心优势D表现为“M”型走势,截至1月6日累计收益5.87%,投资经理王博来自于安信基金。

表:招商资管公募化改造的产品情况。数据来源:Wind(截至1月6日收盘)、界面新闻研究部整理。

招商资管认为,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司公募业务条线发展,公募基金背景投研人员的引进和架构重塑只是开始,最重要的是相应投研制度和投研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招商资管表示:“目前我们在权益投资方向已经建立公募基金公司普遍推行的投研一体化制度,按照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等行业划分建立相应的投研一体化小组。我们也主动响应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近年发布的相关薪酬指引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避免短期考核和过渡激励。同时,在大集合产品投资人员的激励方面给与更高的弹性,对考核方面产品业绩因素给与了更高的权重。未来我们在投研制度和激励机制的高效性方面还会做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政策东风之下,越来越多的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以进一步谋求公募牌照,更激烈的“抢人大战”正在来临。

前不久,证监会核准中信证券通过设立中信资管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伴随着中信资管获批,全市场券商资管子公司扩容至25家,其中持有公募牌照的公司共有9家:东证资管、财通资管、华泰资管、国君资管、中泰资管、浙商资管、长江资管、渤海汇金、山证资管。

有券商资管业内人士称,公司也正在申请公募牌照,行业内有的公司早已递交了申请材料,但是受理有个过程,还需要补充、完善、反复修改等。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