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才之间更喜欢撕?这位传奇青年如何挑衅马斯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才之间更喜欢撕?这位传奇青年如何挑衅马斯克

虽然马斯克可能不会公开接受霍兹的挑战。但是霍兹并没有放弃,他相信马斯克会对他的创业公司有兴趣,迟早会来找他寻求合作买他的技术。

本文讲述的两位天才主人公分别是特斯拉的主要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omma.ai的创立者乔治·霍兹。先介绍一下两位的人生经历。

埃隆 马斯克

1971年6月28日,埃隆 马斯克(ElonMusk)出生于南非。

1981年,学会了软件编程。

1983年,成功设计出一个名叫“Blastar”的游戏。

2001年,策划了“火星绿洲”项目,计划将小型实验温室降落在火星上。

2002年6月,成立了SpaceX,研究如何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2002年10月,拥有PayPal 11.7%的股份,约合3.28亿美元。

2004年,向特斯拉公司投资630万美元,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2005年,身价超过了3亿美元。

2010年6月,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0年12月,SpaceX公司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

2011年,认为将所有的未来赌在火箭和电动车上很冒险,但不这么投更冒险。

乔治 霍兹

1989年10月2日,乔治 霍兹(GeorgeHotz)出生于美国。

2004年,自制的测绘机器人入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决赛。

2007年8月21日,17岁破解iPhone。

2009年,开发出了首款公开发布的iPhone3GS越狱软件,大名鼎鼎的紫雨。

2009年10月11日,全地球第一款OS3.1越狱软件Blackra1n破茧而出。

2011 年 1 月,破解了索尼PS3 系统的内存读写权限和处理器的高级控制权。

2011年6月27日,加盟Facebook,但没到一年他就离职了。

2014 年,在 Google 的安全团队工作了 5 个月时间,并为其开发出了分析软件 Qira。

2014 年 6 月,通过一款面向Android手机的一键root工具,重归黑客圈视野。

2015 年,创立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Comma.ai。

小编不得不说,虽然出生在不同年代,但是霍兹的出生好像就是为了和马斯克较劲,他们的人生好比两条非平行线,注定有相交的一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用自己的天才智慧,创造一次次的人生记录,最后在同一领域里相遇。

相交点

2015年1月, 霍兹来到一个AI初创公司,那是他第一次从学术,走入人工智能的实战领域。6个月后离职了。之后他的一个朋友,把他引荐给了特斯拉和SpaceX的CEO埃隆·马斯克。

霍兹与马斯克一番相谈之后,马斯克表示愿意以百万年薪聘请,希望他帮助特斯拉研发无人驾驶技术。

霍兹是特斯拉的超级粉丝,但是他却拒绝了马斯克的聘请,他认为马斯克诚意不足。他说自己不是单纯地想找一份打工的差事。并强调等他研发的系统把Mobileye干掉,下一个碾压的就是马斯克。

据了解,马斯克最后的邮件是这样写道的:“我觉得你真该来特斯拉工作,一旦Tesla和Mobileye解约,我们俩就能进行更长期的合作,干一番大事业。”

小站认为,马斯克这句话说的是真真的,两个天才的合作,这一番大事业干起来是绝对可能成为巨无霸的。

他的挑衅

作为一代黑客,就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也不忘记发挥一下自己的长处,去年12月,霍兹黑进了一辆讴歌汽车的车载电脑,加入了摄像头和雷达,自己坐到驾驶座上,手并没有碰方向盘。

霍兹真不愧是一代黑客,其以挑战难题为乐,藐视大公司;无视一切规则和权威,只为享受颠覆式创新的黑客精神恐怕是连马斯克们也学不会的。

2016年3月,霍兹成立了无人驾驶技术公司Comma.ai之后,招聘了一批顶尖的业内高手来辅佐他, 还挖了马斯克手下大将Riccardo Biasini来做汽车控制系统。

立刻拿到了310万美元的投资,公司估值2000万美元。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elphi、世界最大的显卡芯片公司NVidia都来找他合作。

当他听说特斯拉因为金门桥上模糊的车道标识遭遇瓶颈,就打算录制顺利过桥的视频,到马斯克家门口耀武扬威。

他向马斯克发起挑战,打赌可以抢先开发一辆汽车在旧金山游人密集的金门大桥上自动行驶,马斯克没有回应。

他觉得他才是可以开发出更好的自动驾驶汽车的人,而马斯克更适合开发更好的火箭。

他的嘲讽

马斯克认为,仅依靠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人又或者是小型公司,根本做不好无人驾驶汽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

马斯克曾说:“因为缺乏广博的工程技术知识,某个人、或某家小公司是不可能开发出能够被应用到汽车生产中的自动驾驶系统的。”

他还说过,要想开发正确率99%的机器学习系统相对容易,但是要想提高到99.9999%却比登天还难。需要大量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的路况下经过数百万英里的测试来检查错误。

那么这两位天才到底谁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呢?我们等着看。

实力比拼

通过图像识别等深度学习算法,霍兹的神经网络系统可以把人类的驾驶经验变成数据,再把数据变成规则。

特斯拉研制了好几年,投入数亿美元,也没到成熟阶段;而霍兹的“自驾车”,研发用了4个月,成本5万美元;制造用了不到1个月,拆了6颗手机上的摄像头,加上现成的电子元器件,硬件成本才1000美元。

用低成本的改装车就来单挑大神级公司特斯拉,这位黑客奇才是借的什么胆?

首先,他从老本行入手,从调试接口黑进了本田车的中控系统,彻底接管了方向盘、油门、刹车。

其次,他在车顶安装了一个雷达,车的前后装了传感器和6颗摄像头,组成了行车视频识别设备。

最后,霍兹用了现成的Intel NUC迷你主机作为车载服务器,外接一个21.5寸的Dell平板电脑作为输出显示,又拆了一个游戏摇杆安在变速杆的位置上,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启动开关。

强调的是,他并没有给他的车预置任何驾驶技巧、交通法规、行车安全注意事项。这辆车他只用了2000行的代码让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要知道一辆中级车就是需要2000万行以上的代码的。

另外,这位从来不按套路出牌的天才,今年八月份开源了一份时长达 7.25 小时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数据集,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份公开的自动驾驶数据。

虽然开源的数据看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就公路行驶的数据集来说,它是很大的一个数。

特斯拉的知名度不用强调,我们就从其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来看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地位。近期特斯拉公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汽车销量,同时也汇编了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

数据显示,Model S在美国的销售总额同比去年大涨59%,再一次稳固了自己在大型豪华车市场保持的绝对优势。

在豪华运动型(SUV)汽车市场,特斯拉给出的成绩单也相当不错。它的新款Model X在美国的第三季度销售总量为5248辆,约占这个市场的6%。

小站君语:

据小站了解,虽然马斯克可能不会公开接受霍兹的挑战。但是霍兹并没有放弃,他相信马斯克会对他的创业公司有兴趣,迟早会来找他寻求合作买他的技术。

虽然都是天才,但是小站君就是喜欢霍兹这样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黑客性格。据说乔布斯高中时也干过“黑客”,他是很看好霍兹的才能的,所以当霍兹在17岁破解iPhone时,乔布斯表现很是豁达,只是采取了“他破我防”的策略。

话说回来,在人工智能领域,霍兹的Comma.ai毕竟属于初创公司,跟有十几年历史的特斯拉相比还是有点那啥的啊,另外接近90后的霍兹与70后的马斯特相比也还是嫩了点。但其实,小站君还是比较期待他俩合作的“巨无霸”事业。

智能硬件小站旗下人工智能小站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才之间更喜欢撕?这位传奇青年如何挑衅马斯克

虽然马斯克可能不会公开接受霍兹的挑战。但是霍兹并没有放弃,他相信马斯克会对他的创业公司有兴趣,迟早会来找他寻求合作买他的技术。

本文讲述的两位天才主人公分别是特斯拉的主要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和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omma.ai的创立者乔治·霍兹。先介绍一下两位的人生经历。

埃隆 马斯克

1971年6月28日,埃隆 马斯克(ElonMusk)出生于南非。

1981年,学会了软件编程。

1983年,成功设计出一个名叫“Blastar”的游戏。

2001年,策划了“火星绿洲”项目,计划将小型实验温室降落在火星上。

2002年6月,成立了SpaceX,研究如何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2002年10月,拥有PayPal 11.7%的股份,约合3.28亿美元。

2004年,向特斯拉公司投资630万美元,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2005年,身价超过了3亿美元。

2010年6月,特斯拉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0年12月,SpaceX公司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

2011年,认为将所有的未来赌在火箭和电动车上很冒险,但不这么投更冒险。

乔治 霍兹

1989年10月2日,乔治 霍兹(GeorgeHotz)出生于美国。

2004年,自制的测绘机器人入围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决赛。

2007年8月21日,17岁破解iPhone。

2009年,开发出了首款公开发布的iPhone3GS越狱软件,大名鼎鼎的紫雨。

2009年10月11日,全地球第一款OS3.1越狱软件Blackra1n破茧而出。

2011 年 1 月,破解了索尼PS3 系统的内存读写权限和处理器的高级控制权。

2011年6月27日,加盟Facebook,但没到一年他就离职了。

2014 年,在 Google 的安全团队工作了 5 个月时间,并为其开发出了分析软件 Qira。

2014 年 6 月,通过一款面向Android手机的一键root工具,重归黑客圈视野。

2015 年,创立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Comma.ai。

小编不得不说,虽然出生在不同年代,但是霍兹的出生好像就是为了和马斯克较劲,他们的人生好比两条非平行线,注定有相交的一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用自己的天才智慧,创造一次次的人生记录,最后在同一领域里相遇。

相交点

2015年1月, 霍兹来到一个AI初创公司,那是他第一次从学术,走入人工智能的实战领域。6个月后离职了。之后他的一个朋友,把他引荐给了特斯拉和SpaceX的CEO埃隆·马斯克。

霍兹与马斯克一番相谈之后,马斯克表示愿意以百万年薪聘请,希望他帮助特斯拉研发无人驾驶技术。

霍兹是特斯拉的超级粉丝,但是他却拒绝了马斯克的聘请,他认为马斯克诚意不足。他说自己不是单纯地想找一份打工的差事。并强调等他研发的系统把Mobileye干掉,下一个碾压的就是马斯克。

据了解,马斯克最后的邮件是这样写道的:“我觉得你真该来特斯拉工作,一旦Tesla和Mobileye解约,我们俩就能进行更长期的合作,干一番大事业。”

小站认为,马斯克这句话说的是真真的,两个天才的合作,这一番大事业干起来是绝对可能成为巨无霸的。

他的挑衅

作为一代黑客,就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也不忘记发挥一下自己的长处,去年12月,霍兹黑进了一辆讴歌汽车的车载电脑,加入了摄像头和雷达,自己坐到驾驶座上,手并没有碰方向盘。

霍兹真不愧是一代黑客,其以挑战难题为乐,藐视大公司;无视一切规则和权威,只为享受颠覆式创新的黑客精神恐怕是连马斯克们也学不会的。

2016年3月,霍兹成立了无人驾驶技术公司Comma.ai之后,招聘了一批顶尖的业内高手来辅佐他, 还挖了马斯克手下大将Riccardo Biasini来做汽车控制系统。

立刻拿到了310万美元的投资,公司估值2000万美元。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elphi、世界最大的显卡芯片公司NVidia都来找他合作。

当他听说特斯拉因为金门桥上模糊的车道标识遭遇瓶颈,就打算录制顺利过桥的视频,到马斯克家门口耀武扬威。

他向马斯克发起挑战,打赌可以抢先开发一辆汽车在旧金山游人密集的金门大桥上自动行驶,马斯克没有回应。

他觉得他才是可以开发出更好的自动驾驶汽车的人,而马斯克更适合开发更好的火箭。

他的嘲讽

马斯克认为,仅依靠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人又或者是小型公司,根本做不好无人驾驶汽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领域。

马斯克曾说:“因为缺乏广博的工程技术知识,某个人、或某家小公司是不可能开发出能够被应用到汽车生产中的自动驾驶系统的。”

他还说过,要想开发正确率99%的机器学习系统相对容易,但是要想提高到99.9999%却比登天还难。需要大量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的路况下经过数百万英里的测试来检查错误。

那么这两位天才到底谁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呢?我们等着看。

实力比拼

通过图像识别等深度学习算法,霍兹的神经网络系统可以把人类的驾驶经验变成数据,再把数据变成规则。

特斯拉研制了好几年,投入数亿美元,也没到成熟阶段;而霍兹的“自驾车”,研发用了4个月,成本5万美元;制造用了不到1个月,拆了6颗手机上的摄像头,加上现成的电子元器件,硬件成本才1000美元。

用低成本的改装车就来单挑大神级公司特斯拉,这位黑客奇才是借的什么胆?

首先,他从老本行入手,从调试接口黑进了本田车的中控系统,彻底接管了方向盘、油门、刹车。

其次,他在车顶安装了一个雷达,车的前后装了传感器和6颗摄像头,组成了行车视频识别设备。

最后,霍兹用了现成的Intel NUC迷你主机作为车载服务器,外接一个21.5寸的Dell平板电脑作为输出显示,又拆了一个游戏摇杆安在变速杆的位置上,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启动开关。

强调的是,他并没有给他的车预置任何驾驶技巧、交通法规、行车安全注意事项。这辆车他只用了2000行的代码让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要知道一辆中级车就是需要2000万行以上的代码的。

另外,这位从来不按套路出牌的天才,今年八月份开源了一份时长达 7.25 小时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数据集,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份公开的自动驾驶数据。

虽然开源的数据看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就公路行驶的数据集来说,它是很大的一个数。

特斯拉的知名度不用强调,我们就从其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来看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地位。近期特斯拉公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汽车销量,同时也汇编了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

数据显示,Model S在美国的销售总额同比去年大涨59%,再一次稳固了自己在大型豪华车市场保持的绝对优势。

在豪华运动型(SUV)汽车市场,特斯拉给出的成绩单也相当不错。它的新款Model X在美国的第三季度销售总量为5248辆,约占这个市场的6%。

小站君语:

据小站了解,虽然马斯克可能不会公开接受霍兹的挑战。但是霍兹并没有放弃,他相信马斯克会对他的创业公司有兴趣,迟早会来找他寻求合作买他的技术。

虽然都是天才,但是小站君就是喜欢霍兹这样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黑客性格。据说乔布斯高中时也干过“黑客”,他是很看好霍兹的才能的,所以当霍兹在17岁破解iPhone时,乔布斯表现很是豁达,只是采取了“他破我防”的策略。

话说回来,在人工智能领域,霍兹的Comma.ai毕竟属于初创公司,跟有十几年历史的特斯拉相比还是有点那啥的啊,另外接近90后的霍兹与70后的马斯特相比也还是嫩了点。但其实,小站君还是比较期待他俩合作的“巨无霸”事业。

智能硬件小站旗下人工智能小站原创,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