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疯四”救不了肯德基,“麦门”也救不了麦当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疯四”救不了肯德基,“麦门”也救不了麦当劳

为什么要成为“麦门信徒”?如何使用“麦门文学”?

文|互联网那些事

最近,一股神秘力量占领各大社交平台。

“一个觉得麦当劳好吃的人,再坏也不会坏到哪去。”

“我是忠实的麦门信徒,可以赐予我两根新品脆脆薯条尝尝吗?如果不可以的话也没关系,麦门永生!”

“如果一个人一听麦当劳好吃这几个字就开始指责,装清高,这个人搞不好以后会偷偷往你汉堡里加酸黄瓜!麦门!”

如果看完以上内容你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么只能遗憾的说,你暂时还不属于“麦门”。

但别担心,看完本文,什么是麦门?为什么要成为“麦门信徒”?如何使用“麦门文学”?

这些问题都将为你一一解答。

什么是“麦门”?

其实,被众信徒高呼的“麦门”,简单来说就是成为麦当劳的粉丝。

一入“麦门”,就将成为其信徒,将要视“麦门”为信仰。

随着“麦门”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麦门门徒”,也因此诞生了很多未经官方认证的加密语言。这类语言乍一看莫名其妙,可一旦进入由“麦门”构建的世界观后,一切又变得无比合理。

这种与麦当劳相关,但又难以按常识理解、并且横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语言,甚至是与麦当劳相关的一切衍生物,都可以被亲切地称为“麦门文学”。

“麦门文学”包罗万千。

比如可能会给你一点物质奖励:

当你购买麦当劳时,只要高呼麦门爆出暗号,就有机会获得一包可口的薯条。或者是一盒被“麦门”纠正的甜酸酱。

除了有可能获得一些福利外,“麦门文学”远不止于此。

比如,有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年末了,一定要吃汉堡,这几天勤劳的中国人民都会吃汉堡。

再或者对偶遇者的美好祝福:

不吃麦当劳吗?没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是在不停的相遇和分别的过程里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祝你未来一切都好,没品味的东西。

如果你喜欢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那“麦门”也一定适合你:

故人具鸡薯,邀我至麦家。

麦旋风边合,脆汁鸡外斜。

总之,就像一场浩浩荡荡的仪式,这里有关于“麦门”的一切,总有一款适合你。

为什么是“麦门”?

其实,跳出“麦言麦语”不难发现,在互联网造梗文化流行的今天,“麦门文学”并不是个例。

前有“疯狂星期四V我五十”,后有影视剧《长月烬明》中的“欢门永存”,造梗文化早就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和大众的日常语境之中。

只是这些梗通常较为单薄,出圈儿的往往只有一两句话,难以担当更加厚重的传播载体,承担更多的传播期待,因此更无法调动大众的积极性,掀起一场关于麦当劳的全民性二创活动。

那么,为什么只有“麦门”以如此丰满的形象和鲜活持久的生命力活跃在互联网之中,并形成难以抵挡的势力?

或许,这与“麦门”以丰富的产品线为造梗基础密不可分。

与竞品“疯狂星期四V我50”不同,后者虽然流行出圈儿,但传播点只局限在“疯狂星期四”和“v我50”两个关键词,能够创造的故事和造梗空间极为有限。

而“麦门文学”,则是以丰富的产品线作为造梗基础,赋予其无限的生命力。

许愿“多放几根脆脆薯条”就有可能获得“门徒福利”;如果你认可猪柳蛋是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那你就是“麦门”确认过眼神的“门徒”;双层芝士汉堡中的芝士,谐音“致仕”,吃了它你将扶摇直上,飞黄腾达……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说上述内容还是网民的圈地自萌,那由麦当劳官方发起的“麦门文学”,可谓是一场和网友的双向奔赴。

“饥饿的人们此时推开麦门”、“请给你和你的麦门好友取一个群名”等围绕“麦门”产生的话题,在麦当劳官方账号屡见不鲜。

官方账号会不定期的以“麦门”为话题与网友互动并发起讨论,这也为“麦门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造梗素材。

品牌方的积极响应,让“门徒”身份得到了官方的确认,也为“麦门文学”的持续输出,获得了不竭动力。

“麦门文学”创造的身份互认

当前的网络环境中,一个事件的走红,除了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外,往往因为该事件背后与大众的某种情绪不谋而合。

当这种社会情绪可以借助某个事件进行集中表达,就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形成蓬勃之力。

轰轰烈烈的“麦门文学”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麦门文学”的核心要义在于,需要通过具备一定门槛的“加密语言”来找到同类,通过讲述只有同类才听得懂的语言来实现身份互认,进而产生某种情绪共振。

即“你懂我,我们是一样的。”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绪需要,很大程度上在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有机会在一个平台进行观点输出、价值交流。

但这种交流往往又会因为各自的教育水平、生活经历不同而产生巨大的价值分歧。

为此,关于“我是谁”?“我在哪”?

无数年轻人为此困惑。

在认知割裂和圈层分化愈发明显的当下,年轻人急需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其背后隐含的对身份认同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强化。

而“麦门文学”给这样的情绪一个很好的出口。

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成本,就可以感受“麦麦脆汁鸡”的美味,而一份13.9元的“1+1”随心配套餐,就可以获得不同组合的“麦门”小吃。

通过这些,就可以进入“麦门”的世界,找到组织,获得相同的话语体系与价值认可。

在这个吃喝玩乐几百元起算的时代里,十几元的成本就可以获得和网友同频共振、寻找同好的机会,无疑是划算的。

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安全感进一步缺失。

或许加入“麦门”,可以理解为是当代年轻人引发群体共鸣、寻找身份认同、进而获得安全感的一种小确幸。

参考资料:

[1]SocialBeta,「麦门」火了,是偶然还是必然?

[2]InsDaily,当我们谈论麦门,我们在谈论什么?

[3]Vista看天下,全网玩梗,“麦门文学”成了打工人发疯专用

[4]4A广告圈,麦门文学火了,肯德基坐不住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麦当劳

3.7k
  • 麦当劳第一财季营收61.7亿美元
  • 麦当劳收回以色列全部225家门店所有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疯四”救不了肯德基,“麦门”也救不了麦当劳

为什么要成为“麦门信徒”?如何使用“麦门文学”?

文|互联网那些事

最近,一股神秘力量占领各大社交平台。

“一个觉得麦当劳好吃的人,再坏也不会坏到哪去。”

“我是忠实的麦门信徒,可以赐予我两根新品脆脆薯条尝尝吗?如果不可以的话也没关系,麦门永生!”

“如果一个人一听麦当劳好吃这几个字就开始指责,装清高,这个人搞不好以后会偷偷往你汉堡里加酸黄瓜!麦门!”

如果看完以上内容你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么只能遗憾的说,你暂时还不属于“麦门”。

但别担心,看完本文,什么是麦门?为什么要成为“麦门信徒”?如何使用“麦门文学”?

这些问题都将为你一一解答。

什么是“麦门”?

其实,被众信徒高呼的“麦门”,简单来说就是成为麦当劳的粉丝。

一入“麦门”,就将成为其信徒,将要视“麦门”为信仰。

随着“麦门”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麦门门徒”,也因此诞生了很多未经官方认证的加密语言。这类语言乍一看莫名其妙,可一旦进入由“麦门”构建的世界观后,一切又变得无比合理。

这种与麦当劳相关,但又难以按常识理解、并且横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的语言,甚至是与麦当劳相关的一切衍生物,都可以被亲切地称为“麦门文学”。

“麦门文学”包罗万千。

比如可能会给你一点物质奖励:

当你购买麦当劳时,只要高呼麦门爆出暗号,就有机会获得一包可口的薯条。或者是一盒被“麦门”纠正的甜酸酱。

除了有可能获得一些福利外,“麦门文学”远不止于此。

比如,有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年末了,一定要吃汉堡,这几天勤劳的中国人民都会吃汉堡。

再或者对偶遇者的美好祝福:

不吃麦当劳吗?没关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大家都是在不停的相遇和分别的过程里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祝你未来一切都好,没品味的东西。

如果你喜欢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那“麦门”也一定适合你:

故人具鸡薯,邀我至麦家。

麦旋风边合,脆汁鸡外斜。

总之,就像一场浩浩荡荡的仪式,这里有关于“麦门”的一切,总有一款适合你。

为什么是“麦门”?

其实,跳出“麦言麦语”不难发现,在互联网造梗文化流行的今天,“麦门文学”并不是个例。

前有“疯狂星期四V我五十”,后有影视剧《长月烬明》中的“欢门永存”,造梗文化早就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和大众的日常语境之中。

只是这些梗通常较为单薄,出圈儿的往往只有一两句话,难以担当更加厚重的传播载体,承担更多的传播期待,因此更无法调动大众的积极性,掀起一场关于麦当劳的全民性二创活动。

那么,为什么只有“麦门”以如此丰满的形象和鲜活持久的生命力活跃在互联网之中,并形成难以抵挡的势力?

或许,这与“麦门”以丰富的产品线为造梗基础密不可分。

与竞品“疯狂星期四V我50”不同,后者虽然流行出圈儿,但传播点只局限在“疯狂星期四”和“v我50”两个关键词,能够创造的故事和造梗空间极为有限。

而“麦门文学”,则是以丰富的产品线作为造梗基础,赋予其无限的生命力。

许愿“多放几根脆脆薯条”就有可能获得“门徒福利”;如果你认可猪柳蛋是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那你就是“麦门”确认过眼神的“门徒”;双层芝士汉堡中的芝士,谐音“致仕”,吃了它你将扶摇直上,飞黄腾达……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果说上述内容还是网民的圈地自萌,那由麦当劳官方发起的“麦门文学”,可谓是一场和网友的双向奔赴。

“饥饿的人们此时推开麦门”、“请给你和你的麦门好友取一个群名”等围绕“麦门”产生的话题,在麦当劳官方账号屡见不鲜。

官方账号会不定期的以“麦门”为话题与网友互动并发起讨论,这也为“麦门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造梗素材。

品牌方的积极响应,让“门徒”身份得到了官方的确认,也为“麦门文学”的持续输出,获得了不竭动力。

“麦门文学”创造的身份互认

当前的网络环境中,一个事件的走红,除了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力外,往往因为该事件背后与大众的某种情绪不谋而合。

当这种社会情绪可以借助某个事件进行集中表达,就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形成蓬勃之力。

轰轰烈烈的“麦门文学”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麦门文学”的核心要义在于,需要通过具备一定门槛的“加密语言”来找到同类,通过讲述只有同类才听得懂的语言来实现身份互认,进而产生某种情绪共振。

即“你懂我,我们是一样的。”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绪需要,很大程度上在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有机会在一个平台进行观点输出、价值交流。

但这种交流往往又会因为各自的教育水平、生活经历不同而产生巨大的价值分歧。

为此,关于“我是谁”?“我在哪”?

无数年轻人为此困惑。

在认知割裂和圈层分化愈发明显的当下,年轻人急需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其背后隐含的对身份认同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强化。

而“麦门文学”给这样的情绪一个很好的出口。

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成本,就可以感受“麦麦脆汁鸡”的美味,而一份13.9元的“1+1”随心配套餐,就可以获得不同组合的“麦门”小吃。

通过这些,就可以进入“麦门”的世界,找到组织,获得相同的话语体系与价值认可。

在这个吃喝玩乐几百元起算的时代里,十几元的成本就可以获得和网友同频共振、寻找同好的机会,无疑是划算的。

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安全感进一步缺失。

或许加入“麦门”,可以理解为是当代年轻人引发群体共鸣、寻找身份认同、进而获得安全感的一种小确幸。

参考资料:

[1]SocialBeta,「麦门」火了,是偶然还是必然?

[2]InsDaily,当我们谈论麦门,我们在谈论什么?

[3]Vista看天下,全网玩梗,“麦门文学”成了打工人发疯专用

[4]4A广告圈,麦门文学火了,肯德基坐不住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