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果你还没读过德里罗的小说,该怎么祝他生日快乐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果你还没读过德里罗的小说,该怎么祝他生日快乐呢?

虽然德里罗多次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可他依然是我们热爱的德里罗。

美国作家唐·德里罗(Don DeLillo)

“结构对我的写作很重要,但我喜欢让我的作品的结构、人物自己发展,这方面我不会去干涉。”谈及创作,有“美国另类的巴尔扎克”之称的唐·德里罗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这位文学大师写作生涯已达半个多世纪,曾被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视为当代美国最杰出的4位小说家之一。

1936年的今天,德里罗出生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后又迁至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波维尔市。孩提时代的他受天主教影响较大:在教堂的教义、仪式中,他感知到了宗教的神秘以及信仰的力量。后来,德里罗进入福特汉姆大学学习神学、哲学和历史,并在现代派绘画、爵士乐中寻得艺术的乐趣。这些都成了德里罗日后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自1960年在《纪元》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约旦河》后,德里罗至今共写成了10余部长篇小说、3部剧作和一本故事集、以及诸多短篇小说。其中,1985年发表的小说《白噪音》在他的写作生涯里极为重要。这部助德里罗赢得次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品,不仅令他名声大噪,也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在《白噪音》中,小小的铁匠镇成为了故事舞台。德里罗借男主人公杰克·格拉尼迪教授一家的日常生活和人们在一次毒雾事件中的表现,展示并讽刺了美国的后现代社会图景,探讨了对死亡的恐惧和思考。学者马克·奥斯迪恩将德里罗这本“思索死亡的产物”称为“美国死亡之书”。

德里罗的作品覆盖题材广泛,笔触也多有变化。描绘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白噪音》、讲述“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天秤星座》、以“911”事件为背景的《坠落的人》......德里罗笔下的文学世界像是万花筒般多元、精彩。这与作家本人关心历史并乐于从中思考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德里罗对美国社会的表面和深层状态的观察都十分细致,也一直没有放弃对美国社会特性的挖掘和展示。以《白噪音》为例,小说中的杰克教授一家就很具有美国家庭特性。重组的家庭结构(典型的“后核家庭”)、追求安稳生活的目标、日复一日的平庸日常等,都显示出了一个后现代家庭在消费文化的冲击下,极力维持现状的光景。有趣的是,有评论称德里罗为“后现代主义的美国的记录者”,但他本人却认为自己只是书写亲眼所见,称不上所谓的“记录者”。

根据唐·德里罗小说《大都会》改编的同名电影剧照

自《约旦河》开始,德里罗作品就呈现出一种孤绝、冷冽的气质,还带着一种后现代主义特有的滑稽和破碎感。无论是《白噪音》中杰克教授的儿子怀尔德那止不住的啼哭,还是《地下世界》里那吞噬人类生存空间的废弃物集合体,都映证了以上两点。连那个小说中的人物对“白噪音”的解释——“是死亡的声音”“始终如一,白色的”也可看出这一端倪。德里罗善于在作品中探讨死亡及其相关衍生品,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认识等,向来是他笔下着墨的重点。“知识和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会有死亡的一个新种类、新系统与之相配。死亡就像病毒那样会适应。”杰克同事默里的这番话,正是德里罗对于后工业社会中“现代死亡的特征”的见解,也是他对技术的力量和虚伪的理性认识。正是这些特质,才让众多读者及研究者认为——德里罗是预言家、是最有资格的现代化批判者。

如今,唐·德里罗将步入耄耋之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界面文化(微信ID:Booksandfun)遴选了他过往的5部作品,好让我们在期待他的新作的同时,领略这位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创作风采。

《白噪音》

内容简介:

杰克·格拉迪尼教授一家在铁匠镇过着平凡典型的现代生活,安定宁静。不料,一场化学品泄漏事故将致命毒雾送上天空,向镇上的每个人宣告“死亡已经到来,它就在你的体内”。这时,恐惧已入侵心灵的每个角落,它就像白噪音,始终如一,无处不在。

推荐理由:

《白噪音》自问世后便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作品之一。小说探讨了两个方面:美国后现代社会生活和死亡。在德里罗眼里,后现代的美国社会有着诸多通病——消费文化使人们精神空虚、失败的婚姻到处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对死亡也变得更为惧怕、甚至不惜以巨大代价去减缓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的来源,兴许正如小说里所言:“我们是地球上最高的生命形式,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于是愁苦难言。”作家乔纳森·弗兰岑认为在这本书里,德里罗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深入解剖了人性之谜,无人能及。另外,《白噪音》将由导演迈克尔·阿尔莫瑞德改编为电影,届时读者更能从荧幕上直观感受这本小说的魅力。

一句话书摘:

“假如死亡只不过是声音,那会怎么样?”

“电噪音”

“你一直听得见它。四周全是声音。多么可怕。”

“始终如一,白色的。”

《天秤星座》

内容简介:

李·奥斯瓦尔德,生于1939年10月18日,一个天秤星座的男人,全世界都知道他开了枪,但真的是他杀了肯尼迪吗?

推荐理由:

悬疑推理的风格在德里罗的作品中不算多见,这本《天秤星座》就是其中之一。小说背景与肯尼迪总统遇刺有关。这则轰动全世界的刺杀的真相因刺客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被转移的途中遭遇枪杀,显得扑朔迷离。诸多文学作品在这历史事件有过着笔,《天秤星座》便是德里罗对于这一事件的想象的产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层层叠进的剧情、对命运共同体的着笔,让这本小说值得细读。写作时,德里罗曾到过杀手奥斯瓦尔德的住处,称这段经历难以忘怀。他对这个故事投入很深,部分原因是“这个故事在书之外的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结束”。

一句话书摘:

李看见第一夫人向总统俯下身子,此时总统已经瘫倒了。在瞄准镜方框的边缘出现了一个站着鼓掌的男人。李猛地压下枪栓柄,又瞄准前方。他听见第二枪的空弹壳掉下来。

《地下世界》

内容简介:

人类将废弃物物深埋地下,希望摆脱它们。不料,这些从纸屑到核废料的废物,却构成了一个“地下世界”,它在暗中积累、扩张,进而吞噬着现实世界的生活……

推荐理由:

“这部书是我们这半个世纪的咏叹调和狼嗥。它包罗万象。”这是某一版的《地下世界》的封面评语。抛开来回切换的时间节点和不断变换的章节可能会不太利于读者阅读的问题,这本小说还是可以凭借其庞大的世界观、令人惊叹的广度和深度从众多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同时,德里罗在小说中,让“冷战思维”成了操控人们的思想枷锁,这让他们面对战争、核武器等问题都犹如处在一个玻璃罩内,透不过气。德里罗这些做法,让这本《地下世界》赢得了“冷战史诗”的赞誉。

一句话书摘:

埃德加想到了珍珠港。差不多就在十年以前,那天他在纽约。今天的这条消息仿佛在空气中闪闪发光,他的脑海仿佛飘过一张张照片,飘过一件件东西,当时的一切历历在目。

《大都会》

内容简介:

埃里克•帕克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二十八岁的亿万富翁,他的天性就是要在世界上不断攫取新的东西。一天,他打算乘车穿过纽约市去理发,却发生了一系列不可预知的事情......

推荐理由:

像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一样,德里罗的《大都会》也是描写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游行、性爱、刺杀......德里罗通过对主人公帕克经历的描写,来书写这个世界的万千乱象。小说前部分侧重于以帕克为中心去构建这个资本世界的系统,后部分则将中心转到帕克本人身上,描述他从这个系统脱身后,重归人性的表现。小说那庞大的建构再加上德里罗一贯高举的后现代主义大旗,让这本不过是讲述了一个富豪在曼哈顿一天的经历的小说,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显得异常丰富。

一句话书摘:

当他死去的时候,他的生命不会终止。这个世界将会终止。

《坠落的人》

内容简介:

2001年9月11日,律师基思历尽艰辛,从位于世贸中心大楼的办公室里逃出。在遮天蔽日的尘土中,他重新走向已经分居的妻子丽昂和年幼的儿子贾斯廷的世界,却发现灾难之后的自己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生活。

推荐理由:

《坠落的人》主要围绕一个经历了灾难后的家庭的生活展开,探讨诸如“911事件”这类事件给民众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和冲击。这个主题并不新鲜,但德里罗的表现在众多书写“911事件”的作家中还是尤其显著。早在2001年,德里罗就在文章《在未来的废墟里》中表明自己对“911事件”的看法,强调作家理应写作关于幸存者的故事。6年后,他用这本《坠落的人》来展示人们在经历这场灾难的痛苦,并以此慰藉那些受伤的心灵。《哈佛书评》曾盛赞这本小说——“德里罗在《坠落的人》中达到了一种罕见的细腻程度,找到了他对荒谬的感知和再现真正悲痛的能力之间的平衡。”

一句话书摘:

丽昂准备独自生活下去,以可靠的镇定态度独自生活下去;她和孩子将会以撞楼飞机——划过蓝天的银色——出现前一天的方式生活下去。

………………………………………………

欢迎你来“界面文化”微信公众号找我们。

(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果你还没读过德里罗的小说,该怎么祝他生日快乐呢?

虽然德里罗多次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可他依然是我们热爱的德里罗。

美国作家唐·德里罗(Don DeLillo)

“结构对我的写作很重要,但我喜欢让我的作品的结构、人物自己发展,这方面我不会去干涉。”谈及创作,有“美国另类的巴尔扎克”之称的唐·德里罗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这位文学大师写作生涯已达半个多世纪,曾被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视为当代美国最杰出的4位小说家之一。

1936年的今天,德里罗出生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后又迁至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波维尔市。孩提时代的他受天主教影响较大:在教堂的教义、仪式中,他感知到了宗教的神秘以及信仰的力量。后来,德里罗进入福特汉姆大学学习神学、哲学和历史,并在现代派绘画、爵士乐中寻得艺术的乐趣。这些都成了德里罗日后进行文学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源泉。

自1960年在《纪元》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约旦河》后,德里罗至今共写成了10余部长篇小说、3部剧作和一本故事集、以及诸多短篇小说。其中,1985年发表的小说《白噪音》在他的写作生涯里极为重要。这部助德里罗赢得次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作品,不仅令他名声大噪,也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在《白噪音》中,小小的铁匠镇成为了故事舞台。德里罗借男主人公杰克·格拉尼迪教授一家的日常生活和人们在一次毒雾事件中的表现,展示并讽刺了美国的后现代社会图景,探讨了对死亡的恐惧和思考。学者马克·奥斯迪恩将德里罗这本“思索死亡的产物”称为“美国死亡之书”。

德里罗的作品覆盖题材广泛,笔触也多有变化。描绘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白噪音》、讲述“肯尼迪遇刺事件”的《天秤星座》、以“911”事件为背景的《坠落的人》......德里罗笔下的文学世界像是万花筒般多元、精彩。这与作家本人关心历史并乐于从中思考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德里罗对美国社会的表面和深层状态的观察都十分细致,也一直没有放弃对美国社会特性的挖掘和展示。以《白噪音》为例,小说中的杰克教授一家就很具有美国家庭特性。重组的家庭结构(典型的“后核家庭”)、追求安稳生活的目标、日复一日的平庸日常等,都显示出了一个后现代家庭在消费文化的冲击下,极力维持现状的光景。有趣的是,有评论称德里罗为“后现代主义的美国的记录者”,但他本人却认为自己只是书写亲眼所见,称不上所谓的“记录者”。

根据唐·德里罗小说《大都会》改编的同名电影剧照

自《约旦河》开始,德里罗作品就呈现出一种孤绝、冷冽的气质,还带着一种后现代主义特有的滑稽和破碎感。无论是《白噪音》中杰克教授的儿子怀尔德那止不住的啼哭,还是《地下世界》里那吞噬人类生存空间的废弃物集合体,都映证了以上两点。连那个小说中的人物对“白噪音”的解释——“是死亡的声音”“始终如一,白色的”也可看出这一端倪。德里罗善于在作品中探讨死亡及其相关衍生品,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认识等,向来是他笔下着墨的重点。“知识和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会有死亡的一个新种类、新系统与之相配。死亡就像病毒那样会适应。”杰克同事默里的这番话,正是德里罗对于后工业社会中“现代死亡的特征”的见解,也是他对技术的力量和虚伪的理性认识。正是这些特质,才让众多读者及研究者认为——德里罗是预言家、是最有资格的现代化批判者。

如今,唐·德里罗将步入耄耋之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界面文化(微信ID:Booksandfun)遴选了他过往的5部作品,好让我们在期待他的新作的同时,领略这位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的创作风采。

《白噪音》

内容简介:

杰克·格拉迪尼教授一家在铁匠镇过着平凡典型的现代生活,安定宁静。不料,一场化学品泄漏事故将致命毒雾送上天空,向镇上的每个人宣告“死亡已经到来,它就在你的体内”。这时,恐惧已入侵心灵的每个角落,它就像白噪音,始终如一,无处不在。

推荐理由:

《白噪音》自问世后便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作品之一。小说探讨了两个方面:美国后现代社会生活和死亡。在德里罗眼里,后现代的美国社会有着诸多通病——消费文化使人们精神空虚、失败的婚姻到处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对死亡也变得更为惧怕、甚至不惜以巨大代价去减缓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的来源,兴许正如小说里所言:“我们是地球上最高的生命形式,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于是愁苦难言。”作家乔纳森·弗兰岑认为在这本书里,德里罗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深入解剖了人性之谜,无人能及。另外,《白噪音》将由导演迈克尔·阿尔莫瑞德改编为电影,届时读者更能从荧幕上直观感受这本小说的魅力。

一句话书摘:

“假如死亡只不过是声音,那会怎么样?”

“电噪音”

“你一直听得见它。四周全是声音。多么可怕。”

“始终如一,白色的。”

《天秤星座》

内容简介:

李·奥斯瓦尔德,生于1939年10月18日,一个天秤星座的男人,全世界都知道他开了枪,但真的是他杀了肯尼迪吗?

推荐理由:

悬疑推理的风格在德里罗的作品中不算多见,这本《天秤星座》就是其中之一。小说背景与肯尼迪总统遇刺有关。这则轰动全世界的刺杀的真相因刺客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被转移的途中遭遇枪杀,显得扑朔迷离。诸多文学作品在这历史事件有过着笔,《天秤星座》便是德里罗对于这一事件的想象的产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层层叠进的剧情、对命运共同体的着笔,让这本小说值得细读。写作时,德里罗曾到过杀手奥斯瓦尔德的住处,称这段经历难以忘怀。他对这个故事投入很深,部分原因是“这个故事在书之外的现实世界中并没有结束”。

一句话书摘:

李看见第一夫人向总统俯下身子,此时总统已经瘫倒了。在瞄准镜方框的边缘出现了一个站着鼓掌的男人。李猛地压下枪栓柄,又瞄准前方。他听见第二枪的空弹壳掉下来。

《地下世界》

内容简介:

人类将废弃物物深埋地下,希望摆脱它们。不料,这些从纸屑到核废料的废物,却构成了一个“地下世界”,它在暗中积累、扩张,进而吞噬着现实世界的生活……

推荐理由:

“这部书是我们这半个世纪的咏叹调和狼嗥。它包罗万象。”这是某一版的《地下世界》的封面评语。抛开来回切换的时间节点和不断变换的章节可能会不太利于读者阅读的问题,这本小说还是可以凭借其庞大的世界观、令人惊叹的广度和深度从众多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同时,德里罗在小说中,让“冷战思维”成了操控人们的思想枷锁,这让他们面对战争、核武器等问题都犹如处在一个玻璃罩内,透不过气。德里罗这些做法,让这本《地下世界》赢得了“冷战史诗”的赞誉。

一句话书摘:

埃德加想到了珍珠港。差不多就在十年以前,那天他在纽约。今天的这条消息仿佛在空气中闪闪发光,他的脑海仿佛飘过一张张照片,飘过一件件东西,当时的一切历历在目。

《大都会》

内容简介:

埃里克•帕克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二十八岁的亿万富翁,他的天性就是要在世界上不断攫取新的东西。一天,他打算乘车穿过纽约市去理发,却发生了一系列不可预知的事情......

推荐理由:

像乔伊斯的名著《尤利西斯》一样,德里罗的《大都会》也是描写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游行、性爱、刺杀......德里罗通过对主人公帕克经历的描写,来书写这个世界的万千乱象。小说前部分侧重于以帕克为中心去构建这个资本世界的系统,后部分则将中心转到帕克本人身上,描述他从这个系统脱身后,重归人性的表现。小说那庞大的建构再加上德里罗一贯高举的后现代主义大旗,让这本不过是讲述了一个富豪在曼哈顿一天的经历的小说,在内容和思想上都显得异常丰富。

一句话书摘:

当他死去的时候,他的生命不会终止。这个世界将会终止。

《坠落的人》

内容简介:

2001年9月11日,律师基思历尽艰辛,从位于世贸中心大楼的办公室里逃出。在遮天蔽日的尘土中,他重新走向已经分居的妻子丽昂和年幼的儿子贾斯廷的世界,却发现灾难之后的自己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生活。

推荐理由:

《坠落的人》主要围绕一个经历了灾难后的家庭的生活展开,探讨诸如“911事件”这类事件给民众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和冲击。这个主题并不新鲜,但德里罗的表现在众多书写“911事件”的作家中还是尤其显著。早在2001年,德里罗就在文章《在未来的废墟里》中表明自己对“911事件”的看法,强调作家理应写作关于幸存者的故事。6年后,他用这本《坠落的人》来展示人们在经历这场灾难的痛苦,并以此慰藉那些受伤的心灵。《哈佛书评》曾盛赞这本小说——“德里罗在《坠落的人》中达到了一种罕见的细腻程度,找到了他对荒谬的感知和再现真正悲痛的能力之间的平衡。”

一句话书摘:

丽昂准备独自生活下去,以可靠的镇定态度独自生活下去;她和孩子将会以撞楼飞机——划过蓝天的银色——出现前一天的方式生活下去。

………………………………………………

欢迎你来“界面文化”微信公众号找我们。

(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