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周,我们读点儿什么好?
继《午夜之子》之后,“后殖民文学教父”、英国作家萨曼·鲁西迪的又一力作《佛罗伦萨的神女》即将问世,这本书同样是一部跨越东西方文化、宗教、民族的历史魔幻巨著,译者依然是已故的刘凯芳老师,值得期待。艺术方面,你可以跟随贡布里希了解绘画中的阴影,翻开《折扇》追念世界上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的物件和中国古代女性的故事。社科方面,《那年夏天:美国1927》带我们回顾了美国经济极尽辉煌却深埋危机的时刻,普利策非虚构奖作品《黑旗》是研究ISIS的力作,在详尽解读后,它也指出了我们的希望所在——伊斯兰国正在播下自我毁灭的种子。
十本新书,等你来读。
《佛罗伦萨的神女》
作者:萨曼·鲁西迪
译者: 刘凯芳
版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1月
内容简介:
这是《午夜之子》作者鲁西迪的钟爱之作,它同样也是一部跨越东西方文化、宗教、民族的历史魔幻巨著。故事发生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久之后的16世纪,地域涉及东方莫卧儿王朝时的印度和西方美第奇政权统治下的意大利,东西方世界皆为一个似真似幻的黑眼睛公主而疯狂。佛罗伦萨的交际花、马基雅维利、虚幻的王后、乖戾的王子、不可思议的妓女、诡异的宠臣……千头万绪、离奇曲折的故事帮助我们逃离眼前的现实,进入狂热梦想的奇迹世界。
推荐理由:
1. 作者鲁西迪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被誉为“后殖民文学教父”,这本书是他自己的钟爱之作,自认为是一部“反复阅读玩味方能领悟其中真谛”的作品。
2. 历史与传说交织,古老的故事混合着后现代,鲁西迪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趋于成熟完美。
3. 它是一部关于爱情与权力的浪漫传奇,一个充满魔力的女人颠倒众生的故事。
《蓝色笔记本》
作者:丹尼尔·哈尔姆斯
译者: 张猛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
内容简介:
俄罗斯文学家丹尼尔·哈尔姆斯生于1905年,除少数被归类为“儿童文学”的作品外,他的小说和诗歌并不为国人所熟知,被遗忘七十余年后,哈尔姆斯终于作为“天才”被读者和评论家们发现。他的作品风格荒诞、阴暗且富于讽刺性,描写内容既日常化又诡谲离奇,难易被归类,仿佛是从生活的最内部暴露出苏联的时代特征和病症,却又与常见的政治批评截然不同。本选集收录哈尔姆斯的大量短篇、超短篇小说。
推荐理由:
1.又一位被长期埋没的不同寻常的作家,推荐给对俄罗斯当代文学及西方荒诞派、超现实主义文学有兴趣的读者。
2. 哈尔姆斯精心构思了这些荒诞之作,正是为了让它们来唤醒浑噩的人们,提醒人们警醒自己内心真实的荒凉。
3.创作于俄罗斯文学史上短暂而辉煌的“黄金时代”,并展现了独特的时代风貌。
《如何读诗》
作者:伊格尔顿
译者: 陈太胜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
文学批评是否只是少数学者的争论?或者它能切实地帮助我们理解看似晦涩的作品?在这部书中,伊格尔顿从诗歌理论出发,以叶芝、弗洛斯特、奥登、狄金森等不同风格的诗人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更细致的阅读方式。在伊格尔顿看来,对一首诗的理解和评论首先要关注的是拥有自主性的诗歌本身,而非把诗歌还原为其社会文化背景;诗歌形式是诗歌的核心,也是作者分析的重点,正是形式把诗歌与其历史联系在一起。
推荐理由:
1.伊格尔顿写道:“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理睬大多数诗,是因为大多数诗不理睬大多数人”,这部作品则是使诗与“大多数人”向彼此靠近的尝试性的一步。
2.重新思考何为诗歌这一问题;在格尔顿看来“押韵、格律、节奏、意象、措辞或象征”都是诗与散文共享的,而“分行”才是专属于诗人的。
3.书中依此澄清并扫除了一般人对诗歌常见的误解,专业读者和文学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
《黑旗:ISIS的崛起》
作者:乔比·沃里克
译者: 钟鹰翔
版本:中信出版社2017年1月
内容简介:
ISIS的阴影已经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近年来,也有不少部研究ISIS的著作陆续出版,今年九月于美国出版的《黑旗》是其中之一,该书荣获第100届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品奖。全书分为“扎卡维的崛起”,“伊拉克往事”和“伊斯兰国”三部分,重点介绍了ISIS策划者扎卡维的成长经历,及其继任者巴格达迪建设起充斥恐慌与暴力的伊斯兰国的过程,其中集中讲述了ISIS的建立及壮大与美国政府在中东地区开展的战争与干预的关系,并指出了美国近两任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犯下的错误。最重要的是,本书指出了我们的希望所在——伊斯兰国正在播下自我毁灭的种子。
推荐理由
1.作者乔比•沃里克是一位曾获得普利策公共服务奖的著名记者,任职于《华盛顿邮报》,曾多次就中东、国家安全问题发表文章对美国政府提出质疑。
2.全面了解ISIS的形成与扩张过程,以更深入、客观地反思当下国际政治与区域间的关系。
3.包含对伊斯兰国的策划者扎卡维这一人物细致的描绘与剖析,资料详实。
《阴影——西方艺术中对投影的描绘》
作者:E·H贡布里希
译者: 王立秋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
《艺术的故事》、《艺术小史》等经典艺术史导读书籍的作者,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最近又有一部新作出版。1995年,贡布里希应英国国家美术馆的邀请,策划了一场以“阴影”为主题的展览,重点关注西方美术史中对投影的运用。本书是贡布里希为此展览亲自写作的导览。书中介绍了从文艺复兴至17世纪欧洲绘画中,阴影是如何被表现或有意忽视的,进而又讨论了浪漫主义、印象派和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如何灵活运用阴影这一手法,以增强画面的逼真性活戏剧效果。
推荐理由:
1.贡布里希的艺术史论著一向清晰简洁,又不失专业性。本书于1995年由英国国家美术馆出版后,便获得了广大艺术史学者及艺术爱好者的好评,此中文版值得对西方绘画有兴趣的朋友们关注。
2.阴影一向是绘画中重要却又常常被忽略的一部分,对阴影的分析将使熟悉的作品展现其不引人注目另一面。
3.本书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也是一部美术馆观展路线指南,从数量繁多的作品整理出一条富于启发性的线索。
《德语七人诗选》
作者:荷尔德林等
译者: 冯至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10月
内容简介:
冯至被鲁迅称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译笔是德语诗歌翻译的典范。这部选集为我们带来了冯至所译诗歌的精华,收录歌德、荷尔德林、海涅、尼采、格奥尔格、里尔克、布莱希特等人的代表作,共166首,使读者能一览从浪漫主义到现当代德语诗歌的风貌。
推荐理由
1.所收录诗人皆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高峰,其诗歌不仅在文学领域影响深远,也在哲学及人类思想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2.这是冯至所译德语诗歌最全的选本。
3.通过这部诗集,我们得以窥见德语诗歌钻石般的光芒。
《折扇: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
作者:唐朝晖
版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
有一种文字,它纤细、典雅,由女人独创,并在一代代平凡女子间流传,这便是湖南江永上江圩山村中传承的女书字。女书字是女性在苦难与压迫下倾尽感情的创造,也对当地民俗生活和祭祀礼仪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从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何艳新老人的视角出发,用客观且诗意的笔调描摹了凝结着女书文化的一个个物件、地点、或喜或悲的记忆。
推荐理由:
1.通过一种少为人知的习俗,带读者领略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2.是理解中国古代女性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又一切入点,女书文化还应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与进一步深入研究。
3.李敬泽评论道:“唐朝晖用诗意散文的笔法来写非虚构,在女书氛围里,他是位热烈的旁观者,也是位专注的雕刻家。他笔下的女书人物,简约如中国画,浓淡有致,细腻有趣,她们牵手相依,温暖人心”。
《那年夏天:美国1927》
作者:比尔·布莱森
译者: 闾佳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
内容简介:
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经济危机,两年前的1927年,正是美国经济辉煌之时,而经济危机的种子却也已悄然埋下。比尔·布莱森以讲故事的轻松口味为我们再现了“光荣与梦想”的1927年夏天,从欣欣向荣的股票市场到有声电影、电视的发明,从密西西比洪灾到黑帮,无所不谈,使那个属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代再度在读者眼前活跃起来。
推荐理由:
1.这是一本独特的历史书,既忠于史实,又如小说般跌宕起伏,使阅读历史不再枯燥,充满趣味。
2.比尔·布莱森以别具一格的“万历十五年”式叙事手法,将看似不相关的众多人物、事件拼合在一起,生动地还原了这一辉煌时代的风貌。
3.或许能为身处新一波经济危机余波中的我们反思自身的处境提供些新的思路。
《现代日本史: 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
作者:安德鲁·戈登
译者: 李朝津
版本:中信出版社2017年1月
内容简介:
日本,作为与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邻国,与中国几乎同时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又经历了与中国相似却又截然相反的现代化历程。日本政治史和社会史学者安德鲁·戈登的这本《现代日本史》涵盖内容甚广,总体性地介绍了从德川幕府、明治维新到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过程的日本历史,对每一次变革背后社会各势力、阶层的纠缠、冲突与联合做出了生动而具体的描写。
推荐理由:
1.日本与中国具有类似的文化背景,其现代化过程也与中国有很大相似之处,表面的相似性背后的差异能引发人的反思:现代化是否还有别的可能性?
2.书中的讨论内容广泛且深入,但并不晦涩,对事件的评价也较为客观中立,适合作为日本现代史入门读物。
3.本书并不单纯谈论政治变革,也包含对经济的分析与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描述,全方位呈现近代日本。
《文学论》
作者:夏目漱石
译者: 王向远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11月
内容简介:
《文学论》著者为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原本是夏目于东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不同于传统的由文学评论家撰写的“文学导论”,该书观点新颖独到,是夏目漱石本人自创的文学理论体系。书中作者将文学内容分为两部分:认识(F)与情感(f),进而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详述了这两部分如何共同构成一部作品,并借助西方文学研究、分类方法对文本内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推荐理由:
1.夏目漱石可谓日本国民作家,日本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2.《文学论》体系完整且自成一家,其中对文学表现手法的讲解对于文学阅读和创作都具有启发性。
3. 是世界上第一部从心理美学、读者接受角度写成的文学原理著作,对日本当代文学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理论影响深远。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