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连遭惨败。为阻滞美军的海上进攻,日本军国主义组建了战争史上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企图用飞行员的血肉之躯驾驶战机撞沉美军战舰,来挽回其已然注定的惨败结局。据说“神风攻击队”全部是由十六七岁的青少年组成的面对强大的美军空战力量,一批又一批稚气未脱的日本青少年,驾驶飞机冲向对方与之同归于尽。
有组织的大规模自杀攻击开始於菲律宾战役。当时日本海军已经元气大伤。和美军相比,日本空军在数量上还占有优势。随着战争的持续,日本损失了400架战斗机和飞行员,有经验的战斗机驾驶员开始短缺。面对日军的不到100架飞机,和手下经验不足的“新兵”,日本第一空军部队指挥官、副总司令大西泷治郎决定组建自杀攻击部队,即神风特攻队。24名军校尚未毕业的学生飞行员首先组成了特攻队。“神风”飞机多由轻型轰炸机或战斗机改装,设备简陋,但装有大量炸药。在菲律宾战役中,日本空军大约发动了450次神风攻击行动。
1945年4月到6月的冲绳岛之战,日本发动的自杀攻击达到了高峰。1945年4月6日,日本空军发动了代号为“飘动的菊花”的攻击行动,到6月22日,共进行了10次大规模自杀攻击,出动自杀机1506架次,以损失900架飞机的代价,炸沉美舰20艘,炸伤美舰近200艘,使美军遭受重大损失。
二战结束的时候,日本海军航空兵已经有2525名神风特攻队飞行员在自杀攻击中送命,日本空军有1387人在攻击中丧命。根据日本的一份正式记录,日本神风特攻队总共击沉了81艘舰只,击伤195艘。
即使这样,孤注一掷的自杀攻击终究没能挽救日本战败的命运。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是“神风”突击队的创始人大西泷治郎却在东京寓所内剖腹自杀。
真正的武士不用降落伞
一战时王牌飞行员红男爵里希特霍芬认为飞行员在战斗中保存自己很重要,见势不妙果断逃跑是正确的选择。相反,日本飞行员信奉的武士道精神认为,逃跑是懦夫的作为,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消灭敌人,正是这种“不要命也得要脸”的思想造就了疯狂的神风特攻队。
为了“像个武士”,据说二战时日本飞行员从来不带降落伞,也是为了降低飞机上的重量,增加操纵的灵活性,甚至还有人将飞机上的无线电都拆了下来。
其中最典型的情况就是珍珠港偷袭起飞的所有日本战机飞行员都没带降落伞以示决心,而代价就是在珍珠港被击落的29架日军飞机上面的55名飞行人员无一幸免,怀着“武士的信仰”视死如归,九段坂见。
一根筋的“武士”虽然很多,但还是有带脑子的飞行员,比如日军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就教导自己的属下一定要带降落伞,并认为“如果说不使用降落伞才象个武士,那是对武士道精神愚蠢的解读。我们是为生存而不是死亡而战”。
一根筋的还有日本海军高层,他们把飞行员当成是和飞机一样的消耗品,但却没想清楚:飞机被打掉了可以重新造新的,但是一个老练的飞行员被干掉那想重新培养花的力气就大了。虽然派了精锐飞行员去参加海战,却没想过为飞行部队培养充足的预备兵员,只能在老手飞行员打光后临时抱佛脚去培养菜鸟,开飞机的部队打到后来兵员青黄不接。老王牌飞行员的大量损失,加上日本战机的脆弱性,最后只能被美军精锐的空战飞行员“吊打”。
敢死队其实很怕死!
日本历史教科书对“神风”攻击队不怕死的解释是:日本年轻飞行员的自我牺牲源自对武士道和日本天皇是神的信仰。书中还特意介绍了一个“神风特攻队”队员的遗书,该遗书写道:“舍弃一切,身赴国家安危,魂魄归国,化作护国之鬼。”
但是据报道,“神风特攻队”的幸存者滨园重善说其实这些遗书是他们被逼迫写的,只是写给大多数人看的,在写给自己家人的遗书中,有人写“我并不是自己打算为天皇去死的,有人替我做了这个决定!”满纸怨言和绝望。
还被爆料出,当时的队员们并不是自愿去送死,而是被“逼上绝路”。因为特攻队的飞机是樱花机,没有或仅有有限动力,由轰炸机挂载至敌舰近处抛出,无返航希望。若特攻机是普通战机,则只提供单程油料。某些资料还显示,特攻队员被绑缚于特攻机或战机上,所驾飞机被拆除一切逃生设施,不提供伞具,断绝其求生的希望。
长期以来,日本一些右翼势力歪曲的历史事实,对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行为进行“重新解释”,别有用心篡改历史,将日本空军“神风特攻队”美化成为天皇效忠的英雄。目前,日本这股歪曲历史的思潮不仅仅体现在美化“神风特攻队”上,还体现在参拜靖国神社等领域。
(全文完)
注明“来源:互动百科”的所有作品,均为互动百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互动百科”。违反上述声明者,互动百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