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C40市长峰会王传福“开方”治城市病:建“云轨”,坐电动大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C40市长峰会王传福“开方”治城市病:建“云轨”,坐电动大巴

当前,比亚迪电动车已经遍布全球6大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城市。此次峰会,比亚迪也用服务于全球市长的纯电动巴士再次向世界表明,绿色出行才是治理城市病的良药。

11月30日至12月2日,2016年C40市长峰会在墨西哥召开,全球百大城市市长齐聚一堂,共谋城市发展良策。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以《城市交通解决方案:从治污到治堵》的主题演讲亮出“治堵”大招——“云轨”。

 

一直以来,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是两大“城市病”,全球众市长对此多方“问诊”,苦寻“良药”。所以,王传福“云轨”产品理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众多城市强烈兴趣。

 

“治污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治堵则需要新思路。”在被称为全球“首堵”的墨西哥城,王传福演讲时称:“建设‘轨道上的城市’,把地下、地面、空中全部利用起来,发展立体化交通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唯一出路。”这就是王传福倡导的“云轨”理念。

 

今年10月13日,比亚迪历时5年,耗资50亿研发的“云轨”全球首发,在深圳比亚迪坪山总部正式通车,标志着“云轨”作为城市空中交通工具正式投入使用。

 

“云轨”的优越性是相较于地下交通而言。“像北京这种人口多的城市还好,修的地铁多但人也多。但如汕头、中山这样的三线城市,却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地铁一小时运7万人,一个城市才一百万人口,十个小时就把城市人口全部运完了。”王传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修地铁,无疑是资源浪费。

 

相比之下,“云轨”具有超强的适用性:造价低,仅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很短,只有地铁的1/3;适应能力极强,可凭借转弯半径小的优势,更好地适应现有的街道和建筑;爬坡能力也很强,最高可达10%;运能方面,“云轨”每小时1-3万人,与1千辆公交巴士的运能相当,且可以通过灵活调整车厢编组的数量调整运能。

 

比亚迪云轨正在运行

“云轨”可广泛用于中、小城市的骨干线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线等线路,与地铁、公交巴士等其它公共交通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成为优化现有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王传福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长互赠礼物

王传福与莫斯科副市长会见合影

 

王传福的治堵理念是:轨道上的城市+地面做减法+交通适度超前。“城市建设中有两条路可走:车轮上的城市和轨道上的城市,是不断修建公路还是发展轨道交通,我选择后者。”

 

王传福认为,把地下和空中利用起来,就需要对地面“做减法”,降低地面交通承载量。同时,交通问题亦可以未雨绸缪。

 

“中国原来是发展、污染环境、再治理,成本居高,现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也是这一思路,先盖城市,人多了以后再拆迁、再接轨道交通,成本太高。”王传福说,可以换一种思路,先以交通为导向做城市规划,进行适度的交通超前。也就是说,先修轨道再盖房子,以轨道为中心对城市开发,不但降低了城市持续投入成本,同时又超前地解决了交通问题。

 

对于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比亚迪早在6年前就推出了“城市公交电动化”战略,提出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优先采用低碳环保的电动车,减少城市尾气排放。现在这一战略已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

 

当前,比亚迪电动车已经遍布全球6大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城市。此次峰会,比亚迪也用服务于全球市长的纯电动巴士再次向世界表明,绿色出行才是治理城市病的良药。

 

从治污再到治堵,比亚迪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借助2万余人的研发团队,比亚迪还构建了太阳能、储能、电动车和轨道交通四大绿色梦想,旨在发电、储电、用电三大环节,构建一整套零排放的生态系统,从而减缓地球升温幅度。从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双模电动车以来,比亚迪在全球的新能源车目前已经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310,000,000Kg,相当于植树2,600多万棵。

 

王传福先生向巴黎市长Hidalgo颁发“全球气候领袖奖”

本次峰会期间,王传福代表奖项评选委员会授予巴黎市“全球气候领袖奖”,以表彰巴黎在“适应性计划及评估”领域作出的表率和贡献。而王传福所献的“云轨良招”,得到嘉宾们的高度认同和热烈响应。圣地亚哥市长Claudio Orrego说:“我们一直希望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云轨是理想的选择。”蒙得维的亚市长Daniel Martinez直言:“电动车就是未来,我们的未来离不开比亚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王传福

  • 比亚迪增资至30.39亿
  • 比亚迪在智能化上,想再赢一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C40市长峰会王传福“开方”治城市病:建“云轨”,坐电动大巴

当前,比亚迪电动车已经遍布全球6大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城市。此次峰会,比亚迪也用服务于全球市长的纯电动巴士再次向世界表明,绿色出行才是治理城市病的良药。

11月30日至12月2日,2016年C40市长峰会在墨西哥召开,全球百大城市市长齐聚一堂,共谋城市发展良策。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传福以《城市交通解决方案:从治污到治堵》的主题演讲亮出“治堵”大招——“云轨”。

 

一直以来,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是两大“城市病”,全球众市长对此多方“问诊”,苦寻“良药”。所以,王传福“云轨”产品理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众多城市强烈兴趣。

 

“治污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治堵则需要新思路。”在被称为全球“首堵”的墨西哥城,王传福演讲时称:“建设‘轨道上的城市’,把地下、地面、空中全部利用起来,发展立体化交通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唯一出路。”这就是王传福倡导的“云轨”理念。

 

今年10月13日,比亚迪历时5年,耗资50亿研发的“云轨”全球首发,在深圳比亚迪坪山总部正式通车,标志着“云轨”作为城市空中交通工具正式投入使用。

 

“云轨”的优越性是相较于地下交通而言。“像北京这种人口多的城市还好,修的地铁多但人也多。但如汕头、中山这样的三线城市,却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地铁一小时运7万人,一个城市才一百万人口,十个小时就把城市人口全部运完了。”王传福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修地铁,无疑是资源浪费。

 

相比之下,“云轨”具有超强的适用性:造价低,仅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很短,只有地铁的1/3;适应能力极强,可凭借转弯半径小的优势,更好地适应现有的街道和建筑;爬坡能力也很强,最高可达10%;运能方面,“云轨”每小时1-3万人,与1千辆公交巴士的运能相当,且可以通过灵活调整车厢编组的数量调整运能。

 

比亚迪云轨正在运行

“云轨”可广泛用于中、小城市的骨干线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线等线路,与地铁、公交巴士等其它公共交通错位发展、互为补充,成为优化现有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王传福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长互赠礼物

王传福与莫斯科副市长会见合影

 

王传福的治堵理念是:轨道上的城市+地面做减法+交通适度超前。“城市建设中有两条路可走:车轮上的城市和轨道上的城市,是不断修建公路还是发展轨道交通,我选择后者。”

 

王传福认为,把地下和空中利用起来,就需要对地面“做减法”,降低地面交通承载量。同时,交通问题亦可以未雨绸缪。

 

“中国原来是发展、污染环境、再治理,成本居高,现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也是这一思路,先盖城市,人多了以后再拆迁、再接轨道交通,成本太高。”王传福说,可以换一种思路,先以交通为导向做城市规划,进行适度的交通超前。也就是说,先修轨道再盖房子,以轨道为中心对城市开发,不但降低了城市持续投入成本,同时又超前地解决了交通问题。

 

对于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比亚迪早在6年前就推出了“城市公交电动化”战略,提出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优先采用低碳环保的电动车,减少城市尾气排放。现在这一战略已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

 

当前,比亚迪电动车已经遍布全球6大洲的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城市。此次峰会,比亚迪也用服务于全球市长的纯电动巴士再次向世界表明,绿色出行才是治理城市病的良药。

 

从治污再到治堵,比亚迪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借助2万余人的研发团队,比亚迪还构建了太阳能、储能、电动车和轨道交通四大绿色梦想,旨在发电、储电、用电三大环节,构建一整套零排放的生态系统,从而减缓地球升温幅度。从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双模电动车以来,比亚迪在全球的新能源车目前已经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310,000,000Kg,相当于植树2,600多万棵。

 

王传福先生向巴黎市长Hidalgo颁发“全球气候领袖奖”

本次峰会期间,王传福代表奖项评选委员会授予巴黎市“全球气候领袖奖”,以表彰巴黎在“适应性计划及评估”领域作出的表率和贡献。而王传福所献的“云轨良招”,得到嘉宾们的高度认同和热烈响应。圣地亚哥市长Claudio Orrego说:“我们一直希望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云轨是理想的选择。”蒙得维的亚市长Daniel Martinez直言:“电动车就是未来,我们的未来离不开比亚迪。”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