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究竟怎么成了一句典故,还是要从法国女作家萨冈的小说谈起。作家选择在小说里写哪位作曲家,背后的缘由值得我们玩味。
阿巴多曾经说,他最喜欢的观众是懂得静默的观众,因为观众能够保持安静的话,也是乐曲力量的一部分。
惠特曼对美国和世界的前景曾有乐观的预想,站在二百年后的今天,他还能认出这世界吗?
作为“孙子辈学生”,史景迁认为,费正清的作品足以改变一般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虽然包豪斯强调标准化,但是其真正意欲解决的却是机器工业化下人类创意与生活多样性如何自处的问题。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刚刚逝世的作家二月河和故宫口红的“嫡庶之争”。
1918年10月31日,埃贡·席勒因西班牙流感去世。席勒的时代(1890-1918)正是欧洲经历翻天覆地转变的时期。
金庸的离世,让“武侠小说”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金庸一生的创作可以用一句对联概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