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简单一问为何如此意蕴悠长 | 勃拉姆斯逝世125周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简单一问为何如此意蕴悠长 | 勃拉姆斯逝世125周年

“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究竟怎么成了一句典故,还是要从法国女作家萨冈的小说谈起。作家选择在小说里写哪位作曲家,背后的缘由值得我们玩味。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黄月

“您喜欢勃拉姆斯吗……”(Aimez-vous Brahms...)是法国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一本小说的名字,该作使得勃拉姆斯这个名字从此在流行文化里留下了烙印:历史学家彼得·盖伊曾以此为题探讨了勃拉姆斯与现代主义,村上春树写过一篇致敬之作《喜欢巴特·巴恰拉克吗?》,《纽约客》以此为题来吸引读者关注音乐家阿格里奇的勃拉姆斯唱片,甚至2020年还有一部题为你喜欢勃拉姆斯吗》的韩剧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Brahms)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被誉为德国音乐史中的“3B”,尽管在艺术上有深刻造诣,但勃拉姆斯大众印象中只是一个胖乎乎的、蓄着大胡子的中老年男性,好像怎么都和流行文化沾不上边。“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究竟怎么成了一句典故,还是要从萨冈的这本小说谈起。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法]弗朗索瓦丝·萨冈 著 李玉民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11

小说讲述了一段三角恋情。“您喜欢勃拉姆斯吗”是书中25岁的西蒙写给39岁的宝珥的信中的一句话。宝珥看了这句话,笑了出来:这是她17岁时小伙子们向她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引发了宝珥的思考:除了自身和自己的生存,她还爱别的东西吗?她认为自己爱的是她的浪荡子男友罗捷。于是她给西蒙打电话,想对他说:我不清楚我是否喜欢勃拉姆斯,我想是不喜欢。

由于电话没有联系到西蒙,宝珥只能赴约。在音乐会上,西蒙告诉宝珥:“请您相信,您喜欢不喜欢勃拉姆斯,对我都无所谓。”阅读至此我们明白了,对西蒙来说,勃拉姆斯只是一个搭话的借口,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那么喜欢勃拉姆斯。对宝珥来说,喜不喜欢勃拉姆斯则取决于提出问题的人是谁,可对读者来说却不是这样。尝试换成“您喜欢莫扎特吗”,听起来过于纯洁,和暧昧气氛不符;“您喜欢贝多芬吗”,故事突然变得有几分励志;“您喜欢拉赫玛尼诺夫吗”,虽然也好,但多少有点儿俗。勃拉姆斯却不会给人这样的感受。

勃拉姆斯对爱情故事的主人公其实不重要,因为他们在意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勃拉姆斯。可是,作家选择写哪位作曲家,对读者的感受却很重要。

图片来源:图虫

勃拉姆斯的故事并不普通——他暗恋朋友舒曼的妻子克拉拉四十多年,和小说中的角色一样,女方也比男方年长14岁。不过,勃拉姆斯在舒曼去世之后并没有趁虚而入,而是保持终身未婚。这段故事是如此闻名,以至于后来人还发明了“勃拉姆斯式爱情”一词。

在萨冈笔下、在韩剧《你喜欢勃拉姆斯吗里,创作者都使用了三角关系的主题来呼应标题。此外,勃拉姆斯作为一个符号,还蕴含着其他作曲家鲜有的克制的浪漫——西蒙没有直接问出口的告白、使用“您”(vous)这样的称呼、宝珥没有明确说出的拒绝,以及韩剧《你喜欢勃拉姆斯吗中因三角关系而隐忍的感情,都使得爱情故事本身也带上了符号本身的含蓄色彩。

韩剧《你喜欢勃拉姆斯吗》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问题来了:音乐家的个人生活与作品之间有多大的关联?我们通过文字来阅读传记,却要通过声音来了解作品,这两者并不是可以直接拿来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拿莫扎特来说,任何看过莫扎特写下的文字的人,可能都会惊诧于他多么热衷于谈论屎尿屁,他的人生尤其是最后几年是那么悲惨,可即使是他几近潦倒之时,写下的音乐也依然有着幽默和乐观。那么,我们会不会因为勃拉姆斯的生平事迹而误解了他的音乐?

勃拉姆斯被舒曼任命为贝多芬的接班人,早期他确实紧紧跟随着贝多芬的步伐——他的第一交响曲就被人们视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而他的钢琴作品则被舒曼认为是“带了面纱的交响乐”对称、严谨和典雅的古典主义作风被勃拉姆斯传承了下来。从曲式、旋律、主题等各个方面,他的作品中有着十足的古典主义因素。他甚至会在更早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早期的作品——里寻找灵感,所作的研究可以说是音乐学的专著。在第四交响曲中,他就使用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常见的弗里吉亚(Phrygian)调式剧演的终章则使用了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帕萨卡里亚(Passacaglia)的音乐体裁可以说,勃拉姆斯的作品里总是闪耀着过去时代的余晖。

在勃拉姆斯的时代,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开始将更充沛的情感注入音乐之中。在《你喜欢勃拉姆斯吗……》里,宝珥的男友罗捷喜欢瓦格纳,他常说:“多好听,多响亮,这才叫音乐呢。”宝珥则在瓦格纳唱片的背面找到了勃拉姆斯的一支协奏曲。这段故事当然直指了所谓的“勃拉姆斯派和瓦格纳派”(德国音乐中古典派和未来派)之争

从小生活艰苦、终身独身、内向孤僻的作曲家并不认同浪漫主义的很多作曲理念,在标题音乐盛行的年代,写着无标题纯音乐。但是在很多作品尤其是晚期作品里,他在古典的框架中也结合了浪漫派的和声技法。在乐评人焦元溥的访谈中,钢琴家史蒂芬·科瓦切维奇就谈到:虽然瓦格纳大概不会喜欢勃拉姆斯,但勃拉姆斯应该能够欣赏瓦格纳。甚至勃拉姆斯的一些作品里也有瓦格纳式的和声与转调。据说勃拉姆斯曾经说,“瓦格纳的模仿者们只是一群猴子,但他本人还是值得一提的。”他在晚年听马勒《第二交响曲》时也称赞其为“天才之作”乐评人辛丰年将勃拉姆斯评价为“古典其面而浪漫其心”,这道出了勃拉姆斯音乐的复杂属性,他的作品往往在克制内敛中抒发感情,一如他的人生。

通俗小说女王萨冈可不是在一堆作曲家中随便选择了勃拉姆斯。流行文化里有不少展现古典音乐的作品,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在选曲时通常选取的,是思想内涵没有那么深刻的或者大家耳熟能详的、已经有先入为主的解读的作品。相对比较有思想性的、更加厚重的作品则很少会流行于大众。柴可夫斯基可能已经被说得太多,马勒、布鲁克纳又在流行文化里被谈得太少。勃拉姆斯既有《摇篮曲》《匈牙利舞曲》这样妇孺皆知世界名曲,也有每个小节都值得反复琢磨、研究者眼中的杰作。

几乎人人都听说过勃拉姆斯,但是要真正说明白并不容易。你或许还记得在坂元裕二的《花束般的恋爱》中,二人下班回家在路上谈到的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吧!如果变成《哈利·波特》,命中注定的感觉就不会那么强烈;而换成过于学院派的影史佳作,又会让观众一头雾水。正是类似的原因,才使得“您喜欢勃拉姆斯吗”变得意韵悠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简单一问为何如此意蕴悠长 | 勃拉姆斯逝世125周年

“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究竟怎么成了一句典故,还是要从法国女作家萨冈的小说谈起。作家选择在小说里写哪位作曲家,背后的缘由值得我们玩味。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黄月

“您喜欢勃拉姆斯吗……”(Aimez-vous Brahms...)是法国作家弗朗索瓦丝·萨冈一本小说的名字,该作使得勃拉姆斯这个名字从此在流行文化里留下了烙印:历史学家彼得·盖伊曾以此为题探讨了勃拉姆斯与现代主义,村上春树写过一篇致敬之作《喜欢巴特·巴恰拉克吗?》,《纽约客》以此为题来吸引读者关注音乐家阿格里奇的勃拉姆斯唱片,甚至2020年还有一部题为你喜欢勃拉姆斯吗》的韩剧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Brahms)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被誉为德国音乐史中的“3B”,尽管在艺术上有深刻造诣,但勃拉姆斯大众印象中只是一个胖乎乎的、蓄着大胡子的中老年男性,好像怎么都和流行文化沾不上边。“您喜欢勃拉姆斯吗”究竟怎么成了一句典故,还是要从萨冈的这本小说谈起。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法]弗朗索瓦丝·萨冈 著 李玉民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11

小说讲述了一段三角恋情。“您喜欢勃拉姆斯吗”是书中25岁的西蒙写给39岁的宝珥的信中的一句话。宝珥看了这句话,笑了出来:这是她17岁时小伙子们向她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引发了宝珥的思考:除了自身和自己的生存,她还爱别的东西吗?她认为自己爱的是她的浪荡子男友罗捷。于是她给西蒙打电话,想对他说:我不清楚我是否喜欢勃拉姆斯,我想是不喜欢。

由于电话没有联系到西蒙,宝珥只能赴约。在音乐会上,西蒙告诉宝珥:“请您相信,您喜欢不喜欢勃拉姆斯,对我都无所谓。”阅读至此我们明白了,对西蒙来说,勃拉姆斯只是一个搭话的借口,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那么喜欢勃拉姆斯。对宝珥来说,喜不喜欢勃拉姆斯则取决于提出问题的人是谁,可对读者来说却不是这样。尝试换成“您喜欢莫扎特吗”,听起来过于纯洁,和暧昧气氛不符;“您喜欢贝多芬吗”,故事突然变得有几分励志;“您喜欢拉赫玛尼诺夫吗”,虽然也好,但多少有点儿俗。勃拉姆斯却不会给人这样的感受。

勃拉姆斯对爱情故事的主人公其实不重要,因为他们在意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勃拉姆斯。可是,作家选择写哪位作曲家,对读者的感受却很重要。

图片来源:图虫

勃拉姆斯的故事并不普通——他暗恋朋友舒曼的妻子克拉拉四十多年,和小说中的角色一样,女方也比男方年长14岁。不过,勃拉姆斯在舒曼去世之后并没有趁虚而入,而是保持终身未婚。这段故事是如此闻名,以至于后来人还发明了“勃拉姆斯式爱情”一词。

在萨冈笔下、在韩剧《你喜欢勃拉姆斯吗里,创作者都使用了三角关系的主题来呼应标题。此外,勃拉姆斯作为一个符号,还蕴含着其他作曲家鲜有的克制的浪漫——西蒙没有直接问出口的告白、使用“您”(vous)这样的称呼、宝珥没有明确说出的拒绝,以及韩剧《你喜欢勃拉姆斯吗中因三角关系而隐忍的感情,都使得爱情故事本身也带上了符号本身的含蓄色彩。

韩剧《你喜欢勃拉姆斯吗》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问题来了:音乐家的个人生活与作品之间有多大的关联?我们通过文字来阅读传记,却要通过声音来了解作品,这两者并不是可以直接拿来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拿莫扎特来说,任何看过莫扎特写下的文字的人,可能都会惊诧于他多么热衷于谈论屎尿屁,他的人生尤其是最后几年是那么悲惨,可即使是他几近潦倒之时,写下的音乐也依然有着幽默和乐观。那么,我们会不会因为勃拉姆斯的生平事迹而误解了他的音乐?

勃拉姆斯被舒曼任命为贝多芬的接班人,早期他确实紧紧跟随着贝多芬的步伐——他的第一交响曲就被人们视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而他的钢琴作品则被舒曼认为是“带了面纱的交响乐”对称、严谨和典雅的古典主义作风被勃拉姆斯传承了下来。从曲式、旋律、主题等各个方面,他的作品中有着十足的古典主义因素。他甚至会在更早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早期的作品——里寻找灵感,所作的研究可以说是音乐学的专著。在第四交响曲中,他就使用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常见的弗里吉亚(Phrygian)调式剧演的终章则使用了巴洛克时期盛行的帕萨卡里亚(Passacaglia)的音乐体裁可以说,勃拉姆斯的作品里总是闪耀着过去时代的余晖。

在勃拉姆斯的时代,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开始将更充沛的情感注入音乐之中。在《你喜欢勃拉姆斯吗……》里,宝珥的男友罗捷喜欢瓦格纳,他常说:“多好听,多响亮,这才叫音乐呢。”宝珥则在瓦格纳唱片的背面找到了勃拉姆斯的一支协奏曲。这段故事当然直指了所谓的“勃拉姆斯派和瓦格纳派”(德国音乐中古典派和未来派)之争

从小生活艰苦、终身独身、内向孤僻的作曲家并不认同浪漫主义的很多作曲理念,在标题音乐盛行的年代,写着无标题纯音乐。但是在很多作品尤其是晚期作品里,他在古典的框架中也结合了浪漫派的和声技法。在乐评人焦元溥的访谈中,钢琴家史蒂芬·科瓦切维奇就谈到:虽然瓦格纳大概不会喜欢勃拉姆斯,但勃拉姆斯应该能够欣赏瓦格纳。甚至勃拉姆斯的一些作品里也有瓦格纳式的和声与转调。据说勃拉姆斯曾经说,“瓦格纳的模仿者们只是一群猴子,但他本人还是值得一提的。”他在晚年听马勒《第二交响曲》时也称赞其为“天才之作”乐评人辛丰年将勃拉姆斯评价为“古典其面而浪漫其心”,这道出了勃拉姆斯音乐的复杂属性,他的作品往往在克制内敛中抒发感情,一如他的人生。

通俗小说女王萨冈可不是在一堆作曲家中随便选择了勃拉姆斯。流行文化里有不少展现古典音乐的作品,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些作品在选曲时通常选取的,是思想内涵没有那么深刻的或者大家耳熟能详的、已经有先入为主的解读的作品。相对比较有思想性的、更加厚重的作品则很少会流行于大众。柴可夫斯基可能已经被说得太多,马勒、布鲁克纳又在流行文化里被谈得太少。勃拉姆斯既有《摇篮曲》《匈牙利舞曲》这样妇孺皆知世界名曲,也有每个小节都值得反复琢磨、研究者眼中的杰作。

几乎人人都听说过勃拉姆斯,但是要真正说明白并不容易。你或许还记得在坂元裕二的《花束般的恋爱》中,二人下班回家在路上谈到的杨德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吧!如果变成《哈利·波特》,命中注定的感觉就不会那么强烈;而换成过于学院派的影史佳作,又会让观众一头雾水。正是类似的原因,才使得“您喜欢勃拉姆斯吗”变得意韵悠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