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形势
7月我国出口继续高增,贸易转移现象突出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为当前抵御重大外部冲击提供了重要缓冲。

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5.9%,韧性来自哪里? | 中国经济半年报①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关税政策摇摆之下,企业加快“抢出口”“转出口”、美国企业补库存、以及中国政府对外贸企业的帮扶共同提升了上半年我国出口的韧性。

近期高层密集调研消费、外贸、平台经济等领域,释放了什么信号?

此次调研的反馈有望带来“两新”等内需刺激政策的加力扩围。

关税战降级后宏观政策预测:短期内财政或不会加码,稳就业依然是重点

关税大幅下调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形成利好,短期内增量财政政策出台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货币宽松“再发力”,将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形成合力

分析师指出,在外部关税冲击、内需还待提振的背景下,央行宽松周期预计将延续,接下来如果经济压力进一步增加,降息降准等仍有空间。

企业如何应对美国极端关税政策,专家提出三点建议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江雨表示,被地缘政治所主导的环境是企业难以左右的,企业只能被动适应,利用好原产地规则是他的建议之一。

【专访】 白明:制度适配性改革是当前吸引外资的关键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认为,一方面,国际营商环境竞争加剧倒逼服务标准升级,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制度适配性的需求,客观上推动国内相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化。

全面对接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上海修订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

修订后的条例共九章六十条,对提升货物贸易能级、促进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培育数字贸易发展新动能、开展贸易促进、推进贸易便利化、提升贸易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等方面作出规范。

报告:经济企稳回升之下存在结构性通缩隐忧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指出,在需求端,消费反弹的持续性有待观察,在供给端,出现产能过剩迹象。

报告称房地产行业或将经历漫长的下行周期

建银投资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缺乏人口、城镇化等基本面的支持,房地产市场调整和恢复的时间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