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婴儿、恋人、贤者……你正处于通往卓越领导者的哪一阶段?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婴儿、恋人、贤者……你正处于通往卓越领导者的哪一阶段?

领导者的一生和莎翁的描述异曲同工,它们是:婴儿、学童、恋人、士兵、将军、政治家和贤者。

编者按:沃伦·本尼斯(Warren G. Bennis)是领导力研究的开创者,1961年他于《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领导力理论的修正》之前,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新科技的风起云涌,我们赋予了领导力不断扩张的新内涵,同时也难免使自己陷入持续的困顿和疑惑:究竟如何适应外界变化,才能成为一位卓越的领导者?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本尼斯就提出了反对官僚体制,认为未来属于“临时组织”,他对组织变革的趋势的大胆预测,如授权、扁平化,都已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他对于领导力发展的理解,也一直被世人奉为经典,这些都集中地展示在了我们向您推荐的这篇发表于3年前的文章里。

------------------

我爱读莎士比亚,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莎翁在剧作《皆大欢喜》中,将人生分为七大阶段。领导者的一生也可以分为七个阶段,而且和莎翁的描述异曲同工,它们是:婴儿、学童、恋人、士兵、将军、政治家和贤者。

了解每一发展阶段,并考虑其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问题和危机,不失为学习领导力的一种方法。

嗷嗷待哺的婴儿

对刚成为领导者的年轻男女而言,面前的世界一片神秘,甚至令人恐惧。虽然不至于退缩哭泣,但很多新任领导都希望公司中能有个类似“保姆”的角色,帮他们排忧解难,减少过渡期的阵痛。比较幸运的高管会得到“导师(mentor)”的帮助。

“导师”这一概念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门特(Mentor)。当俄底修斯准备出征时,女神雅典娜创造了门特,帮助这位英雄照料爱子忒勒玛科斯。门特兼有男女两性特征,暗示着领导力丰富和复杂的内涵,比师徒更深厚的关系。但现实中没有女神,导师也不会主动现身。尽管很多人认为,导师会寻找年轻有为之辈,鼓舞和支持他们;但事实则恰恰相反。最好的导师一定要自己找。未来领导者的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识别、追随和赢得导师的能力。好导师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满面红光的学童

初探领导力,仿佛走上一条充满艰辛的学习之旅,又像初为人父人母时的经历。一切都来得猝不及防,你需要为他人的幸福负责。更糟的是,你必须学会在公开场合应付一切。你的一言一行受到密切关注,除了极少数人享受这种被聚光灯包围的感觉,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紧张不安。不论你喜欢与否,作为一名新领导者,你时刻都备受瞩目。任何人都有权评论、批判和解读关于你的方方面面:你的着装、伴侣、餐桌礼仪、遣词造句、你的才智、朋友、孩子、孩子的餐桌礼仪等等。 

正如任何初次参选的总统候选人所言,最初的言行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与之类似,心理治疗中医生和病人最初交流的10分钟至关重要。据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入学迎新活动中结成的友谊最长久。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对别人做出评判的过程十分武断,往往通过一两个举动,在几秒之内就能判断出自己和另一个人合不合拍。

因此,作为新任领导,在刚加入组织时保持低调总不会出错。低调行事能为你赢得足够多时间收集信息,并有利于建立人际关系;能让你慢慢融入组织文化,从新同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低调行事也能让组织成员充分展现才干:他们会觉得,你不是个独裁的领导者,给予下属充足的发挥空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最初表现如何,你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左右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从你走进办公室那一刻起,甚至在没见到本人之前,你的准下属就对你有了成见。无论他们喜不喜欢你,信不信任你,他们对你的成见和你本人的真实面目无关。领导者好比镜子,能反映出其下属对权力和人际关系的期望。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下属的需求、渴望和恐惧造就了他们的领导。

在你上任之前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到下属对你的看法。如果你接手的公司经历过几轮裁员或者类似危机,员工自然会认为你也是来清理门户的。为了保住工作,他们可能会公开表现出对你的谄媚或敌意。而其他人则可能将你视为救世主,让他们摆脱前任差劲领导的阴影。因此你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不要太在意新下属对你的评价和态度。而第二个挑战处理起来更棘手。你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下属对你的部分评价可能很准确,哪怕是负面评价。 

哀歌的恋人

莎翁将人生的第三阶段比作“呜呜哀鸣的熔炉”,这一比喻也适用于被组织中一连串问题折磨的领导者。对沿着职场阶梯一路升上来的领导而言,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昔日平级同事变成今天下属的情况。 

我认识一位叫玛乔丽的年轻领导者,她是一家医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最近被提拔为市场部总监。她和这一职位的另两位候选人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尽管玛乔丽比另两人年轻,而且没有他们经验丰富,但她的工作表现一直是最突出的。玛乔丽升职本在情理之中,但这一转变过程却比她想象的要困难很多,曾经的好友对她心生妒嫉。而且有时她在高管会上听到对好友的批评,之后马上又要和这位好友共进午餐。

玛乔丽怀念和好友无话不谈的时刻,也怀念他们曾给予自己的支持。现在共事的管理者们做派都比她官僚,有人甚至建议她和昔日好友划清界限,但她根本不愿这么做。她的折衷做法是,在和新同事交往之余,也留出时间和老同事叙旧。尽管兼顾两者并不容易,但玛乔丽至少走对了第一步。她和老友开诚布公,在乎他们的感受,并向老友们保证,自己看重这份友情,在未来也一样。

尽管玛乔丽面对的转变很艰难,但至少她了解自己所在的公司和其中员工。而新加入公司的领导连该听谁的话,该信任谁都很难判断。需要关注的种种人和事往往让新领导应接不暇。通常组织中吵嚷最欢的那位最难缠,也是新领导最需要小心应对的人。

知道该关注什么很重要,也很难做到。满怀改革希望的新领导往往遭遇“下马威”——原班人马会心照不宣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方式,保持现状。新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接踵而至,如果一一回应,根本无法完成你自己的时间安排。

无论是内部升职还是外援,所有新领导总会面临的一大共同挑战是:请组织中的某人离开岗位,说白了就是解雇某人。这是个痛苦的决定,因为解雇对所有人都是个打击,而且没有所谓的合适时机一说。你总觉得对不起将要被解雇的员工,没人能告诉你到底应该如何人道地开除员工,惟一能做的就是提醒自己谨慎行事,因为和外科医生一样,你正在掌控着他人的情绪。

长胡子的士兵

时间一长,领导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适应自己的角色,让领导越来越有自信心和决断力,但也可能伤及他们和下属的联系。领导忽视了他们的言辞举止所造成的真正影响,想当然地认为下属向他们汇报的都是实情。 

尽管领导最初的言行受到的关注最多,但下属随时都在察言观色。哪怕是一些随意的小动作,都会被下属看在眼里。越是成功的领导,越懂得谨言慎行。因为有时领导随口一说的话,都会马上被下属执行。

下属不会对领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位叫克莉丝汀的高管和她的团队工作关系融洽。她管理的部门一直井井有条。不料有一天,爱将约瑟夫出现在她办公室门口,看起来不太对头。约瑟夫告诉她,另一家公司打算挖走他,而且他想跳槽。这个消息来得太不是时候,因为克莉丝汀的团队正准备发布一款重要产品。克莉丝汀十分困惑,因为她和约瑟夫是好友,约瑟夫也从未和她抱怨过对自己职位的任何不满。如果约瑟夫告诉她想要新机会,克莉丝汀会专门为他设置一个职位。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现实情况是,无论两人关系多么好,克莉丝汀依旧是约瑟夫的老板,而职员不会告诉老板他们对猎头说的话。因为克莉丝汀和约瑟夫共事默契,使她误以为约瑟夫对目前工作满意。

事业稳定的领导者面临的第二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优秀员工。有的明星下属表现极其出色,风头甚至盖过了老板——这正是对领导者人格的试金石。不少领导都会利用自己的上级地位压制竞争。

真正的领导者应具有宽广的胸襟。当然,在看到别人取得了自己难以企及的成绩时,任何人心里都难免不舒服。但真正的领导求贤若渴,不会拒绝比他们优秀的人才。原因之一就是,有才干的下属也会让他们自己获益。

身经百战的将军

事业巅峰期高管面临的一大挑战,不仅是允许下属说真话,而且还要能把真话听进去。真正的领导者不会有中东谚语中所谓“厌倦的耳朵”。他们内心足够强大,不管事实多残酷,他们都能接受。不是因为他们是圣人,而是因为只有坦然面对真相,才能成功和生存。

新任领导在工作刚开始的数月内,应避免进行重大改革。但到了这一阶段,挑战有所不同。因为在职业生涯中又前进一步的领导者往往肩负改革使命,他们的行动会直接影响到组织未来的命运。优柔寡断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但必须先摸清公司原班人马的情绪和动机,才能采取行动。

戴眼镜的政治家

与莎翁笔下第六人生阶段相对应的,是领导者的权力开始式微的时期。但与莎翁描写不同,这一阶段领导并非“穿拖鞋的消瘦傻老头”,他们为了组织的利益苦心经营,把自己的智慧传授给接班人。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他们见多识广、洞察力敏锐,领导生涯早期的棱角和野心也被打磨圆润。因此,他们在过渡期重要岗位上还能发挥余热。在职业生涯晚期,能够担任类似棒球赛中的救场替补角色,同样令人兴奋。

来看某一政府机构主管的例子。这位主管已经实现了他的所有目标,并且对和自己职位相关的种种政治权术感到厌倦,因此萌生去意。但当得知某驻外办公室需要临时领导时,他欣然接受外派,推迟了退休时间。他比年轻的领导更适合这一岗位,因为他不仅带去了毕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不必浪费时间勾心斗角,以图谋高升。

返璞归真的贤者

如我在前文中所说,接受导师指点对年轻领导大有好处;担任导师一角也令人获益匪浅。成为导师,是领导者在职业生涯晚期能享受到的最大乐趣之一,堪比含饴弄孙。也正是在这时候,他们有了培养年轻一代接班人的紧迫感。

导师的指点并不限于交换信息。在和野生狒狒群居生活的实验中,神经系统科学家罗伯特·萨波尔斯基(Robert Sapolsky)发现老狒狒和年轻狒狒会结成同盟。这是一种颇为成功的生存战略,和没有结盟的同龄雄狒狒相比,与年轻雄狒狒建立起密切关系的年老雄狒狒寿命更长、身体更健康。

不管是狒狒还是人,建立了导师关系的个体都会交换宝贵且微妙的信息。在年长者探索多变世界、在利用自己的宝贵时间作出各种尝试时,年幼者可以从其成败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在撰写《极客与怪杰》一书时,我们对年长和年轻领导者进行了比较,发现领导者的核心素质就是适应能力。真正的领导者能够灵活决策并取得成功。有了适应能力,人们就可以战胜那些随年龄增长出现的挫败感,使自己不断升华。

莎士比亚把人生的最后阶段称作“孩提时代的再现”。无论健康与否,对今天的老人而言,高龄既不意味着等待死亡,也不意味着被人遗忘。这是一段可以重新发现孩提时代的金色时光,每天早晨醒来,外面的世界充满希望和期待,想要去重新探究和发现。到了这一阶段,随着岁月流逝,功名利禄会越来越不重要,人生则日趋圆满。

[本文作者沃伦·本尼斯(Warren G. Bennis),被誉为““领导力之父”,他曾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工商管理学院杰出教授,哈佛商学院波士顿校区的托马斯·墨菲杰出研究学者、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领导力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本尼斯著有25本关于领导力和变革的书籍。]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原标题:“领导力之父”沃伦·本尼斯:凡是卓越领导者,都要历经7个阶段

最新更新时间:05/24 13:0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婴儿、恋人、贤者……你正处于通往卓越领导者的哪一阶段?

领导者的一生和莎翁的描述异曲同工,它们是:婴儿、学童、恋人、士兵、将军、政治家和贤者。

编者按:沃伦·本尼斯(Warren G. Bennis)是领导力研究的开创者,1961年他于《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领导力理论的修正》之前,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新科技的风起云涌,我们赋予了领导力不断扩张的新内涵,同时也难免使自己陷入持续的困顿和疑惑:究竟如何适应外界变化,才能成为一位卓越的领导者?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本尼斯就提出了反对官僚体制,认为未来属于“临时组织”,他对组织变革的趋势的大胆预测,如授权、扁平化,都已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他对于领导力发展的理解,也一直被世人奉为经典,这些都集中地展示在了我们向您推荐的这篇发表于3年前的文章里。

------------------

我爱读莎士比亚,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莎翁在剧作《皆大欢喜》中,将人生分为七大阶段。领导者的一生也可以分为七个阶段,而且和莎翁的描述异曲同工,它们是:婴儿、学童、恋人、士兵、将军、政治家和贤者。

了解每一发展阶段,并考虑其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问题和危机,不失为学习领导力的一种方法。

嗷嗷待哺的婴儿

对刚成为领导者的年轻男女而言,面前的世界一片神秘,甚至令人恐惧。虽然不至于退缩哭泣,但很多新任领导都希望公司中能有个类似“保姆”的角色,帮他们排忧解难,减少过渡期的阵痛。比较幸运的高管会得到“导师(mentor)”的帮助。

“导师”这一概念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门特(Mentor)。当俄底修斯准备出征时,女神雅典娜创造了门特,帮助这位英雄照料爱子忒勒玛科斯。门特兼有男女两性特征,暗示着领导力丰富和复杂的内涵,比师徒更深厚的关系。但现实中没有女神,导师也不会主动现身。尽管很多人认为,导师会寻找年轻有为之辈,鼓舞和支持他们;但事实则恰恰相反。最好的导师一定要自己找。未来领导者的标准之一,就是具有识别、追随和赢得导师的能力。好导师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满面红光的学童

初探领导力,仿佛走上一条充满艰辛的学习之旅,又像初为人父人母时的经历。一切都来得猝不及防,你需要为他人的幸福负责。更糟的是,你必须学会在公开场合应付一切。你的一言一行受到密切关注,除了极少数人享受这种被聚光灯包围的感觉,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紧张不安。不论你喜欢与否,作为一名新领导者,你时刻都备受瞩目。任何人都有权评论、批判和解读关于你的方方面面:你的着装、伴侣、餐桌礼仪、遣词造句、你的才智、朋友、孩子、孩子的餐桌礼仪等等。 

正如任何初次参选的总统候选人所言,最初的言行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与之类似,心理治疗中医生和病人最初交流的10分钟至关重要。据研究显示,大学生在入学迎新活动中结成的友谊最长久。社会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对别人做出评判的过程十分武断,往往通过一两个举动,在几秒之内就能判断出自己和另一个人合不合拍。

因此,作为新任领导,在刚加入组织时保持低调总不会出错。低调行事能为你赢得足够多时间收集信息,并有利于建立人际关系;能让你慢慢融入组织文化,从新同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低调行事也能让组织成员充分展现才干:他们会觉得,你不是个独裁的领导者,给予下属充足的发挥空间。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最初表现如何,你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左右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从你走进办公室那一刻起,甚至在没见到本人之前,你的准下属就对你有了成见。无论他们喜不喜欢你,信不信任你,他们对你的成见和你本人的真实面目无关。领导者好比镜子,能反映出其下属对权力和人际关系的期望。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下属的需求、渴望和恐惧造就了他们的领导。

在你上任之前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到下属对你的看法。如果你接手的公司经历过几轮裁员或者类似危机,员工自然会认为你也是来清理门户的。为了保住工作,他们可能会公开表现出对你的谄媚或敌意。而其他人则可能将你视为救世主,让他们摆脱前任差劲领导的阴影。因此你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不要太在意新下属对你的评价和态度。而第二个挑战处理起来更棘手。你要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下属对你的部分评价可能很准确,哪怕是负面评价。 

哀歌的恋人

莎翁将人生的第三阶段比作“呜呜哀鸣的熔炉”,这一比喻也适用于被组织中一连串问题折磨的领导者。对沿着职场阶梯一路升上来的领导而言,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昔日平级同事变成今天下属的情况。 

我认识一位叫玛乔丽的年轻领导者,她是一家医药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最近被提拔为市场部总监。她和这一职位的另两位候选人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尽管玛乔丽比另两人年轻,而且没有他们经验丰富,但她的工作表现一直是最突出的。玛乔丽升职本在情理之中,但这一转变过程却比她想象的要困难很多,曾经的好友对她心生妒嫉。而且有时她在高管会上听到对好友的批评,之后马上又要和这位好友共进午餐。

玛乔丽怀念和好友无话不谈的时刻,也怀念他们曾给予自己的支持。现在共事的管理者们做派都比她官僚,有人甚至建议她和昔日好友划清界限,但她根本不愿这么做。她的折衷做法是,在和新同事交往之余,也留出时间和老同事叙旧。尽管兼顾两者并不容易,但玛乔丽至少走对了第一步。她和老友开诚布公,在乎他们的感受,并向老友们保证,自己看重这份友情,在未来也一样。

尽管玛乔丽面对的转变很艰难,但至少她了解自己所在的公司和其中员工。而新加入公司的领导连该听谁的话,该信任谁都很难判断。需要关注的种种人和事往往让新领导应接不暇。通常组织中吵嚷最欢的那位最难缠,也是新领导最需要小心应对的人。

知道该关注什么很重要,也很难做到。满怀改革希望的新领导往往遭遇“下马威”——原班人马会心照不宣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方式,保持现状。新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接踵而至,如果一一回应,根本无法完成你自己的时间安排。

无论是内部升职还是外援,所有新领导总会面临的一大共同挑战是:请组织中的某人离开岗位,说白了就是解雇某人。这是个痛苦的决定,因为解雇对所有人都是个打击,而且没有所谓的合适时机一说。你总觉得对不起将要被解雇的员工,没人能告诉你到底应该如何人道地开除员工,惟一能做的就是提醒自己谨慎行事,因为和外科医生一样,你正在掌控着他人的情绪。

长胡子的士兵

时间一长,领导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适应自己的角色,让领导越来越有自信心和决断力,但也可能伤及他们和下属的联系。领导忽视了他们的言辞举止所造成的真正影响,想当然地认为下属向他们汇报的都是实情。 

尽管领导最初的言行受到的关注最多,但下属随时都在察言观色。哪怕是一些随意的小动作,都会被下属看在眼里。越是成功的领导,越懂得谨言慎行。因为有时领导随口一说的话,都会马上被下属执行。

下属不会对领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位叫克莉丝汀的高管和她的团队工作关系融洽。她管理的部门一直井井有条。不料有一天,爱将约瑟夫出现在她办公室门口,看起来不太对头。约瑟夫告诉她,另一家公司打算挖走他,而且他想跳槽。这个消息来得太不是时候,因为克莉丝汀的团队正准备发布一款重要产品。克莉丝汀十分困惑,因为她和约瑟夫是好友,约瑟夫也从未和她抱怨过对自己职位的任何不满。如果约瑟夫告诉她想要新机会,克莉丝汀会专门为他设置一个职位。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现实情况是,无论两人关系多么好,克莉丝汀依旧是约瑟夫的老板,而职员不会告诉老板他们对猎头说的话。因为克莉丝汀和约瑟夫共事默契,使她误以为约瑟夫对目前工作满意。

事业稳定的领导者面临的第二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优秀员工。有的明星下属表现极其出色,风头甚至盖过了老板——这正是对领导者人格的试金石。不少领导都会利用自己的上级地位压制竞争。

真正的领导者应具有宽广的胸襟。当然,在看到别人取得了自己难以企及的成绩时,任何人心里都难免不舒服。但真正的领导求贤若渴,不会拒绝比他们优秀的人才。原因之一就是,有才干的下属也会让他们自己获益。

身经百战的将军

事业巅峰期高管面临的一大挑战,不仅是允许下属说真话,而且还要能把真话听进去。真正的领导者不会有中东谚语中所谓“厌倦的耳朵”。他们内心足够强大,不管事实多残酷,他们都能接受。不是因为他们是圣人,而是因为只有坦然面对真相,才能成功和生存。

新任领导在工作刚开始的数月内,应避免进行重大改革。但到了这一阶段,挑战有所不同。因为在职业生涯中又前进一步的领导者往往肩负改革使命,他们的行动会直接影响到组织未来的命运。优柔寡断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但必须先摸清公司原班人马的情绪和动机,才能采取行动。

戴眼镜的政治家

与莎翁笔下第六人生阶段相对应的,是领导者的权力开始式微的时期。但与莎翁描写不同,这一阶段领导并非“穿拖鞋的消瘦傻老头”,他们为了组织的利益苦心经营,把自己的智慧传授给接班人。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他们见多识广、洞察力敏锐,领导生涯早期的棱角和野心也被打磨圆润。因此,他们在过渡期重要岗位上还能发挥余热。在职业生涯晚期,能够担任类似棒球赛中的救场替补角色,同样令人兴奋。

来看某一政府机构主管的例子。这位主管已经实现了他的所有目标,并且对和自己职位相关的种种政治权术感到厌倦,因此萌生去意。但当得知某驻外办公室需要临时领导时,他欣然接受外派,推迟了退休时间。他比年轻的领导更适合这一岗位,因为他不仅带去了毕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不必浪费时间勾心斗角,以图谋高升。

返璞归真的贤者

如我在前文中所说,接受导师指点对年轻领导大有好处;担任导师一角也令人获益匪浅。成为导师,是领导者在职业生涯晚期能享受到的最大乐趣之一,堪比含饴弄孙。也正是在这时候,他们有了培养年轻一代接班人的紧迫感。

导师的指点并不限于交换信息。在和野生狒狒群居生活的实验中,神经系统科学家罗伯特·萨波尔斯基(Robert Sapolsky)发现老狒狒和年轻狒狒会结成同盟。这是一种颇为成功的生存战略,和没有结盟的同龄雄狒狒相比,与年轻雄狒狒建立起密切关系的年老雄狒狒寿命更长、身体更健康。

不管是狒狒还是人,建立了导师关系的个体都会交换宝贵且微妙的信息。在年长者探索多变世界、在利用自己的宝贵时间作出各种尝试时,年幼者可以从其成败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在撰写《极客与怪杰》一书时,我们对年长和年轻领导者进行了比较,发现领导者的核心素质就是适应能力。真正的领导者能够灵活决策并取得成功。有了适应能力,人们就可以战胜那些随年龄增长出现的挫败感,使自己不断升华。

莎士比亚把人生的最后阶段称作“孩提时代的再现”。无论健康与否,对今天的老人而言,高龄既不意味着等待死亡,也不意味着被人遗忘。这是一段可以重新发现孩提时代的金色时光,每天早晨醒来,外面的世界充满希望和期待,想要去重新探究和发现。到了这一阶段,随着岁月流逝,功名利禄会越来越不重要,人生则日趋圆满。

[本文作者沃伦·本尼斯(Warren G. Bennis),被誉为““领导力之父”,他曾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工商管理学院杰出教授,哈佛商学院波士顿校区的托马斯·墨菲杰出研究学者、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公共领导力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本尼斯著有25本关于领导力和变革的书籍。]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原标题:“领导力之父”沃伦·本尼斯:凡是卓越领导者,都要历经7个阶段

最新更新时间:05/24 13:0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