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汽车真的靠谱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汽车真的靠谱吗

简单的互联网交互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汽车厂商能够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传感器运用和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才是未来汽车的关键。

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对于智能互联领域的涉足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了。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智能互联和汽车联系起来,汽车多媒体系统开始借助互联网而愈加聪明起来,最终达到真正的自动驾驶,解放人类的双手、双脚,甚至完全成为出行的机器人,就像TRANSFORMERS里的AUTOCAR。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这个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各大汽车厂商又不敢轻易说好的领域保持一个客观中立清醒的头脑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互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

先来看国内的荣威汽车,2015年3月12日于杭州,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双方将以资本为纽带,连接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打造“跑在互联网上的汽车”(Car on the Internet),引领中国“互联网汽车”的发展。该基金的成立将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未来将是开放式的资本平台,吸纳更多互联网汽车参与者。这是继去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上汽与阿里,作为“互联网汽车”概念的首创者,顺势而为,引领潮流,共同发起“互联网汽车基金”,用于组建合资公司,搭建互联网汽车的开发和运营平台。双方将围绕用户需求,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汽车”生活。

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荣威RX5就应运而生了。RX5的出现着实惊艳,在国内的汽车厂商都在忙着开发高端SUV不亦乐乎的时候,荣威的战略的确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当汽车界的各路豪强都在汽车互联和自动驾驶上加大研发投入,却像挤牙膏一样谨慎推出安全可靠的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和一些移动互联功能。荣威作为一家国内汽车厂商推出移动互联汽车,步子迈的确实不小,我们都说步子迈的大了容易扯淡。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项科技成果的出现到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对于各种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AI(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下的机器学习能力、神经网络等技术不断进化、成熟让我们对汽车互联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期待越来越高。互联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各种人性化、便利性的解决方案,而这种方案延伸到汽车上的终极目的肯定是AI驱动联网的自动驾驶方案。而上汽和阿里这次所谓的首提“互联网汽车”概念也仅仅是一种概念。相比于这个概念的终极目的相距甚远,荣威RX5目前能实现的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和以前的传统汽车相比,它肯定有它的优势。例如: 类似于苹果的siri语音控制车内的多媒体系统、天窗的控制、空调系统的控制、导航的控制,这些都是通过4G联网进行的,你可以称呼它是一台大手机。互联网一些基本的导航、电台、音乐等搜索控制它都可以满足你。和阿里合作的互联网汽车,它的这套系统的核心是名为YUNOS系统,关系到车内一些功能的控制基本可以解放驾驶者的双手。这些车内静态的功能控制,它被称为互联网汽车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关系到驾驶部分它与人工智能并不沾边。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汽车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那就是自动驾驶功能。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自动驾驶有两种分级方式,一种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的分级标准,另一种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前者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特定功能自动化、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完全自动化;而后者的五个等级分别为:驾驶支援、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以及完全自动化。提到自动驾驶不能不说到电动汽车大户特斯拉,特斯拉所有车型均搭载全自动驾驶硬件,注意是全自动驾驶硬件,也就是将行车电脑和硬件匹配之后就可以实现全自动驾驶,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功能也并不难,互联网肯定是需要的,其他包括全车传感器的覆盖范围更广,超声波传感器的辅助功能,这些科技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核心所在,而不是只是局限在互联网功能上。尤其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包括数据的搜集、声呐系统、雷达系统,这些系统进行合成之后,通过行车电脑进行运算之后,为行车安全提供的判断和支持在理论上要远比人类驾驶员通过感观判断精准很多,真正实现人工智能。

我们再来看奔驰新一代S级的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主动车道变换辅助功能、主动车道保持辅助功能、主动限速辅助功能、交通标志协助功能、主动距离辅助巡航功能、主动紧急停车辅助功能、主动盲点辅助功能、主动泊车和远程停车辅助功能等等,关于这些功能本章就不再展开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详见TOP CAR里的关于奔驰自动驾驶)。以上所述这些都是人功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核心技术所在,而不是只像移动车载大电脑。

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关于宝马的自动驾驶技术。宝马最新的BMW HoloActive触控系统由一块屏幕、一个捕捉手动作的摄像头、和一个超声波装置组成,它是有史以来首个无需物理接触,实现可反馈式控制的人机交互系统。它采用平视显示系统的原理,将信息内容投射在驾驶者手边的屏幕上,摄像头可以准确识别车主的手势,超声波装置则可以让指尖感受到空气的压力反馈,同时保留了传统触屏的触觉。当然你可以说这样的设计不是多此一举吗?RX5上的互联网系统语音交互不是更好吗?但是这又是一个核心技术的体现,实际上是宝马在为未来的自动驾驶布局,那就是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

所以简单的互联网交互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汽车厂商能够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传感器运用和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才是未来汽车的关键。目前各路豪强都不敢轻易的将这些技术大范围运用到量产车型上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都明白“自动驾驶的可靠性最为重要”,科技即便是发展到像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我,机器人》中那样的高度的人工智能程度,以人为本才是最终目的。否则,都是昙花一现。

《轮生1886》是由数位汽车行业资深媒体人所打造的全原创汽车自媒体平台。还原汽车消费者最本真的观点,给予爱车人士最直接的汽车资讯,打造汽车行业第一自媒体平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汽车真的靠谱吗

简单的互联网交互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汽车厂商能够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传感器运用和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才是未来汽车的关键。

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兴起,人们对于智能互联领域的涉足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了。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智能互联和汽车联系起来,汽车多媒体系统开始借助互联网而愈加聪明起来,最终达到真正的自动驾驶,解放人类的双手、双脚,甚至完全成为出行的机器人,就像TRANSFORMERS里的AUTOCAR。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这个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各大汽车厂商又不敢轻易说好的领域保持一个客观中立清醒的头脑呢?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互联网汽车和自动驾驶。

先来看国内的荣威汽车,2015年3月12日于杭州,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双方将以资本为纽带,连接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打造“跑在互联网上的汽车”(Car on the Internet),引领中国“互联网汽车”的发展。该基金的成立将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未来将是开放式的资本平台,吸纳更多互联网汽车参与者。这是继去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跨界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上汽与阿里,作为“互联网汽车”概念的首创者,顺势而为,引领潮流,共同发起“互联网汽车基金”,用于组建合资公司,搭建互联网汽车的开发和运营平台。双方将围绕用户需求,打造全新的“互联网汽车”生活。

然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荣威RX5就应运而生了。RX5的出现着实惊艳,在国内的汽车厂商都在忙着开发高端SUV不亦乐乎的时候,荣威的战略的确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当汽车界的各路豪强都在汽车互联和自动驾驶上加大研发投入,却像挤牙膏一样谨慎推出安全可靠的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和一些移动互联功能。荣威作为一家国内汽车厂商推出移动互联汽车,步子迈的确实不小,我们都说步子迈的大了容易扯淡。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项科技成果的出现到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对于各种产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AI(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下的机器学习能力、神经网络等技术不断进化、成熟让我们对汽车互联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期待越来越高。互联网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各种人性化、便利性的解决方案,而这种方案延伸到汽车上的终极目的肯定是AI驱动联网的自动驾驶方案。而上汽和阿里这次所谓的首提“互联网汽车”概念也仅仅是一种概念。相比于这个概念的终极目的相距甚远,荣威RX5目前能实现的功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和以前的传统汽车相比,它肯定有它的优势。例如: 类似于苹果的siri语音控制车内的多媒体系统、天窗的控制、空调系统的控制、导航的控制,这些都是通过4G联网进行的,你可以称呼它是一台大手机。互联网一些基本的导航、电台、音乐等搜索控制它都可以满足你。和阿里合作的互联网汽车,它的这套系统的核心是名为YUNOS系统,关系到车内一些功能的控制基本可以解放驾驶者的双手。这些车内静态的功能控制,它被称为互联网汽车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关系到驾驶部分它与人工智能并不沾边。

下面我们来聊一聊汽车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那就是自动驾驶功能。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自动驾驶有两种分级方式,一种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的分级标准,另一种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前者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特定功能自动化、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完全自动化;而后者的五个等级分别为:驾驶支援、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以及完全自动化。提到自动驾驶不能不说到电动汽车大户特斯拉,特斯拉所有车型均搭载全自动驾驶硬件,注意是全自动驾驶硬件,也就是将行车电脑和硬件匹配之后就可以实现全自动驾驶,实现全自动驾驶的功能也并不难,互联网肯定是需要的,其他包括全车传感器的覆盖范围更广,超声波传感器的辅助功能,这些科技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核心所在,而不是只是局限在互联网功能上。尤其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神经网络,包括数据的搜集、声呐系统、雷达系统,这些系统进行合成之后,通过行车电脑进行运算之后,为行车安全提供的判断和支持在理论上要远比人类驾驶员通过感观判断精准很多,真正实现人工智能。

我们再来看奔驰新一代S级的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主动车道变换辅助功能、主动车道保持辅助功能、主动限速辅助功能、交通标志协助功能、主动距离辅助巡航功能、主动紧急停车辅助功能、主动盲点辅助功能、主动泊车和远程停车辅助功能等等,关于这些功能本章就不再展开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详见TOP CAR里的关于奔驰自动驾驶)。以上所述这些都是人功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核心技术所在,而不是只像移动车载大电脑。

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关于宝马的自动驾驶技术。宝马最新的BMW HoloActive触控系统由一块屏幕、一个捕捉手动作的摄像头、和一个超声波装置组成,它是有史以来首个无需物理接触,实现可反馈式控制的人机交互系统。它采用平视显示系统的原理,将信息内容投射在驾驶者手边的屏幕上,摄像头可以准确识别车主的手势,超声波装置则可以让指尖感受到空气的压力反馈,同时保留了传统触屏的触觉。当然你可以说这样的设计不是多此一举吗?RX5上的互联网系统语音交互不是更好吗?但是这又是一个核心技术的体现,实际上是宝马在为未来的自动驾驶布局,那就是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

所以简单的互联网交互技术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汽车厂商能够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传感器运用和神经网络等核心技术才是未来汽车的关键。目前各路豪强都不敢轻易的将这些技术大范围运用到量产车型上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都明白“自动驾驶的可靠性最为重要”,科技即便是发展到像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我,机器人》中那样的高度的人工智能程度,以人为本才是最终目的。否则,都是昙花一现。

《轮生1886》是由数位汽车行业资深媒体人所打造的全原创汽车自媒体平台。还原汽车消费者最本真的观点,给予爱车人士最直接的汽车资讯,打造汽车行业第一自媒体平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