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年前的神预测 说中了贾跃亭今天的“造神”困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年前的神预测 说中了贾跃亭今天的“造神”困境

一项关于领导力的小组作业,预测了贾跃亭今日的危机。

2017年7月4日, 动荡中的乐视再添新伤,贾跃亭所持乐视网26.27%的股权中,已有99%被司法冻结。

其实早在2年前,这家公司连续六年以50%的年平均增长率一路引吭高歌时,就有人预测到今天的转折。

2015年11月23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 E15领导力课程的一次小组作业,在探讨乐视的扩张之路时,贾跃亭种下的危机就已经被发现。

课题组作业首先介绍了乐视的发展脉络。贾跃亭早期创办了一家2B电信增值服务的企业,并在几年之内垄断了山西省市场。当时的影视版权业务,只是它的一个小部门。之后,该公司在新加坡上市。

一次偶尔的机会,贾跃亭结识了一位记者,发现了正版版权的巨大价值,便冒险以极低代价获取了全国70%的正版影视版权,成立了乐视网,并发展为国内最大的影视视频网站。这些正版影视版权的2C与2B业务,成为了乐视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此后,乐视网实现了国内视频内容的垄断。贾跃亭成立乐视影业,投资影视拍摄制作,通过与影视圈实力人物和大牌明星构建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大量媒体关注、从而获得社会的广泛注意。

在此基础上,贾跃亭进一步提出电脑、电视、手机、影院、车载屏“五屏合一”的概念、以内容为基础的“内容+平台+终端+应用”的生态战略。在成功黏住了上亿的活跃用户之后,乐视便开始深入影视、体育、游戏等内容领域,不断改造和颠覆传统商业模式。

同时,乐视推出乐视电视、乐视手机等硬件设备,参与新能源汽车甚至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成立网酒网、进军电商领域,并计划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构建出“乐视生态”这一复杂而宏大的愿景。

庞大的生态体系为何能狂飙多年?

在陷入多事之秋前,乐视的口号是“成为全球化的世界级公司”,从它使命、愿景的描述中,我们看到最多是“改变、颠覆、创新”。虽然贾跃亭标榜自己是乐视公司最大的产品经理,但是在多个业务条线之中,战略部门是乐视公司最为核心的部门。

北大国发院的课题小组指出,乐视企业战略的核心是生态圈,而不是产品。贾跃亭不仅本身不参与产品设计,他还认为产品本身不需要太好,它只为内容和生态服务,进入生态链环节中就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乐视公司硬件产品价格远低于其市场对手。他们还以成本价,销售部分产品,把用户导流到内容部门,收取年费、赚取广告费。但产品、内容这两个独立部门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核算,一直是一个关键而隐秘的问题。

除去战略部门,在全公司8000人的组织架构中,有400多人隶属的传播营销部门,可以称得上是“第二顺位”的关键机制——其规模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媒体机构。他们被植入到公司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中,“帮助”这些部门进行产品设计、销售、整合资源。任何对公司的负面报道都能消失,或转化为正面报道;他们还每周制造小新闻、每月制造大事件,吸引社会关注、影响股票市场。

课题小组指出,乐视公司整体上,更像是一家具有一定产品开发能力的、具备互联网思维的综合性媒体集团,他们掌握着公众话语权、影响消费者的价值取向。

当然,随着生态圈的建设和扩张,乐视急需组建大量的独立业务团队、成立相应的子公司,因此,贾跃亭开始重视股权激励,并采取了以下操作:

  • 成立了乐视控股,并把接近50%的股份,送给了分别负责生态圈某一业务模块的50位副总裁;

  • 推行内部创业机制,并采用股权激励制度;

  • 计划推行全员持股计划,倡导合伙人制理念;

  • 明星、名人的间接持股计划。

通过这些措施,乐视公司形成了“内部人才伙伴生态系统”,以匹配外部业务生态圈系统的构建。虽然多次减持乐视网股份,贾跃亭的控制权并没有被稀释。事实上,由于乐视公司早期是B2B业务模式,其主要客户是山西省广电,乐视至今保留着很强的国企色彩。

每一个业务子单元看似独立,实际上都在贾跃亭本人的掌控之中,各个单元之间的利益分配相对保密,进一步强化了创始人的控制。同时,庞大的传播营销团队就像神经网络,确保他的影响力能够“不失真”地直达基层。

由于生态圈的大步伐扩张,开发、营销、生产、并购、团队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乐视的资金一直非常紧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贾跃亭通过极强的资本运营能力,使得企业市值在资本市场获得超常规的表现——他常常在高位大幅减持,获得巨额现金后,借给公司进行经营,同时频繁进行股权质押以获取资金。

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法,在资本市场牛市期间是顺理成章的,但课题小组在2015年指出,如何在熊市期间继续保持而不至于导致资金链断裂,则需要贾跃亭本人超乎常人的“实体+舆论+资本良性互动”的操作能力。

可以说,乐视每一步膨胀,都对贾跃亭本人的领导力提出更高要求。

贾跃亭的领导力特质模型

乐视公司的方方面面,到处彰显出深深的 “贾氏风格“烙印。

通过对乐视的大量调查、现场走访、中高层访谈、外部资源的私下调查等方法,课题小组试图构建出贾跃亭的领导力特质模型。

  • 一直游刃于各个领域的边缘并取得成功,但这也是企业家原罪的核心问题。

  • 连续成功创业。坚韧顽强、不惧质疑、强势推行。

  • 崇拜乔布斯,从会计学、到计算机技术、到媒体、到互联网、到资本市场、到国际市场,都能够从零起点快速掌握并熟练运用、发现突破点、挖掘价值。

  • 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说服他人,快速与政府、企业、影视圈等人物建立紧密关系,并影响其一致行动。

  • 勤奋敬业、强大的内驱力。贾跃亭几乎没有休息日,能够连续高强度工作,每天起床前会头脑风暴一番,进行复盘和决策,平时无论多晚,都可能随时召集会议或被召集。

  • 贾跃亭早期的股本结构高度集中,但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经济与生态圈经济的需要,他能适时调整策略,分散、甚至是赠送股份,以集聚人心。

  • 他能根据企业需要,适时改变低调的行事风格、拥抱并利用媒体的炒作,为目标的达成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资源。但我们也未从中尚未发现其企业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等因素。

可以说,乐视曾经的崛起和扩张,贾跃亭功不可没。但是,他的领导力真的达到了卓越的级别吗?两年前,课题小组在走访中发现了其中的漏洞。

首先,在访谈中,他们隐约感觉到,乐视内部有一种懒于思考的氛围。受访人员的表述,有很多来自于贾跃亭的原话,而且与网络上的信息别无二致,似乎缺少了他们自身的透彻理解。

而当时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必然需要大量具备卓越领导力的领军人物。但是,乐视公司的培训机制显然不足,甚至没有将其纳入激励机制中,并过于依赖于个人的自主学习。课题小组指出,这或许会造成公司内生的领军人物不足、只能依靠外部输血的缺血现象。

其次,乐视公司事实上在进行“造神运动”。

依靠强大的传播营销部、强势树立贾跃亭的单一正面形象、进行无边界全天候的传播,试图把贾跃亭打造成全民偶像、经营之神,使人们信仰、膜拜。短期内这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长期来看,一旦事实与宣传的形象反差过大,很有可能造成偶像的轰然倒塌,对企业无疑是灾难性的;另一方面,单一偶像对企业造成的风险也在随着经营持续积累,比如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

此外,互联网企业应该强调平等、民主、去中心、无边界、个体意识觉醒等等,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也应来自于对价值观与信仰的认同、自然吸引法则和非商业化。但是,贾跃亭的强势、集权、做作、过度商业化与这些是背道而驰的。

北大国发院的课题小组指出,这种领导力风格在互联网时代能走多远,还只能拭目以待。一年后,乐视居然真的深陷泥潭,直到今天依然无法脱身。

任何一家企业所经历的受挫、挣扎、泯灭,都是从其内部危机发酵而来的。如今的乐视要想寻得生机、实现浴火涅槃,还需要从自己的内部开始重建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贾跃亭

  • 周鸿祎隔空喊话贾跃亭:想造车一定要回中国,造车成本能降低70%
  • 贾跃亭回应被前员工起诉:将提起反诉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年前的神预测 说中了贾跃亭今天的“造神”困境

一项关于领导力的小组作业,预测了贾跃亭今日的危机。

2017年7月4日, 动荡中的乐视再添新伤,贾跃亭所持乐视网26.27%的股权中,已有99%被司法冻结。

其实早在2年前,这家公司连续六年以50%的年平均增长率一路引吭高歌时,就有人预测到今天的转折。

2015年11月23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 E15领导力课程的一次小组作业,在探讨乐视的扩张之路时,贾跃亭种下的危机就已经被发现。

课题组作业首先介绍了乐视的发展脉络。贾跃亭早期创办了一家2B电信增值服务的企业,并在几年之内垄断了山西省市场。当时的影视版权业务,只是它的一个小部门。之后,该公司在新加坡上市。

一次偶尔的机会,贾跃亭结识了一位记者,发现了正版版权的巨大价值,便冒险以极低代价获取了全国70%的正版影视版权,成立了乐视网,并发展为国内最大的影视视频网站。这些正版影视版权的2C与2B业务,成为了乐视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此后,乐视网实现了国内视频内容的垄断。贾跃亭成立乐视影业,投资影视拍摄制作,通过与影视圈实力人物和大牌明星构建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大量媒体关注、从而获得社会的广泛注意。

在此基础上,贾跃亭进一步提出电脑、电视、手机、影院、车载屏“五屏合一”的概念、以内容为基础的“内容+平台+终端+应用”的生态战略。在成功黏住了上亿的活跃用户之后,乐视便开始深入影视、体育、游戏等内容领域,不断改造和颠覆传统商业模式。

同时,乐视推出乐视电视、乐视手机等硬件设备,参与新能源汽车甚至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成立网酒网、进军电商领域,并计划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构建出“乐视生态”这一复杂而宏大的愿景。

庞大的生态体系为何能狂飙多年?

在陷入多事之秋前,乐视的口号是“成为全球化的世界级公司”,从它使命、愿景的描述中,我们看到最多是“改变、颠覆、创新”。虽然贾跃亭标榜自己是乐视公司最大的产品经理,但是在多个业务条线之中,战略部门是乐视公司最为核心的部门。

北大国发院的课题小组指出,乐视企业战略的核心是生态圈,而不是产品。贾跃亭不仅本身不参与产品设计,他还认为产品本身不需要太好,它只为内容和生态服务,进入生态链环节中就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乐视公司硬件产品价格远低于其市场对手。他们还以成本价,销售部分产品,把用户导流到内容部门,收取年费、赚取广告费。但产品、内容这两个独立部门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核算,一直是一个关键而隐秘的问题。

除去战略部门,在全公司8000人的组织架构中,有400多人隶属的传播营销部门,可以称得上是“第二顺位”的关键机制——其规模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媒体机构。他们被植入到公司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中,“帮助”这些部门进行产品设计、销售、整合资源。任何对公司的负面报道都能消失,或转化为正面报道;他们还每周制造小新闻、每月制造大事件,吸引社会关注、影响股票市场。

课题小组指出,乐视公司整体上,更像是一家具有一定产品开发能力的、具备互联网思维的综合性媒体集团,他们掌握着公众话语权、影响消费者的价值取向。

当然,随着生态圈的建设和扩张,乐视急需组建大量的独立业务团队、成立相应的子公司,因此,贾跃亭开始重视股权激励,并采取了以下操作:

  • 成立了乐视控股,并把接近50%的股份,送给了分别负责生态圈某一业务模块的50位副总裁;

  • 推行内部创业机制,并采用股权激励制度;

  • 计划推行全员持股计划,倡导合伙人制理念;

  • 明星、名人的间接持股计划。

通过这些措施,乐视公司形成了“内部人才伙伴生态系统”,以匹配外部业务生态圈系统的构建。虽然多次减持乐视网股份,贾跃亭的控制权并没有被稀释。事实上,由于乐视公司早期是B2B业务模式,其主要客户是山西省广电,乐视至今保留着很强的国企色彩。

每一个业务子单元看似独立,实际上都在贾跃亭本人的掌控之中,各个单元之间的利益分配相对保密,进一步强化了创始人的控制。同时,庞大的传播营销团队就像神经网络,确保他的影响力能够“不失真”地直达基层。

由于生态圈的大步伐扩张,开发、营销、生产、并购、团队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乐视的资金一直非常紧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贾跃亭通过极强的资本运营能力,使得企业市值在资本市场获得超常规的表现——他常常在高位大幅减持,获得巨额现金后,借给公司进行经营,同时频繁进行股权质押以获取资金。

这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法,在资本市场牛市期间是顺理成章的,但课题小组在2015年指出,如何在熊市期间继续保持而不至于导致资金链断裂,则需要贾跃亭本人超乎常人的“实体+舆论+资本良性互动”的操作能力。

可以说,乐视每一步膨胀,都对贾跃亭本人的领导力提出更高要求。

贾跃亭的领导力特质模型

乐视公司的方方面面,到处彰显出深深的 “贾氏风格“烙印。

通过对乐视的大量调查、现场走访、中高层访谈、外部资源的私下调查等方法,课题小组试图构建出贾跃亭的领导力特质模型。

  • 一直游刃于各个领域的边缘并取得成功,但这也是企业家原罪的核心问题。

  • 连续成功创业。坚韧顽强、不惧质疑、强势推行。

  • 崇拜乔布斯,从会计学、到计算机技术、到媒体、到互联网、到资本市场、到国际市场,都能够从零起点快速掌握并熟练运用、发现突破点、挖掘价值。

  • 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说服他人,快速与政府、企业、影视圈等人物建立紧密关系,并影响其一致行动。

  • 勤奋敬业、强大的内驱力。贾跃亭几乎没有休息日,能够连续高强度工作,每天起床前会头脑风暴一番,进行复盘和决策,平时无论多晚,都可能随时召集会议或被召集。

  • 贾跃亭早期的股本结构高度集中,但随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经济与生态圈经济的需要,他能适时调整策略,分散、甚至是赠送股份,以集聚人心。

  • 他能根据企业需要,适时改变低调的行事风格、拥抱并利用媒体的炒作,为目标的达成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资源。但我们也未从中尚未发现其企业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等因素。

可以说,乐视曾经的崛起和扩张,贾跃亭功不可没。但是,他的领导力真的达到了卓越的级别吗?两年前,课题小组在走访中发现了其中的漏洞。

首先,在访谈中,他们隐约感觉到,乐视内部有一种懒于思考的氛围。受访人员的表述,有很多来自于贾跃亭的原话,而且与网络上的信息别无二致,似乎缺少了他们自身的透彻理解。

而当时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必然需要大量具备卓越领导力的领军人物。但是,乐视公司的培训机制显然不足,甚至没有将其纳入激励机制中,并过于依赖于个人的自主学习。课题小组指出,这或许会造成公司内生的领军人物不足、只能依靠外部输血的缺血现象。

其次,乐视公司事实上在进行“造神运动”。

依靠强大的传播营销部、强势树立贾跃亭的单一正面形象、进行无边界全天候的传播,试图把贾跃亭打造成全民偶像、经营之神,使人们信仰、膜拜。短期内这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长期来看,一旦事实与宣传的形象反差过大,很有可能造成偶像的轰然倒塌,对企业无疑是灾难性的;另一方面,单一偶像对企业造成的风险也在随着经营持续积累,比如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

此外,互联网企业应该强调平等、民主、去中心、无边界、个体意识觉醒等等,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也应来自于对价值观与信仰的认同、自然吸引法则和非商业化。但是,贾跃亭的强势、集权、做作、过度商业化与这些是背道而驰的。

北大国发院的课题小组指出,这种领导力风格在互联网时代能走多远,还只能拭目以待。一年后,乐视居然真的深陷泥潭,直到今天依然无法脱身。

任何一家企业所经历的受挫、挣扎、泯灭,都是从其内部危机发酵而来的。如今的乐视要想寻得生机、实现浴火涅槃,还需要从自己的内部开始重建力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